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3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病人36个月的基线和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病人抗病毒治疗3年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3年后全部发生免疫重建。100个/μL≤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第1年CD4细胞数平均增长167个/μL,高于第2年增长数(增长80个/μL)(t=2.941,P0.05)。CD4细胞数50个/μL的病人,治疗2年较1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2.056,P0.05);治疗3年较2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1.867,P0.05)。50个/μL≤CD4细胞数1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与2年、2年与3年免疫重建率的比较,以及治疗第1年与第2年CD4细胞增长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经HAART后,大部分病人可发生免疫重建,但50个/μL≤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如未发生免疫重建,建议更换含蛋白酶抑制剂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24个月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免疫重建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方法在2003年7月至2012年3月,于北京地坛医院接受HAART的HIV/AIDS病人治疗24个月后病毒载量40拷贝/mL的1900例中,根据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将CD4细胞250个/μL的100例病人作为免疫重建不良组,将剩余的CD4细胞250个/μL的病人按年龄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10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人基本资料、基线及治疗3、6、12、24个月的临床数据,用单变量(t检验等)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建立ROC曲线,评价其影响程度。结果影响免疫重建的HIV感染相关因素包括HAART时间及基线CD4细胞水平,根据以上因素建立ROC曲线,显示评价免疫重建的最佳治疗时间界值为4.5年,敏感性34.9%,特异性81.0%;影响免疫重建效果的基线CD4细胞计数界值是136.5个/μL,敏感度64.2%,特异性86.0%。结论免疫重建不良现象更容易发生在基线CD4细胞计数136.5个/μL的病人,HAART后CD4细胞计数的重建周期约4.5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德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德州市2005-2015年所有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以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为客观指标,结合患者转归,综合分析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结果243例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HIV/AIDS病人,平均年龄(38.40±10.16)岁,基线CD4细胞计数均值为(239.96±161.10)个/μL,治疗后CD4细胞平均增长211.01个/μL(t=-11.604,P=0.000)。在开始治疗的36个月内,不同基线CD4细胞组计数增长存在统计学差异(F=5.701,P=0.001)。接受HAART平均时长(30.71±23.82)个月,治疗12个月病毒抑制率为88.69%(149/168),累计死亡率为7.82%(19/24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随着确证时年龄的增长,HIV/AIDS病人的死亡率增加;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AIDS病人的死亡风险,是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病人的12.683倍[95%可信区间(CI):2.769-58.079]。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促进免疫重建。提高早期发现能力,及早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加强依从性教育,对于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培元胶囊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采用单中心、自身前后对照的设计,在HAART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培元胶囊(灵芝、黄芪、鹿茸)口服,观察对比受试者治疗前以及开始治疗后第3、6、9、12个月的外周血CD4细胞计数,同时监测治疗前后受试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结果所有受试者,基线CD4细胞计数为(191.63±53.75)个/μL,治疗第3、6、9、12个月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211.72±92.32)个/μL、(235.26±83.22)个/μL、(229.20±108.43)个/μL、(236.44±66.99)个/μL,其中第3、6、12的计数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线CD4细胞计数≤150个/μL的32例受试者,治疗前计数为(125.75±27.096)个/μL,治疗第3、6、9、12的计数分别为(130.25±30.499)个/μL、(254.71±66.437)个/μL、(245.40±191.96)个/μL、(210.33±75.80)个/μL,其中第6个月的计数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其他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基线CD4细胞计数在150~200个/μL的15例受试者,治疗前计数为(171.63±16.501)个/μL,治疗第3、6、9、12个月的计数分别为(200.13±64.596)个/μL、(167.71±44.260)个/μL、(206.67±51.298)个/μL、(172.50±51.620)个/μL,治疗后每个时间点的计数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基线CD4细胞计数 200个/μL的15例受试者,治疗前计数为(251.44±49.480)个/μL,治疗第3、6、9、12个月的计数分别为(264.53±96.43)个/μL、(280.50±94.518)个/μL、(233.13±90.882)个/μL、(244.52±89.13)个/μL,治疗后每个时间点的计数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受试者在服药前后未发生与本试验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培元胶囊联合HAART具有阶段性提高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者的CD4细胞计数的潜力,尤其是对于基线CD4细胞计数150个/μL者,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NK细胞和γδT细胞的重建作用,比较HAART对获得性免疫和固有免疫重建规律的异同.方法 对59例接受规律HAART的HIV/AIDS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3、6、9、12个月末进行随访,采用分支DNA(bDNA)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56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基线时HIV/AIDS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45(164,13)个/μl,NK细胞和γδT细胞中位数分别为96(135,56)个/μl和30(45,19)个/μ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低(P<0.001).HAART开始后1个月,血浆病毒载量降低了2.33 lg拷贝/ml(P<0.001),CD4+T细胞数增长了111个/μl(P<0.001),主要以记忆CD4+T细胞的快速增长为主,而NK细胞和γδT细胞与基线相比无显著变化.