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TAT-APOPTIN 融合蛋白在抗肝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该院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给予观察组患者TAT-APOPTIN 融合蛋白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AFP水平、癌灶变化及1、2、3年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EA、AF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AFP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灶明显小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3年后存活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T-APOPTIN 融合蛋白在抗肝癌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血清CEA、AFP水平,缩小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 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后3 d、1周、3周观察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肿瘤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血清 AFP、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3 d及1周血清AFP、CEA高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观察组血清 AFP、C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45.0%),且生存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 TACE联合 RF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 AFP、CEA水平,同时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的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分别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和AFP值;将95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和进展组,分析观察术前和术后DCP、AFP动态变化与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1);进展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AFP〈400 ng/ml的PHC患者中进展组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前、术后AF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P和AFP都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在AFP较低时DCP在判断TACE术治疗效果方面比AF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毒结清制剂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TACE治疗。结果:(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0%和46.7%,缓解率为83.3%和6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AF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AFP〉400ng/mL,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较明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总胆红素在术后1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术后1d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较少(P〈0.05),术后1周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既能抗肿瘤,又能减少TACE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以一定程度抑制血管生成,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甲胎蛋白(AFP)的变化。方法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中GGT和AFP的水平。结果未转移组治疗前后,GGT和AF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恶化组,治疗前后GGT和AF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GGT和AFP对于评价TACE的效果和估计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院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索拉菲尼+TACE术。对照组:单纯行TACE术。索拉菲尼于TACE术后5d开始口服。400mgbid,至少服用3个月,每位患者行TACE术不少于两次,并检测TACE术前1周及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0.0%,对照组3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3.3%,对照组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2个月,对照组中位TTP为3.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83.3%,对照组为5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VEGF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毒副反应均为Ⅰ-Ⅲ度,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治疗组腹泻、手足综合征、皮疹、高血压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术能改善不能手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传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76例,其中接受DEB-TACE治疗32例(观察组),接受传统TACE治疗4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远期生存的差异,Cox回归分析远期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其中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热、腹痛、使用镇痛药、局部胆道损伤、WBC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1个月,高于对照组的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EB-TACE治疗是远期生存的保护因素(OR=1.585,95%CI:1.241~1.944,P<0.05),门静脉癌栓(OR=0.686,95%CI:0.502~0.812)、治疗后1周VEGF水平升高(OR=0.734,95%CI:0.562~0.837)是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传统TACE比较,DEB-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具有更为理想的远期疗效及确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超声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注射疗法(PEIT)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和CD8+T细胞变化。方法将38例PHC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2组在病情、病程、分类、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数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分别接受TACE及TACE联合PEIT(TACE+PEIT)治疗,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后行肝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和CD8+T细胞含量测定,定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肝功能、AFP、AFPmRNA。术后对比6、12、18个月生存期,评价TACE与PEIT联合治疗的价值。结果 TACE+PEIT组肿瘤缩小有效率为84%,TACE组肿瘤缩小有效率6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和CD8+T细胞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PEIT组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71%、36%。TACE组患者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3%、38%、22%。结论 TACE联合PEIT治疗PHC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为早期有效筛查肝癌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清AFP、CEA、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AFP、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2项或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特异度有所下降,敏感度、准确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均可在原发性肝癌中呈现阳性,联合检测3项指标能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为早期有效筛查肿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任志波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59-2960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常规组接受TACE治疗,联合组接受贝伐单抗联合TACE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治疗后6、12个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81.58%(31/38)]高于常规组[48.65%(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AFP、CE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个月,联合组生存率[81.58%(31/38)]高于常规组[59.46%(2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AFP、CEA水平,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TACE术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健脾解毒方,并随症加减。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疗效、KPS积分、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指标。结果两组中医症状、肝功能、AFP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KPS积分、γ-GT、AFP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证候疗效、ALB、AKP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TACE术治疗肝癌,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肝功能、AFP等指标影响方面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H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甲胎蛋白(AFP)水平、肝外转移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液AF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肝外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HCC能提高疗效,有效地减少肿瘤肝外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联合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TACE联合HIFU组(n=32)与单纯TACE组(n=20)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供、甲胎蛋白(AFP)的水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0.5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有无差异。结果①经过治疗,两组的肿瘤缩小,肿瘤血供减少,血清AFP下降,且肿瘤缩小率、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血清AFP水平下降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纯的TACE治疗者有效率78.13%,0.5年生存率84.38%,1年生存率68.75%,中位生存期9.7月;TACE加HIFU治疗者有效率90.00%,0.5年生存率95.00%,1年生存率85.00%,中位生存期11.2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HIFU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略优于单纯TACE。但尚需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动脉免疫化疗栓塞(TAICE)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82例,其中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41例(TACE组),TAICE治疗41例(TAICE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检测2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D4+、CD8+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4+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ICE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4+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TAICE组患者血清CD4+/CD8+显著高于TACE组(P<0.05),但2组患者血清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AFP、CEA及AFU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CEA及AFU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TAICE组患者血清AFP和AFU水平显著低于TACE组(P<0.05),但2组患者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ICE可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AFP和AFU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伽玛刀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伽玛刀SBRT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指标[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6%(33/53),高于对照组的41.51%(2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FP、CEA、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的49.06%(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SB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6.
郑里  张建新 《当代医学》2010,16(5):62-65
目的探讨sICAM-l在判断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后的疗效方面的临床意义及sICAM-1与肿瘤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径10~17cm,13.73±1.27cm)患者首次TACE术前,术后1月,第二次术后1月和14例健康人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含量。对比TACE术前、术后1月血清sICAM-l水平变化与肿块体积大小及甲胎蛋白(AFP)变化的关系。结果TACE术前原发性肝癌患者sICAM-l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AFP组术前sICAM-l的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1月sICAM-1的水平,与术前sICAM-l的水平比较显著下降(P〈0.001),二次术后1月血清sICAM-1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6)。第一次术后1个月肿瘤体积减小比例下降幅度与slCAM-1含量下降幅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0.512,P〈0.05,术后slCAM-1变化水平与AFP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84,P〈0.05。结论TACE能够降低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ICAM-1的水平,sICAM-1水平的变化与肿瘤负荷和活性密切相关。对巨块型肝癌病人,sICAM-1的含量在评价TACE疗效和判断再次TACE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对AFP阴性者更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7.
黄凌敏 《当代医学》2021,27(28):133-134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疗效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卡氏评分(KPS)、甲胎蛋白(AFP)水平、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降低血清内AFP、CEA水平,安全性高,可阻止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TACE)联合免疫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的影响。方法83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观察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树突状细胞调节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外周血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NK细胞、Treg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eg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Treg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reg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3 a,观察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联合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利卡汀治疗对肝癌患者病理指标及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出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6 月在沭阳中山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2 例,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68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卡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块大小、甲胎蛋白(AFP)水平、血象、肝功能、CTCs 以及CD147 不同分子表型患者。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AF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丙氨酸转氨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细胞计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CTCs 检出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CD147 2 种表型患者治疗前后CTCs 数目变化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CD147 2 种表型患者治疗前后CTCs 数目变化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卡汀联合TACE治疗肝癌,临床效果优于单纯TACE 治疗,此外,利卡汀对于CD147+ 肝癌患者治疗效果优于CD147- 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1例,均采用相同的TACE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苦参碱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二组的疗效,KPS评分、体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别为44.4%和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值上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值下降,治疗前后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肝功能损害等)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少板减少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化疗的一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