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Ries.  H 《德国临床用药》1998,(2):10-11
水蛭秦是抗凝血多肽,原先是从水蛭(Hirudo medicinalis)涎腺中获得的。在弄清其多肽结构后,人们用基因技术生产各种水蛭素,并进行临床研究。Lepirudin是一种重组水蛭素,这在疗效和特异性方面性与水蛭水水蛭素没有本质区别。1997年春,Lepirudin(Refludan^R)被批准用于免疫介导、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Ⅱ型)和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患者抑制凝血,从而提供了新一类抗凝剂代表  相似文献   

2.
新的抗凝抗栓剂——水蛭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蛭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述。中医认为它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但对其所含活性成分知之甚少,1884年Haycraft首先发现医用水蛭的提取物中含有抗凝血的物质,直至1957年Markwardt才把这种从医用水蛭中分离出来的抗凝物质纯品命名为水蛭素。  相似文献   

3.
水蛭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蛭素是迄今发现的作用最强的凝血酶选择性特异性抑制剂,近年来发展较快,本文简要综述水蛭素的生物特性分类及临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重组水蛭素抗血栓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蛭素是从医用水蛭中分离出的一种多肽,它具有抗凝、抗血栓等药理作用。重组水蛭素为其基因工程产物,它与天然水蛭素的药理作用基本相同。本文综述重组水蛭素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重组水蛭素     
水蛭素(Hirudin)因最早从水蛭中分离而得名。天然水蛭素由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7000道尔顿。水蛭素能同凝血酶的催化中心及纤维蛋自原结合中心发生不可逆的结合,使凝血酶失活。由凝血酶介导的各种效应均可被水蛭素抑制/阻断,为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的抗血栓及抗凝作用。方法采用犬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与临界狭窄引起犬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及大鼠颈动脉电刺激血栓形成模型。结果静脉给予重组水蛭素0.6、2.0、6.0mg/kg,能抑制因狭窄及局部损伤犬冠状动脉引起的血小板依赖性血栓形成,表现在周期性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发生次数呈剂量依赖性减少,分别减少了27.0%、43.6%、55.9%。重组水蛭素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0.6、2.0、6.0mg/kg延长犬凝血酶时间(TT)、白陶土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重组水蛭素引起一定程度的出血作用,麻醉犬伤口失血量及黏膜出血时间较肝素钠组稍轻。重组水蛭素对麻醉犬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影响。静脉给予重组水蛭素0.3、1.0、3.0mg/kg,呈剂量依赖性延长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延长了22.8%、55.0%、72.0%(P值均<0.01)。结论重组水蛭素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和抗凝作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巧燕 《海峡药学》2013,(8):108-110
目的综述水蛭素、重组水蛭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近年采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水蛭素、重组水蛭素是迄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通过与凝血酶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强有力地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方面的抗凝、抗血栓的应用广泛,药物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水蛭素是天然的凝血酶抑制剂,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7 000,等电点为3.8。大量的研究表明,水蛭素具有强大的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组水蛭素产品也得到了开发,从而克服了天然水蛭素产量的不足。重组水蛭素与天然水蛭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相同的药理活性。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水蛭素及重组水蛭素的体内外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 生物测定法,包括凝血酶滴定法、抗凝法、生色底物法、蝰蛇毒凝血时间测定法。② 免疫测定法,包括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三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③ 同位素标记法。④ 光散射法等。本文旨在为重组水蛭素的进一步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观察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和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肾上腺素合剂诱导血栓形成模型,分别测定给蛇床子素10、20、40mg·kg-1后血栓湿重和干重, 5min内小鼠死亡数和15min内偏瘫恢复数;分别采用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钠为诱导剂,测定经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处理后1、3、5min时血小板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的改变。结果 蛇床子素可以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及干重;抑制胶原-肾上腺素合剂诱导的血栓形成,降低5min内的小鼠死亡率,提高15min内偏瘫小鼠的恢复率;蛇床子素在体外可抑制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0 .44、0 .186、0 .421g·L-1。结论 蛇床子素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  相似文献   

