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姜晓丹  徐如祥  张世忠  邹雨汐  徐强  柳晓秋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1):947-949,W001,W002
为探讨成人骨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无菌条件下行骨穿 ,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获取成人骨髓源细胞 ,以“CYTOKINE·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培养 ,确定神经干细胞的最佳体外生存环境。以细胞克隆方法判断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 ;以NESTIN、NSE及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鉴定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培养所涉及的细胞因子主要有GDNF(2 0ng/ml)、LIF(10ng/ml)和RA(0 5 μg/ml)等。结果发现 ,成人骨髓源细胞在相应培养条件下快速分裂增殖为大而圆并含粗大胞质颗粒的神经干细胞 ,后者形成细胞球 (或称“神经球”) ,该细胞球表达特殊的神经干细胞NESTIN抗原 ;若进一步将这些细胞球分离成单细胞并重新以克隆密度培养 ,单个的细胞又很快形成新的神经球。神经干细胞球进一步分化 ,可见到有的细胞胞体增大并出芽 ,逐渐发育成为较成熟的长突起细胞 ,长突起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并建立有神经纤维样联系 ,表达NSE或GFAP抗原。说明成年人骨髓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以生成神经干细胞 ;用人骨髓组织诱导神经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体外培养的NSCs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损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细胞受绝对数量和移植后局部微环境所限,使其存活率不高,限制了其修复作用,影响了移植效果。笔者通过体外实验,对大鼠NSCs进行缺氧预处理,观察处理后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内源性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提高NSCs移植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表皮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表皮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分子调控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提示通过干预整合素家族的作用、Wnt信号转导通路、Notch信号转导通路以及c-Myc和p163基因的表达等途径,可以控制表皮干细胞命运。这些生物技术的实现将给表皮干细胞在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皮肤构建等方面的应用带来十分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模拟高原训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原训练对大鼠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本研究以大鼠18S-rRNA为内参照,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了60只SD雄性大鼠在模拟不同海拔游泳训练后EPO mRNA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高原对照组中EPO mRNA水平均高于平原对照组,其中高原3000米组和4000米组较平原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在高原训练组中,除了高原2000米训练后1周组及2周组较高原2000米对照组EPO mRNA水平有较大幅度增加外,其余各高原训练组EPO mRNA水平较该组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高原3000米训练后1周组及2周组较高原3000米对照组EPO mRNA水平有显著水平的下降P<0.05,而高原4000米训练后1周组及2周组较高原4000米对照组EPO mRNA水平有非显著水平的下降P>0.05。  相似文献   

5.
嗅鞘细胞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嗅鞘细胞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Millicell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与嗅鞘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共培养,通过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结果 共培养7d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高达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结论 嗅鞘细胞提供的微环境可促进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干细胞(NSC)增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采用改良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VD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腹腔注射EPO,分别于建模后7、14 d提取分离各组大鼠脑组织RNA,采用RT-PCR检测NSC增殖相关调控基因FGF2、EGF、TGFа表达。结果治疗组7 d、14 d时的FGF2、EGF表达均高于VD组(P〈0.05),TGFа表达两组无统计学差异;7 d时两组FGF2表达明显高于EGF(P〈0.05),14 d时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PO通过上调胞外FGF2及EGF表达促进VD大鼠NSC增殖;在VD大鼠NSC增殖早期,FGF2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颅脑神经功能损害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神经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潜在能力的神经祖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在神经发生过程中的分布,主要分化机制,分离培养及鉴定实验要点,以及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脑神经功能损害的应用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生成素对放射治疗病人的保护与增敏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其疗效则与放疗时肿瘤组织氧合度密切相关,因此,贫血与放射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1,2]。红细胞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以调控血红蛋白(Hb)水平,并于近几年相继应用于临床,而且已经证明其可以改善放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放疗疗效。本文就EPO/rHuEPO对放疗病人的保护和增敏作用及其他相关的方面予以综述。