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出院时间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肺癌患者病例,采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高频中药用药情况,并对高频药物使用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总结肺癌用药的使用规律。结果:共收集162例病例,使用231味中药,283首方剂,用药总频数为3603次。用药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甘草、人参、陈皮、当归、茯苓。在涉及的19类药物中,频率使用前3位的药类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对使用频数在50次以上的17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个聚类组合6个药对。结论:中药治疗肺癌以扶正补虚、清热化痰止咳为主要原则,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摸索中药的使用规律,为中药材的合理采购和使用及中药房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1年1月、6月、8月、11月的中药处方,回顾性调查与分析中药的供应和使用情况。结果中药的供应和使用基本合理。以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使用中药的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结论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中药的供应和使用有其特点和规律,管理部门可以遵循其规律,搞好中药材供应和中药房建设。  相似文献   

3.
有效专利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有效专利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制提供参考,为其专利保护提供战略依据。方法 以维持时间为5年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频数分析法对其核心药物的组成、分类、功效、归经及药对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有效专利中高频中药包括金银花、甘草、黄芩等22味,按照功效分类多属于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补虚药等,主要归肺、心经,高频药对配伍多来自于古(经)方。结论 上述用药规律探索体现了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复方的组方特点,为新的中药复方研发及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中药饮片治疗处方,统计分析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2月1日—2月29日6个呼吸内科病区治疗COVID-19的中药处方,利用Excel、SPSS 25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361例COVID-19患者治疗用中药处方共计529张,中药处方使用了292味中药,使用频数前5位的中药为茯苓、甘草、法半夏、陈皮、黄芩;中药类别频数前5位的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化湿药;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茯苓和法半夏,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麸炒白术和茯苓;聚类分析共得11个聚类方。结论 通过对所收集COVID-19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中药以补虚为主,辨证加入化痰、止咳、平喘、清热、健脾化湿的用药及组方特点,与国家发布的COVID-19诊疗中医药治疗用药基本一致,为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数据挖掘《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痞满的组方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痞”“痞塞”“月真胀”等病案中涉及药方,并对其中的用药进行筛选、规范,利用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药物使用频次、聚类分析等。结果 《临证指南医案》中共80例(初诊71例,复诊9例,处方89个)中涉及“痞满”病证的医案,共使用中药118味,总频次为627次;频次≥10次的中药有18味,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56.78%(356/627);药性以辛、温为主;归经以脾、肺、胃经为主;药物分类以止咳化痰平喘药居多,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次之;聚类分析核心药物组合14个,新处方组合5个。结论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痞满是根据证型用药,如脾胃亏虚:补虚药、温里药;肝胃不和:理气药、补虚药;痰湿中阻:利水渗湿药、化湿药;湿热阻胃: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16):2292-2295
目的:探究抗实验性肝损伤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实验性肝损伤""中药复方""保护作用"等为主题,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与抗实验性肝损伤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有关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研究基本信息、中药分类、单味中药使用率与共现频率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K-means聚类模型和SPSS Modeler中的Apriori算法对使用率排名前10位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与重要性)和关联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498篇,最终纳入有效文献70篇,涉及51种中药复方,包括111味中药。用药种类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中药物种类最多的是清热类,有34味;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补虚药,有63次(使用率为25.82%);使用率最高的单味中药是柴胡(占总数的25.49%);共现频率最高的药对是柴胡-丹参。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5个聚类方,即柴胡-丹参-当归-甘草、黄芪-当归-白花蛇舌草、茵陈-郁金-虎杖、柴胡-丹参-茵陈、五味子-甘草;重要性预测结果显示,在聚类方中五味子最重要、虎杖最不重要。关联分析共得到13条药组关联规则,但支持度与置信度均较低。结论:抗实验性肝损伤中药复方的组成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但是用药配伍多样,相互关联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建立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复方数据库,以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对中药复方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老年高血压的310个中药复方共用84味药,总共用药3630次;使用次数最多的4类中药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芳香化湿药,共计3052次,占总用药次数的84.08%。结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芳香化湿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脏腑的调养补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药和过敏性哮喘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2008年1月-2018年8月)相关期刊文献,收集文献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使用Excel 2013、SPSS 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期刊文献48篇,共含中药98味,频数共计455次。在纳入的98味中药内,频数≥ 5的中药共30种,频数≥ 10的中药共12种;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解表药在功效分类中最为常见,占比达到74.31%;药性药味中,药味以甘、苦、辛居多,药性以温、平、寒居多;归经分类中,以肺、脾、心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7种。结论 过敏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用药多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且多与补虚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挖掘治疗肺痈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研发和治疗肺痈的中药新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收集有关治疗肺痈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核心药物频次、组方规律等进行研究。共筛选出治疗肺痈中药方剂152首,涉及中药220味,分析出44个使用频次≥6的药物、24个常用药物组合和7个核心药物组合。其中高频药物有甘草、桔梗、浙贝母、薏苡仁、杏仁、桑白皮、人参、麦冬、黄芪、当归等;药性以寒、温、微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药为主,归经以肺、脾、胃、心经为主;常用药对为甘草-桔梗,薏苡仁-桔梗,浙贝母-甘草,甘草-薏苡仁,浙贝母-桔梗,甘草-薏苡仁-桔梗等;组方规律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为主,辅以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用药规律。 方法:以血管性痴呆为主题词,收集、整理CNKI数据库(2014年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中收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方剂,建立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方剂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72篇期刊文献中,共涉及74首中药方剂和142味中药,中药频数共计840次。其中使用频数≥5次的单味中药共有51种,累计出现680次,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核心药物有石菖蒲、黄芪、川芎、丹参等,中药功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甘、辛、苦最为常见,归经与五脏有关占总频次的80.75%。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11种,因子分析中提取5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中归为4大类。 结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方剂中用药多以开窍、补虚、活血、祛痰为主。  相似文献   

