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其中颈内静脉110例,股静脉116例,锁骨下静脉5例,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9例。结果:股静脉置管的导管感染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明显高(P<0.05),肝素 抗生素封管,2例配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使导管感染得到完全控制。采用穿刺部位不切开皮肤直接扩皮置入导管,熟练仔细操作可明显降低局部渗血和血肿的发生率。以尿激酶封管治疗导管梗阻效果明显。结论:颈内静脉置管和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血液透析患者较理想的血管通路。肝素 抗生素封管或配合全身抗感治疗中心静脉留置手管感染的方法,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充分透析的关键。中心静脉置管(CVT)是血液透析中建立血管通路的一项常用技术,我科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17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解决了穿刺困难、内瘘未成熟、病情危重患者在救治中建立血管通路难的问题。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其使用的主要因素,严重时使血液透析无法正常进行。本文对我科108例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血液透析室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解决办法。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度血液透析中心133名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析导致并发症的原因,对并发症采取的解决方法。结果133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血栓13例,发生感染31例,导管位置不良35例,导管破损、裂缝9例,脱管患3例,中心静脉置管与血液透析管路不匹配1例。结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选择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如何保证血流通畅,使血透顺利进行。方法:回顾分析15例选择不同部位、管型的导管置管行血透124次的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锁骨下静脉置管是维持性血透首选的置管部位,而颈内、外和股静脉可作为内瘘未成熟前,急危重症及小儿的临时性血管通路;留置单腔管比双腔管更能保证充足的血流量。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充分掌握病情,插管部位的解剖特点,因人、因管不同,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保证管路通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处理,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8例,留置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82例次,其中有11例患者重复置管(2~3)次。右颈内静脉置管134例,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3例,股静脉置管31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平均留置时间(14士12)月,其中颈内静脉(4~36)月,平均16月;锁骨下静脉(3~25)月,平均11月;股静脉(2~7)月,平均4月。导管置管时相关的并发症主要为:局部血肿17例(9.0%)、渗血21例(12%)和导管功能障碍3例(1.6%)。导管留置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通路功能障碍和感染,本组导管通路功能障碍13例(7.0%),其中血栓形成8例、隧道段打折2例,导管外鞘形成1例,血管狭窄1例。10例导管通路功能障碍经调整导管、尿激酶溶栓或手术修复,得到纠正,余3例拔管后重新进行穿刺置管。本组有15例患者发生局部感染(8.0%),给予消毒换药,管周皮肤涂察百多帮软膏后好转。结论: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但仍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重点防治置管期间局部巨大血肿和渗血以及导管留置期间血栓形成和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路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置管路径分为两组:颈内静脉入路组42例,股静脉入路组4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氮下降率(URR)、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颈内静脉入路组的透析充分性指标URR及Kt/V均高于股静脉入路组(P<0.05),而与导管相关的远期并发症血栓形成率及感染率均低于股静脉入路组(P<0.05),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8.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但在内瘘成熟前或长期透析患者的瘘管血流量不足时,以及在急性肾衰、中毒抢救等其他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需要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最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经皮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应该专管专用,透析期间不要用导管输液、采血,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及血行感染,延长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安全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内瘘被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较差,心功能差,内瘘堵塞等原因无法建立内瘘。自2002年10月—2004年2月我中心对13例尿毒症患者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正确、恰当的操作和护理,导管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达碧 《吉林医学》2011,(36):7686-7686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165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途径不同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结果:颈内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最长;三种置管途径在误入动脉、出血和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锁骨下静脉置管易引发血气胸,股静脉置管方式易形成血栓。结论:临床上应以颈内静脉置管方式为中心静脉置管途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用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征,寻求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04例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观察。(1)对不同部位(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组及股静脉组)置管的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2)对相同部位不同预防方法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从样本中筛取80例经颈内或锁骨下静脉途径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前期3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后期43例为试验组,使用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的试验方法,两组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1)常规预防感染方法的61例临时中心静脉导管中,共发生与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12例(19.6%),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29.2%)显著高于颈内及锁骨下静脉(13.5%)(P〈0.05);(2)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3)两组采用不同的预防感染方法感染率分别为13.5%和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易发生感染,而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用药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延长置管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可能减少重新置管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抗生素封管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探讨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113例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菅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单纯肝素封管(肝素组);实验组60例采用肝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抗生素组)。