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症压缩骨折患者38例(46个椎体),男17例,女21例;年龄55-76岁,平均65岁。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采用WHO标准,椎体成形术后1-3d压缩病椎部位疼痛消失28例,疼痛明显缓解9例,1例出现腹壁皮肤辣痛,双下肢麻木现象,后经椎管后路减压,手术后症状消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创伤小,见效快,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同骨密度(BMD)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单侧穿刺PVP治疗86例脊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术前BMD的不同分为A组(BMD〈—2.5 S,n=54)和B组(BMD≥—2.5 S,n=3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椎体骨水泥填充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6例患者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椎体骨水泥填充优秀率高于B组(P〈0.05),填充效果更为理想。结论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BMD脊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疗效良好;在椎体骨水泥填充满意度方面,BMD更低的患者似乎更有优势,BMD可能是影响椎体骨水泥填充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胸腰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本院的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情况,椎体高度重建、Cobb角改善、邻近椎体骨折发生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单侧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均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骨水泥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两组的椎体高度重建和Cobb角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邻近节段新发骨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期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PVP由于骨水泥渗漏率更低,更适用于胸腰段OVCFs。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伴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及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符合标准的45例行经PVP的患者,分为2组,伴有裂隙样变者为A组20例,无椎体内裂隙样变为B组25例.对比2组术前损伤程度、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2组术前、术后1周、1年通过复查X线片对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组患椎手术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程度A组较B组明显,注入骨水泥量 B 组少于A 组.术后2组患椎高度、后凸Cobb角均得到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改善更为显著,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裂隙样变的存在对患者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无明显影响,裂隙样变者术后患椎高度、后凸畸形改善相对更明显.PVP治疗伴有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对6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共90个椎体行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经C臂X线机透视定位引导下进行穿刺,将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用螺旋加压注射装置匀速缓慢注入病变椎体。结果共治疗62例,90个椎体,其中单节段40例。双节段16例。三节段6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止痛效果依据目测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价.术后止痛效果达98.4%(61/62).术后立即止痛35例.占56.5%,1d后止痛15例,占24.2%,3d后止痛11例,占17.7%,未能止痛1例.占1.6%。本组无一例发生需治疗干预的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128例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接受PVP术.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经皮椎弓根穿刺成功后,严密监测骨水泥在注射过程中的渗漏现象;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肢体的活动及感觉情况;术后正确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 h~2 d内疼痛缓解,出院时均已恢复行走功能.3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8例术后出现发热,5例出现持续腹胀,经对症治疗好装;有7例患者术后出现灌注剂渗漏,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易于操作等特点.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伟7椎)应用PKP治疗,包括单球囊单侧椎弓根入路组(21例26椎)和单球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17例21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明显,两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及双侧入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大于单侧入路组(P〈0.05)。结论单侧及双侧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骨水泥用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为OVCF患者随机分为单侧入路组及双侧入路组,每组各29例患者,分别行不同入路PKP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骨水泥用量、住院时间、卧床休息时间显著少于双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ODI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双侧入路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手术能有效改善老年OVCF患者疼痛感及运动功能,可增加椎体高度,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双侧双平面与单侧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双侧双平面与单侧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6月,60例(71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或(和)CT引导下,双侧双平面或单侧经椎弓根向病椎内穿针并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术后X线片和CT观察骨水泥的分布和渗漏情况,采用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DI指数进行手术疗效比较,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71节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36节椎体行双侧双平面经椎弓根入路、35节行单侧经椎弓根人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1周、1年时,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术后1周双侧双平面组与单侧组比较,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ODI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1年时,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入路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早期VAS评分的改善在双侧双平面组优于单侧组;并发症发生率、ODI指数、中远期VAS评分两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外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合并椎弓根发育异常的骨质疏松胸椎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合并椎弓根发育异常的骨质疏松胸椎骨折4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年龄60~8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 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行PKP治疗的134例(167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共96例118椎,男32例,女64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7岁.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8例49椎,男13例,女25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6.7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及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平均手术时间(40±15) min,双侧组平均手术时间(63±24)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平均每椎体注射骨水泥(6.7±2.7) mL,双侧组平均每椎体注射骨水泥(7.2±2.1)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8.47%,双侧组为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KP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对42例重度OVCF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所有骨折椎体高度均少于原椎体的1/3。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射骨水泥。结果42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6~45 min,出血量<5 ml,骨水泥注射量1.5~3.5 ml。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对称,无穿刺并发症。3个椎体骨水泥渗漏,渗漏率7.1%。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8.6±0.6)、(3.7±0.5)、(2.1±0.6)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分别为9.6°±3.4°、8.9°±3.1°、8.9°±2.6°,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0)。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重度OVC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和传统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76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组(单侧组,38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组,38例)。记录两组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比、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透视次数单侧组均优于双侧组(P 0.001)。术后1 d VAS评分、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bb角单侧组低于双侧组(P 0.05)。结论单侧和双侧入路穿刺技术治疗OVCF疗效相同,单侧穿刺手术时间短、辐射少、后凸纠正好。  相似文献   

14.
