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组单环刺螠纤溶酶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重组单环刺螠纤溶酶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重组表达单环刺螠纤溶酶,并通过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酶活力,体外抗凝试验检测抗凝效果。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并测定重组单环刺螠纤溶酶对大鼠心肌梗死质量比、血清学生化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重组单环刺螠纤溶酶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抑制AST、LDH、CK的升高,延长PT、APTT、TT,降低FIB,降低PAI-1活性,升高t-PA活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重组单环刺螠纤溶酶能明显增强纤溶活性,降低凝血时间,说明其抑制凝血系统、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重组单环刺螠纤溶酶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此结果可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mRNA表达,及对血浆纤溶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大鼠丹参素治疗一周后,应用自体血栓注入大鼠脑动脉制成糖尿病脑梗塞模型。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PA、PAI-I含量,RT-PCR方法测定脑组织中t-PA与PAI-I,u-PA与NSP的mRNA表达。结果丹参素治疗组促纤溶因子t-PA含量及mRNA表达升高、抑制因子PAI-I含量及mRNA表达降低。作用强度随丹参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u-PAmRNA、NSP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丹参素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血浆纤溶功能,通过促进t-PA含量及其mRNA表达、抑制PAI-I含量及其mR-NA表达,而提高鼠脑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2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用ADP做诱导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血液凝聚仪定量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采用酶标仪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CRP)采用生化分析仪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与16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PAGT:MAR、FIB、vWF、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PA、PT、APTT和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MAR、FIB、vWF、CRP水平增高且t-PA水平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PT、APTT、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联合检测上述分子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深静脉栓塞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深静脉栓塞(DVT)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35例深静脉栓塞患者和35例健康者血浆(对照组),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深静脉栓塞患者PT、FIB、TT、D-dimer和FD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PTT延长不超过10秒,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深静脉栓塞患者血液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在血栓形成过程机体呈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后机体继发纤溶亢进,各项指标可作为DVT患者安全、有效的筛查试验,D-二聚体和FDP对DVT的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及避免发生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肝癌病人凝血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定量等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对73例肝癌(原发性肝癌42例,继发性肝癌31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凝血常规及D-dimer测定;凝血常规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D-dime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继发性肝癌PT、APTT均明显延长,D-dime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TT延长,FIB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癌病人血浆PT、APTT、FIB、TT及D-dimer参数均有变化,提示有不同程度凝血及纤溶异常。上述指标的检测可客观地评价肝癌病人凝血和纤溶功能状况,对于观察病情和判断疗效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香椿子水煎剂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桂兰  陈超 《中国药房》2011,(15):1364-1366
目的:研究香椿子水煎剂的抗血栓作用。方法:测定正常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复制大鼠静脉血栓模型并称取血栓湿重。复制血瘀证模型大鼠,并测定其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以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含量。结果:280、700、980 mg·kg-1剂量下香椿子水煎剂均可延长大鼠PT、TT、APTT。700、980 mg·kg-1剂量下香椿子水煎剂可使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栓湿重显著降低(P<0.01)。香椿子水煎剂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TXB2含量无显著影响,700、980 mg·kg-1剂量下香椿子水煎剂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P<0.01),但对t-PA、PAI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香椿子水煎剂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7.