一、肿瘤病人贫血的机理贫血是肿瘤病人常见的症状,而导致肿瘤病人贫血的原因则是…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反复暴露对小鼠脑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通过对脑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检测,探讨高压氧(HBO)反复暴露增强低氧耐受能力是否与EPO有关。方法 昆明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1)HBO组:实验动物置密闭氧舱内供给医用纯氧,每天2次,每次60min,连续3d。供气压力第1—3天分别为150,200和250kPa(绝对压);(2)高压空气(HPA)组:舱内供给常氧氮混合气,其他处理同HBO组;(3)空白对照(NC)组:仅在每天同一时间模拟进出舱活动,不作其它处理。处理结束后24h,①将每组10只动物同时置密闭氧舱内,进行低氧耐受实验。舱内持续供给5%O2-95%N2混合气体,压力为常压,记录每只动物在常压低氧状态下的生存时间;②同时将每组8只动物分别按实验要求取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动物脑内EPO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低氧生存时间测定结果表明,HBO组低氧生存时间较其它两组明显延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PA组脑内各脑区EPO阳性细胞数均未发现明显改变;与HPA组相比,HBO反复暴露3d后,小鼠脑内EPO阳性细胞数发生明显改变,大脑皮层和海马EPO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结论HBO反复暴露能增加小鼠低氧耐受能力;HBO反复暴露能增加小鼠脑内EPO含量,这可能是HB0反复暴露增强动物低氢耐罟能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脊髓神经干细胞在Sapeptide材料上增殖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脊髓神经干细胞在Sapeptide材料上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并对分化的细胞进行一定功能检测,探讨其细胞假体在脊髓损伤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观察塑形的Sapeptide材料,将培养的脊髓神经干细胞接种其上,然后鉴定干细胞并通过体积分数5%胎牛血清诱导分化,鉴定分化细胞的类型及比例,并与无材料的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相比较,最后对材料上的分化细胞进行缝隙连接蛋白32(CX32)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染色评价。结果Sapeptide材料在等渗盐水中可塑形,扫描电镜示具有规则的网状排列,脊髓神经干细胞在其上可增殖和分化,分化的细胞较无材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具有大量的CX32和GAP-43阳性细胞。结论脊髓神经干细胞在Sapeptide材料上增殖和分化良好,假体在脊髓损伤的修复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锶(Sr)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索其最佳作用浓度。方法抽取健康成年志愿者骨髓6ml,体外分离、培养原代h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共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培养液中仅加入骨诱导剂(地塞米松10-8mol/L、抗坏血酸50μg/m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B、C、D、E组培养液在加入骨诱导剂后分别加入3.75×10-3、3.75×10-2、3.75×10-1、3.75mmol/L的SrCl2。定期测定各组hMSCs的增殖情况(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标法)和骨钙素(OCN)含量(放免法),并观察细胞茜素红钙结节染色情况,分析各组钙结节数量及面积。结果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均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显示,第7天时的细胞增殖水平,第7、14天的ALP活性,第14、21天的OCN含量以及第21天的茜素红钙结节数量和面积测定结果,B-E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D、E组第7天时的细胞增殖水平及第14天的ALP活性均明显高于A、B、C组(P<0.05),而D组与E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胚胎脊髓提取液(fetal spinal cord extracts,FE)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制备FE加入NSC培养体系中诱导分化,分别于分化后第3、7天进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鉴定,观察分化细胞表型并计算神经元样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 两组均可观察到神经元,实验组所占比例较高,可达23.39%,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已经比较成熟,也可检测出MBP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FE通过提供胚胎脊髓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各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支持NSC成活并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且神经元的分化比例达到23.3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富勒醇对基于悬滴培养的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rADSCs通过悬滴培养3d形成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球,将细胞球用胰酶消化分散成单细胞,对获得的单细胞进行二维贴壁培养24h,然后更换为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其中未添加富勒醇组为对照组,添加1.0μmol/L富勒醇组为实验组,诱导分化14d及21d后利用茜素红染色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干细胞球来源的单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 悬滴培养3d的rADSCs可形成大小均一的微球结构,经胰酶消化分散可获得细胞球来源的单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在成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0μmol/L富勒醇可使所获单细胞形成更多的矿化的钙结节,且相关成骨基因Runx2、OCN、Col I的表达增强.结论 富勒醇可以显著增强基于悬滴培养获得的rADSCs的成骨分化,有助于提高其成骨诱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脑保护及抗衰老作用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脉冲标记法,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及双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后BrdU和巢蛋白(nestin)的免疫活性及nestin/BrdU双标阳性细胞的影响,镜下观察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并计数行定量分析.