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究犀角地黄汤合方含药血清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效应性T细胞(Teff)/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影响,并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大鼠分为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每组10只,分别使用犀角地黄汤合方颗粒和蒸馏水连续灌胃3 d,收取2组大鼠全血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收集健康志愿者和ITP患者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磁珠分选CD4+ T细胞,抗CD3/CD28抗体培养体系活化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CD4+ T细胞,模型组及实验组为ITP患者CD4+ T细胞,实验组采用含药血清干预72 h,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大鼠空白血清干预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 T细胞中Teff/Treg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17及Treg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 CD4阳性率为(99.44±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4+ T细胞中Teff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reg比例明显降低,Teff/Treg比值增大,IL-2、IL-6、IL-17、IFN-γ、TNF-α水平以及PI3K、p-PI3K、mTOR、p-mTOR蛋白水平升高,TGF-β、IL-10、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CD4+ T细胞中Teff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升高,Teff/Treg比值减小,IL-2、IL-6、IL-17、IFN-γ、TNF-α水平以及PI3K、p-PI3K、mTOR、p-mTOR蛋白水平降低,TGF-β、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合方含药血清能够调节ITP患者Teff/Treg的分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PI3K、mTOR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方对肝郁脾虚证FD大鼠血浆脑肠肽的影响。方法:70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0只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复合因素法造模21d,造模成功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肝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柴芍六君子汤组、多潘立酮组。分组后,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4d,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体积纯净水。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脑肠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活血方各组大鼠血浆Ghrelin、MTL含量显著增加(P<0.05), CCK、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大鼠血浆GAS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组大鼠血浆GAS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浆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具有调节肝郁脾虚证FD大鼠Ghrelin、MTL 、CCK、 VIP、GAS、CG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颗粒对大鼠心气虚证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制作心气虚证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大、小剂量实验组(2.0,0.5 g/100 g益气活血颗粒)、对照组(1 g/100 g天王补心丸)及空白组,均1次/日,连续7d灌胃,观察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外周血CD3+、CD4+低于空白组, CD8+含量高于空白组,且与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益气活血颗粒可升高CD3+、CD4+的含量,降低CD8+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HBV DNA阳性慢性HBV携带者(ASC)随机分成健脾益气方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n=18)进行比较;ASC治疗24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脾益气方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24周后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健脾益气方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蒿鳖甲汤对AML-CR患者CD34+源DC诱导过程IL-12的影响。方法: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AML-CR患者4例,免疫磁珠法提取CD34+细胞后以细胞因子扩增CD34+细胞,再以含药血清与细胞因子共诱导DC,观察DC形态,ILISA法分别检测第0、6、9天的IL-12水平。结果:各组IL-12水平随DC的逐渐成熟而逐渐升高,其中含药血清组与空白、因子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因子、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因子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蒿鳖甲汤在体外能从造血干细胞层面提高AML-CR患者IL-12水平,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性肠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细菌性肠炎的免疫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软胶囊组(0.324 g·kg-1)、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0.225 g·kg-1)、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4.66、2.33、1.16 g·kg-1),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细菌菌株法复制细菌性肠炎模型。各治疗组于第3次注射后,连续灌胃给药2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0和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除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LDH)、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高剂量组(JWG)、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剂量组(JWZ)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P<0.05,P<0.01)。结论: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性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L-10、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合方含药血清对树突状细胞(DC)激活T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每组5只,分别使用犀角地黄汤合方和蒸馏水连续灌胃3 d,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分选15例健康志愿者及8例ITP患者CD4+ T细胞,将荷载血小板抗原的DC与CD4+ T细胞共培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犀角地黄汤合方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为荷载血小板抗原的DC与健康志愿者CD4+ T细胞,模型组和犀角地黄汤合方低、中、高剂量组为荷载血小板抗原的DC与ITP患者的CD4+ T细胞,其中对照组和模型组加入大鼠空白血清,犀角地黄汤合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5%、10%及20%大鼠含药血清。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 T细胞的增殖情况,各组调节性T细胞(Treg)和效应性T细胞(Teff)的比例以及CD4+ T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17以及抑炎因子转化因子-β(TGF-β)、IL-10的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4+ T细胞增殖百分比、Teff细胞比例以及促炎因子IL-2、IFN-γ和IL-17升高(P<0.05),Treg细胞比例、CD4+ 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以及抑炎因子TGF-β、IL-10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犀角地黄汤合方低、中、高剂量组CD4+ T细胞增殖百分比、Teff细胞比例依次降低,Treg细胞比例、CD4+ T细胞表面PD-1表达量和抑炎因子IL-10、TGF-β升高(P<0.05),促炎因子IL-2的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犀角地黄汤合方中、高剂量组IFN-γ和IL-17降低(P<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合方尤其是高剂量组含药血清能够在体外调节ITP患者CD4+ T细胞的过度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这可能是犀角地黄汤合方治疗ITP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D-1/PD-L1途径在肺癌中表达情况及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就诊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顺铂治疗组(B组)、吉西他滨治疗组(C组)和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组(D)组,每组20例,收集各组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再以1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E组)的手术切除组织作参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选择10例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员(F组)外周血为空白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D、F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D-L1+ 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B、C、D、F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4、IL-10的含量.