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1976年由日本学者Yamaguchi等首次报道。与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不同,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常不伴左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和压力阶差,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临床上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为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一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同时进行了超声心动图、磁共振(MRI)、冠状动脉造影(SCA)及心肌活检(MB)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4年10月至1999年5月,我院超声心动图室共检出肥厚型…  相似文献   

2.
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苏女 《临床医学》2006,26(12):3-4
目的观察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病例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9例肥厚型心肌病与1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77.8%心电图出现异常,以ST—T改变发生率最高(6例,67%),左心室肥大次之(5例,56%),传导障碍(3例,33%),有1例V3-V5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11%)。扩张型心肌病组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电图改变,ST—T改变发生率(12例,63%)与肥厚型大致相等,P波改变(12例,63%)、传导障碍(9例,47%)、心房颤动(4例,21%)、室性心动过速(3例,16%)发生率均较肥厚型高,左心室肥大较肥厚型低(37%)。结论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均可引起多种类型心电图改变,重视临床及心电图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3.
影响肥厚型心肌病预后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晶波  林佑善 《临床荟萃》1999,14(19):907-908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显著肥厚(主要累及室间隔),致使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往往可发生猝死,而且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的原因不明的一种心肌病变。近年来,通过对一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追踪和随访,认为某些因素可能会对肥厚型心肌病的预后产生影响。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对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其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尤为明显,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猝死发生率较高。有人作统计发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猝死者为5.4%,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其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彬尧  王长谦  郑道声 《新医学》2000,31(7):394-394
1 引 言 本病的确切病因迄今仍未十分明确,有报道是遗传性疾病,亦有报道本病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W4、B4、A9、B5、B40)的基因频率增加,故提出基因缺陷的假说。还有人提出本病与原位癌基因表达异常、钙调节异常等有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运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诊断方法,现已明确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致病基因为14号染色体长臂上的β-肌凝蛋白重链的缺陷,至少有两个β-肌凝蛋白重链的基因位点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有关。2 肥厚型心肌病的分型 根据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8月收治的1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对其中2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进行临床及辅助资料分析。结果结合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明确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对指导治疗及预后起一定的作用。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容易误诊及漏诊。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其辅助检查可以诊断此疾病,尤其冠脉造影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更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
董榆  吴新华  尹雪艳 《临床荟萃》2006,21(21):1584-1584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约1/3患者有明显家族史。我们发现一家系7例,并追踪随访5年,报告如下(附家系调查谱)。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和心室内腔变小为特征的心肌病变。按左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分为肥厚梗阻性和肥厚非梗阻性心肌病。随着心脏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的普及,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率逐年提高,由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很少具有正常心电图,故在行心脏超声、核磁共振或心导管等检查之前,依据其心电图改变而误诊为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等)者亦不少见,故本文着重对其心电图的表现及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为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室壁非对称性增厚,心室腔相对变小,心室收缩活动较正常者更强,常伴有舒张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9.
李咏梅 《天津护理》2009,17(5):296-297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因其肥厚的心肌造成左室流出道梗阻而得名。目前有应用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双腔起搏器治疗以及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等方法。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是近年我院开展的一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新方法。通过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1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冠脉造影与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H)是由日本学者20世纪70年代率先报道的1种以心尖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肥厚型心肌病(HCM)亚型。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将APH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进行溶栓治疗个案报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经济和精神负担,而冠脉造影及心室造影是避免误诊的有效方法。回顾本科1996-2003年27例APH冠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加深对本病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dualventricular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DVHC)临床上极为罕见。文献报告,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中,其发生率尚不及1%,国内更是...  相似文献   

12.
公永明  张兴华 《临床荟萃》1997,12(8):372-373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特征为室间隔、心尖及左室游离壁呈非对称性肥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故常误诊为其他心脏病.由于本病治疗特殊,故正确诊断至关重要.我院心内科近3年来共收治肥厚型心肌病16例,其中11例被误诊(包括在院外),误诊的疾病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1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例,心绞痛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还有1例病毒性心肌炎误诊为本病.现将误诊的情况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M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对照研究李坤成,程克正,庞志显本文收集经临床资料及多种影像学检查包括MRI扫描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HCM)者61例,其中41例15天内行超声心动图(ECG)检查,对比分析MRI与ECG结果,评价二者诊断HCM各自的...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心脏磁共振(CMR)在HCM的诊断、预后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CMR在HCM的结构功能评价、纤维化的检出及预后评估、心肌形变评估、心肌微循环评估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背向散射参数测定方法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声学特性,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0例正常个体进行了心肌背向散射参数(IBS、CVIBS和TGIBS)的测定,采样部位为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结果 肥厚型沁肌病室间隔IBS较正常人增高,P=0.0002,CVIBS减小P=0.01,且存在IBS跨壁梯度,而左室较正常组对比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6.
肥厚型心肌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病理所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厚型心肌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病理所见苏雁欣①田家玮王素梅孙丽②本文将我科5年来检查的56例肥厚型心肌病(HCM)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部分病例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作一下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8~70岁,平均3...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的关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意识。方法:对23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心电图均有ST-T的异常表现,8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Ⅱ、Ⅲ、aVF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Ⅰ、aVL、V2-V6导联巨大倒置T波;9例普遍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V4-V6、导联T波倒置或伴有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其改变范围小。结论:重视心电图的改变特点并与心脏超声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本病常有明显家族史,现结合我院2005年7月至8月收集到的两家系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家族性HCM的临床特点及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肥厚型心肌病的MR首过心肌灌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心肌首过灌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MR心脏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并进行MR心肌灌注检查,随后对心肌灌注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分析心功能变化。结果:局部心肌最大信号强度增加值(Sim)减低9例,其中合并心内膜下缺血3例;灌注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局部室壁增厚率明显下降。结论:MR心肌首过灌注成像能够准确地判断肥厚型心肌病的缺血改变,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多方面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附国内72例综合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曲宝戈  冯增堂 《临床荟萃》1995,10(11):502-50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rmgopathy)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报道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我国近年来也陆续有这方面报道,我们检索国内自1983~1994年公开发行期刊,将收集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82例,对其中资料较完整72例进行总结,以便了解和认识我国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更好指导临床诊断,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