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的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款冬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10个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在520 nm处测定款冬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7.8~46.8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00%),不同产地款冬花总黄酮含量为4.2%~8.0%。结论:不同产地款冬花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黄芪药材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60 nm,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毛蕊异黄酮苷在4~20μg/m 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为1.53%;不同产地黄芪药材,总黄酮含量在0.234%~0.383%范围内。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适用于测定黄芪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不同产地黄芪中总黄酮含量以毛蕊异黄酮苷计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兴安岭、甘肃、山西、内蒙古。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苦丁茶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方法 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用比色法测定苦丁茶中总黄酮化合物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用60倍90%乙醇提取苦丁茶粗粉2次,每次1h,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芦丁标准品在0.4868-2.434mg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3139x-0.0062,r=0.9960。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为1.5%。贵州多个产地的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均在30%以上。结论贵州不同产地的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且存在差异,本方法方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所含化学成分的角度来比较云南省内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质量的异同。方法:通过测定热水浸出物,总黄酮含量,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紫外光谱来比较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的异同。结果:灯盏细辛药材热水浸出物在24.7%~38.0%之间,总黄酮含量在3.22%~8.23%之间,各样品紫外光谱基本一致。结论: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的质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AlCl3-醋酸缓冲液(pH4.5)、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与铝离子络合形成有色物质,在不同波长下测定其吸收度,按线性方程计算其含量。结果:金丝桃苷浓度为0.005736~0.034416mg/m l(r=0.9998)及12.688~76.128μg/m l(r=0.9999)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9.8%。结论:两种比色法都可用于贯叶金丝桃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AlCl3-醋酸缓冲液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贯叶金丝桃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荷叶总黄酮苷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荷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药材经提取水解后用HPLC通过测定其槲皮素的含量来确定荷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Shim-packCLC-ODS(4.6mm×15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磷酸(50∶50∶0.1)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在0.013~0.13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荷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平均含量为4.94%,RSD=1.67%;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0.60%。[结论]此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以作为荷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荷叶黄酮苷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土茯苓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落新妇苷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别源于安徽亳州、广西南宁、越南三产地的土茯苓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落新妇苷在13.18-30.59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结论: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于土茯苓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党参苍术内酯Ⅲ和党参炔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党参及不同产地党参引种到山西陵川GAP种植基地党参药材苍术内酯Ⅲ和党参炔苷2种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探讨环境因素对党参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以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为检测指标,对不同产地党参及不同产地党参引种到山西种植基地党参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苍术内酯Ⅲ的线性范围为0.10-1.6μg(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0.02%(n=6);党参炔苷的线性范围为0.01-2.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2.1%(n=6)。不同产地党参间苍术内酯Ⅲ、党参炔苷含量不同,引种后苍术内酯Ⅲ含量都较原产地高,湖北恩施板桥党和甘肃陇西白条党党参炔苷含量增高。结论党参化学成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山西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党参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广金钱草药材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不同产地广金钱草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异牡荆苷及邻羟基苯甲酸为对照品,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体积比3∶1∶0.2)及甲苯-乙酸乙酯-甲酸(体积比1∶8∶1)为展开剂,对不同产地的广金钱草及其混淆品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用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广金钱草药材中总黄酮、异牡荆苷、总多糖的含量。结果广东阳春产和广东化州产广金钱草薄层色谱与其他产地所产的广金钱草差异较大,广金钱草与其混淆品的薄层色谱差异很大;各地广金钱草异牡荆苷的含量在0.1~0.8 mg.g-1范围内,总黄酮含量在1%~3%范围内,总多糖的含量在2%~6%范围内。结论该薄层色谱法可用于广金钱草的鉴别,大部分产地的广金钱草药材各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花期龙爪槐花与槐花标准药材的总黄酮和芦丁含量,探索龙爪槐花作为新的槐花药用资源的可行性。方法以超声法用甲醇提取槐花样品总黄酮。按药典规定方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HPLC法绘制色谱图并测定芦丁含量。结果不同花期龙爪槐花总黄酮含量分别为:花蕾前期(9.16±0.89)%,花蕾期(10.98±1.20)%,盛花期(7.33±1.32)%,槐花标准药材为25.25%。芦丁含量分别为:花蕾前期(7.49±0.72)%,花蕾期(8.36±0.71)%,盛花期(5.60±0.96)%,槐花标准药材为22.47%。结论龙爪槐花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存在生长期变化规律,以花蕾期最高,提示龙爪槐花的最佳采摘期应在花蕾期。与槐花标准药材比较,龙爪槐花总黄酮和芦丁含量明显偏低,但因其具有易采摘、品质好及资源丰富等优点,仍具有作为新的槐花药用资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双氯芬酸钠自乳化缓释片中双氯芬酸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柱;流动相:甲醇-0.12%(体积分数)冰醋酸(体积比20∶80);流速:1.0 mL· min-1;漂移管温度:40℃,气体...  相似文献   

12.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柱,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0 min→40 min,乙腈10%→22%),检测波长为355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色谱峰分离情况良好,绿原酸和芦丁线性范围分别为1.3875~22.2000μg(r=0.9999),0.10~1.60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0%(RSD=0.67%),98.55%(RSD=2.15%)。结论:所选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杜仲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芒果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广西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芒果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建立芒果叶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含0.1%三乙胺)(5:9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没食子酸在(0.00512~0.06144)μg/μL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1.7%(n=6)。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芒果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工艺,其中考察因素为提取时间(A)、料液比(B)和浸泡时间(C),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得油率为考察指标对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艾叶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泡4 h、提取3 h,平均得油率为0.416%,RSD=2.64%(n=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得油率较高,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樱草杜鹃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樱草杜鹃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评价指标,考察黄酮质量分数,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法提取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超声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樱草杜鹃叶为原料,75%乙醇为提取液,m(樱草杜鹃)∶v(提取液)=1∶10,超声时间为60min,提取3次;在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01%,RSD为0.43%(n=3)。结论:优选了樱草杜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药材的利用率,为更好地利用该药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中桉叶素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以5℃/min的速率升至230℃;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分流比为5:1。结果: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蜡梅叶挥发油线性范围0.0366-0.1830mg/ml,r=0.9995;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2.01(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山蜡梅叶挥发油β-CD包合物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墨旱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选择501 nm为测定波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墨旱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08 mg/mL~0.04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为2.5%。结论: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墨旱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山楂水提物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黏膜5-HT和5-HT3R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乳鼠结肠PTCA球囊刺激法复制IB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西沙必利组、山楂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给药2周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5-HT和5-HT3R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5-HT和5-HT3R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大鼠5-HT和5-HT3R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山楂水提物可抑制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HT和5-HT3R的过分表达,从而改变肠道敏感度,达到改善肠道消化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名医验方天龙咳喘灵复方制剂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天龙咳喘灵中总黄酮的含量;RP—HPLC测定其槲皮素的含量。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时,其在0.008-0.048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为1.65%;RP—HPLc测定槲皮素时,其在0.0168-4).084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O.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2.03%。结论:确定了复方天龙咳喘灵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建立了可靠、稳定易行并且重复性较好的测定方法,可作为该方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