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与血管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福  孙晨  刘平 《山东医药》2010,50(21):111-112
大规模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有降脂作用,而且有重要的非降脂作用和直接血管效应,强化降脂治疗能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高血压和老年人群等高危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心血管事件的共同病理基础是血管重构(VR),各种致病因子多通过影响血管功能和结构而引起临床心血管事件。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减轻和逆转VR。为了解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及其逆转VR作用,本文结合文献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有人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应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炎症更为确切。他汀类药物除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一些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包括抑制炎性细胞向病变处的迁移以及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进而促进斑块稳定 ,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 ,抑制细胞凋亡 ,降低病人急性相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等作用。进而达到稳定粥样斑块 ,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并探讨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细胞,观察环氧合酶2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氟伐他汀或二者联用药物预处理细胞,观察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环氧合酶2的表达.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环氧合酶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 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血管紧张素Ⅱ为1.0 μmol/L时环氧合酶2表达最强;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均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环氧合酶2的诱导,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或氟伐他汀比较,二者联合应用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环氧合酶2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与以上结果符合.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环氧合酶2的诱导,且有协同抑制作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糖环境中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升高,Ⅳ型胶原含量增多,氟伐他汀可抑制上述反应,提示ERK通路的激活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ERK通路活化及TGF—β1表达发挥非降脂相关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非降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目前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许多非降脂作用,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强血管的舒张功能等。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调节神经体液反射,抗心室重构等作用,从而有益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他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独立于降脂、控制血压以外的血管保护作用[1]。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他汀与血管内皮祖细胞正性相关,同时提示了血管内皮祖细胞在增强血管再生和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对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7.
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作用、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现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依据和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他汀治疗对改善心血管病人预后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了公认的降胆固醇作用外,研究证据亦表明,他汀具有明确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稳定斑块等作用。虽然临床中他汀降脂的同时均伴有心血管事件的减少,但仍有部分预后终点改善不能用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下降所解释,而刚好与他汀调脂外机制的作用吻合。显然,他汀治疗与预后终点改善间存在重要的干预机制,那就是包括他汀调脂在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非降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他汀类药物试验充分肯定了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将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共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压、血脂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血脂、血清CRP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血脂、血清CRP明显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表明阿托伐他汀除鼻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辑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内应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3-羟基-3-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这一限速步骤,在心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降脂作用,而且还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降低肿瘤细胞转移,增强化疗活性等作用.现就他汀类药物抗乳腺癌的...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还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作用、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现对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组。喂饲8周后,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取脑组织检测AngⅡ和HO-1的表达。结果(1)AngⅡ的表达:高脂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他汀组表达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2)HO-1的表达:高脂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他汀组较高脂组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时脑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处于激活状态,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AngⅡ的生成并相应增加HO-1的表达,对机体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除直接的降脂作用外,他汀类还具有多向性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如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改善内皮功能和抗炎症反应等。已知他汀类药物可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并由Mevalonate途径介导,但具体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洛伐他汀上调eNOS表达的分子信号机制并明确与eNOS表达相关的顺势作用元件的定位。结果表明,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的细胞....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用于降低胆固醇.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他汀类药物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多效性,包括提高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修复受损内皮、抗炎、抗氧化、促新生血管生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动员内皮祖细胞、抑制心肌肥厚,抗心律失常~([1])等.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脂作用互不关联.因为人们观察到,在降脂作用尚未显现时,他汀类的多效性作用已经发生~([2]).目前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已成为心血管领域争论和探索的热点,引起了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内皮祖细胞与他汀类药物调脂外心血管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他汀类药拥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多项心血管保护作用。最近的几个研究表明 ,他汀促进内皮祖细胞 (EPCs)的动员、存活、迁移和分化 ,抑制EPCs衰老并促进其增殖 ,上调EPCs整合素的表达引导其黏附 ,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修复损伤内膜。本文回顾了内皮祖细胞研究概况 ,详细综述了国外关于他汀与内皮祖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非降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他汀类药物试验充分肯定了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血栓形成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及阿托伐他汀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衰老,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存活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81.90%±0.04%;约80%的细胞呈现β-半乳糖苷酶活性阳性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证实细胞衰老;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老化,从而复制细胞衰老。Bcl-2、Bax蛋白表达的失衡可能是血管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阿托伐他汀有一定的延缓血管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RhoA/Rho激酶在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影响组织因子蛋白表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探讨氟伐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作用的新靶点。方法将同一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株进行培养、传代后,分设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Flu组及干预组(TNF-α+Flu组),采用RT-PCR方法测定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TF蛋白表达和RhoA的活化水平;随后,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Y27632为干预因素,再分设空白对照组、TNF-α+AngⅡ组、AngⅡ组、TNF-α组、TNF-α+Y27632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T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NF-α在诱导HUVEC TF表达的同时,可使RhoA活化,氟伐他汀可抑制TF表达与RhoA活化;AngⅡ可促进TNF-α诱导的HUVEC TF蛋白表达水平,而Y27632可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 TF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RhoA/Rho激酶通路在G蛋白水平上参与了氟伐他汀抑制组织因子表达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而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近期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独立于降脂以外的修复血管损伤的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修复内皮、促新生血管生成、稳定斑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