成小蔓  杨辉 《中国药业》2005,14(6):30-31
目的:探讨口服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抗血栓的作用.方法:将24只Beagle犬,随机分为水蛭素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600,300,150 AUT/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各试验组动物均经口给药,分别于给药前、达稳态前和达稳态后取血1~4 mL,测定凝血时间(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制作血栓模型,计算深静脉血栓形成百分率和血栓重量.结果:各用药组CT,PT,TT,APTT值与空白对照组均有差异或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给药对FBG没有明显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百分率和血栓重量也有差异或显著差异.结论:口服重组水蛭素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凝血酶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可用于防治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蒲黄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大鼠动静脉吻合血栓形成模型和电刺激损伤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实验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0.3 g/kg)、蒲黄煎液高剂量组(8 g/kg)、中剂量组(4 g/kg)、低剂量组(2 g/kg),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1 h建立模型,测定各组动物血栓湿重及血栓栓塞率;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蒲黄能抑制动静脉吻合血栓的形成,使血栓湿重降低,血栓抑制率达15%~43%;同时蒲黄降低了大鼠电刺激动脉血栓栓塞率,使大鼠APTT、PT、TT明显延长,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蒲黄能够对抗在体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其抗血栓机制可能与APTT、PT、TT指标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8):2265-2265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红细胞沉降率(ESR)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5):2393-2393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红细胞沉降率(ES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肌萎灵冻干粉特征峰进行指认鉴定。方法 采用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乙酸,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离子源为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源(ESI),雾化气压力:275.8 kPa;辅助气压力:137.9 kPa;毛细管温度:340 ℃;喷雾电压:4.2 kV。选择正负离子扫描方式,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图及其特征碎片。结果 肌萎灵冻干粉指纹图谱特征峰标出12个峰,其中7个色谱峰为人参主要成分,另外5个峰为淫羊藿主要成分。结论 本试验确定了肌萎灵冻干粉主要功效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来源,对肌萎灵冻干粉化学表征及质量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及冻干粉的稳定性,为合理用药、剂型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强光照射、高湿度试验法考察稳定性,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在强光照射后含量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其降解速率常数约为恒温加速试验的2倍,溶液pH变化都不明显。冻干粉在强光照射时药物含量及其水溶液下降明显,而在高湿或加热环境中变化不大,高湿环境中放置10d吸湿百分率均值小于1%,粉末颜色及形状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主要对强光照射不稳定,高温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冻干粉的稳定性也主要受光照影响,对湿、热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针治疗稳定型心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我院13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纹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静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加用丹参冻干粉针静点,两组均每天1次静点,治疗10d后统计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显著,其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冻干粉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作用安全,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干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冻干粉针剂糖含量测定。方法:酚-硫酸法测定,经方法学考查,以葡萄糖作对照品,苯酚.硫酸作显色剂.在最大吸收波长490nm处洲定吸收度。结果:葡萄糖浓度在1.4725~14.7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加热反应时间为15min;精密度RSD=0.0548%;稳定性RSD=0.193%;重现性RSD=1.24%;回收率100.9%,RSD=1.83%。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中野黄芩苷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C18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野黄芩苷与其他组分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线性范围为0.15~2.4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为1.22%.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1~2L/min、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8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经丹参冻干粉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同时加用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TMC-HM-LP)的冻干粉,并筛选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用"薄膜分散-pH梯度法"制备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并采用孵育包衣法、低温高速离心法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测定其包衣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其冻干粉的外观在冻干前和复溶后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作为对比指标,优选出最佳的冻干工艺以及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比例。结果:以葡萄糖-乳糖-甘露醇(2:1:0.5)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分步预冻"的方法和-80℃冷冻干燥技术得到的TMC-HM-LP外观良好,冻干前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较小。结论: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并结合冻干保护剂的优选,可显著提高包衣脂质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选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槲皮素纳米脂质体(QUE-NL)冻干粉,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纳米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优选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冻干保护剂的最佳比例。结果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油相比例为1.5∶1.0,冻干保护剂选用麦芽糖和甘露醇,5%甘露醇+5%麦芽糖(1∶1),以此制备工艺制得的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包封率和载药量较为理想。结论以优选工艺制备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的方法简易、可行。  相似文献   

19.
程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12):1537-1540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冻干)临床应用的药物相关问题(drug-related problems,DRPs)。方法 通过住院系统电子病历平台,选取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出院患者中所有使用注射用丹参(冻干)的相关病例,采用国际通用的西班牙DRPs研究方法Granada-Ⅱ分类法,对住院患者注射用丹参(冻干)用药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 397份注射用丹参(冻干)病例均发生了DRPs,累计发生1 019药次DRPs,包括413药次DRP5,317药次DRP2,227药次DRP6,62药次DRP4。DRP5主要表现为溶媒量过少,DRP2表现为无适应证用药,DRP6表现为超剂量使用药,DRP4表现为疗程不足。结论 依据DRPs的调查结果,医院应加强注射用丹参(冻干)合理用药干预,提高注射用丹参用药的安全性、必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刘斌  吴文珠 《黑龙江医药》2006,19(6):433-43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蜂王浆冻干粉中王浆酸(10-HDA)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_(18)(250×4.6mm,5um)色谱柱,以甲醇-水-0.03MHCI(55:35: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00mL/moL,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结果:10-HDA在0.05-0.5mg·mL~(-1)范围内峰面积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78),精密度为0.42%(n=6)。结论:采用HPLC测定蜂王浆冻干粉中王浆酸的含量,准确、分离度好,可作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