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据报道,芦荟中多糖醛酸酯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其中的一些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抑制物有综合作用。通过观察烧伤豚鼠伤口上皮出现时间、愈合时间及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探讨芦荟对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10/11在咸宁学院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纤维连接蛋白;美国芦荟1株;健康豚鼠20只,体质量500~550g,雌雄随机。②实验分组:将豚鼠随机分为芦荟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③实验干预:芦荟组:将封包好的芦荟凝胶外涂伤口处用纱布包封,2次/d。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纱条外敷伤口处,2次/d。④实验评估:记录上皮出现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及15~25d的愈合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d和25d取愈合后皮肤测定组织液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结果:20只豚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用药后两组豚鼠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芦荟组上皮出现时间早,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15d和25d的愈合率高(15d愈合率P<0.005,其余均为P<0.001)。②涂药前后两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用药前未测出皮肤中的纤维连接蛋白含量,用药后15和25d皮肤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芦荟组纤维连接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值均<0.001)。结论:芦荟凝胶中的多糖成分能使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增加,是促进伤口愈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验总结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在260 nm左右有很强的杀菌能力[1],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感染创面的治疗。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UVC与半导体激光对促进感染性伤口愈合作用的差异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 手术后或外伤性感染伤口共102例,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照射组 52例, UVC照射组50例。诊断标准:手术切口或外伤创面出现红、肿、热、痛;创面附有脓性分泌物: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或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激光治疗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 11— 73岁,平均 36岁;病程 4…  相似文献   

3.
碘伏湿敷感染伤口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碘伏湿敷感染伤口与常规换药效果,选择来院换药感染伤口的青壮年患者3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190例,对照组190例。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缩短1.77d,换药次数平均减少2.17次,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碘伏湿敷感染伤口优于常规换药方式  相似文献   

4.
碘伏溶液在急诊外伤和外科感染伤口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96年1月~1999年11月,我科对急诊外伤和外科感染伤口应用碘伏溶液换药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急诊各类外伤清创缝合伤口2000多例,外科伤口感染1000多例,包括手、足部外伤感染,肛周和各种脓肿切开引流。外伤伤口清创缝合后和外科感染伤口常规用0-3%碘伏纱布湿敷包扎,两天换药一次,脓肿切开用0-9%氯化钠溶液和过氧双氢溶液清洗伤口污物后,用0-3%碘伏纱布填入脓腔引流并外敷伤口包扎,每日换一次。部分缝合伤口患者可免用全身抗生素。2 结果全部外伤缝合伤口甲级愈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模式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斑的影响。方法:10只豚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不行激光治疗)、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点阵组。用UVB照射豚鼠背部皮肤诱导色素沉着后,使用低、高剂量及点阵模式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分别照射色素沉着区,能量分别为1.5,6.0,3.0 J/cm~2,分别照射4,1,2次,每次间隔1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2周,采用拍照、Fontana-Masson组织染色、电镜等方法观察色斑的颜色及色斑皮肤组织中的黑素颗粒、黑素小体的变化。结果:低剂量组、点阵组治疗后2周色素完全消退,观察8周未见复发,色度值(L*值)较治疗前增加,黑素颗粒及黑素小体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皮肤色素沉着出现不同程度地复发。结论:Q-开关红宝石激光可以有效治疗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点阵模式治疗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洁尔灭浸泡联合碘伏湿敷用于骨科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方法将58例骨科感染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新洁尔灭浸泡、碘伏湿敷安信贴保湿覆盖的方法处理感染伤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换药方法。观察伤口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愈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2.5天和22.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11.5次和21.8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新洁尔灭浸泡联合碘伏湿敷的方法有助于感染伤口的控制,促进伤口愈合。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骨科感染伤口的有效治疗护理方法 。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与氦氖激光治疗伤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资料和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患者40例,分半导体激光组(A组)20例;男 9例,女 11例;年龄21-68岁,平均(39.9±13.7)岁;病程10~30d,平均 (19.4± 7. 2)d;头面部伤口10例,四肢伤口 1例,腹部切口 2例,会阴部伤口 7例;伤口大小<5mm3的 3例,约 10mm3的 12例,> 20 mm3的 5例.氦氖激光组(B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 19-70岁,平均 (3 8.15. 