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与围产期结局的关系。方法 3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妊娠患者,按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31例,发病孕周28~29^+6周,B组45例,发病孕周30~31^+6周,C组62例,发病孕周32~34周。观察不同发病孕周的产妇与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终止妊娠孕周及期待治疗时间的关系。结果 1)发病孕周越早,期待时间越长,终止妊娠时间越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2)期待治疗期间,各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围产儿死亡率随发病孕周的增加而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新生儿窒息、RDS、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与终止妊娠时间和期待治疗时间有关,发病孕周早未增加产妇的并发症,却能增加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34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72例,按发病孕周分成2组:A组,28~31 6周,26例;B组32~34周,46例。分析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均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围产儿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B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再终止妊娠前短暂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及提高生成率,发病孕周早围产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孕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书萍  李敏  霍琰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32-143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龄对围生儿结局和孕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10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妊娠结局。按孕龄分3组:A组孕龄〈28周,B组孕龄28—31^+6周,C组孕龄32—34周。比较3组患者期待治疗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结果A组围生儿死亡率为86.7%,孕产妇并发症率为76、7%,期待治疗时间为(12、0±5.0)d;B组围生儿死亡率为38.9%,孕产妇并发症率为50、0%,期待治疗时间为(20.0±8.0)d;C组围生儿死亡率为21.4%,孕产妇并发症率为45.2%,期待治疗时间为(8.5±3.0)d。随着发病孕龄的增加,围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P〈0.05),3组患者并发症率及期待治疗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围生儿死亡率和患者并发症率越高。对孕28—31^+6周发生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可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探讨期待治疗的效果。方法:把9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依据发病孕周不同随机分成4组,A组妊娠26~28周;B组妊娠28+1~30周;C组妊娠30+1~32周;D组妊娠32+1~34周。4组分别在孕期并发症、延长孕周时间、期待治疗效果、围产儿结局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期待治疗效果越差,可延长孕周时间越短,孕期并发症发病率越高,围产儿结局越差。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终止妊娠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选择终止妊娠时机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关键所在。适当的期待治疗在孕妇病情稳定或好转状态下延长孕周,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34周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病例36例,按发病孕周分成A组28~31周13例和B组32~34周23例。分析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例均没有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围产儿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B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及提高生成率,发病孕周早围产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12例,根据其发病孕周不同分为三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比较各组期待治疗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发病时间越早,孕产妇并发症越多,但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三组间胎死官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发病越早,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病率越高(P<0.05).③三组中B组的期待治疗时间明显多于A和C组(P<0.01),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终止妊娠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不同孕周的妊娠结局有差异.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体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吴宇碧 《海南医学》2013,24(17):2602-260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保守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分为A组(孕28~31+6周)27例,B组(孕32~34周)41例,观察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保守治疗延长孕龄后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母婴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待治疗延长孕龄后孕产妇并发症未见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产儿并发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危害越大,病情允许情况下采取期待治疗延长孕周,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可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期待疗法、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65例,按照保守治疗时间长短分为0~2天组105例、3~21天组60例;0~2天组病例资料以病历号为编号通过随机函数随机抽取60例作为A组,3~21天60例作为B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孕产妇并发症A组较B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A组较B组高,两组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处理应采取个体化原则。随着临床监测手段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是可行的。但在治疗中应严密监测,权衡利弊,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期待治疗对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子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97例,根据孕周不同将其分为3组,孕周<28周为A组,28周≤孕周≤32周为B组,32周<孕周≤34周为C组,均给予期待治疗,比较3组孕产妇妊娠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生儿存活情况。结果:3组孕产妇终止妊娠时间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而增加,C组孕产妇的妊娠终止时间最长,与A组、B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3组孕产妇期待治疗时间A组>B组>C组,3组孕产妇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C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FGR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A组、B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则高于A组、B组,3组孕产妇对比差异明显(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重,孕周<28周者,期待治疗对改善母子结局作用较弱,孕周在28~31周者,采用有效的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孕周,有助于改善母子结局,孕33周以上者可考虑终止妊娠,可减少孕妇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07例,按发病孕周分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3+6周)(A组)35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周)(B组)72例,观察2组一般情况、孕产妇的并发症及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A组孕妇有子痫前期病史、合并甲状腺疾病及糖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孕产妇肾功能异常45.7%和肝功能异常42.9%,均明显高于B组的9.7%和5.6%(P<0.01)。