椎体成形术对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以来,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30例30个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d后下床活动。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出现,该技术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严格筛选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双侧分层交叉穿刺与常规单/双侧穿刺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骨水泥分布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12月采用PVP治疗的127例OVCF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穿刺入路分为双侧分层交叉组(A组,n=37)、常规单侧组(B组,n=48)及常规双侧组(C组,n=42)。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疼痛程度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复查CT三维重建,比较3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 ~ 15个月。A组于冠状位中线两侧骨水泥连接上下终板率较B、C组显著升高;C组骨水泥注入量较A、B组明显增多;B组手术时间较A、C组明显减少;A组术后3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较B、C组降低;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针道口感染、骨水泥渗漏入椎管、骨水泥拖尾、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与单/双侧穿刺入路PVP相比,双侧分层交叉穿刺PVP术后骨水泥于伤椎冠状位中线两侧连接上下终板率更高,术后疼痛程度、功能状况均改善明显,是治疗OVCF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1年2月我院56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女性骨质疏松性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侧椎弓根t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30例,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2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照射次数及术后VAS评分。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25±6)min显著少于双侧组(45±5)rain(t=-13.426,P=0.011)。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10.0%(3/30),与双侧组3.8%(1/26)无显著差异(X^2=0.138,P=0.710)。单侧组术中X线曝光(10.5±2.5)次,显著少于双侧组(19.4±3.0)次(t=-12.110,P=0.000)。2组术后24h、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单侧穿刺方法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次数少;双侧入路穿刺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22例(38椎)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骨水泥推注量;术前、术后3 d、术后1、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穿刺全部成功。T1~T4、T5~T9和T10~T12骨水泥推注量分别为1.7~2.2 mL、2.3~2.8 mL、2.9~4.3 mL。术后 3 d,术后 1、12 个月 VAS 分别为(2.2 ± 2.1)、(2.1 ± 2.0)、(2.5 ± 3.1)分,较术前的(7.6 ± 2.4)分明显下降(P 〈0.01)。术后CT及X线检查显示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外侧入路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OVCFs患者(共85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行PVP术。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7(3~31)d。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2月随访时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后凸角的改善率。结果 60例(85个椎体)均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完成PVP操作。手术时间31~52 min,术中出血0~5 ml,骨水泥灌注量2.0~4.5 ml。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对称,无穿刺并发症。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5.9%。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17±0.52,术后1 d平均为3.72±0.35,术后12月平均为2.21±0.25,三者比较,术前与术后1 d、术后12月时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2月时Cobb角分别为9.50°±3.19°、9.41°±3.08°、9.45°±2.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无明显塌陷。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单侧椎弓根外穿刺入路行PVP术治疗胸腰椎OVCFs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47椎)应用PKP治疗,包括单球囊单侧椎弓根入路组(21例26椎)和单球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17例21椎).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明显,两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及双侧人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人路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大于单侧人路组(P<0.05).结论 单侧及双侧人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骨水泥用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高位胸椎转移性肿瘤椎体破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1例T1~3肺癌转移,男性,59岁,诊断肺癌8个月,上胸椎及左侧肩部剧烈疼痛6个月,药物镇痛效果不佳,无手术可能。使用国产PVP和PKP工具包,采用局部麻醉,在透视引导下单侧椎弓根外入路完成T2和T3椎体强化。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过程顺利,T3和T2椎体分别进行PKP和PVP治疗,T1椎体因患者不能继续耐受而放弃。T3椎体PKP时间57 min,骨水泥填充量1.9 ml,T2椎体PVP时间49 min,骨水泥填充量1.5 ml。T2椎体左侧椎弓根破坏骨水泥外漏但无临床症状,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5 d出院。术前、术后2 d和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10分、3分和6分,使用镇痛药物可控制疼痛。[结论]单侧椎弓根外入路PVP和PKP是治疗高位胸椎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有效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