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洋  鞠科 《中国药师》2020,(6):1081-1086
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对脑缺血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过程中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LRP3抑制剂组(MCC950,10 mg·kg-1)、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5,10,15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结扎大鼠颈内外动脉和向右侧颈内动脉插入线栓阻塞脑中动脉血流构建脑缺血模型。建模成功后NLRP3抑制剂组和丙泊酚各剂量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 ml·d-1)。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鉴定脑梗死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右侧端脑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 mRNA、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抑制剂组和丙泊酚各剂量组IL-1β、IL-18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水平及caspase-1 mRNA水平、丙泊酚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及NLRP3、ASC mRNA水平、丙泊酚高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抑制剂组相比,丙泊酚部分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IL-1β、IL-18水平、NLRP3、ASC、caspase-1 mRNA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通过影响脑缺血SD大鼠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NLRP3炎性小体生成,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化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细胞焦亡的关 系。方法 40只SPF级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给药组(PGZ组、PGZ+GW9662 组),每组10只;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量脑梗死面积,运用Western blot 技术分析大 鼠脑组织中PPARγ,焦亡关键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及炎症因子白细 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 sham 组比较,缺血再灌注 24 h 后 MCAO 组中 PPARγ 表达明显降低(P<0.05),焦亡关键蛋白 caspase-1、GSDMD 及炎症因子 IL-1β、IL-18 水平显著增高(P< 0.05),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脑梗死面积增大(P<0.01);与MCAO组比较,PGZ组中PPARγ显著升高(P<0.05), 焦亡关键蛋白caspase-1、GSDMD及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脑梗死面积 减少(P<0.01);而PGZ+GW9662组中,PPARγ的作用被逆转。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PPARγ激活可通过 抑制细胞焦亡产生从而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庄小垒  李俊岭  李茜汝  丁洪光 《天津医药》2019,47(11):1145-1150
目的 验证热打击通过活化 NLRP3炎性小体增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用 42 ℃热打击。体内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和热打击组,每组 12只小鼠;体外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热打击组、热打击+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组、热打击+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抑制剂(Z-VAD-FMK)组、热打击+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组,每组 4例。检测肺组织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OS)表达;Western blot 和(或)免疫荧光检测 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紧密连接蛋白 ZO-1、occludin、claudin-5的表达;用伊文氏蓝检测小鼠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热打击组小鼠肺组织伊文氏蓝浓度明显升高、ROS表达上调、NLRP3炎性小体活化、IL-1β表达上调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用 TEMPO 清除 ROS 后,NLRP3炎性小体活化被抑制(P<0.01);用 ZVAD-FMK抑制 caspase-1作用后,IL-1β表达显著下调(P<0.01);用 IL-1Ra阻断 IL-1β作用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热打击可通过活化 NLRP3炎性小体促进 IL-1β的表达,进而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导致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葡甘露聚糖凝胶治疗混合感染性阴道炎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7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葡甘露聚糖凝胶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g/kg)、复方甲硝唑组(0.4 g/kg)、凝胶基质组,每组各10只。选用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大鼠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模型,观察葡甘露聚糖凝胶对阴道炎的局部治疗作用,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结束后开始局部给药治疗,治疗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8)、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阴道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IL-8大于空白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血清中EGFR含量明显小于空白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给药后,葡甘露聚糖凝胶各剂量组、复方甲硝唑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IL-8均小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EGFR含量均大于模型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少腹逐瘀汤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法构建大鼠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造模成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少腹逐瘀汤(以生药计5g·kg-1,临床等效剂量)组、盐酸左氧氟沙星(阳性药,80mg·kg-1)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于成模后第8天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0d,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雌鼠与成熟雄鼠按2∶1合笼,观察受孕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输卵管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LRP3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水平。原代培养大鼠输卵管上皮细胞,10nmol·L-1脂多糖(LPS)刺激24h制备炎症模型,造模同时给予10mg·L-1盐酸左氧氟沙星、10mg·L-1少腹逐瘀汤处理,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NLRP3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细胞中NLRP3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受孕率为60%,模型组的受孕率为40%,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和少腹逐瘀汤组的受孕率均为80%。