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儿童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以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诊的30例宁夏PKU儿童为病例组,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应用PCR技术扩增PAH基因的3、5、6、7、11和12,六个外显子,再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DNA测序分析PCR扩增产物。结果在60个等位基因中检出51个突变基因,检出率85%;六个外显子共检出16种致病突变,包括8种错义突变(R241C、R243Q、R252Q、G 257 V、R359K*、R408Q、R 413 P、Q419R),3种剪接突变(IVS 4-1 GA、Y 204 C、IVS 7+2 TA),3种无义突变(R 111 X、Q160X、Y356X),1种同义突变(V399V)和1种缺失突变(N183del);R243Q突变频率最高,检出率为18.3%,其次是Y 204 C(11.7%)、IVS 4-1 GA(10.0%)、R 111 X(6.7%)和IVS 7+2 TA(6.7%)。病例组中发现Exon 6的N183del(C.547-549del GAA)缺失突变和Exon 11的R359K(C.1078GA)错义突变,为国内首次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检出V245V(C.735GA)和Q232Q(C.696AG)两种静止突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PKU儿童PAH基因六个外显子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特别是R243Q;发现中国人群PAH基因的2种新的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6突变类型及频率,为该地区PKU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宁夏73例经典型PKU患儿[PKU患儿均为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病例分布于宁夏22县(市、区);年龄15 d~13岁;男38例,女35例;回族39例,汉族34例]和100例(回族50例,汉族50例)健康新生儿的PAH基因外显子6及其旁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6种基因突变型别,分别是EX6-96A> G(6.85%)、Q232X(2.74%)、D222G(1.37%)、V2301(1.37%)、R176X(0.68%)和N223I(0.68%),基因外显子6突变检出率为13.70%,包括3种突变型别,分别是错义突变3种(50.0%)、无义突变2种(33.3%)和剪切位点突变1种(16.7%);查阅国内外文献,其中EX6-96A>G、Q232X和R176X国内早有报道,D222G、V2301为国内首次报道的PAH突变,N223I为国际上尚未见报道的新PAH突变.结论 明确了宁夏地区PAH基因外显子6突变类型及频率,丰富了该地区PKU基因研究,为开展PKU的基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 突变类型及频率,为该地区PKU 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CR 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宁夏73 例经典型PKU 患儿(回族39 例,汉族34 例)的146 个PAH 等位基因外显子7 及其旁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6 种突变基因型,分别是R243Q(14.4%)、R241C(6.8%)、IVS7+2T → A(2.7%)、L255S(0.7%)、G247V(0.7%)和G247R(0.7%)。外显子7 突变基因总频率为26.0%(38/146),包括错义突变和剪接位点突变两种。回族患儿R241C 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汉族(10% vs 3%,P<0.05)。结论 宁夏地区PKU 患儿PAH 基因外显子7 突变频率最高的是R243Q,其次为R241C;回族和汉族PKU 患儿R241C 等位基因突变率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及其父母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谱,并探讨 PAH 基因突变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本地区 PKU 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来自江苏省无锡和宿迁的32例 PKU 患儿及其父母的 PAH 基因13个外显子及其附近内含子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2例 PKU 共检测出61个突变位点,33种突变基因,突变检出率为95.31%(61/64个)。本地区 PKU 患儿常见致病突变位点为 c.721C ﹥ T、c.1068C ﹥ A、c.611A ﹥ G、c.1197A ﹥ T、c.728G ﹥ A、c.331C ﹥ T 和 c.442-1G ﹥ A,其突变频率均在5%以上。首次报道1个新的突变基因位点 c.699C ﹥ G 和3个汉族人口中新的突变基因位点 c.265C ﹥ T、c.722G ﹥ A 和 c.1194A ﹥ G。Guldberg AV 系统分析显示38.0%(8/21例)的 PKU 患者基因型与实际生化表型相一致,其中预测表型为中重度的与实际生化表型的一致率为92.3%(12/13例),轻度的与实际生化表型的一致率为50.0%(4/8例)。结论江苏地区 PKU 患儿的 PAH 基因突变集中在外显子7上,其中频率最高的基因位点是 c.721C ﹥ T,并首次发现1个新的基因突变位点 c.699C ﹥ G;PKU 患者基因型与生化表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淮海地区汉族苯丙酮尿症(PKU)人群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01例PKU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基因测序方法,对础H基因13个外显子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进行突变的筛查和确定。