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的发现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是近年来在感染HCV的患者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是由HCV核心蛋白编码序列在翻译时发生核糖体读码框移化(-2/ 1)产生的,主要位于胞浆中,与内质网相连,推测它在此发挥功能;F蛋白能诱导宿主的体液免疫应答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本文就有关HCV F蛋白的发现及其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江苏省宜兴地区丙型肝炎(丙肝)患者血清丙肝病毒(HCV)-F抗体及其分布。方法利用基因重组获得的HCV—F/GST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酶联反应板,ELISA间接法检测120例丙肝患者、15例乙肝患者、3例戊肝患者及10份正常人血清HCV—F抗体,结合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疾病特征,统计分析HCV—F抗体的分布情况及与HCV感染的关系。结果120例丙肝患者血清HCV—F抗体阳性82例,阳性率68%,而15例乙肝、3例戊肝患者及10份正常人血清标本均未检出阳性;资料分析显示HCV—F抗体阳性率与HCV患者年龄、临床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岁以上年龄组的HCV—F抗体阳性率是20~50岁组的6.675倍(95%CI:2.407~19.071),并且随着病程进展,阳性率也随之增高(OR=2.749,95%CI:1.470~5.141)。结论江苏省宜兴地区HC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HCV—F抗体,并可能与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的发现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是近年来在感染HCV的患者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是由HCV核心蛋白编码序列在翻译时发生核糖体读码框移位(_2/+1)产生的,主要位于胞浆中,与内质网相连,推测它在此发挥功能;F蛋白能诱导宿主的体液免疫应答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本文就有关HCVF蛋白的发现及其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患者F蛋白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F抗体在南京市吸毒人群HCV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为丙型肝炎防治及制定慢性化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EGX-4T-2/HCV-F融合载体表达蛋白HCV-F/GST作为抗原,包被酶联反应板,ELISA间接法检测362例HCV感染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HCV-F抗体,结合其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统计分析HCV-F抗体的分布情况及与HCV感染的关系。结果 362例感染HCV的吸毒者F抗体阳性率为31.5%。通过比较发现F抗体阳性率在性别、吸毒时间、吸毒方式等因素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而F抗体阳性率与年龄、联合感染可能具有一定关联。结论南京市吸毒人群HCV感染者中存在F抗体,其可能与疾病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b型F蛋白对HepG2细胞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HCV 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pEGFP-C3-C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pEGFP-C3-F、pEGFP-C3-C、pEGFP-C3(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抽细胞总蛋白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F基因的HepG2中Bcl-2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染的细胞,但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HCV F蛋白具有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b型F蛋白对HepG2细胞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HCV 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pEGFP-C3-C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pEGFP-C3-F、pEGFP-C3-C、pEGFP-C3(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抽细胞总蛋白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F基因的HepG2中Bcl-2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染的细胞,但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HCV F蛋白具有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蒋春梅  张云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266-1267
F蛋白是自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过程中所产生,并在HCV不同基因型的高度保守性和在患者体内抗体的存在。显示F蛋白在HCV生命周期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F蛋白产生机制及功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HCVF蛋白产生的可能机制及其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HCV)C蛋白被认为是病毒的核壳蛋白。近年研究发现,C蛋白尚具有调节其它病毒基因和原癌基因的功能。C蛋白的这一功能可能在HCV重量感染和促使肝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洋蛋白肽和核苷酸配伍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海洋蛋白肽(MPP)和核苷酸(NT)配伍剂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0.795,0.265和0.088 g/(kg·bw)]的MPP和NT配伍剂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杀伤细胞(NK)活性、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配伍剂低剂量[0.088 g/(kg·bw)]组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为(0.25±0.03),足跖肿胀度为(0.34±0.04)m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溶血空斑数分别为(2.08±0.11)和(2.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CD4~+T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分别为(35.45±0.97)%和(2.20±0.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分别为115.82,45.91和12.49 mg/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P和NT配伍剂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全世界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3%,估计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例,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抗HCV的阳性率为3.2%,丙型肝炎患者约4 000万,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F基因对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HCV F基因表达产物参与肝细胞癌变的机制。方法构建c-myc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质粒,与HCV-F和HCV-C的表达质粒共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 2细胞,测定萤光素酶的活性,分析HCV-F、HCV-C对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在HepG 2细胞中,HCV-C对c-myc启动子的转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比对照组提高约7倍,且在HCV-C的剂量为2~10μg时,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HCV-F对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也具有激活作用,在剂量为2μg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约为对照组的3倍,c-myc启动子对HCV-F的剂量依赖激活作用不明显。结论HCV-F相比HCV-C不能有效的调节c-myc启动子转录活性,HCV-C起主要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蛋白对白介素13(interluekin-13,IL-13)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慢性HCV1b型患者(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CHP)的血样,检测F抗体(F antibody,F-Ab)的阳性率并分成2组(F-Ab(+)CHP、F-Ab(-)CHP);收集健康者血样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样本血清中IL-13的水平;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用不同浓度的F蛋白刺激72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3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NFA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Ab(+)CHP组血清IL-13水平高于F-Ab(-)CHP组(P <0.001);PBMC经F蛋白体外刺激后,细胞上清中IL-13水平随着F蛋白刺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x2=13.52,P=0.009);PBMC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不受F蛋白刺激的影响(均有P>0.05),而F蛋白可下调NFAT1蛋白表达.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PBMC中,F蛋白有上调IL-13水平的作用,而且可能通过下调NFAT1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蛋白抗体在血液透析人群HCV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pEGX-4T-2/HCV-F融合载体表达蛋白HCV-F/GST作为抗原,包被酶联反应板,间接ELISA法检测128例血液透析HCV感染者血清中的HCV-F抗体;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特征与HCV-F抗体是否阳性的关系.结果 128例HCV感染者中F抗体阳性率为45.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透时间、HBcAb、HCV RNA与F抗体是否阳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38、P=0.012和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血透时间>10年(OR=4.153,95%CI=1.435~12.023)、HCV RNA阳性(OR=3.6979,5%CI=1.498~9.123)是HCV-F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液透析人群HCV感染者中可检出F抗体;F蛋白的表达可能与HCV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编码的X蛋白(HBx)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调节蛋白,具有广泛的基因转录调控作用,并能与宿主细胞的多种蛋白质直接作用,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及宿主细胞蛋白质功能,进而影响病毒的复制、宿主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及癌变等。  相似文献   

15.