对照组大鼠输卵管结构清晰,黏膜皱褶丰富,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管腔通畅;模型组大鼠的输卵管结构分界欠清,黏膜皱褶消失,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管腔狭窄,出现梗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盐酸左氧氟沙星组与少腹逐瘀汤组大鼠输卵管结构有改善,管壁组织结构尚清晰,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欠规整,管腔通畅,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输卵管组织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01);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组输卵管组织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输卵管上皮细胞NLRP3蛋白和NLRP3IL-1βIL-6TNF-α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0.01、0.001);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IL-6TNF-α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结论 少腹逐瘀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AS)中血管钙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5 mg·kg-1)组,每组10只。造模前ip预给药21 d,每天1次。模型组、白藜芦醇组均制备AS模型:sc 5 mg·kg-1维生素D35 d后,分离并结扎左颈动脉,0.12 mmol·L-1的CaCl2溶液湿敷30 min,随即缝合,对照组湿敷生理盐水。造模后继续给药,1周后所有大鼠同时禁食24 h后处死,取大鼠左颈动脉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Von Kossa染色。体外钙化培养基诱导CRL-1999细胞钙化,给予白藜芦醇(10μmol·L-1)干预,茜素红S染色检测钙盐沉积;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钙化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侏儒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炎性小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细胞焦亡相关指标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Gasdermin-D (GSDMD)、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Runx2、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分子对接验证白藜芦醇与靶蛋白NLRP3、Caspase-1、GSDMD、BMP2、Runx2结合活性。结果 HE与VonKossa染色显示模型组血管壁结构紊乱、钙盐沉积,白藜芦醇缓解钙盐沉积。体外实验表明钙化结节可被白藜芦醇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MP2、Runx2、NLRP3、Caspase-1、GSDMD、IL-1β、IL-18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0.01、0.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上述指标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0.01、0.001)。白藜芦醇与Runx2、NLRP3分别形成2、3个氢键,对接活性较好。结论 白藜芦醇抑制AS中血管钙化,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焦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益气升清方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焦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益气升清方低、中、高剂量组(3.465、6.930、13.860 g/kg)及益气升清方高剂量+HIF-1α激活剂DMOG组(13.860 g/kg益气升清方+40 mg/kg DMOG),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构建脑卒中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HE染色检测缺血皮质区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焦亡及HIF-1α/NLR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M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体积、IL-1β含量、IL-18含量、神经细胞凋亡率、胞膜穿孔蛋白D-N端(GSDMD-N)、胱天蛋白酶1(Caspase-1)、HIF-1α、NLRP3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与M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益气升清方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体积、I...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HI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探讨阿奇霉素对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C)组、BPD组、阿奇霉素组、布地奈德组(阳性对照),每组15只。NC组大鼠正常呼吸空气,其余3组大鼠通过在高浓度氧中暴露14 d构建BP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阿奇霉素组大鼠腹腔注射阿奇霉素200 mg/kg,布地奈德组大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5 mg/kg,每日1次,连续14 d;BPD组和NC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并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放射状肺泡计数、肺泡平均截距,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肺组织中VEGF、HIF-1α、HIF-2α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NC组比较,BPD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白细胞计数、肺泡平均截距和TNF-α、IL-6、IL-1β、MDA水平均显著上调;放射状肺泡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红芪与炙红芪对脾气虚大鼠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9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炙黄芪组、红芪和炙红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各组大鼠均施加饮食失节、泻下加疲劳复合因素,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炙黄芪组大鼠灌胃给予10.8 g·kg-1的炙黄芪水煎液,红芪和炙红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6.2,10.8,5.4 g·kg-1的对应剂量红芪与炙红芪水煎液。各药物组大鼠每天早晨以10 mL·kg-1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剂量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5 d。药物干预完成后,经眼眦静脉采血1 mL置于EDTA抗凝采血管中,直接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大鼠血液常规分析,经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2和TNF-2含量,并计算各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大鼠血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1);与红芪中剂量组相比,炙红芪中剂量组大鼠血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增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不同程度升高。与红芪中剂量组相比,炙红芪中剂量组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较高(P<0.01和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大鼠血清IL-2和TNF-α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与红芪中剂量组相比,炙红芪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L-2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和P<0.05)。结论: 红芪与炙红芪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脾气虚大鼠免疫功能,且炙红芪的干预作用强于红芪。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慢性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低压低氧组与川芎嗪组(100 mg·kg-1·d-1)。建立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观察TMP干预后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左颈总动脉插管测平均颈动脉压(mC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和肺血管形态学的改变,计算肺细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以及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检测TMP干预21 d,大鼠mPAP、RVHI、WT%和WA%各指标比较,低压低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川芎嗪组显著低于低压低氧组(P<0.05或P<0.01)。低压低氧条件对颈动脉压力mCAP影响不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NO含量比较,低压低氧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川芎嗪组显著高于低压低氧组(P<0.05)。