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髋关节疼痛、跛行、活动受限以及不同程度的姿势畸形是儿童髋关节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但合并有患肢假性增长的则不多见,这是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症的典型临床表观。我科自1998年3月~2003年4月共收治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症病例22例,采用皮牵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2~11岁,平均7.5岁。左侧8例,右侧15例。所有病例均有行走时骨盆明显倾斜、患侧抬高、患肢有典型的假性增长、髋关节疼痛、跛行、姿势畸形、髋关节前内侧压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尤其以内外旋转为主。患儿均在外伤后一周就诊,髋关节X线平 相似文献
2.
3.
髋关节滑膜嵌顿症系指髋关节滑膜嵌入股骨头与髋臼之间,引起的以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的症候群,儿童多见。我们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3岁,平均4-7岁,其中6~8岁占83-5%。均为单髋,左侧29例,右侧19例。有高处跃下过量活动者33例,髋部轻度扭伤史者15例。1-2 临床表现 表现为发病急、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患儿双腿不能完全并拢、跛行、无体温增高。髋关节前部深压痛,股内… 相似文献
4.
小儿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又称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是小儿骨科常见病,起病急,以晨起突发跛行、疼痛或拒绝行走为就诊特点,治疗方法多样。自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采用蛙式复位的方法治疗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1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男98例,女38例;年龄13个月~5岁,平均3.2岁;病程2h-3d。 相似文献
5.
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与肠道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与肠道病毒感染的关系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武汉市儿童医院 1 998年 5月~2 0 0 0年 3月收治的患儿 1 62例 ,其中男91例 ,女 71例 ,年龄 9个月~ 1 3岁。患儿入院当日取静脉血 ,部分取关节腔液 1~ 2ml,作腺病毒 (AdV)、巨细胞病毒(CMV)、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柯萨奇病毒B组 (CVB) 1 6型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CVB1 6分型诊断试验 ;关节腔液经无菌取样后 ,在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作病毒分离并鉴定。二、结果在受检的 1 62例患儿血液标本中 ,共检… 相似文献
6.
7.
少儿髋关节急性滑膜炎的B超检查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100700)盛旭明急性髋关节滑膜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少儿损伤性疾病。由于客观检查阳性率不高,尤其是一过性滑膜炎[1]常易被误诊或漏诊,常用的普通X线拍片,由于受条件限制常无阳性结果。尤其对较小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动态超声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动态监测的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病例35例。对所有病例双侧髋关节进行超声动态检查研究,测量髋关节滑膜厚度和前隐窝积液情况并行分型记录,及观察股骨头前颈升动脉血流信号等。于就诊时、治疗期间1周1次,直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记录病程。恢复后1个月超声检查1次,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35例患儿患髋共50个,超声图像均显示股骨颈颈前间隙增宽,32个合并关节腔积液,1例为一侧髋关节滑膜嵌顿。首次发病为单纯髋关节囊肿胀型恢复较快,关节腔积液型症状较重、病程较长;关节囊肿胀声像恢复慢于积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侧髋关节血流信号较健侧丰富,追踪半年至1年未出现股骨头软骨增厚、破碎及骨膜掀起等。结论小儿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具有一定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特征,动态超声检查能够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不仅有助于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早期诊断,观察疗效,指导治疗,还可早期发现滑膜嵌顿症及Perthes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髋关节滑膜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少儿损伤性疾病[1] ,治疗方法较多 ,本文就我院 1988~ 1998年采用手法与牵引治疗的 78例急性髋关节滑膜炎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中男 6 9例 ,女 9例 ;年龄 2~ 10岁。左侧 31例 ,右侧 47例 ,发病 1~ 7d。诊断标准 :①多有蹦高、跳下、滑倒等外伤史。②述膝关节或大腿内侧疼痛不适。③跛行 ,走得愈快愈明显。④患肢比健肢长。⑤骨盆X线片示骨盆向患侧倾斜。⑥部分患儿有低热、咳嗽、白细胞计数增高。2 治疗方法牵引治疗 32例 ,入院后行患肢皮肤牵引 ,重量 2~ 3kg。静脉点滴青霉素 ,疗程 5~ … 相似文献
10.