在HAART后3个月NK细胞和.γδT细胞数量出现增长,分别较基线增加26个/μl(P=0.007)和15个/μl(P<0.001).治疗12个月,CD4+T细胞、NK细胞及γδT细胞计数分别达到271(365,134)个/μl、166(281,108)个/μl和46(66,34)个/μl,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结论 HAART可以重建HIV/AIDS患者固有免疫,但NK细胞和γδT细胞数量的增加晚于CD4+ T细胞,HAART对固有免疫的重建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监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冰火两重灸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变化,探索冰火两重灸在重建HIV/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上的作用,为中医灸法治疗HIV/AIDS病人提供指导。方法选择70例HIV/AIDS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冰火两重灸联合HAART)36例,对照组(单纯HAART)34例。监测2组治疗0、6、12个月的CD4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1)在2组基线CD4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试验组治疗后6、12个月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72.61±240.47)个/μL、(398.33±207.98)个/μL,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73.53±159.26)个/μL、(284.59±129.69)个/μL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61,P0.05);2)HAART初治的试验组治疗后6、12个月,CD4细胞计数分别为(497.38±291.92)个/μL、(494.23±201.63)个/μL,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79.11±104.94)个/μL、(330.56±111.77)个/μ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7,P0.05)。结论冰火两重灸可明显提升HAART初治及HAART≥2年后的HIV/AIDS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尤其是在HAART初治时联合使用冰火两重灸,对CD4细胞计数的提升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Ruan GR  Qiu ZF  Li TS  Han Y  Xie J  Zuo LY  Ma XJ  Liu ZY  Wang AX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569-572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AIDS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45例未经治疗的AIDS病人按基线CD4^+T细胞计数分为两组,予12个月HAART,分别在基线及治疗1、3、6、9、12个月末随访血浆病毒载量(VL)、T细胞亚群和临床症状。结果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45例病人血浆VL平均下降2.8lg拷贝/ml;CD4^+细胞平均增长187个/μl,其中记忆表型增长119个/μl,纯真表型增长68个/μl,CD4^+CD28^+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8^+T激活亚群比例显著降低。基线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14例病人治疗12个月后有10例血浆VL〈50拷贝/ml,而〈100个/μl的31例病人治疗后仅有11例血浆VL〈50拷贝/ml(P〈0.05)。出现血浆波动的病例数在两组也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2例和14例,P〈0.05)。CD4^+T细胞计数呈双相增长过程,其增量与血浆VL减少量呈显著正相关。常见的药物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炎、肝功能损害等。结论HAART方案对AIDS病人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实现免疫重建,但也存在较多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影响免疫功能重建的因素。方法 2003年9月至2013年6月,采用回顾式队列分析,从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筛选出按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5567例,检测病人基线及HAART治疗9-15个月后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量,将CD4细胞200个/μL或较基线增长20%定义为免疫重建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影响因素。结果 HAART有效率为54.25%,共有2547例病人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男性[比值比(OR):1.58,95%可信区间(CI):(1.41~1.76)]、高龄[~60岁OR:2.25,95%CI:(1.38~3.67)]、60岁OR:2.57,95%CI:(1.54~4.31)]、静脉吸毒、基线CD4细胞水平过低、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OR:1.68,95%CI(1.26~2.24)]感染、结核菌(TB)感染、病毒抑制不良[5000拷贝OR:4.05,95%CI:(2.82~5.82)]等,均是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危险因素,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未发现与免疫重建相关[OR:0.90,95%CI:(0.71~1.16)]。结论男性、高龄、静脉吸毒、基线CD4细胞水平过低、合并HCV感染、病毒抑制不良等,均是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省开展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耐药等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湖南省2003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HAART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有6558例HIV/AIDS病人接受了HAART:1)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明显升高,按照基线CD4细胞水平划分为≤99个/μL、100~199个/μL、200~350个/μL三组,然后做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治疗后7-12个月,64%的病人体内病毒复制得到了完全抑制,病毒载量检测值〈50拷贝/mL;在治疗后7-12个月,病毒载量〈50拷贝/mL的比例及病毒载量常用对数值lgVL变化幅度最大,12个月以后下降趋势减缓,约3年后进入平台期。3)服药后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口改变、恶心呕吐、皮疹及疲倦等,因不良反应更换治疗方案的病例占总换药病例的70.1%(1719/2451),因不良反应停药占总停药病例的33.6%(178/529)。4)最近一次病毒载量检测〈50拷贝/mL的2739例病人中,连续2次CD4细胞计数较基线水平增幅〈20%,或治疗一年以上未达200个/μL的共375例,免疫无应答比例13.7%。5)2011及2012连续两年耐药监测显示,总耐药率为2.6%,处于较低水平。结论湖南省艾滋病HAART在免疫学和病毒学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需进一步加强不良反应、免疫无应答及耐药情况的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中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二线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RRT)3年的疗效评价。