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病毒盲传的方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早期患者血液标本中的EHF病毒,阳性率为79.7%(145/182)。病毒抗原量随盲传时间延长而增加,病毒增殖高峰期在其感染细胞后的9-13d。细胞感染病毒后出现空泡样变,粗面内质网扩张,并在感染细胞内找到病毒颗粒和病毒包涵体。以上结果为研究EHF病毒的增殖特征提供了新的依据,并指出病毒盲传的方法是提高临床标本中病毒检出率的有益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酶消化法自人脐带静脉分离内皮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观察EHI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增殖和复制。结果表明,从第一代培养第7日起,在感染内皮细胞胞浆内可检出EHF病毒抗原;阳性细胞数及胞浆内病毒抗原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和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多,而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病变。提示EHF病毒可侵入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复制,参与EHF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用黑线姬鼠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 A_9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中盲传至第3代培养39天后,开始在细胞核及胞浆内查到对 EHF 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第4代后,感染细胞出现以细胞纤维收缩、细胞核折光增强、随  相似文献   

4.
从EHF患者血清中分离到8株EHF病毒,在E 6细胞中传代适应过程中,发现有5株EHF病毒分别在第4~10代出现规律的细胞病变(CPE),对其中两个CPE株(HFN-04和-19)进行了一系列特异性鉴定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病毒的CPE发展与病毒增殖动态完全一致;(2)CPE株的主要生物学和理化性状均符合EHF病毒;(3)用CPE株病毒感染细胞抗原片检测EHF患者双份血清,其恢复期血清抗体均呈4倍以上增高反应;(4)病毒的CPE可被患者血清及EHF、KHF免疫血清所中和,不能被正常兔血清和Reo病毒1—3型多价血清所中和;(5)CPE株病毒感染的E_6细胞几乎能完全吸收EHF患者血清及EHF、KHF抗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6)CPE株病毒感染鼠脑悬液与EHF病毒A9株McAb25-1致敏血球呈阳性血凝反应。据此,首次证实了EHF病毒至少有部分毒株能引起E_6细胞规律性CPE。EHF病毒CPE株的发现为EHF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证实能与EHF病人恢复期血清起特异反应的黑线姬鼠肺标本,直接经脑内接种2~5日龄乳小鼠,结果分离到一株能在乳鼠体内增殖传代的EHF相关因子(HA_(1018)株)。经EHF单克隆抗体检查及排除呼肠孤病毒存在的可能性,证明HA_(1018)株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应用乳小白鼠直接从疫区黑线姬鼠分离EHF病毒是一个经济简便的途径,受染的小白鼠可作为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先后从黑线姬鼠,褐家鼠等几种动物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FHF)病毒。最近,本院首次从罗赛鼠(Rattus rattoides losea swinhoe)及社鼠(Rattus confucianus)肺组织中分别分离到二株EHF病毒,并对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鼠肺标本取自EHF疫区江西省宜丰县,将鼠肺悬液直接种入Vero—E6细胞,两伤鼠肺标本均在感染细胞后第一代即查出免疫荧光阳性细胞,目前已分别稳定传代至6代及10代。采用IFA及ELlSA法对分出的病毒L99株及C94株进行了特异性鉴定;应用电镜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用EHF的单克  相似文献   

7.
用VeroE 6细胞对1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妊娠7个月的流产死胎7种脏器进行了病毒分离。结果在胎脑、肝、胎盘和胸腺等脏器中分离出病毒。经阻断试验、中和试验、免疫电镜检查、野鼠型及家鼠型单克隆抗体分析和感染大白鼠后抗原抗体鉴定,证实4株病毒均属野鼠型、并发现该病毒在VeroE 6细胞上适应后能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PE)。  相似文献   

8.
应用Vero—E_6细胞从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中分离出两株病毒,经初步鉴定表明:病毒不耐酸,对脂溶剂敏感,不被5—碘脱氧脲嘧啶核苷所抑制,属RNA病毒;所分离病毒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血清和EHF患者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试验(IFA)均为阳性,其感染性可被EHF恢复期病人血清中和;将该病毒感染细胞做超薄切片在电镜下查到EHF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黄芪注射液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抑制作用。动物及传代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对小白鼠乳鼠体内EHF.V的感染过程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宿主的免疫调节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全血和血浆病毒分离方法分离SHIV-KB9感染标本,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将SHIV-KB9感染恒河猴的血浆和全血标本与CEMx174细胞共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测定感染猴血浆病毒载量。结果全血病毒分离的滴度与血浆病毒载量测定结果趋势相符,高峰相同,但血浆病毒分离阳性分离率较低。结论全血病毒分离敏感性高于血浆病毒分离,可用于SHIV-KB9感染猴模型。  相似文献   

