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3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黛立新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每周用量及住院次数.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每周用量、心电图ST段压低时间及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抗抑郁治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胶痛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3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黛立新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每周用量及住院次数。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每周用量、心电图ST段压低时间及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胶痛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林莉  林海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16-1116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因其易发生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而倍受临床医师重视。通过对UA患者血脂测定,分析UA患者血脂水平对近期预后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本组98例,其中男68例,女30例,年龄36~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兆新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30-1031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氟西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心脏药物治疗基础上子心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20mg,每天1次,共12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抗抑郁治疗药氟西汀能明显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舍曲林[setraline]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近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DSM-IV诊断脑卒中后抑郁,评定舍曲林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舍曲林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 舍曲林适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相似文献   

6.
江文华  石晓红 《海峡药学》2012,24(3):213-215
目的探讨肝素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2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应用肝素治疗,将126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肝素治疗组和常规肝素治疗组,连续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情况、血液流变性指标及24周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肝素治疗组心绞痛控制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90.47%VS73.02%,P〈0.05);肝素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88.89%VS69.84%,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肝素治疗组临床事件发生例次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43例次VS 52例次,P〈0.05)。结论肝素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显著,并可有效预防不良临床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兆彦  段玉柱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185-1186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水平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对 80例UAP患者进行血浆Fib测定 ,同时观察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根据Fib水平将 80例UAP患者分为Fib正常组 (n =33,4 1 2 5 % ,Fib <4 0g/L)和Fib升高组 (n =4 7,5 8 75 % ,Fib≥4 0 g/L)。Fib升高组 30d内发生心脏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顽固性心绞痛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Fib正常组 ( 4 8 94 %比 19 8% ,P <0 0 1)。结论 血浆Fib水平与UAP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对判断UAP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炎症急性期标志物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意义,用散射比浊法测定了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并同时检测了肌酸磷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T。结果,入院后第1日所有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均正常;615%患者的C反应蛋白≥50mg/L,其中15例发生心绞痛,1例猝死,9例需冠脉再通。在10名C反应蛋白<50mg/L的患者中,未发生猝死及心肌梗塞,仅1例需冠脉再通。上述结果提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预后不良;并反应出炎症是本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李彦明  马振兴  靳巧娥 《河北医药》2003,25(10):738-738
目的 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应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62例UAP患者早期 (发病 6~ 48h)加辛伐他汀 10mg ,每晚口服 ,治疗 6周 ,与对照组 ( 66例 )比较。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心肌梗死发生例数均明显降低 ,心绞痛症状完全缓解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降脂效果显著。结论 小剂量辛伐他汀无毒副作用 ,在降脂的基础上 ,可明显改善UAP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定量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对60例UAP患者进行血清CRP测定,根据CRP水平将60例UAP患者分为A、B两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28例(46.7%),CRP<3 mg*L-1;B组32例(53.3%),CRP≥3 mg*L-1.30 d内B组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50.0%比10.7%,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与UAP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可以认为:CRP对判断UAP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评估基础上健康教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健康教育组、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分别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病健康教育、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左洛复)50mg/d,共12周;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结果健康教育组与药物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健康教育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评估基础上的冠心病健康教育与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样能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症状及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诊治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8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将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抗心绞痛治疗加抗焦虑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四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受检者焦虑57.4%,抑郁44.3%,焦虑合并抑郁29.6%。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绞痛患者有较高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心内科医生应提高识别能力,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国产左旋卡尼汀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国产左旋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国产左旋卡尼汀3.0g静滴,每日1次,并观察下述指标:①静息心电图;②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③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④不良反应。治疗结束评定两组心绞痛稳定情况。结果B组可明显改善静息心电图心肌缺血的表现,总有效率为80.3%,与A组(60.7%)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与A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2%、91.07%,P>0.05,但左卡组心绞痛显效率较常规组高(87.50%/64.28%)。结论国产左旋卡尼汀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不同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1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与临床分析,结果: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单支血管病变占70.0%,较其它型多见(P<0.05),静息型心绞痛以三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较其它型多见(P<0.05),C型病变化其它类型高(P<0.05),恶化劳力型心绞痛介于初发劳力型和静息型心绞痛之间。梗塞后心绞痛病变以次全闭塞或完全闭塞多见,较其它各型高(P<0.05),结论:提示静息型心绞痛和梗塞后心绞痛病变严重而广泛,尽早行冠脉造影,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持续心电监护等一般治疗,抗缺血治疗及抗血小板、抗凝、降脂、控制血压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治疗.结果 (1)心绞痛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5%)与对照组(73.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2)心率、收缩压及心肌耗氧量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均无显著变化(P> 0.05),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能控制患者心率在正常范围,降低心肌耗氧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使用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本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辛伐他汀和银杏达莫。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总体来说治疗组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在从远期效果来说,对照组发展成复合性心血管的比例高于治疗组,无效的比例也高于治疗组。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使用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席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7例正常对照组,观察ABI与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结果ABI与UA严重程度成负相关,ABI越低,UA严重程度越高。正常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为0.602-0.841。结论ABI是预测UA发生心肌梗死一个比较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药物十分复杂,临床药学监护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例,对抗心肌缺血治疗、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调脂稳定斑块治疗、合并其他疾病用药时等情况下的药学监护内容进行逐一讨论,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思路,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设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42例UAP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00mg/d),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NO的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86.4%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干预组(128.29±10.6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78.67±7.2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缺血心电图,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中NO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