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2年8月以来,我院实行“无等待手术”管理,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满足了患者的实际需要。现报告如下。1手术安排1.1房间选择根据各科手术特点、无菌要求程度、手术大小、体位、麻醉方式、房间仪器设备等安排相应的手术间。无菌要求高的大型手术安排在百级层流手术间,全麻手术安排在面积较大手术间,局麻手术、儿科手术安排在较小手术间,尽可能满足各科手术的需要。1.2连台手术的安排因为手术多,手术台少,护士长必须合理安排手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实行连台手术[1]。一般是无菌手术接无菌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方法通过对手术过程调查与分析,了解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制定防控措施。结果手术室内卫生质量、手术人员操作技术和无菌质量、手术持续时间、患者自身体质等构成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结论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针对手术类型和手术条件提出控制措施,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Miles手术体位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丹  王宇  段宝玲  孙巧惠  顾梅 《天津护理》2002,10(4):179-179,181
手术体位是显露手术野,使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手术部位及手术性质决定了手术体位摆放。手术体位不仅要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还须避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以及肢体神经损伤等,并保证患者舒适。直肠癌Miles手术体位比较特殊,手术方法较为复杂,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因此体位摆放不当容易导致各种损伤,本文就Miles手术术中由于摆放体位不当所致的损伤进行了预防性总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间手术在国内发展迅猛,但与国际日间手术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全流程围手术期镇痛管理规范是保障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顺利出院的必要因素之一,也是推进国内日间手术向国际日间手术接轨的有效动力。该文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日间手术围手术期镇痛管理临床经验,从日间手术围手术期镇痛管理实施策略、镇痛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无痛日间手术病房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制定了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规范,以期为全国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手术统计是反映手术诊疗工作的量和质,内容包括手术工作量统计、手术分类统计、麻醉统计、手术并发症统计。在此我们着重对手术工作量的统计进行探讨。1 医院手术总例数的计算医院手术总例数是指所有患者在医院所做手术次数的总和。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医院规模大小,工作强度如何。在多数规模较小的医院,手术总例数基本上可以用医院手术宦的工作量来计算。但是在许多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室工作量远远代表不了整个医院手术总例数。医院手术实际上可分为门诊手术和住院手术两部分,因此,医院手术总例数=门诊手术总例数+住院手术总例数。  相似文献   

6.
洁净手术室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下洁净手术间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悬浮空气粒子采样器及悬浮空气细菌采样器。对76例第1台手术和55例接台手术分别于手术间静态、手术开始时(切皮)、术中不同时段及手术结束缝皮下切口时,在手术区进行空气粒子及浮游菌浓度测定。[结果]在90min和缝皮肤时接台手术的手术区0.5μm、5μm空气微粒数高于第1台手术,而第一台手术和接台手术在各时间点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台手术在无人状态下的净化时间和切皮前有效净化时间对接台手术的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专业手术配合模式下建立专科手术配合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2013年8-11月32例腹腔镜直肠手术应用腹腔镜直肠手术配合标准后与2013年3-6月应用传统习惯手术配合的27例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患者麻醉后等待时间、手术医生等待时间、消毒铺巾时间、术中器械配送次数等5项指标,并调查两组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手术5项指标和手术医生满意程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专业手术配合模式下建立专科手术配合标准能规范手术配合操作,提高亚专业手术配合效率和亚专业护士工作质量,提高医生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部位标识管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660例,自2015年10月开始对手术部位标识实施多部门协作综合管理的办法。统计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手术标识执行情况以及实施后不同科室不同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标识情况。结果:多部门协作综合管理以后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患者参与标识情况以及手术标识图案的规范化均较综合管理以前明显好转(P0.05)。实施后所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均完成手术标记,但手术标识病房完成情况统计发现,眼科、神经外科的手术标识病房完成率100%,胸外科、普外科以及骨科的病房手术标识完成率较高,泌尿外科的病房手术标识完成率最低为98.25%,且都为经尿道输尿管手术未标记手术部位。结论: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标识管理制度以后,手术部位标识情况较前显著改善。手术部位标识管理有助于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医护质量。  相似文献   