3)岁;病程 7-30 d,平均(18.2±8.0)d;头面部伤口8例,四肢伤口3例,腹部切口4…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半导体激光和氦-氖激光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局部照射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或急症手术后和外伤清创术后伤口感染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组和氦一氖激光组,每组120例。2组均采用扩束照射感染伤口创面,能量密度均为2.4J/cm^2,治疗过程中观察伤口炎性反应和愈合情况。于治愈后1个月复查,观察瘢痕形成情况,并对患者年龄、病程及创面面积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分析结果表明,2组患者均以年龄小者疗效较好;病程长短对2组患者疗效均无明显影响;伤口创面大小对半导体激光组无明显影响,而氦-氖激光组则以创面小者疗效较好,创面大于5cm^2者半导体激光组疗效优于氦.氖激光组。伤口炎性反应消失天数比较,半导体激光组较氦-氖激光组短(P〈0.01);2组治愈和总治疗天数及瘢痕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量密度为2.4J/cm^2的半导体激光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感染性伤口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手部感染伤口的康复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手部感染伤口96 例康复治疗大致可分为:类症感染期( 早期) 和伤口愈合期(后期)两个阶段,早期阶段主要采用超短波、紫外线、抗生素等方法。后期阶段主要采用音频电疗法、蜡疗、手夹板和手功能锻炼方法等。结果:其中59 例感染伤口,经超短波治疗( 平均8.7 次),伤口愈合;37 例感染伤口经过超短波和紫外线联合治疗,伤口愈合(超短波治疗平均6.1 次,紫外线平均5.0 次)。11 例最后配合扩创手术、伤口得以愈合。伤口治愈率为88.5%(85/96)。结论:超短波和紫外线在手部感染伤口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疗效。对于严重化脓性伤口的治疗,应采用理疗、抗生素和外科手术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后用5-氟尿嘧啶外敷对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39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经激光治疗后用5-氟尿嘧啶外敷5天;对照组35例单纯用激光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所用激光手术及术后口服药物均相同。结果 治疗组伤口愈合速度与对照组伤口愈合速度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此方法能加快激光术后的伤口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功率He-Ne及GaAs激光对大鼠实验性缝合和开放创口进行照射,术后测定缝合创口抗拉强度和开放创口愈合速度,并对创口皮肤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He-Ne激光照射的缝合创口术后第7、21天抗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He-Ne激光照射开放创口的愈合速度术后第3天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GaAs激光照射缝合和开放创口的抗拉强度和愈合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光、电镜组织学观察,两激光组和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背景:弱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已被许多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证实,其作用表现在促进组织修复、镇痛、抗炎等方面。目的:观察He-Ne激光和小剂量CO2激光照射对骨折愈合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承德医学院激光医学研究室。材料: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48只,体质量2.0~2.5kg。方法:实验于1998/2003在承德医学院激光医学研究室完成。①将48只新西兰白兔左桡骨造成实验性骨折,将之分为3组,每组16只,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两组分别接受28mW/cm2的He-Ne激光照射(He-Ne组)及150mW/cm2的CO2激光照射(CO2组),1次/d,10min/次,直接照射骨折部位。②骨折后15d和30d拍摄X射线片后分批处死动物。取出实验骨,对15d的实验骨,测定骨痂中的钙与胶原含量。对35d的实验骨,测定生物力学抗扭性能。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X射线片观察结果。②各组骨痂中胶原与钙的含量。③各组生物力学抗扭强度测试结果。结果:45只进入结果分析。①骨折后15d,CO2组及He-Ne组的X射线片、骨痂中的胶原及钙含量均优于对照组,且CO2组骨痂中的胶原及钙含量高于He-Ne组犤(341.9±30.1)比(302.1±28.7)mg/g,(197.1±19.7)比(156.5±17.6)mg/g,P<0.05犦。②骨折后35d,CO2激光及He-Ne激光照射组的生物力学抗扭性能均优于对照组,两个照射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③两个时间得到的X射线片的结果显示CO2激光及He-Ne激光照射组均优于对照组,两个照射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O2激光及He-Ne激光照射均促进了骨折愈合,且在骨折后15d时,CO2激光照射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He-Ne激光照射,而在骨折后35d时,从临床意义上讲,其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短波紫外线照射后大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伤口受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照射后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探讨紫外线照射对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用 3 0只Wistar雄性大鼠建立短波紫外线照射新鲜伤口的动物模型 ,在每只大鼠颈背部做 3个直径 2cm的圆形皮肤全层伤口 ,其中 2个分别接受为 15MED( 15mJ/cm2 )和 60MED( 60mJ/cm2 )短波紫外线照射 ,另 1个作为对照不接受照射 ,然后采用化学法检测伤口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15MED照射伤口在照射后 2 1— 2 8d时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 (P <0 .0 5 ) ;60MED照射伤口在 2 8d时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 ,与 15MED照射伤口和对照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短波紫外线照射能促进伤口中羟脯氨酸的合成 ,从而增加胶原含量 ,促进伤口愈合 ;60MED短波紫外线照射的作用强于 15M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 (ultravioletC ,UVC)照射对伤口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每只实验大鼠背部制作 3个皮肤全层伤口 ,分别采用不同剂量 (15mJ/cm2 或 60mJ/cm2 )UVC照射大鼠背部伤口 ,持续 3d后 ,分别于第 7天、第14天及第 2 1天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伤口肉芽组织中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致伤后 7d ,60mJ/cm2 照射组及 15mJ/cm2 照射组bF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且以 60mJ/cm2 照射组增高的更为显著 ;致伤后 14d ,60mJ/cm2 照射组bFGF表达显著降低 ,低于 15mJ/cm2 照射组及对照组 (P均 <0 .0 5)。结论 在伤口愈合早期 ,采用不同剂量 (15mJ/cm2 或 60mJ/cm2 )UVC照射能明显促进伤口肉芽组织内bFGF的表达 ,其中剂量为 60mJ/cm2 的UVC照射其作用短暂而迅速 ,而剂量为 15mJ/cm2 的UVC照射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相似文献   

15.
