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激励相容视角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包含多项改革任务,不可避免地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激励相容的改革理念,激发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并以此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2.
激励相容理论在公立医院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对公立医院的有效监管将是建立管办分开形式的关键步骤。当前我国在对公立医院监管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的处理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以至于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本文针对我国公立医院监管中监管主体和对象之间利益关系不相容的现状,提出将激励相容理论引入到公立医院监管中。文章介绍了激励相容的基础理论。并运用激励相容理论分析我国公立医院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公立医院监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医联体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形式。文章聚焦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以激励相容理论为基础分析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内供需政保之间的激励冲突,从激励机制、患者利益、顶层设计、医联体医保改革出发,为推进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要用两只手来推进,一只是政府有形手,一只是市场无形手。两只手要明确分工,即政府的有形手保障公平,市场的无形手解决效率。同时这两只手又要相互协作,合力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构建起与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现代化医药卫生体系。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当前政府向农村卫生室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践,利用委托—代理博弈理论,构建合同双方的对称信息静态和非对称信息动态激励相容约束博弈模型并求解.纳什均衡结果表明,合同双方在信息对称条件下不存在激励约束机制;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显示,卫生室偷懒或违规的概率与政府的惩罚力度、激励概率和监督成本以及卫生室努力的成本有关.因此,应从健全相关法规、提高监管的成本-效率水平、营造多元化竞争格局等方面完善合同购买卫生服务中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国30年的医改历程,在建立完整的卫生体系、增强疾病防治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卫生事业性质模糊、政府责任弱化、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过度、卫生服务的提供与消费两极分化等造成的。新医改方案,从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水平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措施,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而其中强化政府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明确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推行新型区域卫生规划,是医改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998年底《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标志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要保证职工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加快现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我国现行的卫生筹资政策看。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医院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预算,医疗收费低于成本价。公费和劳保两种医疗保健制度覆盖了城市的部分人口,此外的绝大多数的人口  相似文献   

8.
去年4月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基本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五项重点改革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省医改已经从设计走向实施,从方案变成实践,为改革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医防融合是实现"大卫生、大健康"格局的重要路径, 然而, 目前我国医防融合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相容策略。本研究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提出了医防融合多级委托代理链条, 以委托代理链条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激励传导为分析框架, 探讨了医防融合激励不相容的困境, 并结合三明市医防融合实践, 从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居民层面分别提出了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资金使用、加强组织管理和考核激励、奖励健康促进管理工分、成立健康科普团等医防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搜集近年来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热点。方法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分别统计分析了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2002—2005年、2006—2009年间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统计词频,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研究热点。结果共搜集到文献708篇,其中2002—2005年282篇,2006—2009年426篇,出现词频超过20次的关键词分别有15个和22个,共得到9个研究热点。结论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热点涉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以及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体制改革一直为研究热点,农村医疗保险改革成为新的热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改革、护理工作的流程改革及护理质量管理亦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郝海  张双德  张庆云 《卫生软科学》2005,19(3):161-163,166
探讨公立医疗机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问题。首先揭示医疗机构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次阐述医疗机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职责不对等特点;最后通过应用激励与约束的最优机制理论,探讨医疗机构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和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四川省新医改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四川省十年新医改取得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卫生筹资结构日趋合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增强、医疗卫生资源大幅增加、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医药费用涨幅得到有效控制、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等成效。下一步应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整体、协同推进医改;以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健康四川建设奠定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目前生殖健康服务体制机制中的存在问题,提示了构建生殖健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紧迫性,认为应根据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政策性、实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等原则,以生殖健康投入与保障指数、生殖健康需求与利用指数、生殖健康效果与效益指数为“度”,以3个大类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9个基础层指标为“级”,构建三度三级生殖健康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卫生健康状况大大改善,但同时存在着农村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速度明显减缓,与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增长形成反差,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行性面临挑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多方面配套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支持并提高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q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卫生改革、特别是与非典疫情有着非常直接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为卫生改革指明了方向;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卫生改革提供了根本价值取向: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卫生改革提供了基本行为准则;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卫生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医疗费用失控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性难题,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力求在保障国民健康的基础上对日益膨胀的医疗支出进行适度的控制与收缩。尤其是希望通过制度上的变革为整个医疗保健市场的完善和自我平衡寻得解决之道。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在这种变革中的责任与行为,并提出通过建立“弹性制度”与“激励制度”相结合的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改善当前医疗市场所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难点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存在的核心问题,并指出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制度缺陷.概述了近3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及成果,包括卫生发展理念和体制不断创新,初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同时论述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与挑战,如医疗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举步艰难,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矛盾突出,公立医院改革缺乏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8.
"看病难、看病贵"己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一道难题,破解这一社会难题,关键是在于明确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功能和角色定位。政府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者,市场机制是不可摒弃的必要手段,社会参与是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必要补充,医改的实施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有机合作,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本文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并就实现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和任务,提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提、保障、人手、重点等建议,保证其改革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