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疆出血热流行范围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在新疆巴楚县发现新疆出血热以来,陆续在伽师、库车、麦盖提、阿瓦提、坷坪等县发现了新疆出血热,疫源地主要存在于以胡杨、红柳为主的荒漠牧场,其中有大量的亚洲璃眼蜱存在。据了解上述生境在整个塔里木河两岸普遍存在。另外北疆准噶尔盆地周围也有荒漠牧场,为了进一步查明这些地区是否也有出血热疫源存在,几年来我们对南北疆陆续进行了调查。南疆地区包括塔里木河中、下游沙雅至若羌的阿尔干段。包括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库车,巴音郭楞自治州的轮台、尉犁、若羌县,以及31~35团等农垦团场。调查点为塔里木河两岸(大部分为北岸)的牧场。北疆地区有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及西缘。包括木垒、奇台、阜康、石河子、莫索湾、乌苏、博乐、沙湾、克拉玛依乌尔禾县等地,以及伊犁河谷的察布查尔县等。调查点均为接近盆地边缘的荒漠牧场。1调查方法(1)向当地防疫医疗部门了解过去有否疑似出血热的病例。发现可疑者、查阅病历、并进行实地调查,采血作补体结合试验作追溯诊断。(2)采集健康人(主要是牧民)的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及反向血凝抑制试验。(3)采集羊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了解家畜自然感染情况。(4)调查生境和蜱的活动情况。(5)补体结合试验均按本站实验室常规方法。2结...  相似文献   

2.
1990年4月下旬我们在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荒漠地区,从采集的亚洲璃眼蜱(Hyalomm asiaticum asiaticum)中分离到2株可引起乳鼠发病和在细胞培养中复制的病原。经血清学鉴定,包括交叉补体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和抗新疆出血热McAb(14B_7株)致敏血球的RPHA和RPHI试验证实为新疆出血热病毒。并采集了在荒漠牧场中放牧的羊群血清148份及放牧人员血清21份。用新疆出血热McAb RPHI法从羊血清中查到抗体阳性血清107份(72.3%)人群血清抗体阳性者2份(9.5%)。 上述结果首次证实了新疆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地带存在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自然疫源地,该地区是北疆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地区和石油工业的新开发区,也是北疆主要的冬季牧场。  相似文献   

3.
1984年的春、秋季我们对新疆巴楚地区农三师所属几个农场附近的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活动状况进行了考察,共捕获游离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2850只,野生啮齿动物33只和采集绵羊、山羊血清标本338份。从56批硬蜱中分离到新疆出血热病毒12株;从1只子午沙鼠的血、肝、脾标本中同时分离到1株病毒;部分连队羊群抗体的阳性率高达26.5~70%,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新疆出血热的自然疫源地仍然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对人类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必须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4.
1988年4~5月对新疆巴楚县和农三师部分地区和团场中新疆出血热疫源地继续进行监测。以农三师50团为基地,东起夏河西至阿克沙克马拉勒(农三师48团),长约110km,北靠乌-喀公路,南抵叶尔羌河,宽约40km范围内共调查了17个点,主要以未开垦的荒漠牧场景观为主。监测内容包括对可疑病人、牧工和兽医以及部分健康人群的血清抗体检查、病原分离和治疗血清使用疗效观察;对48,50和53团不同连队共10个羊群血清抗体水平的调查和对部分绵羊血液进行病毒的分离;荒漠胡杨林中游离成蜱的病毒分离等项目。结果在4月底至5月下旬在50团发现3例新疆出血热病人,均经病毒分离确诊,其中2例因误诊耽误了抢救的机会而死亡;另外在查访53团和巴楚县医院时各发现1例病人,经血清学确诊。391份羊血清用ELISA抑制法检测抗体的阳性率为13.8%~77.4%;McAb-RPHI阳性率为13.8%~70.9%。从3例病人、羊血10份和9批亚洲璃眼蜱(每批50只)中分离到9株新疆出血热病毒。并用McAb致敏血球RPHA法检测血液中病毒抗原,达到了早期快速地确诊病人。通过1988年现场监测工作,进一步证实了1984年调查结果,巴楚地区的新疆出血热的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新疆部分地区鼠类携带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的状况.方法 对新疆博乐、石河子、乌鲁木齐3个地区捕获的鼠类(沙鼠、褐家鼠、田鼠)401份,采集肺脏、脾脏提取总DNA,通过巢式PCR扩增无形体和埃立克体16SrRNA片段并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在沙鼠样本中扩增到无形体和埃立克体16SrRNA片段,而在其它两种鼠类未扩增到目的片段,扩增片段经测序、比对后确定为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和Erhlichia chaffeenisis.在312份沙鼠检测样本中,检出无形体17份,占5.45%;埃立克体48份,占15.38%;无形体和埃立克体均检出12份,占3.84%.结论新疆地区存在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病原,其主要存在与荒漠和半荒漠地带生存的沙鼠中,新疆存在这两种病原的自然疫源地,而且两种病原可以共同存在于同一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6.