血清中ET-1、HIF-1α与VEGF含量比较,低压低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川芎嗪组显著低于低压低氧组(P<0.05)。结论:TMP可有效预防大鼠低压低氧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和肺小动脉的结构重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血清NO含量和下调ET-1、HIF-1α与VEGF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大鼠NASH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然后建立大鼠NASH模型,造模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第8周结束后进行血清ALT、AST、TG、TC、HDL-C、LDL-C、TNF-α、IL-6、IL-10及肝组织TNF-α、IL-6、IL-10的测定。结果 (1)肝脏酶学:血清ALT、AST水平,模型组高于空白组(P0.0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2)血脂及肝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HDL-C显著降低,血清LDL-C、TG、TC明显增加(P0.0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增加,血清LDL-C、TG、TC均降低(P0.05)。(3)血清及肝组织IL-6、IL-10、TNF-α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IL-10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可明显增加血清及肝组织IL-10含量,降低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水平(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均能够降低高脂饮食饲喂诱导的NASH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能够通过提高抑炎因子和抑制促炎因子两方面调控炎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樟芝多糖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 通过D-氨基半乳糖构建急性肝损伤小鼠,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樟芝多糖高剂量组、樟芝多糖低剂量组,樟芝多糖高、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50,25 mg·kg-1的樟芝多糖2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7 d后紫外比色法测试盒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TBA法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白介素-6(IL-6)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LRP-3、白介素-1β(IL-1β)、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RT-qPCR检测肝脏组织中Bcl-2、Bax、caspase-3、caspase-1的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樟芝多糖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肝损小鼠的肝脏病理,降低ALT、AST的表达以及MDA和IL-6的表达(P<0.01),肝脏组织中NLRP-3、IL-1β以及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Bax、caspase-3、caspase-1的mRNA表达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Bcl-2显著升高(P<0.01)。结论 樟芝多糖对于小鼠急性肝损伤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炎性小体NLRP-3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轴探究白藜芦醇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对照,0.03 mg · kg-1)组和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1 000、500、250 mg·kg-1)组,连续7 d ig给药,给药过程中,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使用氧嗪酸钾合并尿酸钠的方法制备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尿酸、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肾脏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环氧合酶-2(COX-2)水平;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PAS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球损伤情况,TUNEL观察肾脏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量,最后采用分子对接研究白藜芦醇与NF-κB、NLRP3、Caspase-1的结合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及白藜芦醇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8、SCr、BUN及肾脏TNF-α、MCP-1、COX-2水平显著降低(P<0.01),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尿酸、中和高剂量组BUN显著降低(P<0.05);白藜芦醇各剂量组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中胶原纤维化面积、肾小球阳性率以及肾组织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减缓病理损伤情况,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最显著(P<0.05);qRT-PCR、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各给药组均抑制肾脏组织细胞中NF-κB、NLRP3、Caspase-1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最显著(P<0.05);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表明,白藜芦醇与NF-κB、NLRP3、Caspase-1结合状态良好,即白藜芦醇对NF-κB、NLRP3、Caspase-1具有良好的靶向调控作用。结论 白藜芦醇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为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LRP3的激活从而阻断Caspase-1招募IL-1β、IL-18,降低其分泌,遏制肾脏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初始阶段细胞焦亡的发生,从而逆转痛风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雷公藤柱层析各段组分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各段组分中有效成分与药效的关系。方法 HPLC测定各段组分中6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在SD大鼠背、尾根及左后足跖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BCⅡ)乳液,建立CIA大鼠模型。选取8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各段组分组,每组各8只。免疫20 d后,连续灌胃给药3周,记录大鼠关节炎指数(arthrits index,AI),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的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检测各段组分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中段和末段组分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段组分的高、低剂量组和末段组分的高剂量组给药3周后均能明显降低AI值(P<0.01),能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P<0.01),也能明显诱导肝细胞凋亡(P<0.01),明显升高caspase-3活性(P<0.01)。结论 雷公藤柱层析各段组分治疗CIA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有关,灌胃后会诱导大鼠肝细胞发生凋亡,上调caspase-3活性,有效成分与药效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验证炎调方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效应,并观察炎调方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主要指标活性调控的时效关系。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炎调方(生药量为9.9 g/kg)组、地塞米松(0.45 mg/kg)组,均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 h后进行手术。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ALI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后4、6、8、10、12、18、24 h进行HE染色后肺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检测肺组织NF-κB/p65 mRNA表达量和血清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炎调方组造模后12、18、24 h肺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炎调方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NF-κB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1);炎调方组大鼠肺组织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NF-κB均随CLP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12 h后变化趋缓。