儿童髋关节急性滑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3年至 1997年共诊治儿童髋关节急性滑膜炎5 42例 ,占骨伤科门诊总量的 5 8‰。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 1 性别及部位 5 42例中 ,男 35 8例 ,女 184例 ;左髋关节发病 2 6 4例 ,右髋关节发病 2 78例 ,双髋关节同时发病者尚未发现。1 2 发病年龄及季节见表 1和表 2表 1 儿童髋关节急性滑膜炎发病年龄调查年龄例数年龄例数1 0~ 1 2月 80 8岁 42岁 1 82 9岁 63岁 1 1 4 1 0岁 64岁 981 1岁 45岁 2 0 1 2岁 26岁 1 0 1 3岁 27岁 81 4岁 6表 2 儿童髋关节急性滑膜炎全年发病调查月份病例数月份病例数1 87 …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方法 1995年1月~2002年6月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33例(33髋),其中男7髋,女26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2例,感染后松动8例(其中2例合并窦道形成);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3例,不伴有假体中心性脱位.对无菌性松动和股骨头磨损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13例,生物固定型假体12例,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8例感染患者均行一期骨水泥固定型全髋置换. 结果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11个月.2例出现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不稳;4例遗留持续性疼痛,无假体脱位、断裂.本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4~47分(平均38.6分),上升为术后的68~88分(平均82.4分),满意率87.9%. 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髋臼侧翻修假体可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选择生物型假体,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感染后的翻修选择骨水泥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12.
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评价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分析影响其中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93例,男36例,女40例。手术时年龄40~73岁,平均56.4岁。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7例,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分值12~56分,平均37.2分。获得随访76例85髋,随访时间30~86个月,平均49.3个月,随访时均进行Harris评分、髋关节及股骨上段正侧位X线片复查。结果 术后并发脱位1例,深静脉栓塞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1例出现局部感染,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和围手术期,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90.9分,优良率为91.9%。23髋(27.5%)诉大腿上段痛,14髋(16.5%)有股骨近段骨吸收溶解,2髋(2.4%)出现松动,股骨柄假体内翻置入时Harris评分较低。结论 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关节炎的中长期疗效满意,部分患者大腿痛可能与股骨柄内翻位固定和股骨近段骨溶解有关,股骨近段骨溶解是影响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软组织修复、创伤愈合及骨缺损修复均有促进作用,通过建立蛋白酶诱导的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并以PRP进行干预,探讨PRP对滑膜炎的抑制及治疗作用。方法取6月龄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 kg;于兔耳中央动脉取血采用Landesberg等的方法制备PRP,同时对外周血及PRP进行血小板计数及PDGF、TGF和VEGF浓度检测。于20只兔双侧膝关节内分别注射0.3 mL 4%木瓜蛋白酶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实验组:双侧膝关节每周注射0.3 mL PRP,共10周;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于第1次注射后第2、4、6、8、10周取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及IL-1β浓度,取膝关节滑膜标本行大体及HE染色观察,并根据Mankin评分标准对滑膜评分。结果血小板计数示PRP中血小板浓度约为外周血的6.8倍。PRP中PDGF、TGF-β和VEGF的浓度分别约为外周血中的5、8、7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实验组第2、6、8、10周红细胞沉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4、6、8、10周IL-1β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关节滑膜广泛水肿、增厚,表面纤维素性渗出,标本滑膜表面偶见血管翳样组织出现;实验组自第2周开始,可见滑膜渗出减少,随时间延长表面充血现象减轻,水肿程度下降,第10周时可见标本滑膜略增厚,未见明显水肿,表面少量淡黄色关节液覆盖,无粘连现象。实验组第4、6、8、10周Mankin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通过修复受损组织、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途径,对蛋白酶诱导的兔滑膜炎发挥缓解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在临床运用中的早期疗效分析. 方法 1999年1月~2001年6月,12例因各种原因需行全髋关节置换者接受了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采用改良Moore小切口,在头下位置将股骨头截断,保留完整的股骨颈.选择合适的外杯,55度外翻角装入.内杯为超高分子聚乙烯,超半径设计保持外翻45度.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随访时摄X线片以了解假体的位置、松动情况及异位骨化.结果 12例均获随访2~4年6个月,平均3.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2分;仅3例出现轻度异位骨化;无假体松动及下沉;1例发生股骨假体柄周围的轻度吸收. 结论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因各种原因需行全髋关节置换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主要适用于无骨质疏松且股骨颈完整者. 相似文献
15.