结果 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有nestin、BrdU及nestin/BrdU双标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应用人参皂甙Rg1后,上述各部位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缺血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人参皂甙Rg1具有促使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能力,这可能是其神经保护及抗衰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概述重力对成体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本领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引用文献20篇.资料综合重力对骨髓间质于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骨骼肌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论重力参与成体干细胞的分化,进一步丰富了干细胞分化调控理论,为干细胞定向诱导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悬滴培养对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ADSCs)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的表达。对hADSCs进行悬滴培养,贴壁后添加诱导剂对其进行成骨诱导分化,以平板培养组为对照,诱导分化7d及21d时,利用RT-PCR检测成骨基因Runx2及Osteopontin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hADSCs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悬滴培养3d的hADSCs可形成大小均一的球状三维结构;RT-PCR结果表明,在成骨诱导分化的不同时间点,hADSCs悬滴培养组的成骨基因Runx2及Osteopontin表达均比平板培养组高,表明悬滴培养可促进hADSCs的成骨诱导分化。结论悬滴培养有利于hADSCs的成骨诱导分化,有助于提高其成骨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17.
RATIONALE AND OBJECTIVES: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ntrast agent (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 on differentiation and migration of primary murine neural stem cells (NSCs) in comparison to a neural stem cell line (C17.2). Because detection of labeled cells depend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PIO particles per imaging voxel,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SPIO particles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that could be used for in vivo detection of small clusters of grafted cells. MATERIALS AND METHODS: Murine primary NSCs or C17.2 cells were label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PIO particles (0, 25, 100, and 250 mug Fe/mL) and in vitro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vivo MRI was performed 7 weeks after neonatal transplantation of labeled cells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in migration capability of the two cell populations. RESULTS: Both the primary NSCs and the C17.2 cells differentiated to similar number of neurons (Map2ab-positive cells). Similar patterns of engraftment of C17.2 cells were seen in transplanted mice regardless of the SPIO concentration used. In vivo MRI detection of grafted primary and C17.2 cells was only possible when cells were incubated with 100 mug/mL or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SPIO. Extensive migration of C17.2 cells throughout the brain was observed, whereas the migration of the primary NSCs was more restricted. CONCLUSIONS: Engraftment of primary NSCs can be detected noninvasively by in vivo MRI, and the presence of SPIO particles do not affect the viability, differentiation, or engraftment pattern of the donor cel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PAS)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fibrous astrocyte,FAS)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定向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indole,dilactate,DAPI)标记的NSC分别与PAS、FAS共培养,10天后免疫组化法对分化神经元进行鉴定,显微镜下随机选取20个视野,每次计数100个细胞,计算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NSC与PAS共培养后分化成的神经元比例较高,与胶质细胞的比例约为61%:39%;FAS与NSC共培养后分化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少,以胶质细胞居多,其比例约为41%:59%。结论PAS与FAS相比更能促进NSC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4dSD大鼠,收集胎鼠大脑皮质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传代培养,取P3代细胞,分别加入200μg/LVEGF和(或)20μg/LbFGF进行诱导分化,并设对照组(不加VEGF和bFGF),7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胎鼠大脑皮质中分离的细胞在体外悬浮生长,形成致密的球形细胞团,传代后能形成新的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球nestin表达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部分表达β-tubulin-Ⅲ,部分表达GFAP。与对照组比较,VEGF和(或)bFGF均可使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比例增加,其中VEGF+bFGF联合作用后NSCs的β-tubulin-Ⅲ阳性率(80.3%)最高,GFAP阳性率(18.6%)最低。bFGF作用后NSCs的β-tubulin-Ⅲ阳性率(60.4%)和GFAP阳性率(38.5%)与VEGF作用后(分别为60.3%、38.7%)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