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鼻胃管置管改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抬高床头15°~30°,改变胃管置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方法:160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置管,实验组置管采用抬高床头15°~30°,当胃管插至12~16cm时旋转胃管180°后直接插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53.75%,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法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减少粘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许辉琼  方进博  邓静敏 《西部医学》2011,23(12):2432-2433,2436
目的分析影响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原因,以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将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肿瘤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有无PICC置管史及有无化疗史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影响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结果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及有无PICC置管史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患者有无化疗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要高于已行化疗患者的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PICC宣教,鼓励患者在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以提高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过程中,股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 对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股静脉穿刺置管21例次。结果 病人均安全、顺利接受股静脉穿刺置管,其中19例接受1次置管,1例接受2次置管。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采用股静脉置管,其操作方便、快速,不破坏血管,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评估鼻饲置管患者病情,研究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置管方法,提高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置管失败.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12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置管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置管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评估患者并实施置管;实验组在行鼻饲置管前,评估患者的病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置管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以及置管失败的病例数.结果 实验组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失败病例为零.结论 行鼻饲置管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置管方法,可提高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置管失败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方法在骨髓移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利弊,探讨对骨髓移植病人最有利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方法:颈内静脉置管组23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组27例,股静脉置管组32例,分别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颈内静脉置管组为100%,锁骨下静脉为96%,股静脉组为97%,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三组没有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颈内静脉置管组为4%.锁骨下静脉为15%,股静脉组为34%,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三种静脉置管方法均为临床较成熟,较常用的置管方法,但对于骨髓移植病人,由于免疫力极度低下应选择感染率较低,并发症较少的置管方法,所以建议首选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7.
杨幸平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1):1026-1026,1025
目的总结3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Seldinger术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2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2次以上穿刺成功2例,置管时间1-138d。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供充足的血流量,赢得抢救时间,是一种可靠适用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对比,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20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腔静脉到位率、操作时间、留管时间.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且并发症少.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比,它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置胃管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手术前需要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进置胃管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置胃管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呛咳等情况以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置胃管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斜角肌-锁骨间隙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选择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n=60):实验组采用前斜角肌-锁骨间隙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穿刺置管的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完成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成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完成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斜角肌-锁骨间隙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62例病人经前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162例病人中,151例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1例重新穿刺或改为其他穿刺方法成功。结论经前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置管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术后静脉炎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提高儿童PICC置管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腔手术中如何选择静脉置管的部位,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为病员服务。方法:对486例盆腔手术病人选择输大隐静脉和桡静脉,随机分组,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结果:盆腔手术中输桡静脉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快。结论:盆腔手术中选择上肢静脉置管优于下肢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失败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98例气管切开胃管置入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8例胃管置入患者1次性置管失败30例,占置管总数的30.6%,分析原因主要与胃管的选择、病情与体位、置管技巧有关。结论:选择合适的胃管及体位、掌握置管技巧能有效提高1次性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X线透视引导下肠内营养管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需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3例进行研究,给予X线透视引导置入肠内营养管。观察肠内营养管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平均置管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0%,平均操作置管时间(7.92±0.25)min。经统计,在置管过程中,一共有6例患者诉鼻咽部不适,置管结束后均消失,未给予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会厌功能紊乱、误插、吸入性肺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X线透视下引导置入肠内营养管可以达到良好的一次成功置管效果,置管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陆丽军  陈永斌 《广西医学》2010,32(11):1452-1453
目的观察口服利多卡因胶浆防治留置胃管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胃管;观察组置管前5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5ml,然后按传统方法置胃管。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反应、置管时间、血压、心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57.33±6.98)s,一次置管成功率100%,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较对照组稳定(P〈0.01),置管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胃管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可减少置管反应发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硅胶输液管相对于传统橡胶胃管在新生儿置胃管术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对100例需行置胃管术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硅胶输液管;常规组采用橡胶胃管。结果:实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8%,未发现一例并发症;常规组置管一次成功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8%,结论:以硅胶输液管对新生儿行置胃管术成功率高,副作用小,较传统橡胶胃管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经鼻空肠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营养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种内镜辅助置管方法的异同点。方法:对不能完全经口进食且胃肠道功能良好的患者,以改良的胃镜辅助置管法及鼻胃镜辅助置管法置放营养管于空肠,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种方法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的疗效。结果:共行空肠营养管置放及肠内营养治疗79例次。其中改良的胃镜辅助置放营养管57例次,一次置管成功率87.7%;鼻胃镜辅助置放营养管22例次,一次置管成功率100%。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耐受良好,无因肠内营养后病情加重者。结论:经鼻空肠营养安全有效。鼻胃镜辅助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推荐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院自2004年1月开展颈外静脉置管术以来,已为91例患者进行126次置管术。其中,置管2次以上的19例,3次以上的8例。留置导管时间的长短,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最长的置管时间可达6个月。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C臂机下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肿瘤科置管的10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介入室C臂机下行PICC置管的1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的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两组的操作时间。结果两组在置管一次成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臂机下行PICC置管可达到置管、定位一次完成,同时可利用介入导丝有效纠正导管异位,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