11.
用 Vero-E。细胞从164份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或尿液中分离到126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经 IFA 和 ELISA 法检查,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稳定地增殖,病毒效价随传代次数增加而升高,随意对其中两株病毒(来源于血浆的 EHFV_(435)株和尿液的 EHFV_(114)株)进行了初步血清学鉴定和单克隆抗体分析发现:①对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②抗原性与EHFVA_9株和汉坦病毒76-118株关系密切;与来自湖北疫区黑线姬鼠的病毒有抗原性差异;③病毒的感染性能被兔抗 EHFVN 清所中和。④当病毒传至第7代时,电镜下可见圆形和椭圆形颗粒。以上结果表明早期患者约80%存在病毒血症。还提示肾损害与病毒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将EFIFV_(114)株感染MA_(104)、BSC细胞获得成功,病毒抗原检出时间分别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第一代的第4天和第6天,病毒抗原在 MA_(104)细胞上的检出时间较 Vero-E。细胞早两天,并且具有与 Vero-E_6细胞相同的生长特性。病毒释放商峰在其感染细胞后第9~13天,病毒在两株细胞中的效价均可达到 TCID_(50)10~(-6)/0.1ml,这一研究为 EHFV 提供了新的细胞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和IFA法检测细胞培养中EHFV抗原,检出时间分别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第4d 和第6d,对 EHFV 抗原的定量检测提示病毒释放的高峰期在其感染细胞后10~12d,患者血浆标本 EHFV 抗原的检出率为26.6%。以上结果指出 ELISA 法用于 EHFV 抗原的检测比 IFA 法优越,适用于实验室对 EHFV 繁殖的监测,而检测 EHFV 抗原用于临床诊断则敏感性太低。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hemorrhagic fever renal syndrome(HFRS)viruson bone marrow cell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Viral antigenicfluorescence in immature marrow cells,especially in megakaryocy-tes,was found in 34 of 45 patients with HFRS by means of IFAand FA.The suspension of marrow cells of 10 patients with HFRSwas inoculated into a flask with Vero-E_6 cells.The strains of HFRSvirus were isolated.Constructural abnormality of bone marrow cellsand virus-like particles were observed in dilated channel of rough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Golgi apparatus by electron microscopy.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uman bone marrow cells are one of targetcells which are attacked by HFRS virus and that the virus multip-lication in bone marrow cells can cause a damage of immature cellsand a severe thromocytopenia.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987年9月,在某校大面积灭鼠的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了鼠类流行性出血热(EHFV)病毒携带状况检查,结果查鼠肺219份,EHFV抗原阳性20份(9.1%),研究认为:用5/万敌鼠钠盐灭鼠对鼠肺检出EHFV抗原无影响;黄胸鼠、褐家鼠及其黑变型均可携带EHFV;其鼠密度与带病率呈正相关关系;雌鼠及成年鼠带病毒率明显高于雄鼠和非成年鼠。  相似文献   

16.
用两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观察EHFV对HUVEC形态学和分泌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结果发现:感染EHFV的HUVEC未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但PGI2的分泌显著增加。研究结果揭示:EHFV可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2,可能是引起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程初期血浆PGI2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病期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骨髓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以病人骨髓接种的Vero-E_6细胞,经过培养、传代,在细胞中观察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骨髓细胞的变化则是病毒在骨髓中增殖,引起损伤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和甲型肝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甲肝病毒还暂无特效药物,近年报道肿瘤坏死因子具有抗病毒活性,本文报告用在国内分离、克隆并表达的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hTNF-2)在体外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的抗感染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SARS-CoV病毒分离培养方法,确定SARS-CoV病毒感染动物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组织病毒的复制和存活时间,并比较中国恒河猴和食蟹猴对病毒的敏感性,筛选出对SARS冠状病毒敏感的动物,完善SARS冠状病毒感染猴模型的病毒学指标。方法:SARS-CoV经鼻腔接种实验用猴,定期采集动物的鼻咽拭子、血浆和组织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离出来的病毒用免疫荧光方法和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SARS冠状病毒均可感染恒河猴和食蟹猴,在鼻咽拭子、血浆和组织中可以分离到病毒。结论恒河猴和食蟹猴均可作为SARS感染动物模型,而病毒分离培养可以作为感染模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