1993年9月中下旬,我们首次对伊犁河两岸的边境地区荒漠景观,包括伊犁河北岸霍城县63团的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和南岸布查尔县67团头湖边防站一带进行了新疆出血热的分布调查。调查包括牧民和羊群血清IgG抗体的检测和野生啮齿动物肝脾脏器抗体、抗原性及病原分离等。用酶联免疫吸附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共测牧民血清27份,1份IgG抗体阳性(占5.9%),159份绵羊血清中查到9份IgG抗体阳性(占5.7%),南北两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对2例完整、4例不全的新疆出血热尸体解剖材料进行病理组织学的观察结果。结果表明新疆出血热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毛细血管的功能性障碍、主要脏器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实质脏器可见到程度和范围不同的细胞变性和坏死,而炎性细胞浸润不显,肾脏的病变轻微。本文对该病病原、出血机制、病理与临床联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本病在病理与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别于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符合无肾病综合症出血热,并提出在临床治疗上要过“五关”,观察病情要“五注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07年从浙江省丽水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区鼠肺分离的汉坦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将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鼠肺标本接种Vero-E6细胞,分离汉坦病毒。提取病毒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S基因全片段,克隆入质粒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应用DNA STAR软件分析比较,确定病毒型别。结果从疫区7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2株汉坦病毒,经汉坦病毒单克隆直接荧光血清检查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为汉滩型(HTN)病毒,2株病毒与国际标准株76-118(HTN型)和80-39(SEO型)S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4.7%、84.6%和64.2%、64.0%。结论浙江省丽水地区可能存在以HTN型病毒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9.
新疆出血热140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疆出血热140例资料做了综合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在1965年发现前已有流行,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其流行范围为塔里木河流域的巴楚、伽师、麦盖提、柯坪和库车等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二、三师所属团(场);流行形式主要为散发,偶有小型局部暴发;潜伏期3~7天,病死率较高(33.6%)。主要感染因素为进入牧场、硬蜱叮咬和接触出血热病人。还展示了本病在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和民族的分布特征,并对其意义和应用价值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并掌握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主要宿主和媒介的群落构成,及其与新疆出血热流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在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立调查研究样方,采集家畜、啮齿动物和蜱类样本,采用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生态景观下宿主和媒介的群落结构组成和特征,检测蜱类样本的新疆出血热病毒携带率和家畜抗体携带率,统计分析流行病学的相关性。结果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和蜱类群落组成简单,啮齿动物7种,以子午沙鼠为主,占73.6%,蜱类3种,以亚洲璃眼蜱为主,占98.4%以上:不同地理生态景观上,干旱、半干旱的沙质盐碱地是亚洲璃眼蜱和啮齿动物分布的最优生态景观;空间分布上,亚洲璃眼蜱在优生景观中的数量由上游至下游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游离蜱指数分别为37.0、44.7和64.7;塔里木河流域上、中、下游3个区段羊血清抗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率由13.2%增加至43.1%,自然界中亚洲璃眼蜱病毒分离率由零增加至6.9%,亚洲璃眼蜱指数和羊血清CCHF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阳性率呈正相关(r=0.992)。结论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其自然界新疆出血热流行强度与疫源地宿主媒介及植被构成的丰富度密切相关,可因自然界中亚洲璃眼蜱指数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流行区。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理和元阳人畜血清新疆出血热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采集云南省大理州花甸坝牦牛血清126份,大理市发热伴出血病人血清2份,红河州元阳县发热病人血清371份,用IFA及CF试验检测新疆出血热抗体,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两地可能不存在新疆出血热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16S rD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特异基因的PCR检测,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亚洲璃眼蜱体内菌群特征及常见病原菌携带情况,为当地蜱传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5月在喀什地区巴楚县采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342只,经形态学和特异性16S rDNA检测鉴定蜱种;除228只用于分离培养外,其余114只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D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分析喀什地区亚洲璃眼蜱携带菌的种类及其相对丰度水平;根据新疆地区既往报道常见蜱媒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蜱种带菌特征,选取6种常见病原菌对其特异性基因进行PCR检测,分析各病原菌的携带情况,并与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S rD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1个样本携带贝纳柯克斯体;所有样本在属水平均检出立克次体属,16个样本检出无形体属,但缺少种水平注释;所有样本均未检出疏螺旋体。