结果1.在202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测出24种不同的突变类型,将这24种突变资料提交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dbSNP数据库,获得24个序列号SS#2137543837~SS#2137543860。2.PAH基因突变集中在第7外显子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最常见的突变是c.728G〉A(P.R243Q)(18.317%),其他较常见突变有C.721C〉T(P.R241C)(8.416%),C.1155G〉C(P.1385L)(4.950%),C.1068C〉A(P.Y356X)(3.960%),c.-71A〉C(-71A〉C)(3.465%),C.60+62C/T(IVSl+62C〉T)(2.970%)。3.在中国汉族PKU人群朋日基因发现了2个新的突变:c.60+62C〉T(IVSl+62C〉T)和c.782G〉T(P.R261L)。结论淮海地区PAH基因大部分突变类型和比例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少部分存在明显差异。淮海地区汉族PKU人群PAH基因突变谱呈地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名血友病甲患者和4例血友病乙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1血友病甲患者FⅧ基因检测:(1)内含子22倒位检测:首先采用长距离PCR(LD-PCR)对患者FⅧ基因内含子22倒位进行检测;(2)内含子1倒位检测:对内含子22倒位突变阴性患者,采用序列特异性PCR进行内含子1倒位突变检测;(3)点突变检测:对内含子22和1倒位突变阴性患者,针对FⅧ基因26个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设计引物,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点突变;(4)大片段缺失检测:对前三步检测阴性的患者,进一步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大片段缺失。2血友病乙患者FⅨ基因检测:(1)点突变检测:针对FⅨ基因的启动子、8个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设计引物,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点突变;(2)大片段缺失检测:对点突变检测阴性者,进一步采用MLPA检测大片段缺失。结果 20例血友病甲患者,共检出内含子22倒位8例,内含子1倒位1例,错义突变5例,插入突变1例,大片段缺失1例,剪切突变4例。4例血友病乙患者检测出错义突变2例,缺失伴插入突变1例,大片段缺失突变1例。其中新发现FⅧ基因突变3例(c.1009+2 CT,c.670+1 GC,c.4798delA),F9基因突变1例(c.938-939indelT)。结论本研究对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患者的基因诊断阳性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青海地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明确青海地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的突变特征,为该地区苯丙酮尿症(PKU)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门诊遗传咨询发现并确诊的49例青海地区PKU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49例PKU患儿及其父母的PAH基因启动子、第1~13外显子及其旁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在98个PAH等位基因中检测出30种、共计80个不同的突变基因,总检出率为82%(80/98),主要包括19种错义突变(63%)、5种无义突变(17%)、3种剪切位点突变(10%)和3种缺失突变(10%),大部分突变集中在第3、6、7、11外显子及第4内含子区域,常见的4种突变是p.R243Q(19%)、IVS4-1G>A(9%)、p.Y356X(7%)和p.EX6-96A>G(5%);p.N93fsX5(c.279-282delCATC)、p.G171E(c.512G>A)突变是国际上未见报道的新的PAH基因突变,p.H64fsX9(c.190delC)突变为国内第2次报道。青海地区PAH基因的突变构成有一部分与北方各省份相似,与中国南方部分省区及日本、欧洲等国家差异显著。结论 青海地区表现出多民族聚居地区PAH基因突变特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5例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患儿及其中2例的母亲进行ABCD1基因突变分析。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5例X-ALD患儿ABCD1基因的10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直接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正常ABCD1基因序列比对,确定突变位点和突变形式。同时测定30例健康儿童ABCD1基因序列以明确突变位点是否为基因多态性。结果伴ABCD1基因突变3例,1例为外显子6上518位氨基酸的点突变,为Arg518Gly(CGG→GGG);2例为外显子1上8个碱基缺失(134del8)。同时在外显子7上发现4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别为Gly551X(GGC→GGT)、Arg554His(CGT→CAT)、Gln567Arg(CAA→CGA)和Val582Ile(GTC→ATC)。2例患儿的母亲均未检测到突变。结论3例X-ALD患儿证实存在ABCD1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1的8个碱基的缺失(134del8)为新发现的突变;新发现中国人外显子7的4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别为Gly551X、Arg554His、Gln567Arg和Val582Ile。  相似文献   

9.