赵婷  邢国珍  徐朝  龙钢  许君 《现代预防医学》2016,(16):2997-3001
目的 探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结构蛋白对病毒细胞间传播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HCV基因组电转后的Huh7.5.1细胞和未经电转的Huh7.5.1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同时加入中和抗体,建立HCV细胞间传播检测系统,应用已建立好的细胞间传播检测系统探究病毒结构蛋白对病毒细胞间传播的影响。结果 在HCV细胞间传播检测系统中,野生型病毒可进行正常的细胞间传播,结构蛋白缺失的缺陷型病毒不能进行细胞间传播。结论 HCV的结构蛋白对HCV进行细胞间传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b型F蛋白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0-F-EGFP,并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同时设pcDNA3.0-C-EGFP-HepG2阳性对照、pcDNA3.0-HcpG2为阴性对照及未转染HepG2为空白对照,以Act-D、TNFα诱导四组细胞系发生凋亡,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并使用细胞凋亡DNALadder检测,进一步验证HCV 1b型F蛋白在肝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效应.结果 pcDNA3.0-F-EGFP-HepG2细胞系在发生凋亡的时间上比peDNA3.0-C-EGFP-HepG2快,但相对空白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HepG2细胞系有明显延迟,凋亡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细胞系(P<0.001).结论 外源性基因HCV 1b型F的引入及表达,对HepG2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对HepG2.2.15细胞、HBx沉默HepG2.2.15细胞(HepG2.2.15-HBx-si)及HBx过表达HepG2细胞(HepG2-HBx)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采用Western Blot对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分析HBx对肝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例:HepG2.2.15组为(0.480±0.096),HepG2组为(0.016±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pG2.2.15-HBx-si组为(0.278±0.065),对照组HepG2.2.15-HBx-nc组为(0.329±0.0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HepG2-HBx组为(0.319±0.033),对照组HepG2-HBx-con组为(0.064±0.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衰老蛋白:HepG2.2.15组和HepG2-HBx组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及p21表达量均高于其对照组,HepG2.2.15-HBx-si组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及p21表达量低于HepG2.2.15-HBx-nc组。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HBx促进肝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8.
HBcAg和HBeAg的免疫调节作用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体内,HBV核衣壳抗原HBcAg是强免疫原,HBcAg倾向诱导Th1细胞亚群,主要促进细胞免疫,HBeAg倾向诱导Th2细胞亚群,主要促进体液免疫,HBeAg能诱导免疫耐受。HBcAg和HBeAg的HBV持续感染和调节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Shao S  Zhou H  Tong Y  Ren Y  Chen Z 《卫生研究》2011,40(3):295-298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E2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的可行性。方法构建截除疏水性羧基末端的HCV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CI-1b661以及同时截除疏水性羧基末端和高变区1(HVR1)的表达质粒pCI-1b661Δ,转染293T细胞,以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的HCVE2蛋白,将两种表达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肌注免疫BALB/c小鼠,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HVR1抗体,以HCV假病毒颗粒(HCVpp)分析小鼠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 2种表达质粒均能表达分泌性截短型E2蛋白。pCI-1b661免疫的8只小鼠血清中均可检测到HVR1抗体,而pCI-1b661Δ免疫血清中未检测到HVR1抗体。pCI-1b661和pCI-1b661Δ免疫血清对HCVpp的中和率分别为(78.5±13.8)%和(38.7±6.5)%,差异有显著性(P<0.01)。pCI-1b661免疫组小鼠血清的中和率与HVR1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967,P<0.01)。结论表达截短型E2蛋白的DNA疫苗能诱导产生HCV中和抗体,其主要成员为HVR1抗体。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肝损伤与血清F蛋白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肝损伤与血清F蛋白含量的关系李怀芬牛惠生F蛋白(Fprotein,FP)为肝细胞特有的标志蛋白[1]。当肝细胞损伤破裂时,胞浆内的FP释放到血内,引起血中FP含量的增加,因此,血清FP可作为评价肝损伤程度的特异的血清学指标[2,3]。我们采用放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