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患者男,26岁,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1+周于我院就诊.无乙肝病史,无发热、黄染、呕吐、腹泻等.体格检查:右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锁骨中线肋下三指处可触及肝脏下缘.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96 U/L,谷草转氨酶46 U/L,碱性磷酸酶(ALP)203 U/L,低密度脂蛋白(LDH)420 U/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  相似文献   

3.
4.
患者女,90岁,因左额部皮下包块进行性增大5个月就诊.患者以发现左额部一绿豆大小结节起病,触之较韧,无活动和压痛,表面无红肿发热.CT表现:左侧额部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块影,境界清楚,密度较均匀,广基底,CT值约20 HU,邻近颅骨呈咬凿状骨质破坏(图1).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8岁,无特殊不适。外院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叶包膜下占位。2年前在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图1,2):肝右叶包膜下见2个紧邻的类圆形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6.
7.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造影表现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5岁,右上腹不适8年余,加重1周来院就诊。查体:一般状况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采用AlokaSSD—α1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行肝脏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肝脏形态大小失常,于肝左内叶及右前叶问探及一高回声团块,约95mm×89mm大小,边界清晰;另于该肿物左上方即左叶近肝表面及右后叶分别可见46mm×41mm、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3岁,因右上腹疼痛4 d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压痛,可触及一肿块,质中,界清,活动度差,Murphy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胆囊体积增大,腔内可见多个团状强光反射,并可见暗淡光团附着于胆囊壁上,不移动.胆囊外可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6.5 cm×5.9 cm×5.9 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无具体包膜,包块上界与胆囊底部关系密切(图1).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4岁,主因"间断性腹部隐痛6个月"入院.患者无乙肝病史及酗酒史,乙肝表面抗原阴性,AFP(一).查体:患者一般状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稍膨隆,肝脏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问,肋下3 cm,肝区叩击痛阳性.超声检查:肝脏形态饱满,左叶厚度8.5 cm,回声均质,右叶厚度14.5 cm,可探及一稍强回声团,大小13.0 cm×9.8 cm×8.9 cm,边界清晰,内部回声致密、不均,可见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CDFI: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肝门部及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肝右叶实性占位,考虑脂肪肉瘤.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穿刺过程中手感瘤体较硬,病理诊断:肝黏液样型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E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总结1例腹膜后EIMT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7岁.左上腹疼痛半年,疼痛加重伴腹胀1个月.CT示左上腹腔占位.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后降结肠脾曲肠系膜内,与脾、胰尾、膈肌关系密切.大体见肿瘤呈结节状,位于肠系膜内,侵及肠壁并与周围脂肪、脾、胰及横纹肌组织粘连.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或结节状,间质明显黏液样变性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瘤细胞圆形、多角或梭形,胞质丰富,呈上皮样,染色质空泡状,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desmin、ALK和AAT弥漫强(+),部分瘤细胞EMA、CD30、WT-1、D2-40、CD99和p53(+),Ki-67阳性指数10% ~ 20%.荧光原位杂交示有ALK基因重排.患者术后2个月肿瘤局部复发,出现肝、肺多发转移,于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 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是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罕见的恶性上皮样亚型;诊断依据部位、典型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点,特别是核膜和核周ALK(+).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术后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为辅助治疗.此类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EIMS)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鉴别.方法 对1例EIMS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ALK基因重排,观察其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女,56岁,腹痛2月余.肿物位于肠系膜,直径约15 cm,切面黏液样外观.镜下见肿瘤富于黏液背景,瘤细胞呈弥漫或团块状分...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喉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喉LGMS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59岁.临床表现为声嘶、呼吸困难及吞咽疼痛.肿瘤位于喉室左侧黏膜下,组织学显示呈束状、旋涡状或不规则形排列;瘤细胞呈胖梭形,胞质界限不清、淡嗜酸性,核两端逐渐变尖,多形性明显;部分区域血管丰富并见灶性坏死.免疫组化示SMA、calponin和desmin (+),而CK、S-100和h-caldesmon(-).结论 发生于喉的LGMS极为罕见,其形态学诊断易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肉瘤样癌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相混淆.本瘤易复发但很少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应注意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3岁,因呕吐咖啡样物,黑便,乏力伴阵发性右上腹痛9d入院。在外院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入院时查体:体温37℃,脉搏16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一般状志差,贫血外观,心肺正常,右上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件右腰背部疼痛,其他来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ow-grade myofibroblasticsarcoma,LGMS)由具有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的细胞所构成,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累及部位广泛,最常见于头颈部及四肢等浅表组织.本文报道近期收治的13 例头颈部LGMS 患者,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组织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4岁,主因反复右上腹痛2月入院。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阴性,既往无肝炎史。入院前1月CT检查表现为:肝右叶一均衡低密度灶,直径约11.0cm,动态增强后早期病灶周边部结节状,团块状强化,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向病灶中央填充,呈高密度灶,病灶中央一直呈低密度,  相似文献   

17.
肺及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各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1:男62岁,因咳嗽、咳痰、胸痛伴发热20余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8.7 ℃,血常规:白细胞为13.2×109个/L,中性粒细胞0.76.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6.51 ng/ml, 甲胎蛋白、糖类抗原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肝脏炎性假瘤(HIPT)属于一种良性局灶性炎性病变,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及特异度的检查手段,容易与肝脏恶性肿瘤混淆。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HIPT的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HIP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就诊且病理确诊的HIPT超声造影资料,分析HIPT的回声、形态、边界、超声造影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程度及模式、增强形态等特征。结果 共纳入患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9~74岁,病灶直径0.9~8.5 cm。超声造影显示80.0%(12/15)的病灶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的“快进快出”模式。增强形态方面,80.0%(12/15)病灶呈整体或周边增强、内部无坏死液化区,其中呈整体高增强、内部无坏死液化区60.0%(9/15)。仅20.0%(3/15)病灶内可见坏死液化区。13.3%(2/15)病灶周边肝实质动脉期早期略呈节段性一过性高增强。结论 HIPT增强模式多为“快进快出”,动脉期增强形态以整体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内部无坏死液化区为主。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9岁。1年前于外院体检B超发现右肝后叶占位,未治.近来B超复查见右肝占位进行性增大.行CT检查提示肝癌不能除外,遂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黄疸、体质量减轻,入院查体、血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0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如杏大小,无特殊不适,不伴发热、红肿及疼痛;近2个月来肿物增大较快,如拳头大小,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外科检查:双乳不对称,左乳明显增大,无乳头内陷及皮肤颜色改变,左乳可扪及一大小约10cm×8cm的肿物,质韧,中央部分较软,边界清,表面光滑,与胸壁无粘连,无触痛,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侧乳房及腋窝无异常。超声检查:左乳房皮下与胸大肌之间见一实性肿物,大小约12 .0cm×10 .1cm×4.8cm ,边界尚清,内部回声杂乱,明显不均,低回声内有散在粗颗粒状强回声及呈簇状分布的细点状强回声(图1) ;彩色多普勒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