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不孕组和80例可疑性病女性患者为可疑组进行分析,同期选取80名已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42%、87.5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15.00%;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须加强不孕患者上述项目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2.
174例不孕妇女生殖道病原体DNA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拟接受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技术(IVF-ET)前的不孕妇女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74例拟接受IVF-ET前的不孕妇女及69例早孕对照组妇女进行NG、UU、CT-DNA的检测。结果不孕组与对照组淋病奈瑟菌检出率均为0;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不孕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1%和739%,有显著性差异(P<001);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混和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接受IVF-ET前对不孕妇女进行NG、UU、CT-DNA的常规检测有较高的价值。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不孕症患者中的检出率较低,解脲支原体在不孕症与早孕中都有很高的检出率,是否和不孕存在密切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FQ-PCR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对不孕不育夫妇女性宫颈分泌物、男性精液或前列腺液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含量.结果 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37.78%,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8.89%,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52.22%,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15.00%、8.33%、20.0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孕不育组中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P<0.05).女性患者解脲支原体-DNA载量和沙眼衣原体-DNA载量均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男女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诊断引起不孕不育的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患者病菌感染状况和流行状况。方法 :用T -M培养基培养淋病奈瑟菌 ,肉汤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 ,立明衣原体 -免疫快速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 :4 48例性病门诊病人中阳性感染者 (包括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 )为 176例 ,感染率为 39.3% ;其中多重感染 31例 ,多重感染率为6 .9%。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在两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性病门诊病人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 ,且存在混合感染 ,应对高危人群加强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6例不孕症妇女(不孕症组)及100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116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36.21%(42/116),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52.59%(61/116);正常生育妇女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2.00%(12/100)和19.00%(19/100),不孕症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率15.52%(18/116),对照组混合感染率6.00%(6/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于合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9-2501
目的:探讨检测不孕症妇女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在不孕症门诊收治的不孕症妇女90例,另收集120例正常妇女临床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妇女宫颈分泌物、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情况,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感染率差异。结果:90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UU感染检出率为2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P<0.05);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37.7%(23/61)、9.8%(6/61),比原发不孕组显著增高,且继发性不孕妇女盆腔液UU检出率也较原发不孕组明显增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与不孕症的相关性,为临床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400例为不孕症组,将其中160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列为原发性不孕症组;240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列为继发性不孕症组;选择同期进行孕前检查或健康体检400例育龄女性为对照组;检查并分析不孕症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不孕症组的解脲脲原体、衣原体及解脲脲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孕症患者中,不同年龄组解脲脲原体、衣原体及解脲脲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率不同,20~<30岁、30~<40岁和40~45岁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30岁组感染率最高,40~45岁组解脲脲原体、衣原体及解脲脲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率明显低于20~<30岁及30~<40岁组。结论不孕症患者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明显升高,对于不孕症患者应该重视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泌物菌群分布的关系及优势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盆腔炎患者为盆腔炎组,同期体检的1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阴道分泌物菌群分布情况,不同严重程度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分泌物菌群分布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泌物菌群分布的相关性,分析优势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盆腔炎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菌群密度Ⅰ+Ⅳ级及微生态异常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盆腔炎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占比高于轻度盆腔炎组、中度盆腔炎组,重度盆腔炎组及中度盆腔炎组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菌群密度Ⅰ+Ⅳ级及微生态异常的患者占比高于轻度盆腔炎组(P<0.05);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均与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菌群密度Ⅰ+Ⅳ级及微生态异常呈正相关(P<0.05);盆腔炎患者对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而对强力霉素、克拉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上海市普陀区孕产妇生殖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支原体感染情况,为该地区孕产妇生育中和孕前性病病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对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医院2017年—2021年产科门诊孕产妇进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支原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这3种性传播疾病在孕产妇中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16 875例孕妇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855例沙眼衣原体,18例淋球菌,8 503例解脲支原体感染,1 287例人型支原体。沙眼支原体的感染率为5.07%,淋球菌的感染率为1.07‰,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为50.39%,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为7.63%。结论 目前上海市普陀区孕产妇支原体中以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为避免临床耐药株的出现,需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先降低再升高,沙眼衣原体的治疗目前采用阿奇霉素1 g/顿服,效果较好。淋球菌感染目前处于较低水平,治疗以头孢类抗生素使用为优先,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仍需要继续对孕产妇监控,防止性传播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感染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门诊就诊的1269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做Uu、Ct和NG检测。结果 Uu、Ct和N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2%、11.8%和3.1%,共检出阳性病例913例,阳性率达71.9%,混合感染147例,占16.1%,各年龄段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丽水地区女性明显呈高感染状况,Uu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宣传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症。方法 :将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的 8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妊娠率为 6 7.5 % ,单纯西药治疗组妊娠率为 7.5 %。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 ,具有疗效显著 ,简便易行等特点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女性患者不孕不育症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为女性不孕不育的临床防治提供相关的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榆林市中医医院进行体检和治疗的20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不孕不育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为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对照组为均具有正常生育史的女性。检测两组患者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常规的抗菌药物药敏性检测;并对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进行常规培养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对解脲支原体的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在80%以上。结论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与不孕不育具有相关性;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常规培养检出率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临床诊断时应该关注患者的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查以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孕妇女下生殖道中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A组 :对照组 ,2 76例正常健康育龄妇女。B组 :3 0 7例原发不孕女性患者。采用衣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淋病奈瑟菌培养和真菌培养 ,分别对 5 83例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 (UU)和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检测。结果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支原体 (UU)、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阳性率分别为 15 3 1% (4 7/3 0 7) ,19 87% (61/3 0 7) ,11 0 7% (3 4/3 0 7)和 2 4 76% (76/3 0 7)。与对照组比较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5 67,P <0 0 0 1;χ2 =3 3 88,P <0 0 0 1;χ2 =18 0 2 ,P <0 0 0 1) ,而两组念珠菌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不孕与女性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密切相关 ,而与念珠菌感染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4.
