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肠套叠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54岁.因脐周疼痛20 d余伴加重2 d人院.行腹部B超及腹部CT检查,考虑肠套叠、肠梗阻.急症行削腹探查.术中探查见:回肠距回肓部45 cm处有肠套叠,肠腔内1枚约4 cm × 4 cm × 3 cm大小肿块,行小肠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因间断便血6个月入院.30年前曾因“肠结核”在外院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查体:腹部原切口下方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胃镜:胃黏膜光滑,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黏膜隆起.结肠镜检:乙状结肠、直肠黏膜点片状充血,未见溃疡和息肉.腹部增强CT扫描示:右中腹小肠内可见多个环状高密度影,大小约1.5 ~2.0 cm,CT值580 ~850 HU.局部小肠呈盲端样改变(图1).血常规:Hb71 g/L,RBC 3.52×1012/L,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均正常.临床诊断:小肠憩室伴结石形成,消化道出血.纠正贫血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回盲部50 cm处可见小肠侧侧吻合口,长约10 cm.吻合口远端可见6 cm小肠盲襻,轻度扩张,其内可触及多枚结石.遂行小肠盲襻和吻合口切除,小肠端端吻合术.剖检标本所见:盲襻内黏膜有两处溃疡,分别为2 cm×2 cm和3 cm x3 cm大小,无活动性出血.盲襻内结石11枚(图2~4).病理诊断:小肠慢性溃疡伴肠结石.术后患者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血常规Hb和RBC恢复正常,未再出血.  相似文献   

3.
小肠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反复肠穿孔死亡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 ,5 0岁。因上腹胀痛、黑便2 0d ,加重 2d ,以“消化道穿孔 ,弥漫性腹膜炎”入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距回盲部约 80cm处有一直径约0 .5cm的穿孔 ,并见小肠每隔 2 0cm呈节段性环形增生 ,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 ,病理诊断为小肠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术后高热不退 ,于术后第 10d突发上腹部剧痛 ,上腹肌紧张 ,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消失 ,全麻下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胆汁及肠内容物 ,有6处分别约 0 .5cm~ 2 .0cm大小穿孔 ,穿孔处肠腔内粘膜呈溃疡型表现 ,行穿孔修补术。术后 4 0d再次出现上腹部剧痛 ,腹透示膈下半月…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 ,5 1岁 ,农民。因反复腹部胀痛半年入院 ,体检 :右中下腹有直径约 10cm质中圆形肿物 ,轻压痛 ,活动 ,边界不清楚。CT示 :腹腔肿物 ,考虑畸胎瘤。 2 0 0 4年 3月 2日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 :距回盲部 5 0cm处回肠系膜有 5cm×5cm× 4cm大小肿物 ,边界不清。肿物内有炎性干酪样坏死。距回盲部 35cm、10 0cm两处回肠与系膜肿物粘连成团 ,无肠梗阻。术中 3次冰冻均示 :炎症。行病变肠管系膜切除。病理示 :小肠黏膜慢性炎症 ,黏膜下及肌层明显充血 ,回肠系膜脂肪组织慢性炎症 ,部分区域形成脂肪坏死结节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图 1)。病理诊…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2岁,因“体检发现回盲部肿物10d”于2012年5月7日入院。患者无腹痛,无便血。腹部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结肠镜检查示:回盲瓣对侧肠黏膜处有一直径约0.6cm的半球形隆起,淡红色,无蒂,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见图1。因肿物“抬举实验”阴性,门诊内镜下无法切除,故人院行进一步治疗。于2012年5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下回盲部肿物切除术。手术方法:腹正中脐下3cm处切作一长1cm横切口,通过气腹针建立气腹,自此孔放入10mm Trocar置入镜头:分别于麦氏点、反麦氏点和左锁骨中线平脐处各置入5mm Trocar。采用外侧入路法,游离回盲部和升结肠:超声刀切开回盲部和升结肠外侧壁层腹膜,进入Toldt间隙,沿此间隙,向上游离至结肠肝曲,内侧至十二指肠降部外侧缘。下至部分回肠末段。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8岁.因“反复腹痛1年,再次腹痛1个月,加重10 d”入住消化内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无放射痛,症状反复出现,未经诊治.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腹痛,腹痛部位及性质同前,进食后有时腹胀.当地医院拟诊为“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后无好转.10 d前再次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重,持续10余分钟可自行减轻.入院查体:T 36.7℃,神志清,精神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正常,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脐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67 × 109/L、N 63.5%、L 26.5%、RBC 5.7×1012/L、HGB 158 g/L、PLT 238×109/L.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1146 U/L.肝胆胰脾肾彩超:脂肪肝.入住内科后按慢性胰腺炎治疗,未见好转,行腹部B超检查示右下腹低回声纵切呈假肾征,横切呈同心圆征,诊断为肠套叠,遂转入普外科,于入院后第5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回盲部约30 cm处,约25 cm小肠套于远端小肠内,整复套叠肠管,肠管血运恢复正常,套叠起始处小肠系膜缘及小肠壁处见一约5 cm×5 cm×2 cm外生性肿物,质软,向肠腔内凸出少许,肠腔通畅,术中诊断:小肠肿物并肠套叠,遂行小肠肿物切除术+小肠吻合术.病理示小肠发育异常伴息肉形成,小肠异位胰腺(图1),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吕飞飞  赵海平 《消化外科》2005,4(6):467-467