对严重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或伴有下肢短缩畸形的患者,行髋关节假体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十分困难。为了使髋关节松解术与假体置换术一次完成,对手术切口进行了改进,将Smith-Peterson和Watson-Jones切口联合应用,在髋关节松解的同时进行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11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经1~3年随访,未见假体松动及下沉。总满意率为90.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髋臼重建手术在儿童髋关节病理性脱位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59例(59髋)儿童髋关节病理性脱位,采用髋关节切开复位联合髋臼重建手术治疗。男22例,女37例;年龄1~15岁,平均4.9岁。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病理性脱位33例,髋关节结核26例;病程1个月~10年。髋关节半脱位9例,髋关节全脱位50例。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43~78分,平均61分。14例髋臼指数基本正常,32例轻度增大,13例明显增大。合并髋臼破坏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股骨头部分缺失12例,股骨头完全缺失6例,股骨头颈同时缺失3例;前倾角增大25例;髋内翻畸形9例。结果术后即刻摄X线片示所有髋关节均达中心性复位。55例切口Ⅰ期愈合,4例切口延期愈合。5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年。随访期间无髋关节再脱位。38例髋臼指数基本正常,15例轻度增大。前倾角15~25°,平均20°;颈干角110~140°,平均125°,头颈解剖关系基本恢复正常。术后2年髋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正常18例,屈曲及旋转轻度受限30例,纤维强直5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2~95分,平均87分。结论儿童髋关节病理性脱位常合并严重的髋臼及股骨头颈部骨质破坏及后遗畸形,治疗上应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髋主要病理改变选择适当的髋臼重建术式,并结合股骨头颈重建处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临床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评价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导致翻修的原因、术中常见的困难及处理办法. 方法对1998年6月~2002年1月行全髋翻修术的15例15个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特点.翻修的原因主要为:初次手术技术失误,假体松动下沉,假体位移,髋臼磨损下陷、上移,股骨假体柄断裂等.翻修术的主要难点为:患者年龄偏高,全身情况差;初次置换假体取出以及骨水泥取出较为困难;常有骨缺失,处理有一定难度.提出髓腔内断裂假体取出的办法. 结果 15例翻修术获8个月~4年10个月随访,平均2.4年.2例术后3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其余效果良好,未出现感染、脱位及松动等并发症,功能满意.翻修术后效果好的原因主要与其病情较轻,无严重的骨缺失,初次手术多为股骨头置换等有关. 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临床上对翻修术的要求日趋增多.因手术难度较大,需一定的技术、经验、特殊器械及设备,术者应有充分的准备,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arthroplasty,THA)术中髋臼中心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1月,对29例(32髋)DDH患者行THA。男6例(6髋),女23例(26髋);年龄45~67岁,平均50.6岁。左侧22髋,右侧10髋。DDH按照Crowe分型标准:Ⅰ型12髋,Ⅱ型20髋。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1.9~4.4 cm。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8.6)分。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1髋发生髋关节后脱位。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年~4年6个月,平均2.3年。术后下肢延长0.5~5.8 cm,平均2.5 cm。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7.7±5.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0)。X线片检查示,术后1例1髋髋臼杯假体松动,1例1髋髋臼杯假体外移且外展角过大;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髋臼杯及股骨假体松动和下沉。术后1年髋臼中心水平位置、髋臼中心与泪滴连线垂直距离、髋臼垂直外展角、股骨偏心距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DH行THA时重建髋臼中心能有效延长患者肢体,提高关节功能,降低关节置换失败率。 相似文献
19.
对使用激素所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40例(50个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进行了远期随访。平均随访8年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定标准,平均得分为75分。术后4年内进行翻修术的占2%,5~8年6个月占18%,总翻修率为20%。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假体松动。随访显示,此类手术中远期失败原因除与异物反应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骨改建异常有关。随访资料进一步证实,对此类患者及早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能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胚胎颅骨骨膜移植修复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1990年5月~1994年4月,对42例(47个髋)关节软骨全厚缺损患者采用冷冻保存胚胎颅骨骨膜移植进行修复,其中14例股骨头骨质Ⅳ期坏死者,同时施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骨。对34例(38个髋)进行了2年~6年(平均40个月)随访。结果表明,按照吴之康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良25例,很好5例,好3例,尚可1例。认为,与自体移植物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相比,这种方法无附加损伤,具有移植材料、形态与股骨头相似等特点,是治疗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