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简称中渗),为局限于黄斑部或其附近的脉络膜视网膜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1]。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本病多发于中青年人群。病情反复,病程缠绵难愈。由于黄斑区CNV反复出血、渗出,继而机化形成瘢痕,造成黄斑部损伤,导致中心视力永久性[2]损害,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舌象变化形成原因。方法:观察、分析14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舌象变化。结果:异常的舌质红绛舌出现最多,其次为舌白、舌红、淡白舌;舌苔变化中,以黄厚腻苔最多,再依次为白腻苔、少苔薄白苔、薄黄苔。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以痰湿内盛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患者40例40眼,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0年2月~2013年6月连续就诊的资料完整、经确诊的中渗病例68例68只眼,且不适宜西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无效者,通过辨证分型,将其分为热伤脉络型及气滞血瘀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结果:痊愈3例、显效37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结论:在西医治疗不足的情况下,采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枯草丹参汤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1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是以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暗影及眼底黄斑区出现水肿、渗出物或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眼部疾患,与祖国医学之“视瞻昏渺”、“视正反斜”、“视惑”等疾患的描述颇相吻合。本文试就中医中药  相似文献   

7.
8.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旭  刘征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5):299-299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exudativechorioretinopathy ,简称“中渗”) ,多为单眼发病 ,起病年龄平均 32~ 38岁 ,眼底表现多为孤立的渗出灶 ,伴有出血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致病原因尚无定论 ,一般认为是炎症导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形成 ,治疗以抗炎为主。中医根据病人的自觉症状给本病命名 ,常见有视惑、视瞻昏眇、视物显小等。近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3年来 ,我院对 2 2例中渗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中…  相似文献   

9.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简称中浆)较常见,病变主要局限于黄斑区。一般认为与黄斑部小动脉痉挛有关,也有认为是脉络膜毛细血管炎性过程侵及视网膜,视网膜神经上皮屏障功能失常,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所致。主要症状为视力突然或逐渐减退,眼前发暗,视物异色(黄视或绿视)、变小、变形或变远,后者常由于视网膜水肿,视轴暂时缩短之故。多见于25~50岁男性,可复发。常规治疗为全身应用维生素药、血管扩张剂、激光光凝、高压氧、体外反搏等,但予后都不是良好的,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10.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3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例 1 男 ,72岁 ,退休工人 ,南海市人。 2月前右眼视力突然下降 ,日渐恶化 ,1 999年 2月 3日初诊。检查视力 :右眼手动 /眼前 ,左眼 0 1 ,不能矫正。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黄斑部呈金箔样反光 ,少量黄白色渗出物 ,中心凹反光消失。颞侧赤道部至周边部视网膜弥漫性水肿 ,多量点状黄白色渗出 (图 1 )。右眼FFA后极部弥漫性荧光渗漏。A/B型超声扫描 :右眼玻璃体混浊声像。F -VEP :双眼P10 0 潜时延长 ,振幅下降。ERG :右眼b波振幅下降。诊断 :右眼后葡萄膜炎。中医辨证 :湿浊上犯。诊治经过 :用激素 ,抗生素 ,清热化湿、行气活…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口服加减化斑汤和知柏地黄汤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疗效。47例49只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炎症活动期用加减化斑汤治疗、退行期用加减知柏地黄汤治疗,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功能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经过平均4个月的治疗后,49只眼中有效者43只眼。加减化斑汤和加减知柏地黄汤对中心性渗出性脉各膜炎有提高视功能和缩短病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期和吸收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渗出期治以清热宣肺 ,开闭平喘 ,解毒化瘀 ,吸收期治以益气养阴 ,健脾除湿清热 ;并辅以西医抗菌、抗病毒、对症支持疗法、镇咳祛痰、保肝及补充人体白蛋白、免疫增强治疗及应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吸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结果]10例患者中9例痊愈出院 ,1例好转。患者完全退热 (平均6.0d) ,患者X光胸片炎症较快吸收 ,血清ALB及A /G经治疗恢复正常 ,PO2、O2sa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1) ,WBC计数恢复正常 (平均9.67在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期和吸收期“非典”患者有效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活血化瘀方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339例346眼,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176例181眼和对照组163例165眼,治疗组采用中药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矫正视力0.01~1.2,176例181眼中治愈76眼(41.99%)、好转85眼(46.96%)、无效20眼(11.05%),总有效率为88.95%.对照组163例165眼中治愈62眼(37.57%)、好转67眼(40.60%)、无效36眼(21.82%),总有效率为7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5693,P<0.05),治疗组治疗后3月进行FFA、OCT复查,治疗组中76眼荧光素渗漏消失、OCT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 al neovascularisation,CNV)病灶萎缩消失;85眼荧光素渗漏减轻、OCT示CNV病灶变小;12眼荧光素仍渗漏,8眼有瘢痕形成.结论 中药活血化瘀方可有效的促进眼底出血、渗出及视网膜水肿的消退,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4.
男科疾病中医诊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既要遵循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认识到男科疾病的特殊性,既要重视肾脏本身又要考虑到后天脾胃,既要重视生殖器官局部也不能疏忽毗邻脏器,在治疗上补肾壮阳勿忘滋阴。  相似文献   

15.
血汗症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汗腺功能性疾病 ,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清。从中医学角度探讨了血汗症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并隔姜灸上脘、中脘、气海。2组均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7%和91%,对照组分别为48%和76%,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结合现代放射生物学原理、临床放射治疗经验和研究现状,分别论证了放射疗法毒副作用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亏损,病机转化过程中主要由脾胃功能损伤,水液输布失常而变生湿热内蕴,日久耗气伤阴,导致正气不足,气阴亏虚.同时强调在具体辨证施治时,还应结合放射治疗的具体部位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病人的体质差异,分别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方法将109例肿瘤患者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55例采用常规放化疗方案+中药治疗,单纯放化疗组54例给予常规放化疗方案,对比2组治疗效果,并观察2组CD3+、CD4+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放化疗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放化疗组(P均0.05),而Ⅲ~Ⅳ度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放化疗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放化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增强肿瘤患者免疫能力,降低放化疗对机体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梁云燕 《河北中医》2006,28(5):365-3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耳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龙胆泻肝汤、外敷青黛散,配合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已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个体化诊疗的新切入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体质分类研究,可有效针对个体开展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及治疗康复等工作。试从体质辨识的概念、个体化诊疗及体质辨识在个体化诊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以期在未来个体化诊疗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体质辨识的潜在价值,构建中医个体化特色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