随访两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并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同时将肝素组和本血透中心既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感染共7例次,总体感染发病率为6.19%,其中肝素组3例次,感染发病率为5.66%,抗生素组4例次,感染发病率为6.67%,两组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肝素组和既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17.94%)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头孢唑啉封管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无明显预防作用;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护理是降低感染、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298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中应用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而行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29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颈内静脉253例,股静脉45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94.3%,更换部位后成功率100%;渗血或血肿的发生率9%;血流不足或阻塞的发生率4%;感染的发生率1%;导管脱落发生率1%。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是目前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最理想选择,注意操作细节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肾内科2008年12月至2011年11月27例接受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对透析血流量、导管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指标进行总结。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的平均透析血流量为(230.14±64.05)mL/min,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3.6±7.3)个月,感染和血栓形成率分别为17.5%和11.1%。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方法的导管留置时间长,血流量充足,透析充分,是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的理想选择,但仍然要重视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肝支持治疗时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安徽医学》2009,30(6):677-67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人工肝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置措施。方法对83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心静脉置管常见的护理问题是:导管相关性感染(3.5%)、局部渗血和皮下血肿(2.5%)及导管内血栓的形成(2.0%)。结论通过加强人工肝支持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内留置长期导管血液透析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深静脉内留置长期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可行性。 方法 28例无法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永久性双腔导管作深静脉内置入,期中置入锁骨下静脉1例,左侧颈内静脉4例,右侧颈内静脉23例。 结果 27例置管成功,已使用1周~45个月(平均21±10. 3个月),期间发生气胸1例(失败病例),隧道口渗血4例,导管感染3例,导管出血不畅1例,经处理后消失。除3例接受肾移植和1例死亡外,余均在继续透析中,血流量在250ml/min左右。 结论 深静脉留置长期导管对自身血管内瘘建立困难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何援军  金劼  蒋国霞 《浙江医学》2016,38(4):275-277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原位导丝法换置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3年在颈内静脉留置的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因功能障碍后,并经颈内静脉原位导丝法换置长期导管,术后及每次透析后均改用尿激酶封管患者16例(原位换置组);选取同期首次经颈内静脉留置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普通肝素封管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泵控血流量及随访期的反应及开存期率、次开存期率。结果围术期泵控血流量原位换置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感染例次/1000导管日0.9%与1.0%,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换置组围术期未发生中重度并发症,12个月开存期率81.2%、次开存期率93.8%;对照组开存期率为65%、次开存期率8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内静脉原位导丝法换置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在MHD患者中的使用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s increasingly performed as a temporary vascular access for hemodialysis therap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i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serious complications. Iatrogenic common carotid artery-jugular vein arteriovenous fistula is a rare but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for hemodialysis access. Few cases of such complication of uremic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im

To report a case of iatrogenic common carotid artery-jugular vein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used by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of a hemodialysis patient and its surgical repair.

Result

The iatrogenic arteriovenous fistula was repaired.

Conclusion

Acquaintance of anatomical landmarks, careful prepa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physician and the ultrasound guidanc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Surgical repair should be performed earlier in order to avoid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serious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途径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10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皮颈内静脉置管组50例和经皮股静脉置管组52例.记录两组患者与导管相关的即刻及远期并发症,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减少率(URR)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组较经皮股静脉置管组与导管相关的远期并发症感染率(P=0.042)及血栓形成率(P=0.027)均较低,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P=0.046)及尿素减少率(URR)(P=0.041)均较高,与导管相关的即刻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ICC后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恶性肿瘤患者PICC后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1例拔管困难患者经PICC管内注射尿激酶3日后顺利拔管,2例滤器置入后留置导管进行溶栓的患者5日后均顺利融通并取出滤器,其余3例未行溶栓的患者经抗凝等治疗后症状均得以明显缓解。结论恶性肿瘤患者PICC后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治疗及必要时溶栓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