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放疗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明确诊断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两周预防性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肿瘤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瘤残留率及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转移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放疗能够改善子宫颈癌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接受直肠癌根治术(前切除)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的117例直肠癌患者,回顾性统计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根据肿瘤距肛位置分为上段直肠癌组和中下段直肠癌组,将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肛门直肠测压(ARM)结果以及排便功能问卷调查表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末端回场预防性造瘘术在中下段直肠癌组中的应用明显高于上段直肠组(P<0.05).直肠前切除术在术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排便功能均有影响,排便功能得分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6个月上段直肠癌组患者的排便功能有明显改善,得分下降趋势较中下段直肠癌组差异明显.中下段直肠癌组患者根据是否行末端回场预防性造瘘分为两个亚组,亚组分析得出预防性造瘘会影响回纳后短期内(3个月)排便功能,但长期(6个月)与同组未造瘘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上段直肠癌患者,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特别是超低位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影响较大,术后6个月直肠肛门排便功能仍无法恢复至术前水平,选择保肛手术时须加强术前沟通.  相似文献   

3.
陈非  罗舒  夏徽  唐俊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476-3478
目的:对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用于T3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纳入T3期且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137例,根据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n=76)及无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n=61)。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按标准方案进行,结束后评估患者情况并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所有患者手术后观察其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并纳入随访,记录患者死亡、复发情况。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组中53例(69.7%)出现肿瘤体积缩小,接受保留肛门手术比例高于对照组(44.7% vs 13.1%,P<0.05)。2组患者之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放化疗组3年肿瘤局部复发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3期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可增加保肛手术比例,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3 d时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直肠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C)]、疾病预后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CRP、TNF-α、IL-6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FACT-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有利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可显著抑制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其肛门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科室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选取同期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患者58例,对比两组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全部成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情况相近。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预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12个月的预后情况相近。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IGF-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和TGF-α(Tranceforming Growth Factorα,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变化来研究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进展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分析法分别检测了68例结直肠癌患者、22例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GF-Ⅱ和TGF-α的水平,并检测其中68例于术后1年接受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7例复发者)血清中该两种物质的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Ⅱ和TGF-α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结直肠腺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3个月接受随访的90例患者该两种物质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接近正常水平;Dukes C期患者血清中该两种物质水平显著高于A期、B期,但A期、B期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接受随访的68例患者,复发组血清中该两种物质水平显著高于非复发组.结论 血清中IGF-Ⅱ和TGF-α水平变化可较灵敏地反映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的变化,可以作为患者早期诊断,进展程度及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采取腹腔镜结直肠全系膜切除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开腹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并对患者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g A、Ig M、Ig 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IL-6术后1 d明显升高,术后7 d相较于术后1 d明显下降,但相较于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胚抗原(CEA)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两组在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组间及组间·时点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1.3%(25/80)比87.5%(70/80),P<0.05];患者术后5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开腹手术,是临床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患者预后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46例,根据其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7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直肠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生存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及肛周湿疹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与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以积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晁祥嵩  王强  陈秉魁 《吉林医学》2022,(9):2346-2349
目的:探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三角吻合技术进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进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粪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端切缘、远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术后局部复发是直肠癌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减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并改善其预后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文中通过分析短程术前放疗对T2、T3期直肠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探讨短程术前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直肠癌短程术前放疗患者、87例术前常规放疗患者、108例术后放疗患者以及56例单纯手术患者进行腔内超声(endoscopic ultrsonography,EUS)、术后病理、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手段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短程术前放疗、术前常规放疗的手术并发症与术后放疗及单纯手术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短程术前放疗EUS、术后病理及局部复发率与术前常规放疗疗效相当,但短程术前放疗、术前常规放疗1年生存率分别高于术后放疗组及单纯手术组,P〈0.05;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术后放疗及单纯手术,P〈0.05。结论术前放疗疗效优于术后放疗及单纯手术,其中短程术前放疗安全有效,疗效相当于术前常规放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50例需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治疗组25例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25例行常规盆腔外照射+192Ir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分析评价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2%,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治疗组的直肠反应为32%,较对照组56%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抑制发生为36%低于对照组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膀胱反应与皮肤放疗损伤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相近,但IMRT较常规放射治疗降低了直肠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性,减少了骨髓抑制,从而能够顺利实施同步放化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谢占宏 《西部医学》2011,23(4):673-674,676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建议。方法将13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共有4例患者失访,总随访率为97.10%。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7.04%,远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9.15%(P〈0.05)。此外,综合治疗组的转移率也远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术后吻合口瘘及腹部伤口延期愈合,单纯手术组发生2例。综合治疗组出现放射性肠炎5例。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3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13%(P〈0.05)。结论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复发性直肠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复发性直肠癌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割:2.0~3.0Gy/次,1次/d,5次/W,累积剂量60~70Gy。放疗的同时进行2周期化疗,化疗用药: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5-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5天;甲酰四氢叶酸(CF)200mg,静脉滴注,第1天~第5天。结果48例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79.16%、64.58%,有效率为86.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改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43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探讨获得更好疗效的方法。方法2005年5月~2006年12月43例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根据原发灶控制情况和有无颅外转移病灶进行分组观察,对不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顺利完成放疗,无严重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放疗后颅内病灶控制率为81.1%,神经系统症状缓解率为75.7%,KPS评分显著上升。全组生存时间2~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6个月,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9.5%、27.0%、5.4%。RPA1级和2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和9.5个月,2组患者生存期有明显差异。结论3DCRT联合WBRT可有效缓解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症状,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1年、2年、3年内生存率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有助于提高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和近期生存率,但不良反应稍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式的差异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直肠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直肠癌患者中,行局部切除10例,Dixon术75例,Miles术27例,其中,存活106例,局部复发10例(8.93%),101例患者术后无明显的性功能障碍(90.18%),109例患者泌尿功能正常(97.32%),行局部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全部存活,术后无1例复发转移,全部患者无泌尿功能和性生活障碍,结论:直肠癌术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双荷包、单吻合器保肛术式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双荷包、单吻合器保肛术式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1例死亡,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复发1例,1例广泛腹腔转移,4例肝转移,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双荷包、单吻合器的改良保肛术式的应用,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具有手术时间短、节省费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中植人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于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5-FU缓释剂局部植入化疗,对照组于直肠癌根治术后行常规化疗。2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统计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及死亡率,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24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提高20分以上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安全有效,能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直肠癌根治术(Parks术)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采用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直肠癌的患者63例,采用腹腔镜下经肛结肠拖出直肠癌根治术(Bacon's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7.6%和76.9%;对照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6%和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FACT评分[(174.87±25.3)分]优于对照组[(101.82±2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为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功能手术的一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