9.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晓霞  杜娟  敬洁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42-1743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模式,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方法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每一位手术患者都按照手术安全核查流程进行手术。结果实施手术安全核查流程以来,提高了手术患者安全系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未发生手术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结论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手术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院3年来共完成腹腔镜联合手术11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加粘连松解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加附件手术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加阑尾切除4例,简单地介绍了各种联合手术的手术步骤,并提出了腹腔镜联合手术原则应遵循各自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手术顺序应先清洁手术后可能污染手术,最后为污染手术,并尽量避免清洁手术同污染手术联合。  相似文献   

11.
手术时根据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将患者安置合适的手术体位,充分显露手术野,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但是,为了方便麻醉医师的管理与观察,仰卧位和截石位的手术患者大多数需要在上肢输液,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汶川地震后168例、214台次的手术配合.共设立了2个抗震救灾手术点,手术前认真、快速地做好伤员准备、护理人员准备和手术点器械与物品的准备.第一手术点设在抗震救灾病房附近,主要负责普通清创缝合手术、骨骼牵引手术、扩创手术、石膏外固定手术等;第二手术点设在医院底楼,主要负责各种骨科、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手术等.214台次手术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妇科腹腔镜手术7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713例因不同原因施行腹腔镜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698例手术全过程在镜下完成,15例因手术困难中转开腹手术。713例中用于妇科急诊手术161例;卵巢良性囊肿手术191例;盆腔炎性手术28例;子宫肌瘤保守性手术21例;子宫切除手术174例;不育症手术115例,其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80例;其它手术23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手术经验、操作难度、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手术,可获满意疗效并可望安全有效地开展妇科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史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史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79例腹部手术史教课行腹腔镜手术资料,分析不同手术类型的盆腹腔粘连情况和对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的影响,随机选取同期无手术史患者380例作对照。结果:腹部手术史者盆腹腔粘 率和中转开腹率分别为42.7%和13.4%,对照组两项指标分别为15.5%和4.2%,差异显著,妇外科复合手术,2次以上妇科手术比欠外科,单次妇科手术史者更高(P<0.05),妇科手术中,附件手术明显高于剖宫产术,结论:对妇科腹腕镜手术影响较大的是妇外科复合手术,2次以上妇科手术,附件手术,部宫产术及外科手术史影响不大,只要合理选择病例,对大多数腹部手术史者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文玉琴  张金风  杨静 《现代护理》2007,13(17):1641-1642
目的了解吸氧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局麻病人手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对本院局麻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3例在手术开始时即持续给予2L/min氧气吸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25例手术中未给予氧气吸入。2组均于手术开始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并记录;手术中每5分钟连续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手术结束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并记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血氧饱和度在手术开始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手术末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组内血氧饱和度手术中、手术末与开始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中与手术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血氧饱和度手术开始与手术中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开始与手术末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中与手术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手术中各时段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氧可以使眼科局麻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血氧饱和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改善病人的憋闷、烦躁等症状,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体位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手术体位,满足手术需要。结果 9例手术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更合适的手术体位,妥善安置,通过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避免体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童云娣 《全科护理》2013,11(22):2102-2102
与传统鼻部手术比较,鼻内镜手术具有手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视野清晰、出血较少、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小、手术效果好、手术复发率低优点。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行56例鼻内镜手术,同时加强手术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创新领域。正确的手术决策是手术成功的前提,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周到而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则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手术患者的死亡原因大部分源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围手术期处理不当,仅少数患者死于手术操作不当。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手术的特点是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操作复杂,并且随时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中洗手护士的工作对手术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完成手术全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因此,要求神经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巡回护士配合方法.提高手术患者、主刀医生的满意度及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选择手术时间≥2 h妇科腹腔镜手术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及手术配合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及改进手术体位配合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患者、主刀医生满意度增高,明显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改进后的巡回护士手术配合方法更能符合手术患者的生理学及力学的角度,满足手术患者及主刀医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