许顺姬 《现代预防医学》2014,(18):3448-3449
目的了解念珠性阴道炎与性病相关的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516例阴道拭子,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念珠菌与阴道毛滴虫、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时生殖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出率最高(P0.05),淋病奈瑟菌检出率低。结论念珠性阴道炎感染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有关,其疾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方法沙眼衣原体采用抗原抗体快速免疫测定法检测,解脲脲支原体由液体培养基培养。结果320例NGU患者CT阳性率为36.25%,Uu阳性率为43.75%,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0.00%;不同性别CT、Uu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CT感染率男性多于女性(χ2=10.421,P<0.005),Uu感染率女性多于男性(χ2=13.545,P<0.001)。结论NGU患者CT、Uu感染率较高,临床考虑NGU应同时检测CT和Uu。  相似文献   

16.
沙眼衣原体、支原体与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各选择两组中40例之配偶做配对检测.采用衣原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和培养法检测两组及所选配偶标本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宫颈分泌物和其配偶尿道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5.00%(39/60)和52.50%(21/4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6.67%(22/60)和30.00%(12/40),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双阳性率分别为16.67%(10/60)和12.50%(5/40);对照组及所选配偶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1.67%(7/60)和7.50%(3/4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67%(4/60)和5.00%(2/40),无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双阳性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χ2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33.987,χ2沙眼衣原体=9.433,均P<0.01);同样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配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16.875,P<0.01;χ2沙眼衣原体=8.086,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女性不孕与生殖道衣原体属和支原体属感染的相关性,为其不孕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进行诊治的12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120名健康妇女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率进行统计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孕患者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同时将其与不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殖道CT、Uu、Mh感染率和Uu与Mh、Uu与CT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9.17%、35.83%、15.00%、6.67%和5.00%,均高于对照组,而继发性不孕患者分别为28.85%、51.92%、21.15%、9.62%和9.62%,均高于原发性不孕,且其均与不孕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与生殖道衣原体属和支原体属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为女性继发性不孕不育的临床防治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不孕不育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8例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A组,52例原发性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B组,并选取50名正常生育者为对照组,分析3组人员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及常规抗菌药物的药敏性,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氟沙星对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6.0%、37.5%、35.3%,交沙霉素和多西霉素对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0%、2.5%、5.9%和0、2.5%、5.9%。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是造成女性继发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应积极做好感染防治工作,降低女性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中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探讨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妇产科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患者70例为输卵管妊娠组,另选妇科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或者输卵管切除术患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抗体、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中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宫颈分泌物和标本中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结果输卵管妊娠组血清、宫颈分泌物和标本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31.4%、37.1%、24.3%)均高于对照组(4.3%、5.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妊娠组血清、宫颈分泌物和标本中解脲脲原体阳性率(41.4%、40.4%、31.4%)均高于对照组(11.4%、8.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妊娠组血清、宫颈分泌物和标本中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阳性率(20.0%、12.9%、18.6%)均高于对照组(4.3%、1.4%、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中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升高,输卵管妊娠和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佟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17-2118
目的:探索通过抗生素联合静脉给药配合口服中药及阴道给药方法治疗复发性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名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解脲脲原体或人型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混合感染者40例,B、C组为解脲脲原体或人型支原体感染者与沙眼衣原体感染者随机各半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给予两种抗生素联合静脉给药配合口服中药及阴道给药,B组两种抗生素联合口服给药配合口服中药及阴道给药,C组一种抗生素口服给药,以上三组患者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予以应用,疗效观察为14天一疗程。结果:有效率A组100%,B组92.5%,C组32.5%,病原体清除率A组97.5%,B组55%,C组5%,三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合理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给药,配合口服中药及阴道给药方法可以根治复发性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