氦-氖激光照射对兔跟腱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强度氦-氖(He-Ne)激光照射对跟腱损伤兔的跟腱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最佳照射时间。方法选取22只新西兰雄兔,兔龄10-12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对照组4只,跟腱切断缝合手术后不进行激光照射;激光照射组18只,于术后第1天即以低功率He-Ne激光(波长为632.8nm、功率为18.9mw)经皮损伤部位光斑扩束照射,每日照射1次,共照射14d。激光照射组再根据每次照射时间的长短分为激光照射10min、20min和30min亚组,每亚组6只。分别于术后14d及28d处死各组实验动物,采集跟腱标本,用Hyp检测试剂盒对Hy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各激光照射组术后14d Hy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激光照射20min亚组的Hyp含量明显高于激光照射10min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照射20min亚组术后28d时Hyp含量较术后14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e-Ne激光照射可促进兔跟腱组织胶原蛋白的合成,单次照射20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对退变颞下颌关节细胞外基质调节因子BMP-2表达的影响,明确氦氖激光干预颞下颌关节退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氦氖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提供依据。方法:将骨骼发育成熟的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组内又分为造模后第1d、11d两个取材时间点。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并行CT检查证实造模成功后纳入。治疗组采用氦氖激光照射患侧颊车、上关、下关、听宫、翳风穴,5min/穴/d,共10d;假模型组仅作关节囊切开后即缝合组织。各组于不同时间点取出颞下颌关节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正常组及假模型组不同时间点之间BMP-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第11dBMP-2表达明显降低;氦氖激光干预10d后BMP-2表达较第1d及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氦氖激光治疗可上调退变颞下颌关节细胞外基质调节因子BMP-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从而防治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相似文献   

17.
户坤  潘珊  管癸芬 《全科护理》2021,19(1):19-22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联合持续微氧渗透创面治疗技术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某院治疗的慢性伤口病人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4例。根据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特点拟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湿性愈合伤口管理方法对伤口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持续微氧渗透创面治疗技术伤口管理方法对伤口进行管理。治疗1个疗程即28 d后比较两组病人伤口的愈合程度、伤口治疗有效时间、28 d内伤口换药次数及伤口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1个疗程后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伤口治疗有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第14天、第28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性敷料联合持续微氧渗透创面治疗技术可明显提高慢性伤口的愈合率,有效缓解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照射联合硼酸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52例住院带有压疮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清洁疮面后用硼酸纱布湿敷;治疗组同样清创后给予氦氖激光照射压疮表面20min,再用硼酸纱布湿敷,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采用压疮综合治疗护理措施。观察30d压疮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有效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7,P〈0.05);治疗组显效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12.19±6.40)d比(19.36±9.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5,P〈0.05)。结论氦氖激光照射联合硼酸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压疮,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UVC light has long been known to be highly germicidal but has not been much developed as a therapy for infec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of UVC light for the prophylaxis of infections developing in highly contaminated superficial cutaneous wounds. In vitro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were inactivated at UVC light exposures much lower than those needed for a similar effect on mammalian keratinocytes. Mouse models of partial-thickness skin abrasions infected with bioluminescent P. aeruginosa and S. aureus were developed. Approximately 10(7) bacterial cells were inoculated onto wounds measuring 1.2 by 1.2 cm on the dorsal surfaces of mice. UVC light was delivered at 30 min after bacterial inoculation. It was found that for both bacterial infections, UVC light at a single radiant exposure of 2.59 J/cm(2) reduced the bacterial burden in the infected mouse wounds by approximately 10-fold in comparison to those in untreated mouse wounds (P < 0.00001). Furthermore, UVC light increased the survival rate of mice infected with P. aeruginosa by 58.3% (P = 0.0023) and increased the wound healing rate in mice infected with S. aureus by 31.2% (P < 0.00001). DNA les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UVC light-treated mouse wounds; however, the lesions were extensively repaired by 48 h after UVC light exposure.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UVC light may be used for the prophylaxis of cutaneous wound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治疗重症天疱疮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换药方法.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3月住院患者32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8月住院患者28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油纱进行换药,每天1~2次;试验组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银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