对22例临床拟诊断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的家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DMD患者分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先证者同时送检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相关panel行NGS检测和Dystrophin基因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术(MLPA)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出的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重复突变结果,Dystrophin基因点突变经Sanger测序验证。通过NGS测序,22例先证者均检出Dystrophin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缺失/重复型突变14例,点突变及微小变异8例。MLPA检测结果与NGS检测结果一致。Sanger测序结果显示NGS检测出的点突变及微小变异是正确的。1例错义突变c.6290G>T,1例无义突变c.3487C>T,4例微小缺失导致的移码突变c.1208delG、c.7497_7506delGGTGGGTGAC、c.9421_9422delAA、c.8910_8913delTCTC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中均未见报道,为Dystrophin基因新突变。该研究结果显示NGS技术可全面检测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重复、点突变、微小缺失和内含子突变等变异,在DMD患者分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Li MR  Pan H  Bao XH  Cao GN  Wu XR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579-582
目的探讨利用长片段PCR—DNA测序方法检测Rett综合征(RTT)患儿MECP2基因突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的RTT患儿用盐析法从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长片段PCR同时扩增MECP2基因的第3和第4外显子,用1.5%的琼脂糖凝胶鉴定扩增目的片段的大小,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在40例RTT患儿中有33例患儿MECP2基因存在突变:无义突变16例;错义突变14例;缺失突变3例,其中有一例为314bp的大片段基因缺失。突变以p.T158M最为多见,占21%(7/33),其后依次为p.R255X,占12%(4/33),p.R168X和p.R106W各占9%(3/33),p.R270X和p.Y141X各占6%(2/33),p.R133C、p.D156H、p.F157L、p.P225R、p.Q244X、p.Q262X、p.R294X、p.R306C、P322L、c.1005delG、c.1005—1318del314bp和c.1127—1179del53bp各占3%(1/33)。结论长片段PCR方法鉴定了83%(33/40)的RTT患儿存在MECP2基因突变,目前是一种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方法,能同时发现常见突变和基因大片段的缺失,有助于RTT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ATP7A基因突变及拷贝数改变(CNV)分析,了解13例临床诊断为经典型Menkes病患儿的临床表型以及ATP7A基因型特征,探讨其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13例Menk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DNA直接测序进行ATP7A基因突变检测,发现突变后用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验证;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未发现突变的患儿行CNV分析,阳性患者用长片段PCR进行验证,并进行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特点:(1)13例均为男性,有典型的毛发改变、癫发作、肌张力减低、智力运动发育迟缓和结缔组织异常,3例有阳性家族史;(2)起病年龄早,均在出生7个月内(3 d~7个月),除1例患儿以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起病外均以癫起病,伴严重发育停滞和倒退;(3)均呈进行性加重,随访5例患儿,均于14个月内死亡;(4)12/12例患儿(100%)铜蓝蛋白降低;6/8例患儿(75%)血清铜降低;4/4例患儿(100%)脑血管成像见血管走行紊乱,呈"螺丝锥样"改变,1例为47XXY/46XY嵌合体。基因突变确诊9例:(1)DNA直接测序检测到6种突变,包括2种缺失突变,2种错义突变及2种剪切位点突变,其中3种为国际上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均位于高度保守区,100例健康男性对照中相应位点均未发现上述突变;(2)MLPA检测发现1例患儿为第10外显子缺失突变,长片段PCR验证其断点为c.2173-3462407-346del,共1 783 bp,导致p.F725K802del,其母亲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基因型-表型关系:同为c.2179G>A(p.G727R)突变患儿,47XXY/46XY嵌合体起病年龄早于核型正常者,且临床症状较重。结论 Menkes病ATP7A基因大片段缺失或重复突变检测中ML-PA方便、快捷,Menkes病的致病机制可能与ATP7A基因剂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江苏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AHD)患儿的基因突变特点,构建本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谱,讨论PAHD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技术对70例PAHD患儿及其父母进行PAH基因第1~13外显子及两侧内含子序列分析。