10.
新型抗凝药——水蛭素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对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比较活跃,特异性的凝血酶抑制剂包括水蛭素、水蛭素衍生物以及一些特异性较低、分子量较小的肽类抑制剂,其中水蛭素的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11.
薯蓣皂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对56例血小板聚集率高的患者,随机分成薯蓣皂苷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薯蓣皂苷160 mg,po,tid和安慰剂治疗,疗程为8 wk。测定其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0.5、1μmol.L-1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薯蓣皂苷组分别由治疗前的(67.5±14.1)%、(75.8±9.0)%降为(39.7±12.0)%(、47.8±11.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薯蓣皂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of copper aspirinate, a copper complex of aspirin, has been studied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pper aspirinate is much more effective than aspirin against AA-, ADP- and PAF-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Its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platelet cyclooxygenase and release of active substances from platelets, and to the promotion of PGI2 level in plasm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冻干重组水蛭素Ⅲ的稳定性,为选择包装材料、确定贮藏条件和有效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稳定性实验,对其外观性状、溶解性、干燥失重、活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该制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湿度和温度,光照影响不大;加速试验条件下6个月时活力能保持80%左右,其他指标正常;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该制剂可在室温下稳定保存12个月。  相似文献   

14.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银杏总内酯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Chandler氏血栓形成法,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栓形成抑制率、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银杏总内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Chandler氏体外血栓形成,减轻血栓重量,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达到 41.58%和 59.31%;银杏总内酯可抑制PAF和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降低其最大聚集率.结论:银杏总内酯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显著的抗PAF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异钩藤碱对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sorhy)对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比浊法测定Isorhy体外给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制作大鼠血栓模型,观察Isorhy对血栓形成的作用;以放免法测定Isorhy对ADP作用下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Isorhy0.65mmol.L-1和1.30mmol.L-1对ADP(1.5×10-5mol.L-1)和凝血酶(thrombin,Thr,3U.ml-1)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P<0.01)。静脉注射Isorhy10mg.kg-1和5mg.kg-1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栓形成湿重(P<0.01)。Isorhy0.33~1.30mmol.L-1可升高ADP作用后的血小板cAMP浓度(P<0.01)。结论Isorhy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大鼠血栓形成,其抗ADP所致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至少部分地与升高cA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猕猴单次和多次(7天)静脉推注加滴注(剂量比为 1:1)新型重组水蛭素变异体-2(rHV-2)的药代动力学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KPTT)变化.方法:交叉设计比较单次1,3和6 mg·kg~(-1)及多次3mg·kg~(-1)注射后血浆rHV-2浓度及KPTT.ELISA法测定血浆rHV-2.结果:浓度曲线形状和水平与推注量及滴注速率相关.推注后 C_(max)分别为 2.90,9.78和15.68 mg·L~(-1),随后分别稳定在0.73-0.86,1.94-2.04和5.41-5.59 mg·L~(-1),剂量间血浆rHV-2浓度有统计差别.AUC随剂量呈线性增大,剂量间清除率和各时间常数无统计差别.各剂量组KPTT比基线值明显延长,随剂量增加有延长趋势.结论:推注剂量和滴注速率对控制rHV-2水平起重要作用,这对临床试验优化给药方案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双苯氟嗪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体内外实验中观察我国首创合成的新钙拮抗剂双苯氟嗪(Dip)对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作用。Dip iv 1—2mg·kg~(-1)和1—100μmol·L~(-1)体外温育可剂量或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DP和AA诱发的家兔血小板聚集。Dip iv 2.5—10 mg·kg~(-1)和ip 50—100 mg·kg~(-1)可抑制大鼠体内血栓形成;Dip iv 10mg·kg~(-1)和200μmol·L~(-1)体外给药可抑制体外血栓形成。提示,减轻紊乱的血小板与血管壁反应是其抗血栓作用的主要因素,Dip的作用强于Cin。  相似文献   

18.
川芎哚及其类似物对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研究川芎哚 (T 1)及其类似物 (T 2~T 17)对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T 1~T 17进行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 ,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从中选出T 2、T 3、T 4、T 5、T 6、T 8、T 11、T 12及T 14按Umet su氏法进行实验性血栓形成实验 ,计算血栓形成抑制率 ,并与川芎嗪 (TMP)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合成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血小板作用 ,其中T 5和T 6的抗血小板作用强于TMP ;各试验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血栓作用 ,其中T 5、T 6、T 11、T 12及T 14抗血栓作用时间和强度明显大于TMP。结论 川芎哚及其类似物具有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 ,其中T 5和T 6的作用强于TMP ,但川芎哚的作用弱于T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