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一线HAART失败的转入二线HAART的89例HIV/AIDS病人进行随访,评估HAART后3年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疗效及临床结局。结果 89例HIV/AIDS病人中位年龄37岁;男性88例,占98.88%;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69例,占77.53%;接受二线HAART中位时间为30个月。二线治疗基线时HIV病毒载量中位值为4.51Log,治疗后6、12、24和36个月,HIV病毒载量5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69.74%、79.41%、93.62%和92.59%,HIV病毒载量40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92.11%、95.59%、95.74%和96.30%。二线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为(167.18±144.93)个/μL,治疗后6、12、24和36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至(276.27±143.66)个/μL、(329.47±151.05)个/μL、(420.71±145.27)个/μL和(531.27±209.32)个/μL,上述各个时间点的CD4细胞计数与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随访结束时,仅1例病人发生病毒学失败,4例发生低病毒血症。结论一线治疗失败病人更换以克力芝为基础的二线HAART方案,可获得良好的长期持续病毒应答和免疫重建,在保证服药依从性基础上,不容易发生二线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始抗病毒治疗时,不同CD4+淋巴细胞计数的艾滋病(AIDS)病人,免疫重建反应所造成的皮肤黏膜损害的程度。方法对佑安医院门诊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开始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皮肤疾病发生情况与相关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进行HAART的342例病人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开始抗病毒治疗的122例中,发生皮肤损害4例,发生率3.3%;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开始治疗的220例中,发生皮肤损害20例,其中1例出现2种皮肤损害,发生率9.1%。对两组进行χ2检验,P<0.05。结论皮肤损害与HIV免疫程度密切相关,且CD4+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免疫重建反应造成的皮肤损害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毒胶囊配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客观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行HAART的老年HIV/AID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HAART治疗,观察组在HAART的同时配合清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点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88.6±61.2个/μL vs 350.4±59.6个/μL,P0.05),对照组较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414.5±62.7个/μL vs 351.4±56.4个/μL,P0.05),观察组增幅超过60个/μL;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415.4±60.3个/μL vs 348.4±57.8个/μL,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率分别为95.0%vs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生存质量总分,观察组各治疗时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毒胶囊配合HAART治疗老年HIV/AIDS病人,既可重建免疫功能,保持病毒抑制率,又可提高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的艾滋病(AIDS)病人,更换用克力芝(LPV/r)后,对于免疫功能特别是CD4+ 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的改善作用。方法观察66例因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而改用克力芝的AIDs病人,与继续原方案治疗的病人1年后的CD4细胞计数,对比研究两组病人治疗前、免疫重建不良时和换药1年后的CD4细胞计数。结果克力芝组30例病人,免疫重建不良时的CD4细胞计数与抗病毒治疗前基线CD4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1年后,CD4细胞计数较基线和免疫重建不良时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例病人基线时、免疫重建不良时及继续治疗1年后的CD4细胞计数,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用克力芝可改善HAART后免疫功能重建不良的情况,继续使用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加一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方法不能改善免疫重建不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将选取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根据不同基线CD4细胞水平分为两组,观察这两组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IRIS的情况,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IRIS中的作用。结果共选取HIV/AIDS病人312例,A组157例,CD4细胞计数≤100个/μL:B组155例,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A组IRIS发生率为40.1%(63/157),死亡率为6.3%(4/63);B组IRIS发生率为3.9%(6/155),无死亡病例;两组IRI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RIS最常见并发结核病,分别为71.4%(45/63)和33.3%(2/6)。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病人症状的有效率为90.2%。结论基线CD4细胞低下是IRIS发生的重要因素,CD4细胞计数≤100个/μL的病人发生IRIS合并结核的较多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以探讨HIV/AIDS病人体内这些因子是否与CD4+T细胞数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相关。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的HIV/AIDS病人348例,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含量,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RP含量。统计分析血脂及CRP与CD4+T细胞数及HAART的关系。结果入选的348例HIV/AIDS病人CD4+T细胞数为47(14~165)个/μl,72例(20.7%)已经开始HAART,HAART时间为6(1-15.75)个月。HAART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病人相比具有较高浓度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po)A1,P值分别为:0.0288、0.0004、0.0052。272例(78.2%)CD4+T细胞数≤200/μl病人与76例(21.8%)>200个/μl的病人相比,具有较低浓度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po)A1高浓度CRP,P值分别为:0.0015、0.0000、0.0000、0.015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将年龄、性别、吸烟因素调整后,表明HAART治疗同HDL(β=0.1476,P=0.004)、Apo-A1(β=0.1341,P=0.007)具有独立相关关系,CD4+T细胞数的变化同总胆固醇、HDL、LDL、Apo-A1、Apo-B具有独立相关关系。