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分析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收治的580例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抗生素使用方法 、种类、致病病原菌类型以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有565例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为97.4%,使用一种抗生素131例(23.19%)、联合两种抗生素322例(56.99%)、联合三种及以上抗生素112例(19.82%);抗生素使用种类中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最多见;580例患者共分离出600株细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35例、革兰阴性杆菌365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不同致病菌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耐药率差异较大.结论:调查分析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以及细菌耐药性有助于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水平,从而减少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和产超光谱B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等,这些主要病原菌已经发展成为多重耐药菌株,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诸多困难^[1,3]。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和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等,这些主要病原菌已经发展成为多重耐药菌株,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诸多困难[1~3].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德国临床用药》1998,(2):33-34
自发发现抗生素以来,多种细菌性感染不再使人谈虎色变。但是,人们担心地看到,细菌不再容易被击败;它们迟早会对抗生素不敏感。因此,人们害怕新抗生素的研制会跟不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高峡 《黑龙江医药》2014,(2):364-365
目的:探讨和分析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临床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患者中189例应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几率为94.5%;此次研究的189例患者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在1.5~42d,使用两种抗生素的患者为98例,占51.9%;使用3种的为33例,占17.5%;4种的为18例,占9.5%;1种的为40例,占21.1%。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滥用药物的情况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黄志刚  陆文熊 《河北医药》1999,21(5):409-410
为了解分析院内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程度,我们把1995-08至1997-OS之间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分离得到的1178株细菌对泰能、下肢卡那霉素等6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具体如下。l材料与方法互.三菌株来源1995.08至1997.05从临床上分离获得菌株共1178株,其中来自呼吸道的细菌占总数38二5%,血液占6.4%,尿液占16.5%,脓液占5.巨%,胸水等体液占12.9%,粪便占3.2%,其他占17.4%01.2抗生素来源丁胺卡那霉素、头抱三唤、复达欣、氨李西林来自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环丙沙星来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泰能来自美国。1.…  相似文献   

7.
规范抗生素使用原则,降低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伟鹏 《中国药事》2003,17(9):595-596
目前 ,抗生素不断推陈出新 ,但细菌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除了细菌本身的微生物学特征可能促进耐药性形成之外 ,另一原因就是抗生素的大量滥用。特别是近几年 ,许多医务人员使用抗生素广泛存在无序、不规范的情况 ,为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1 1 药品促销及医生道德。受我国制药及医药经营企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历史原因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医药市场一直竞争激烈 ,各种药品促销手段层出不穷 ,严重干扰了药品从审核引进到使用的各个环节。个别医德薄弱的医生 ,在利益驱使下 ,大量使用有丰厚促销费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通过总结呼吸道感染者的病例,研究分析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抗生素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是:①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变异;②β-内酰胺酶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解,使其失去原有的活性。③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此类抗生素与细菌的核糖体靶位点50S亚基接合,从而限制信使核酸的移动并对转肽作用也有限制的作用。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是:①主动外排;②改变核糖体靶位;③其他机制。结论通过经验治疗和病原学治疗等方法使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并对已经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提出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系指源于人类食物链的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及其耐药基因,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问题.由食源性耐药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的人类健康风险尤其备受关注.控制这些风险要求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及制定必要的风险策略,包括监控非人类医学领域抗生素使用及其安全评估,如对上市前后的食品动物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系统监测和健康风险分析.本文结合目前相关领域的国际发展状况,探讨了与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相关的抗生素使用安全问题与风险分析对策,期望能引起对控制及降低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危害的更大关注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某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某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总消耗金额、日治疗费用(DDC)和病原菌耐药率.结果 调查期内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最为广泛;青霉素钠的日治疗费用最低,序号比最大;大多数抗生素在调查期内耐药率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率.结论 某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生素的监管及用药前的药敏监测以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是能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一类化学物质,绝大多数由微生物合成,临床上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和蔓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耐药性分为两类,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前者是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后者多由质粒介导,  相似文献   

12.
对95年度170例院内感染病病人在感染发生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细菌耐药性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170全病人中,在院内感染前,因感染使用抗生素者42.3%,预防用抗生素者10%。院内感染发生后,使用一种抗生素控制感染66例,其中57例炎未使用抗生素者,从感染患者的血,尿,粪中培养细胞24株,真菌5株,耐3种以上抗生素有19株,对抗生素使用进行了规定,目前无耐头孢第二代,第三代以及新型喹诺酮类药物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对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情况。方法用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配套的检测板检测,用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3243份标本中分离出1001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66株(46.696),革兰阴性杆菌375株(37.596),真菌160株(1696)。结论临床上应提高抗生素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从源头上遏止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情况。方法用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配套的检测板检测,用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3 243份标本中分离出1 001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66株(46.6%),革兰阴性杆菌375株(37.5%),真菌160株(16%)。结论临床上应提高抗生素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从源头上遏止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佑群  吴扬 《儿科药学》2002,8(2):33-35
目的:了解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使用情况,并对常见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历447份,统计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利用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抗生素使用种类达19种,使用率为100%,最高的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喹喏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结论: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诱导下产生的耐药株逐渐增多,临床应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细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对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尤其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使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形势严峻。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应该高度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遏制细菌耐药性蔓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越 《中国药房》2011,(26):2401-2403
目的:阐述我国抗生素应用现状、滥用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前我国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滥用原因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严重,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药品管理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机构缺失,医疗机构缺乏指导、监督与检查,医务人员缺乏抗生素合理应用继续教育,大众科普教育缺乏等。应针对上述原因,加强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以进一步遏制细菌耐药现象的的出现和蔓延,保护抗生素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1—2005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和使用水平以及临床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及部分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为科学合理使用该类抗生素提供必要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1—2005年5年间抗生素的使用消耗情况以及临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各种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VITEK2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及VITEK2系统对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用2004版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株除2003年外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构成比分别为41.0%、40.0%、45.3%、37.0%、54.0%;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逐年上升,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2004、2005年其分离分别达到了182、334株,而2001年只有21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仍保持着较好的敏感性外(≤10.0%),对其他抗生素2004年以后耐药率几乎都超过了5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05年达到42.0%;在肠杆菌细菌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都很低,几乎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除阴沟肠杆菌外,其耐药率大部分在30.0%以下;在肠杆菌细菌中耐药最严重的为阴沟肠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外,对其他抗生素几乎都超过了50.0%。在对抗生素的使用调查中,抗生素的总DDDs2003年达到高峰,以后有下降趋势;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但与年总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2003年达高峰,占42.8%,以后逐年下降,2005年占28.2%;头孢霉素在5年间的DDDs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复合制剂的DDDs在2004、2005年上升幅度很大,亚胺培南的DDDs5年来虽略有增加但仍保持DDDs较低水平,分别为133,140,157,254,422。喹诺酮类在连续高的DDDs后,2005年有所下降。结论细菌耐药与抗生素的过多使用有直接关系,我院通过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预防“超级细菌”的滋长——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部分国家出现的“超级细菌”,从滥用抗生素资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出发,揭示耐药性细菌数量的增加及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并提出预防“超级细菌”产生的措施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