结果 70例患儿的140个等位基因中125个检测出突变,检出率为89.29%,常见突变依次为EX6-96AG(19/125,15.20%),R243Q(18/125,14.40%)和R241C(17/125,13.60%)。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患儿最常见突变为R243Q和EX6-96AG,共占42.86%中度PKU患儿最常见突变为EX6-96AG,R241C和R111X,共占40.74%;轻度PKU患儿最常见的突变是R241C,EX6-96AG和R243Q,共占57.89%;轻度HPA患儿最常见的突变是R241C和R243Q,共占40.00%。通过基因型预测的生化表型与患儿实际生化表型一致率为65.63%,其中经典型PKU的预测一致率较高,为81.25%;预测生化表型(即AV值评分)与患儿治疗前血苯丙氨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7,P0.001)。结论江苏地区PAH基因突变谱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目的 利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对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系致病基因进行检测,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孕前、产前和新生儿PKU预测与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常规检测与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式,在烟台地区筛查到2例PKU患儿,利用MassArray技术对PKU患儿及亲属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寻找可能的致病突变位点,并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MassArray基因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2个家系样本中发现4种基因突变.突变位点是c.158G>A,c.1197A >T,c.728G>A,C.442-1G >A.结论 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可快速对PKU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随着检测突变位点的增加,可为PKU的预测与基因确诊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NPHS1基因突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Shi Y  Ding J  Liu JC  Wang H  Bu DF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1):805-809
目的分析并确定一个中国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S)家系NPHSl基因突变及特征。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NPHSl基因突变检测,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点。同时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的方法,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对照人群的基因组DNA,确定突变特征。结果在本家系的先证者发现同时存在NPHS1的G928A(D310N)、1893~1900del8(CGAAACCG)和G2869C(V957L)的3个杂合突变。具有相同表型的姐姐(Ⅲ:11)与先证者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而在表型正常的先证者的同父异母的大姐及对照样本均未发现这些突变。患儿母亲尿检正常,基因检测显示仅有第8外显子G928A突变;患儿父亲尿检也正常,基因检测显示仅存在第14外显子的1893~1900del 8和第21外显子的G2869C突变,没有第8外显子G928A突变。同时还在先证者发现了4种碱基变异:E117K(rs3814995)、S1105S(rs2071327)、IVS27+45c〉t和IVS8+68a〉g,经比对前3种均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于内含子内的变异(IVS8+68a〉g)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首次发现中国人CNS存在NPHS1基因突变,并证实致病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的3个杂合突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1例临床确诊为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探讨该家系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于先证者家中收集该家系3代共47例血标本及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和心电图检查;酚氯仿法提取患者基因组DNA并鉴定,PCR扩增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及扩增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和启动、载脂蛋白B(ApoB100)R3500Q位点、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全部12个外显子有无点突变;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检测先证者有无LDL-R基因的长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突变;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与Gen Bank比对寻找突变.结果 先证者临床确诊为纯合子FH.根据血脂和临床表现,先证者家系47例中16例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其中临床确诊1例纯合子FH,6例杂合子FH;系谱分析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先证者核苷酸序列分析排除LDL-R、ApoB100、PCSK9基因点突变;MLPA法排除了先证者LDL-R基因的长片段缺失.