结论 HIV/AIDS病人CD4+T细胞数及开始HAART治疗同血脂及CRP浓度密切相关,HAART治疗有利于提高HDL、Apo-A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T细胞受体脱氧核糖核酸重排删除环(TREC)的检测方法,并分析TREC与艾滋病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检测TREC水平的方法,并对未治疗病人及治疗后免疫重建成功与失败病人外周血中TREC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85例未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350个/μL病人的TREC水平(32.5±7.65)高于CD4细胞在200~350个/μL的病人(19.9±6.26),而CD4细胞200个/μL病人的TREC水平最低(9.5±1.87);免疫重建成功病人的TREC水平(28.2±10.1)远高于免疫重建失败病人(10±5.1)。结论未治疗的HIV感染者,随着CD4细胞水平的增加,外周血中TREC细胞的水平也明显增加;免疫重建成功病人外周血中TREC的水平明显高于免疫重建失败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6,(3)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进行ART 1年的HIV/AIDS病人8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抑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89例HIV/AIDS病人基线CD4细胞计数为(233.9±151.5)个/μL;治疗3、6、9、12个月后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39.6±167.5)个/μL、(373.4±177.3)个/μL、(380.7±186.8)个/μL、(397.6±208.2)个/μL。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细胞计数均高于基线CD4细胞计数(P均0.01);患者CD4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F=13.517,P0.01)。ART 6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20拷贝/m L)比例为50.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61.90%、60.71%、66.76%。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 12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为75.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84.21%、80.76%、81.00%。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M人群中HIV/AIDS病人ART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水平;对MSM人群HIV/AIDS病人开展ART有利于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对广西儿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免疫功能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截至2016年6月底在广西接受抗病毒治疗、年龄15岁、治疗时间≥3个月、基线和随访资料较完整的儿童HIV/AIDS病人,评估其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及生长发育状况,采用t检验或F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07例,开始治疗时平均年龄(56.95±35.96)个月,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平均为(494.3±553.8)个/μL,最后一次随访检测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 016.2±583.7)个/μL,平均增长(521.9±565.5)个/μL;不同治疗时点CD4细胞计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各组治疗前后CD4细胞计数的差值作比较,不同初始治疗方案、复方新诺明使用情况、基线CD4细胞计数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始治疗含阿巴卡韦(ABC)方案、使用复方新诺明、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增长相对较多,平均增长分别为(689.0±678.5)个/μL、(581.9±569.9)个/μL、(695.7±433.8)个/μL。儿童HIV/AIDS病人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儿童HIV/AIDS病人身高、体重与正常儿童的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87、0.449)。结论抗病毒治疗对儿童HIV/AIDS病人机体免疫力和生长发育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更长期的抗病毒治疗能否使儿童HIV/AIDS病人的生长发育水平达到正常,仍需继续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将选取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根据不同基线CD4细胞水平分为两组,观察这两组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IRIS的情况,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IRIS中的作用。结果共选取HIV/AIDS病人312例,A组157例,CD4细胞计数≤100个/μL:B组155例,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A组IRIS发生率为40.1%(63/157),死亡率为6.3%(4/63);B组IRIS发生率为3.9%(6/155),无死亡病例;两组IRI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RIS最常见并发结核病,分别为71.4%(45/63)和33.3%(2/6)。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病人症状的有效率为90.2%。结论基线CD4细胞低下是IRIS发生的重要因素,CD4细胞计数≤100个/μL的病人发生IRIS合并结核的较多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川省安岳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相关状况,为艾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对HIV/AIDS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相关结果、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做描述性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2例病人治疗前、治疗半年后及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93,P0.001);当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时,其出现治疗效果较差的危险性是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5.675倍;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较大。按医嘱定期检查肝功、血常规等的次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结论抗病毒治疗后,病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基线CD4细胞计数越低,治疗效果就越差;抗病毒治疗病人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依从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