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急性脂肪肝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尸检报告法医学教研室王燕付志军吴法尧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病因不明,常发生在妊娠晚期,从发现症状致死亡时间短暂,预后极不良。现将我教研室遇到的1例因妊娠急性脂肪肝导致产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  相似文献   

2.
报告因注射安痛定,内服定定引起过敏性休克至弥散性血管凝血1例的尸检结果,并对药物引起DIC的诊断依据和发生机理作了讨论;提示临床应用安痛定,安定时,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与特异性,对有心脏肾疾病及年老体弱,有过敏史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3.
4.
5.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严重的止血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病理产科易并发DIC,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妇产科DIC的发生率为0.29%,病死率为38.9%。在我国统计的2471例DIC中,病理产科占24.81%左右,仅次于感染性DIC,居第二位。产科DIC可发生于正常或异常的妊娠后期、分娩期或产后某一短暂的时期,主要诱发原因为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与子痫),其它如感染性流产等亦可发生DIC。  相似文献   

6.
7.
唐文庄  苏群豪 《海南医学》2003,14(12):127-127
患者×× ,男性 ,5 0岁 ,因发热 3天于2 0 0 3年 6月 2 6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前 3天发热 ,体温最高达 39℃ ,不规则发热 ,伴寒战 ,双下肢肌肉酸痛 ,出冷汗 ,无大汗淋漓 ,无盗汗及出血 ,无发热 ,无咳嗽 ,无头晕、头痛。入院前在外院查血常规三次 ,白细胞从 6 .0× 1 0 9/L降至 2 .3× 1 0 9/L ,红细胞从 3.95×1 0 1 2 /降至 2 .5× 1 0 1 2 /L ,血小板从 1 5 4×1 0 9/L降至 2 0 .0× 1 0 9/L ,给予鱼腥草、病毒唑等药物治疗 ,效果欠佳。体格检查 :体温 39℃ ,血压 2 0 / 1 2kpa ,神清 ,皮肤粘膜无瘀点、瘀斑 ,无结痂 ,咽无充血 …  相似文献   

8.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发病因素很多,其中因产科并发症引起的尤为常见,产科DIC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凶险,治疗棘手,母婴死亡率高。但如能及时诊治可获愈,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28例产科DIC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年间我院产科分娩25 852人,中期妊娠引产(包括死胎、稽留流产)1 134人,共26 896人,发生DIC 28例,发生率0·10%,低于国内报道的0·14%[1]。DIC患者一般情况:年龄21~44岁,平均28·5岁;初产妇11例(39·3%),经产妇17例(60·7%);孕<37周者15例,≥37周者…  相似文献   

9.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此综合征发展迅速,早期诊断与晚期治疗均较困难,若不积极进行治疗,预后不良。本文对15例急性DIC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28岁,未婚,既往健康,预产期96—11—7,未做产前检查于入院前一周出现手足肿胀、入院前一天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后突然抽搐2次,于1996年10月7日凌晨3时来我院.当时Bp23/17kPa.P120次/分,T 35.6 C.R 20次/分,意识不清,抬入病房.心肺正常,腹围95cm.宫高30cm,无宫缩,胎心140次/分,全身浮肿,尿蛋白(?),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眼底检查动脉变细,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头部CT:脑脱髓鞘病变,脑组织广泛水肿,脑室受压移位.给安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方案。方法选择近10年在本医院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抢救26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应尽早诊断、及时抢救、采取规范有效的综合抢救措施,能够挽救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10年8月发生的18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诱发产科DIC的病因主要有:羊水栓塞、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子痫和先兆子痫、妊娠合并重症肝炎、产后出血、子宫破裂、产科重症感染、过期流产、死胎。1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5例,成功率83.3%。剖宫产9例,子宫切除4例。结论:早期诊断,快速去除病因,及时终止妊娠或切除子宫,大量补充凝血因子,合理使用小剂量肝素是抢救产科DIC成功的关键,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张树海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6):579-580,532,536
心血管手术引起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衡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近年来常有报道,本文就其诱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早期诊治的DIC患者均抢救成功,6例晚期患者均死亡。结论早期诊治是降低产科DIC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手术引起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衡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近年来常有报道,本文就其诱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抗凝血酶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治疗及临床监护水平的提高,败血症相关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仍在上升,故其总死亡率仍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作为其常见的并发症,虽其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复杂,但其中天然抗凝途径功能紊乱起着重要作用。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体内一种重要的含量最丰富的天然抗凝蛋白,目前许多动物及临床试验均表明,在败血症相关DIC患者中应用AT可以改善DIC状况,降低死亡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李凌洁 《吉林医学》2012,(36):7975-7976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为DIC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4例DIC病例中,最终痊愈29例(85.3%),子宫摘除8例,死亡5例(14.7%)。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早期应用肝素,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并补充血容量,果断切除子宫是产科DIC诊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多种临床和实验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评分标准相继被提出,不同评分标准的诊断性能各不相同。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非显性标准的诊断特性是四种标准中最佳者。ISTH显性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及日本危重病协会三种诊断标准的同特点是针对典型DIC的判断。将针对凝血功能紊乱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DIC诊断,在考虑DIC发生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可能不失为早期诊断DIC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疾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5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DIC患者都有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病因素中以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重度)、死胎、胎盘植入引起者最常见.15例均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祛除病因,对症治疗,果断积极的处理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