结论 该家系为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通过对该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家系分析排除了已知的致FH基因突变,认为先证者的FH样表型可能是一种未知的基因突变,尚需采用进一步的全基因扫描方法寻找其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结节性硬化症基因外显子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28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TSC1和TSC2基因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 28例中有4例发生TSC1基因突变,其中包括1个无义突变,2个错义突变和1个移码突变;有13例患者发生TSC2基因突变,其中包括2个无义突变,2个移码突变,1个缺失和8个错义突变,有2例患者在TSC1及TSC2基因上均发生突变,另有2例患者在TSC2核苷位1960上出现同样突变,TSC1突变患者和TSC2突变患者之间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结论 突变广泛分布于TSC1及TSC2基因各个外显子上,没有集聚于某个外显子,基因突变不能反映疾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ecker/Duchenne肌营养不良(BMD/DMD)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性,为疾病的管理、基因治疗及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对52例患儿均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的方法检测DMD基因,对MLPA检测未发现基因异常的患儿采用外显子芯片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进行筛查;并对20例先证者的母亲进行了测序验证。结果 结合MLPA和NGS测序技术检测到50例患儿携带BMD/DMD致病基因,检出率为96%。其中,基因缺失36例(69%)、重复7例(13%)、微小突变7例(13%)。在43例存在基因缺失/重复的患儿中,DMD 32例,BMD 11例;37例(86%)符合阅读框架原则,其中DMD 27例(96%),BMD 10例(67%)。7例微小突变均为DMD。结论 阅读框架原则对DMD有极高预测价值,对BMD预测有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个来自中国的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MIM# 605814)家系的基因诊断过程。方法从先证者及其所在家系其他9名成员的血样中提取DNA,PCR扩增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初步发现2个突变,并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基因扫描法进一步证实,然后行DNA测序,最终确定突变位置和性质。结果先证者为851—854del和1638—1660dup两种突变的复合杂合子,两种突变分别位于SLC25A13基因外显子9和外显子16。母亲及哥哥为851—854del携带者,父亲、一个姑姑及其子为1638—1660dup携带者。结论该家系中SLC25A13基因外显子9和16分别发生了缺失突变851—854del和插入突变1638—1660dup。  相似文献   

19.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 PSACH)是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疾病。该文分析总结一个5岁2月龄PSACH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对COMP基因的所有1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并对外显子10进行分子克隆明确突变性质。患儿有手指粗短、弓形腿、短肢侏儒、长骨干骺端增宽和脊柱椎体前突等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其COMP基因外显子10检出突变c.1048_1116del(p.Asn350_Asp372del)。患儿父亲外显子10携带同样突变,但缺乏临床表现。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通过COMP突变分析明确了PSACH诊断。该文报道的COMP基因突变在PSACH中的不穿透现象属于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个常染色体显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AD-FSGS)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致病基因。方法 调查1个中国AD-FSGS家系,收集临床资料,绘制家系图谱,并对家系中所有成员进行尿液筛查,并留取其外周血,对其中尿液筛查异常的2个家庭7名成员进行ACTN4、TRPC6和INF2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WT1基因外显子8和9直接测序。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该家系共有4代,27名成员,现有成员23名。发病者5例,女性3例,男性2例,平均发病年龄26.9岁。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该家系临床特点符合AD-FSGS诊断。7名成员中未发现ACTN4、TRPC6基因所有外显子和WT1基因外显子8、9有致病性突变,其中5例发病者INF2基因外显子8均有纯合缺失突变,缺失的碱基为CCCCACCCCCAC(c.1249delCCCCACCCCCAC,p.T420_P423del),缺失在外显子8第274~285位点,该位点突变既往未见报道。c.1249delCCCCACCCCCAC位于INF2表达分子inverted formin 重要的Diaphanous抑制结构域(DID)编码区。结论 INF2基因外显子8上的杂合缺失突变可能是该家系AD-FSGS患者的致病原因,c.1249delCCCCACCCCCAC是引起AD-FSGS的一种新型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