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药房常见的发药差错产生的原因,找出应对的措施。方法经过分析讨论,发现差错主要是因为药与人不对应,遂采用号码牌加号码筐的方式进行药物的发放。结果不仅基本上杜绝的发药差错的产生,也大大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结论减少发药错误,提高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杜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97-3498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提高药品调剂质量.方法:分类总结门诊药房出现的凋剂差错类型及原因.结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药品调剂差错.结论:规范的调剂操作规程、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的培养,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调剂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房内药品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类型以及如何防范,提醒药房从业人员严格注意用药安全,从而改善药房的工作质量。方法:首先对药房的整体情况进行观察与了解,分析出现药品差错的主要原因及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药房内药品出现差错的几率,提高药房内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结论:提出的各种应对措施较大限度地预防了各种差错,能够给药房的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宋爱菊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61+163-161,163
为减少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发现药品差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中药师发药是产生差错的重要环节。药学人员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规程,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避免调配差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方法:选择我院西药房2015年1月~2017年1月管理和发放差错事件,回顾性分析问题事件类型、概率以及原因,并采用方案进行解决.结果:本院门诊药房共进行药品发放101350次,出现药品发放差错132次(0.13%).通过分析发现,发放差错的主要类型为药品、剂量和剂型错发,132次错发事件中,药品错发66次(50.0%)、剂量错发14次(10.6%)、剂型错发52次(39.4%);通过分析发现,出现药品发放差错的主要因素有:①处方书写不规范或是核对错误;②药物剂型、规格、外包装因素;③管理制度不完善;④其他原因等.结论:门诊西药房出现的药品发放错误主要为药品差错、剂型差错以及剂量差错,可以通过提高药剂师综合素质、改善规范药品管理、引进电子处方系统等改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之一,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调剂工作的误差会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根据笔者在医院门诊药房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实践,对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和发放中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满意的医疗服务。现报道如下。1药品差错与分析由于我院每天患者就诊量达6000多人,门诊药房工作人  相似文献   

7.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门诊药房98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提出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错误出现主要原因为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门诊药师因药品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配错药物;门诊药师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调剂;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交代不清;门诊药房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药品质量问题;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等。结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出现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增强医生及门诊药师责任心,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严格处方调剂流程及差错登记制度,规范药房药品摆放,同时改善调剂环境,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HEL(S-soft:软件部分, H-hard:硬件部分, E-envinnment:临床环境, L-litigant:当事人及他人)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有效性,为提高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施常规模式管理的门诊药房高危药品作为对照组,实施SHEL模式管理的门诊药房高危药品作为观察组,比较门诊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发生原因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0.03%,对照组0.18%,观察组因个人素质发生差错占16.67%,低于对照组的62.16%,观察组实施后满意率为98.33%,高于实施前的92.50%,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EL模式降低了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发放差错率,人员素质是发药差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邹煜虔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51+153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其承担着医院药品调配及发放的重要职责.由于多方面原因影响,门诊药房配药差错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医院的经营效益,同时还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从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类型着手,分析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少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谭莉莉 《黑龙江医药》2012,25(5):704-705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9月间门诊药方198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提出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药方调剂错误出现主要原因为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门诊药师因药名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配错药物;门诊药师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药剂;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交代不清;门诊药房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药品质量问题;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等。结论:门诊药方处方调剂差错的出现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增强医生及门诊药师责任心,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严格处方调剂流程及差错登记制度,规范药房药品摆放,同时改善调剂环境,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防范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杜绝药疗事故。方法:对门诊药房易引发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防范方法。结果:防止差错发生,采取防范措施。结论:充分了解差错发生的原因,对差错的类型及容易发生差错的原因分析总结,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方法查找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常见差错,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包括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药品名称相似和外包装相似;缺乏交代或交代不清楚。结论针对差错,加强调剂人员责任心和制度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调剂差错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医院门诊药房发生药品差错原因及综合性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守伟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45-145
目的:分析门诊药品差错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提高药房调剂工作的质量。方法:通过分析门诊患者就医取药的流程中产生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药品差错根源于很多环节,有众多方面,其中药房药剂师差错是产生药品差错的主要环节。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差错隐患的分析,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用药差错及差错隐患,提高了药房调剂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门诊药房常见的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对策;方法:对当前门诊药房调剂中的常见差错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制定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发现,调剂产错的原因较多,包括药剂人员专业知识匮乏、责任心不强以及药方调剂制度不完善,由此制定措施为,完善相关调剂制度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结论:完善门诊药房调剂制度建设,加强人员管理,是避免门诊药房调剂差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进行调查分析,为了更好的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差错,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门诊药房中100种西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各组50种,对照组选择常规的管理方式;观察组开展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对两组药品发放差错原因的情况以及药品管理、药品发放各项数据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品管理、药品发放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西药房中采用数字化管理方式对药品进行管理,其效果优于常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艳娟 《天津药学》2010,22(6):38-40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类型的分析,杜绝差错的发生。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月年门诊药房记录的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造成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药品差错、剂型差错、剂量差错、其他差错。结论:加强药房管理,提高药房工作者责任心,大多数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保障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药事管理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通过Soft Hard Environment Litigant(SHEL)模式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2011年高危药品发药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运用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进行分析,能够明确差错原因,找出解决措施,提高药品安全供应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蒲海翔  何文 《北方药学》2015,(2):152-152
目的:研究门诊药房中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策略。方法:统计门诊近年出现的处方调剂差错共51例,通过查看记录方式了解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及具体类型,计算各差错出现比例,找出主要因素。结果:差错原因中,70.59%为门诊药房药师因素、19.61%为门诊医师因素、9.80%为患者因素,药房医师比例显著高于另两者(P<0.05)。差错类型上,主要为药品数量错误、规格剂型错误、用法用量错误、发错取药对象、药物配伍错误这几类。结论:药房药师应加强工作责任心,门诊医师注意药房配伍的准确性,对出现的处方调剂差错予以重视并针对性地在日后工作中加以改进,降低差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药品调剂既是医院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门诊药房调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药品调剂工作中,有时会发生差错事故,作者分析药品调剂差错事故发生的种类及原因,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应对处理措施,降低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了解住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原因,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防范措施,为防范药品差错提供参考。方法对住院药房药品差错的类型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药房工作人员主观原因是导致药品发放差错的主要因素。药品差错主要以药品名称混淆、药品剂型不符、药品外包装相似、同一药品名称规格不同及发放过期变质药品等。结论提高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药品安全管理等可有效的防范药品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