PCR法检测表明14只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7只蜱携带米氏疏螺旋体,3只蜱携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2只蜱携带贝纳柯克斯体,斑点热立克次体及查菲埃立克体未检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新疆食虫目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卫  郑强 《地方病通报》1992,7(4):56-61
作者通过多年实地采集,并整理了本所30年存放的食虫目动物标本。到目前为止,新疆食虫目动物有2科4属7种9亚种。对各个种(亚种)的形态、地理分布和生态学作了记述。猬科Erinaceidae:(1)大耳猬淡色亚种 Hemiechinus auritus albulus Stoliczka,1872(2)大耳猬吐鲁番亚种 Hemiechinus auritusturfanicus Matschie,1911.科 Soricidae;(3)天山Sorex asper Thomas,1914(4)小科克苏河亚种Sorex minutus heptapotamicus Stroganov,1956 (5)西藏指名亚种 Sorex thibetanus thibetanusStroganov,1952(6)白腹蒙古亚种 Crocidura leucodon myoides Blanford,1875(7)白腹阿拉本图亚种Crocidura leucodonHeptapotamicus stroganov,1956(8)小伊犁亚种 Croidura suaveolens ilesisMillev,1901(9)水远东亚种 Neomysfodiens orientis Thomas,1914。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十二个代表性地区于进行人群血清学调查的同时,用剖检法调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率,用屠宰场调查法检查绵羊细粒棘球蚴感染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在新疆各地的家犬和绵羊中都有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存在。 家犬成虫感染率以西部和中部天山牧区为最高(巴音布鲁克71.43%;特克斯69.57%)。塔里木盆地荒漠农业区最低(巴楚10.60%;且未6.90%)。 绵羊包虫病亦以天山牧区最高(80%以上),塔里木盆地绿洲和荒漠农业区最低(喀什市14.1%;巴楚12.18%;且未3.25%)。绵羊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最高可达90%以上。南疆的喀什、和田地区绵羊患病率低而家犬成虫感染率高,可能是由于牛的包虫病患病率高造成的。在包囊发生部位上,天山牧区西、北天山区域以肝包虫占主要地位,肺包虫比例最低。中部天山区域肺包虫比例略有上升。南天山牧区肺包虫的比例较高。而塔里木南缘与东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有牧业连系的且未县,绵羊肺包羊竟占85.71%。作者认为对脏器的趋性不同可能反映了不同虫株的生物学特征。讨论了流行程度的划分问题。建议应以人群血清学调查结果为主,结合家犬和绵羊的感染水平进行划分为宜。提出了划分不同程度地方性流行区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用新疆出血热病毒免疫BALB/c鼠脾脏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后建立了6株分泌抗XHF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经传代一年余,分泌抗体的稳定性良好,细胞培养液中抗体滴度可达10~(-3);胶水中滴度达10~(-5)~10~(-6)以上。这6株McAb已成功地用于ELISA、IFA和RPHA。在初步研究中观察到分泌IgM免疫球蛋白的14B_7株McAb致敏醛化血球测定病毒抗原性的灵敏度最高;而8E_(12)和13C_6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时其荧光滴度和亮度最好。表明了同一株McAb在不同的血清学试验中所表现出的亲和性及结合力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民丰县安迪尔乡现场观察不同诱虫灯、引诱剂及其联合使用诱捕白蛉的效果。结果表明CO2与钨丝灯联合使用对白蛉具有较强的引诱效果,且易于分拣。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HPV16) prevalence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in Xinjiang Kazakh patients and its role in ESCC carcinogenesis. One hundred and fifty cases of ESCC and 150 cases of corresponding 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CNG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north Xinjiang where the Kazakh ethnic group has lived since ancient times. HPV16 infection in ESCC and CNGM was detected by genotyp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HPV16 DNA was detected in 55 of 150 ESCC samples (36.7%) and 24 of 150 corresponding 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samples (16%)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01, odds ratio = 3.03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756–5.260).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HPV16 infection and the age or gender of patients, tumor site, tumor cell differentiation, 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 0.05). HPV16 infection is common in cases of ESCC in the Kazakh ethnic group in Xinjiang and may be involved in ESCC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