结果 E组PD-1、PD-L1未见表达,A组PD-1、PD-L1的表达较E组上调(P<0.01),B、C、D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B、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F组均可检测到PD-L1+ 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但B、C、D组中PD-L1+ CD68+巨噬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F组(P<0.01).B组和C组均可降低PD-L1+ CD68+巨噬细胞的比例(P<0.05),而D组PD-L1+ CD68+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下调(P<0.01).B、C、D组治疗前外周血血清中IL-2和IL-4含量较F组低(P<0.01),IL-10含量较F组高(P<0.01),治疗后B、C、D组外周血血清中IL-2和IL-4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P<0.05),IL-10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 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可下调肺癌组织中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降低PD-L1+ 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恢复PD-L1对IL-2、IL-4,IL-10所产生的影响,较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健脾解毒方对裸鼠人肠癌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肠癌COLO-205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250、500、1000mg/(kg·d)]和阿霉素组[1mg/(kg·d)]。给药第21天,各组均处死荷瘤鼠,测量肿瘤大小及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的MVD和COX-2表达;ELISA测定血清中VEGF的表达。结果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33.33%、36.54%、44.0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瘤体MVD计数分别为63.67±3.21、50.33±4.51、47.00±3.00、34.67±4.5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VEGF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调(P0.01)。健脾解毒方能够下调瘤体中COX-2蛋白表达,并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健脾解毒方对人肠癌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血管新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和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NTL)、空白干预组(JPSG)、模型对照组(STZ)、药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STZ+JPSGD、STZ+JPSGG)各6,6,12,12,12只,健脾疏肝颗粒或纯化水灌胃20 d,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胰高血糖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TZ+JPSGD组、STZ+JPSGG组小鼠FBG、FINS、HOMA-IR、血脂、胰高血糖素均显著趋于正常,SOD、MDA、GSH-Px活性明显改善,GLP-1表达接近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疏肝颗粒对STZ模型小鼠具有明显降糖、降脂作用,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调节GLP-1表达和FINS、胰高血糖素水平来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组)60例及观察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组)60例。对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3个月,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变化、最大尿流率(MFR)变化、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与TUPRP均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但TUPRP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TUR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鸦胆子乳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2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鸦胆子乳剂注射液30 mL qd×30 d TP方案静脉化疗2疗程。对照组:单用TP方案(用法剂量同治疗组)静脉化疗2个疗程。分别于化疗前一天、第二个疗程结束后(即第42天)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技术要求收集标本送检。结果血清MMP-2水平与TNM分期呈线性关系;治疗组其下调MMP-2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获益率治疗组虽有升高,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2水平与肺癌进展和预后相关;鸦胆子乳剂具下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2水平的作用,即有一定的MMP抑制物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36例),予以凉血解毒,滋肾柔肝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大黄虫丸,治疗6个月,观察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经治疗全血清透视质酸(HA),层粘蛋白(LM),IV型胶原肽(C-IV)及Ⅱ型前胶原肽(PⅢP)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凉血解毒、滋肾柔肝法是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重要法则,所选方药是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庶虫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型疗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缺乏合适的疗效评价体系,阻碍了中医现代化发展。探讨基于证型的疗效评价的软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通过841例老年科临床病例的证型数字化,测度病机属性间相似性(相关性),确定病机的五脏归属,和通过症状的五脏归属量化五脏受损程度,举例说明了建立五脏疗效评价模型的方法步骤。841例临床病例证型疗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对中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尤其适于中医智能化辨证论治研究。  相似文献   

15.
贡永宁  郭平 《医药世界》2010,12(3):209-21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与氯丙嗪组(为对照组30例)进行3个月的临床研究,用PANSS、WHO QOL-100分别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治疗后阿立哌唑组患者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改善优于氯丙嗪组;阿立哌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除精神支柱外均有明显提高;氯丙嗪仅能部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患者的生活、心理和独立性领域没有明显改善。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前列腺电切术(PKRP)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行PKRP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60例,按照手术申请单提交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调节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及镇静药物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及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回顾性分析护理对策并进行改进。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膀胱痉挛、尿液反流等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调节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及镇静药物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40例2-13岁原发性肾病患儿血GSHPX/LPO经值变化,对照组为50例体检健康儿童,结果表明:肾病组血GSHPX/LPO比值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本病确实存在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为肾病的抗氧化治疗提供了又一客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注射HCG次日,血清HCG/LH比值的高低对获卯率的影响,并确定合适的临床参数。方法通过对本中心194例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超促排卵患者的数据分析,比较了HCG次日HCG/LH比值水平,并取比值1.0为界分为两组,分别比较两组获卵率和可利用胚胎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分析,从总体的临床结局上看,两者无明显差异,但是从获得的卵子数上来讲,1组(HCG/LH≤1.0)获卵率要高于2组(HCG/LH〉1.0)(84.49%vs71.35%),可利用胚胎率分别为84.00%和71.30%。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促排卵周期中,HCG/LH水平相对越低,也就是说,LH水平较高时,所获得的卵子数是较高的,这也完全符合临床,虽然我们的临床结局没有差异,但是相对来讲,获卵率的提高,对临床妊娠率也是一种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类新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从传统中草药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探讨其抗缺血性脑损伤机制是否与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我们参照文献[1,2]测定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和体内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吕承哲  张全英  王蒙 《中国药房》2011,(29):2764-2766
目的:考察左旋丁苯酞在聚氯乙烯(PVC)输液器中的吸附情况。方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与左旋丁苯酞注射液混合,制备成低、高浓度的左旋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模拟临床静脉滴注,流经PVC输液器,在120min内不同时间段收集流出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左旋丁苯酞浓度,并分别与流经输液器前(0m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高浓度左旋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流经输液器前、后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C输液器对左旋丁苯酞有吸附作用,临床应用时应考虑配备合适的输液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