不同时间点炎调方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炎调方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随CLP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脓毒症ALI大鼠肺组织NF-κB/p65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NF-κB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水平呈强正相关。结论 炎调方对脓毒症ALI大鼠肺组织保护效应的机制与下调NF-κB基因表达、进而下调炎性信号通路下游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雷公藤红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胶囊组(阳性对照,100 mg·kg−1)和雷公藤红素低、中、高剂量(125、250、500 μg·kg−1)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MAFLD模型,造模4周后,从第5周开始给药,ig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至第8周。记录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湿质量,计算肝脏系数;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和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红素各剂量组的肝脏病理学表现均有所改善,肝脏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AST、ALT、TNF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肝脏中NLRP3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0.01)。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明显减轻MAFLD大鼠的肝脏病理学损伤,改善血脂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疏肝健脾解毒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SD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组、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组、疏肝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疏肝健脾解毒方中剂量组、疏肝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他莫昔芬组。采用二甲基苯蒽(DMBA)造模法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造模。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含量;ELISA检测IL-2、IL-4、IL-6、IL-10、IL-12、E2、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ER、PI3K、p-Akt及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大鼠乳腺组织发生改变,提示造模成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中CD4+含量降低,CD8+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他莫昔芬组CD4+含量增加,CD8+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2、IL-4、IL-10浓度显著降低(P <0.01),IL-12、IL-6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他莫昔芬组IL-2、IL-4、IL-10浓度均显著升高(P <0.01),IL-12、IL-6显著下降(P <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E2和P含量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他莫昔芬组E2和P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1)。Western blot检测ER、PI3K、p-Akt及mTOR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他莫昔芬组均有显著下降(P <0.01)。结论 疏肝健脾解毒方可能是通过使ER的表达下降,从而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同时影响机体免疫应答来逆转大鼠乳腺癌变进程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性肠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细菌性肠炎的免疫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软胶囊组(0.324 g·kg-1)、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0.225 g·kg-1)、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4.66、2.33、1.16 g·kg-1),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细菌菌株法复制细菌性肠炎模型。各治疗组于第3次注射后,连续灌胃给药2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0和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除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LDH)、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高剂量组(JWG)、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剂量组(JWZ)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P<0.05,P<0.01)。结论: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性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L-10、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蕊  许华  王兵  王勇强 《天津医药》2018,46(6):581-584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腹腔感染性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的方法制备大鼠腹腔感染性脓毒症模型,按照检测时间点(24、48、72 h)分组,于术后各时间点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肾脏组织PI3K mRNA及AKT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肾脏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的表达水平。假手术组除不进行盲肠结扎及穿孔外,其余操作与CLP组相同。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LP各组大鼠血Cr、BUN水平出现明显升高(P<0.05),肾脏组织内PI3K及AKT mRNA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其下游 NLRP3 炎性小体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血清TNF-α、IL-1β及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腹腔感染性脓毒症AKI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活化诱导下游NLRP3炎性小体活化增加,进而使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并加重脓毒症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绞股蓝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手术后24 h,绞股蓝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00,50,25 mg·kg-1的绞股蓝总皂苷,每日1次,连续8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TUNEL法检测海马部位神经元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GSK-3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凋亡相关通路蛋白p38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绞股蓝总苷高、中、低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穿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部位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0.01);GSK-3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caspase-3和P38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绞股蓝总苷通过抑制凋亡通路P38/caspase-3的激活,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