B组HELLP综合征、子痫、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和贫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生儿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A组(P<0.01和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较高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在终止妊娠前可有短期的期待治疗;给予积极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母儿的结局,但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刘凤华  何瑞波 《黑龙江医学》2012,(12):910-912,92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其期待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孕龄分为3组:即A组9例(孕周<28 W),B组15例(28 W≤孕周<32 W),C组28例(32 W≤孕周<34 W)。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但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降低,适当期限内的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钟琳琳  唐卉  陈悦 《广西医学》2014,(10):1390-139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适宜时间。方法8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其发病孕龄不同分成3组,A组25例(发病孕龄〈28周),B组33例(发病孕龄为28~31^+6周),C组28例(发病孕龄为32~34周)。比较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期待治疗时间等。结果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A组(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孕28周前发病的患者,采取期待治疗时应慎重考虑;孕28~31柏周发病患者,可以在严密监测下积极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孕周,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6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发病孕周分成3组:A组(22例):n〈28周,B组(24例):28周≤n〈32周、C组(16例):32周≤n〈34周。结果A、C两组期待治疗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随发病孕周的增加,并发症发病率减小,而三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随发病孕周的延长,新生儿的窒息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均下降,且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剖宫产是三组患者主要的分娩方式。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预后有严重的影响,积极采取期待治疗措施,可适当的延长孕周,使围产儿结局得到改善;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与围生期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产科7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成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比较分析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结果3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且3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2组(P〈0.05),各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适当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转归。方法收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8年1~12月住院分娩11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孕周将患者分为两组:55例孕周≤32周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EOSP)组,61例孕周〉32周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ate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LOSP)组。主要分析指标: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保守治疗时间、孕妇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结果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发型组保守治疗时间为(4.56±3.01)d,晚发型组为(3.08±2.14)d,两组保守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对母婴危害极大。恰当的围产期管理并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剖宫产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主要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新  崔蓉  王蕾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46-54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予痫前期对围产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孕周)、C组32孕周≤孕周〈34孕周);根据治疗时间分为4组即Ⅰ组(治疗时间≤48h)、Ⅱ组(治疗时间48h~7d)、Ⅲ组(治疗时间7~20d)、Ⅴ组(治疗时间〉20d)。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A、B、C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病死率和围产儿病死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予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适当期限内的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7.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生期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对母婴的影响、妊娠并发症、妊娠的处理方法及时机。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60例孕周〈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根据不同孕周分为A、B、C三组,A组20例为孕周〈28周;B组20例为28周≤孕周〈32周;C组20例为32周≤孕周〈34周。分析其治疗时间与方式、对母婴的影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发病孕周成反比;围生儿死亡率随终止妊娠的孕周延长而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的预后,在期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护母胎的情况,选择好终止妊娠的适当时间,剖宫产可作为终止妊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除外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220例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的发病孕周均≤34周,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按照终止妊娠时间的不同分为28~30周组,31~32周组,33—34周组,〉34周组,比较各组围生儿结局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病前期终止妊娠时间的不同患者之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长,新生儿的成活率均呈现显著下降,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新生儿成活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4孕周的患者,随着终止妊娠孕周增加,新生儿成活率增加,故≤34孕周的患者适当延长孕周.且合理采用剖宫产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6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生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6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成三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且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及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2周:126例;32~34周:75例;以及≥34周的119例。其中多胎妊娠35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产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在<32周组患者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子痫和HELLP综合症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受限的比例和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根据母儿结局分析,32周之前发病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容易导致母儿的不良预后。(2)具有子痫前期病史的经产妇易于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需要针对高危人群,加强规律产前检查,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对母儿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护理,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可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