11.
高晓琴 《药品评价》2023,(4):484-48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药专利复方治疗痔疮的用药规律,为痔疮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痔疮治疗的内服专利复方,并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决策树分析等方法探究中药专利治疗痔疮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510件研究专利,涉及中药442味,累计使用5 108次。使用频次靠前的中药有地榆、甘草、槐花、黄柏、当归、大黄等。治疗痔疮的中药多为清热药、止血药、补虚药;以性寒、味苦入肝经或大肠经为主。关联规则共得到中药组合56项;因子分析提取8个公因子;决策树分析得到槐花为最佳识别中药。结论 发现治疗痔疮的关键中药有地榆、甘草、槐花、黄柏、当归、大黄等;揭示了专利中潜在的组方规律,明确了槐花-地榆药对在痔疮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防治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的使用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应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9年1月至2020年10月。统计相关中药特性及使用频次,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功效以补虚为主,性味归经以温(含微温)性,甘味,脾、肝、肾、肺经为主;高频中药形成4个聚类方;强关联规则的药对为黄芪-白术、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等。结论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方药具有气血双补、脾肾同治的特点,组方中药以补虚药为主,药对以补气健脾、益气养血药相互配伍为主。该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中药专利复方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治疗慢性肾衰的中药专利,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的性味归经、功效分类、频次、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方剂306首,涉及573味中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中药类别以补虚类、清热类、活血化瘀类为主。高频药物有黄芪、大黄、丹参、茯苓、白术、附子、当归等。高频药物组合有“黄芪-大黄”“黄芪-丹参”“大黄-丹参”。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组方常以益气健脾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共奏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成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新编国家中成药》和《新药转正标准》收录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处方,对其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处方99首,涵盖18个证候,涉及中药206味,功效分类以化痰止咳平喘、补虚、清热等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偏苦、辛、甘,主归肺、脾、心经;关联规则得到核心药对组合11个;系统聚类分析归为7类;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发现其核心药物为甘草、麻黄、葶苈子等。结论:中成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药重视清、宣、润功效的结合,具有"宣清合法""清中有润""气阴兼顾"等组方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检索平台筛选中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利用软件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类别、证型、关联规则及聚类。结果 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丹参、黄芪、麦冬、川芎、甘草;功效以活血化瘀药、补气药、补阴药、补血药、清热药为主;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甘味占比最高,归经以入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丹参为核心的10个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个潜在方;以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为主要中医证型。结论 糖尿病心肌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虚”“瘀”“痰”为主要病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和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经临床验证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患者120例,从总的治疗方法中提取出糖尿病用药中各类中药的使用次数、频率、比例等,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黄芪,其次依次为茯苓、山药、天花粉、麦冬、白术、人参、山茱萸、泽泻、当归等。在治疗糖尿病所用的142种中药中,清热类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等。在收集的120例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86例,占71.67%;在所有患者中治疗有效率最高为100.00%,治疗有效率最低为67.80%。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是以益气养阴、清热为主,并加以祛痰;中医治疗糖尿病时,通常会使用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等这几种类型的中药。  相似文献   

17.
赵翡翠  张成新 《中国药房》2009,(24):1917-1919
目的:了解我院内服煎剂的用药特点和用量情况。方法:将我院内科细分为8个专业科室,从每个科室随机抽取6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开具的内服煎剂处方,并将处方中每味中药及其用量录入数据库,采用Weka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处方中药物使用频率≥5%的中药有68种,以补虚药频率最高,清热药次之,然后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使用频率≥1%的中药有193种,其中药物剂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中药有160种,占83%;超量处方百分比≥50%的中药有52种,占27%。结论:我院内服煎剂在用量上普遍超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22,(1):193-196
目的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运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建立结直肠癌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频次统计,对纳入标准的高频中药进行中药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对治疗结直肠癌的827首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251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9的中药共67味,累计出现频次为7631次(78.55%),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茯苓、黄芪、甘草、薏苡仁;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药性选择以温性药最多,药味选择以苦味、甘味药为主,归经选择以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药物组合34个,得到党参-薏苡仁-甘草-茯苓-白术等置信度为100%的核心药组,网络展示图提示治疗用药以白术、茯苓、黄芪为主。结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以补脾虚扶正为主,兼清热、利水渗湿,符合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皎月 《海峡药学》2010,22(12):222-224
查阅我院2007~2009年有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处方,收集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复方2360张,建立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并对它们进行了药味药对药组的用药统计分析,归纳了中药复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药规律,研究表明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在药味中以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土茯苓使用次数最多,由它们组成的药对、药组使用的频率也最高.在复方中药味的用量范围变化不大.复方类型比较集中,并且于方剂之间存在明显的加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中医临床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以中药治疗ALS的个案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11月。采用Excel软件统计复方中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率)、四气(性)、五味、归经、功效,并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个案文献110篇,涉及中药组方139个、中药218味,累计使用频次1 946次。常用药物(使用频率> 10%)45味,性味归经分别以温性(47.35%)、甘味(42.45%)、归脾经(20.29%)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41.37%)为主。中药组合98个,涉及中药24味,其中以黄芪、白术、党参组合(33次)最常见,药对以黄芪-山药、黄芪-熟地黄最常见(均使用32次);聚类分析提取核心药物组合5类。结论 ALS个案用药处方以补虚类中药为核心,分补气、补血、补阳、补肝肾,配以升阳、温里、行气等药味。处方组合以气血双补、阴阳双补、清热化痰和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