例1:女患,14岁。主因“便血5d”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阴性,腹部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腹部B超、纤维结肠镜未发现异常,^99Tc^m扫描见有异位胃牯膜,考虑肠重复畸形。于2004年11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距回盲部18.0cm处见两条小肠共同开口于回肠。重复肠管长约30.0cm。重复回肠近端盲端,远端开口于回肠,正常回肠到屈氏韧带未见异常。行重复肠管及系膜连同部分正常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病理检查:肠重复(回肠),小肠慢性溃疡,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人康复出院,随访半年无不适。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性,22岁。因大量便血1h入院。入院时病人处于休克状态,血压70/30mmHg。经输血及输液后休克好转。于次日行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胃、十二指肠及结肠未见出血。诊断为小肠出血。入院后第3d,病人再次大量便血,血压下降至80/40mmHg,血红蛋白51g/L。经补液、输血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靠近回盲部的回肠明显积血,积血肠段长约100cm,但未见明显的小肠病变。将积血挤入结肠后,在距回盲部110cm处切开回肠壁,插入大肠镜探查可疑出血肠段,见距回盲部约70cm处有一凝血块附着肠壁。移去凝血块即见肠壁内有一出血点,为动脉出血,直径约1mm。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位胃黏膜显像结合腹腔镜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反复便血或黑便的病例行异位胃黏膜显像和腹腔镜探查术17例.异位胃黏膜显像方法:静脉注射99mTcO<,4-后立即行动态显像,每5 min-帧,持续30 min,然后在60 min时再采集一帧.腹腔镜探查术:取仰卧位,脐下缘做一约3 mm切口,置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8~12 mmHg,然后置入Trocar,置腹腔镜探查.在腹腔镜直视下于左右下腹置入5 mm Trocar各一个,分别放入无损伤抓钳,从回盲部开始,依次检查肠管.结果 17例中13例异位胃黏膜显像阳性,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10例为Meckel憩室,3例为小肠重复畸形,病理检查均证实异位胃黏膜的存在;4例异位胃黏膜显像阴性,行腹腔镜探查术,2例为小肠重复畸形,其余2例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结论 异位胃黏膜显像联合腹腔镜探查可提高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准确率,减少盲目的 开腹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9岁.中下腹剧烈疼痛10b人院.疼痛呈阵发性,向右下肢放射.查体: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肠鸣音活跃.直肠指检:骨盆右前壁似可扪及肿块.腹部CT:小肠扩张见多数液气平面,盆部右侧闭孔外缘区见一囊状液体密度肿块影(图1).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该囊性肿块通过闭孔与腹腔内萎陷肠管相通(图2).诊断:肠梗阻,闭孔疝.急诊手术见:距回盲部约25 cm处有回肠嵌顿于右侧闭孔内,将嵌顿肠管复位后发现长约5 cm肠段已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  相似文献   

11.
例1.患者男性,56岁。因腹痛呕吐便血3天入院。查体:脐下触及4×12cm大小腊肠样包块,触痛,活动度大。腹部透视见数个阶梯状液平,拟诊肠套叠。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距回盲部约40cm处回一回型肠套叠,手法复位。套叠之肠壁水肿,浆膜面少许纤维蛋白渗出,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术后第七天患者又腹痛、腹胀、呕吐、便血。查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脐"Z"形切口腹腔镜辅助逆行切除小儿阑尾的临床价值.方法 沿脐环2点与8点连线做直切口切开全层,至脐环边缘皱褶横纹时呈反向切开皮肤横跨腹白线,形成"Z"字形切口,共长约2~3 cm,置入10 mm trocar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 mm Hg,置腹腔镜探查腹腔显露回盲部,吸净右下腹及盆腔渗出液,无...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两年来用腹腔镜在诊断腹部疾病特别是诊治腹部疑难病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 1,女 ,5 5岁。因腹胀腹痛伴肛门未排气 5d收住院。X线腹部立位平片示小肠梗阻。入院诊断为机械性小肠梗阻。经保守治疗 11d症状缓解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 ,行腹腔镜腹腔探查术 ,术中见回 -回肠、回 -结肠套叠 ,经腹腔镜手术松解肠套叠 ,术后康复出院。例 2 ,男 ,6 3岁。因胃癌术后 5年 ,腹痛 19h收住院 ,X线腹部立位平片示肠梗阻。