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针灸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2疗程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并能明显缩短疗程,对于恢复期和迁延期面瘫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鞍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和试验组(n=41,采用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将其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给予针灸治疗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特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6例,根据就诊序列号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针灸治疗,观察组针灸+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例、总有效率均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面部残疾指数(FDI)量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给予针灸治疗并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门诊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行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0d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得到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电疗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针灸分期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00%,而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为(90.05±3.16),对照组为(72.34±2.77),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占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程度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观察组(病程≤7 d)与对照组(病程>7 d),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2.2%,对照组痊愈率为57.8%,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给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而对照组为79.17%。经统计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疗效快,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医师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恢复的有效率、治愈率及疗程的长短.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5%、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率为35%、有效率为82%,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合并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并显著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30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9.4%,对照组优良率为48.9%,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较好,能较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从中选取82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实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疗法,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标、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以显著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宿丽心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57+174-157,174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1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8例,根据患病时间长短分为对照组(病程〉7d)和观察组(病程≤7d)各44例。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63.64%,观察组痊愈率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针灸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恢复率和缩短病程,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以供医生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12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针灸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50/6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钴胺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在进行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8d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进行评定。结果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入院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于治疗后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8d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弥可保)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疗效优于维生素B12,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激素、B族维生素、针灸理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采用House-Brackmam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9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12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患者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组(病程≤7 d)与恢复期组(病程>7 d),每组60例。均实施针灸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次数。结果急性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恢复期组80.0%,治愈患者治疗次数明显少于恢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经针灸治疗后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应用丹参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服用丹参类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共50例;将服用非丹参类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68%、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无效率仅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药理作用,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蒙医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1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5例采用蒙医针灸结合蒙药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睡眠改善情况,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77%,复发率1.56%;对照组治愈率18.46%,复发率72.92%,两组复发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地延长睡眠时间,保证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乳糖酸阿奇霉素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不仅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发生情况,值得在儿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治疗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能够显著增加疗效,存在联合加强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与分析,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中西医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基于此加用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