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儿童脑型肺吸虫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经手术病例证实和临床治愈的6例脑型肺吸虫病例,分析其MRI影像表现。结果6例均表现为颅内多发或单发的不规则出血灶,周围环绕厚度不等的水肿带,较大的病灶为不规则囊状结构,可单囊或多囊毗邻,内部张力不高,囊内壁毛糙并有线状出血信号。1例病灶位于脑皮质浅层。1例显示特征性的隧道征。结论磁共振显示儿童脑型肺吸虫病的颅内单囊或多囊毗邻结构特点和多发或单发的不规则出血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肺吸虫有通过脑脊液种植移行的可能,磁共振对儿童脑型肺吸虫病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分析106例脑型肺吸虫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103例(轻度28例,中度59例,高度15例,临界状态1例)占97.2%,正常3例。异常脑电图表现中或高波幅弥漫性θ和/δ或77例,局灶性慢波14例;痫样放电12例,位相倒置2例。本组脑电图检查结果与临床体征及头颅CT扫描大致相符,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脑部损害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脑型肺吸虫病是肺吸虫病较为常见的肺外病之一。以往此病的影像学报道较少,现将我科确诊为脑型肺吸虫病、并有CT或/和MR资料的1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9~46岁,平均年龄为2325岁。其中学生6例,农民4例,工人2例。有食生蟹史11例,另1例... 相似文献
7.
8.
宜昌地区自1964年发现肺吸虫病以来,至今共收治儿童肺吸虫病283例,其中脑型肺吸虫病28例,占9.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型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重庆地区的脑型肺吸虫病主要为斯氏(四川)并殖吸虫所致。斯氏并殖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人体可被其感染但不能成为传染源,病兽、病畜是传染源。虫体常侵犯脑、胸、腹、皮下组织等脏器,引出一系列特殊症状。而脑部异常不仅造成患儿瘫痪、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12例脑型肺吸虫病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峡库区的巫溪、奉节、云阳等地均为肺吸虫病的中、高度流行区[1].致病虫种为斯氏狸殖吸虫,引起肺外型肺吸虫病,其中脑型肺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肺吸虫病.本教研室从2002年起确诊肺吸虫病95例,其中肺吸虫脑病共12例,所占比例为12.6%,现将其治疗前后情况作分析,其中3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减少病人的早期及晚期病死率。方法 :6 5例 IE病人经静脉滴注大剂量抗生素 1~ 2周感染未能控制 ,于感染活动期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2 5例 ,二尖瓣置换术 2 3例 ,三尖瓣修复成形术 3例 ,肺动脉瓣成形术 2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1例 ,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 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随访 3~ 6个月均无心内膜炎复发 ,心功能恢复至 ~ 级。结论:当 IE无法控制 ,尤其是出现无法控制的心力衰竭时 ,尽早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36例膀胱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膀胱破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外伤性膀胱破裂 2 5例 ,自发性膀胱破裂 11例。其中腹膜外型膀胱破裂 11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 2 0例 ,复合型膀胱破裂 5例。 5例保守治疗治愈 ,3 1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B超为首选检查手段 ,膀胱造影及膀胱注水试验为重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咽部疼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咽喉部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5例咽喉部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有咽部或喉部黏膜白色病损,经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均呈阳性。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滴度下降。随访0.5-2年,1例复发。结论:咽喉部梅毒的诊治关键在于明确诊断,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当接触史不明确或临床难于确诊时,则依靠相应病原性检查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15.
在253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96例占37.9%,囊性乳腺病73例占28.9%,导管扩张症41例占16.2%,乳腺癌35例占13.8%,急性化脓性乳腺炎8例占3.2%。乳晕区肿块相对乳晕外区肿块较小。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和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均有重要意义。此外,近红外线扫描检查诊断正确率高;乳头溢液的CEA测定有助于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X线钡剂检查16例,小肠造影3例,内窥镜检查35例,B超检查38例,CT检查37例。37例GIST行手术切除,1例GIST术中活检,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手术切除率97.37%,3例胃部GIST患者分别于术后5、9、11个月死于肿瘤转移,5例胃部GIST患者分别于术后4、7、10、11、12个月出现肝转移。30例病人随访至今仍无瘤生存。结论:目前GIST的治疗以手术与药物综合治疗为主,胃部GIST发生转移的机会大于其它部位的GIST,转移的脏器多位于肝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2月至2007年10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50例,对其中检出的9例Dieulafoy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ieUlafoy病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9例Dieulafoy病中,病灶位于胃底5例,胃体3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其中8例均于胃镜下可直接见破裂血管,有2例可见喷射状出血。病灶直径2mml例,直径2,5~10mm4例。1例于内镜下行病灶粘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6例,其中2例加局部喷纤维蛋白封闭剂,1例因再出血需手术治疗。结论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而重要的病因,该病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通过内镜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高粘血症9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报道 96例高粘血症的诊治体会。认为只有正确认识血液流变学指标 ,对高粘血症进行正确分型 ,结合病人的机能状态 ,才能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和药物以提高疗效。避免盲目使用“降血粘”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