入院诊断为胃癌术后、机械性肠梗阻 ,行腹腔镜腹腔探查术 ,术中见小肠肿瘤 ,其余脏器无异常 ,转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儿急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3-2006年行近回盲瓣回肠(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0 cm以内)端端吻合术的15例新生儿和婴儿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中回肠吻合口距回盲瓣均在10 cm以内,其中5 cm以内9例.1例残留小肠约40 cm者术后当日即自动出院,另14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5 d.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对新生儿和婴儿具有重要功能的尚未被病变累及的回盲部可采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辅助肠减压手术多无必要.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3岁,因“小肠部分切除术后23 d,发热3d”入院.患者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栓塞、急性肠梗阻”于2011年3月10日在外院急诊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小肠大部分切除+腹腔冲洗引流+腹壁减张缝合术.外院手术记录示术中将大部分小肠切除,残留小肠约50 cm,其中空肠40 cm,回肠10 cm,保留回盲瓣及全部结肠.术后病理证实肠系膜静脉及肠壁小静脉内多发性血栓形成伴血管栓塞.患者术后予抗感染、抑酸、生长抑素及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出现低钾低钠血症,予以纠正;术后血白蛋白逐渐由41 g/L降低至29 g/L.3月30日患者出现发热,最高38.7℃,腹壁切口可见少量渗液,予头孢唑肟后未见明显好转,4月2日再次出现高热、尿少,体温升至39.9℃,予补液、地塞米松、速尿等处理后应家属要求转至我院继续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尿少,肛门排气排便少,因卧床未称体重.查体:体温38.4℃,身高168 cm,体型中等;腹部平坦,腹部正中见长约12 cm手术瘢痕,部分愈合欠佳,可见脂肪液化样渗液;腹中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肠鸣音弱,约1~2次/min.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现57岁。于2006年六月因“腹胀一周”门诊检查B超发现右肾上极肿物,考虑肾癌;检查上腹部CT提示:1、右肾上极4cm左右大小异常团块影CT值26-43HU,增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左肾小囊肿。2、横结肠异常密度,考虑肠套叠。回盲部肿瘤建议结肠造影。做肠镜发现回盲部肿瘤及多发息肉,病理诊断结肠腺癌。患者既往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10年。家族中患者父亲死于胃癌,其弟弟也在其手术后1年发现右侧肾癌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例1:女患,14岁。主因“便血5 d”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阴性,腹部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腹部B超、纤维结肠镜未发现异常,99Tcm扫描见有异位胃粘膜,考虑肠重复畸形。于2004年11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距回盲部18.0cm处见两条小肠共同开口于回肠。重复肠管长约30.0 cm。重复回肠近端盲端,远端开口于回肠,正常回肠到屈氏韧带未见异常。行重复肠管及系膜连同部分正常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病理检查:肠重复(回肠),小肠慢性溃疡,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人康复出院,随访半年无不适。例2:女婴,2个月。因“腹胀,呕吐10 d”入院。患…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8岁。左侧胸腹部外伤后2小时因腹痛入院,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入院后半小时患者腹痛加剧,呈阵发性绞痛,即在抗休克同时剖腹,见腹腔积血约2000ml,脾破裂3处,行脾切除术。探查小肠时,发现距回盲部约90cm处回肠,回肠套迭长约5cm。手法整复,肠壁血运良好。12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1岁。主因“间断腹痛5年”入院。入院前10 d行B超检查,显示胆囊内可见4·9 cm×2·4 cm形态欠规则肿物。入院查体:口唇、口腔黏膜、双手指端可见多处黑色素沉着(图1,2)。腹部平软,胆囊区轻压痛。其余未见异常。既往病史:患者曾于5年前因肠套叠、胆囊内包块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肠套叠,小肠多发息肉,胆囊息肉。切除80 cm长的套叠小肠。术后病理:小肠分叶状肿物,3·5cm×2·5 cm×1·5 cm,紫褐色,病理诊断考虑小肠错构瘤。家族史:患者母亲和妹妹患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综合征),母亲于8年前死于卵巢癌。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胆…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8岁,1995年5月3日人院,住院号:306663。患者入院前20天起中上腹隐痛,入院前4天起腹胀痛较前明显,阵发性加剧,并停止肛门排便排气,伴恶心。腹部平片示“右隔下大量半月形游离气体,小肠积气伴液平,扩张明显”,以“消化道穿孔”急诊入院。患者有腹泻、便秘交替史10年,从未便血。曾行钡剂灌肠检查,示“乙结肠过长”。检查时腹明显膨胀,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伴气过水声。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急诊探腹,发现小肠顺钟向扭转360°,明显扩张,直径约10cm,自曲氏韧带下10cm至回盲部10cm处小肠浆膜下均有弥漫性透亮小囊肿,距回盲部约15cm处一段小肠有大小不等的透亮囊肿成簇状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