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得入睡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甚至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心悸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心悸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36例(A组),辨证施护组40例(B组),于施护第2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B组于第2周的显效率及改善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心悸伴失眠患者施行辨证施护,可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失眠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其临床表现为难于入睡 ,甚至彻夜不眠 ;或睡后易醒 ,醒后难以入眠 ;或似睡似醒 ,醒后仍感困乏。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皆可出现失眠。中医学认为失眠多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肾阴亏虚等原因 ,导致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而引起。临床常见的证型有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虚胆怯型、阴虚火旺型、胃中不和型 ,但以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胃中不和型多见。现将失眠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1 分型与辨证施护1.1 心脾两虚 表现为多梦易醒 ,或彻夜不眠 ,心悸健忘 ,头晕目眩 ,饮食无味 ,舌淡苔…  相似文献   

4.
不寐亦称失眠 ,多因脏腑功能紊乱 ,气血亏虚 ,阴阳失调而致 ,其病位在心 ,与肝、胆、脾、肾有关 ,临床辨证分虚实两类 ,以虚证多见 ,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为虚证 ;肝郁化火、痰热内扰为实证。一般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光线宜暗 ,被褥松软适宜 ,避免噪音。安排好患者的生活 ,使之有规律 ,养成定时作息习惯 ,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对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而致失眠者要做好心理情志护理 ,解除其忧虑。积极治疗失眠的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镇静催眠药宜在睡前1 h给患者服用。教会患者每日坚持睡前做放松气功…  相似文献   

5.
<正>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或脉见参差不齐的一种病症。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器有密切关系。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心气、心血、心阳、心阴不足,或血脉瘀阻,均可导致心悸。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失眠的中医病名为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辨证施护并配合食疗,常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近年来采用常规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总结70例眼外伤失眠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经辨证有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对失眠进行施护,做好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给药护理、耳穴埋豆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等中医特色护理。70例患者经辨证用药及施护,11例治愈,51例有效,8例无效。  相似文献   

8.
失眠中医称“不寐”,轻者人寐困难,时寐时醒,或寐而不酣,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头痛等病症。笔者运用中医理论知识,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常规护理,效果较好,并与单纯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悸的中医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 ,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现代医学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等。笔者通过对心悸实行辨证分型后施护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心悸患者 4 6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在 35~ 87岁。按中医辨证分型属于心虚胆怯型 10例 ,心血不足型 12例 ,阴虚火旺型 6例 ,心阳不振型 8例 ,水饮凌心型 4例 ,心血瘀阻型 6…  相似文献   

10.
失眠的中医辨证施护与食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彩虹 《四川中医》2008,26(11):123-123
本文根据工作经验,通过对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与食疗,突出中医特色,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恢复能力差。约70%的老年患者存在失眠,不利于疾病恢复,甚至出现焦虑、急躁等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辨证应用饮食调理失眠,根据三因制宜,八纲辨证,结合脏腑、气血、三焦、六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此法疗效好,费用低,无毒副作用,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失眠的中医辨证施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淑荣 《光明中医》2008,23(2):233-234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轻者入寐困难,可寐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等,重者整夜不能寐。本病多由于内外因素引起心、脾、肝、肾、胆等脏腑功能失调,使心神不安所致。西医学中的神经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某些精神病等,凡表现以失眠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3.
王英  霍新华  蔡艳丽 《光明中医》2014,29(1):179-180
心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按中医辨证分心血亏虚、心脉瘀阻、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等证型,根据证型施护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痹证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心悸是指患者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而感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或脉见三五不齐的一种病症.  相似文献   

17.
刘明辉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72-173
心悸指由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所致的心跳异常、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针对心悸的中医证型特点,进行辩证施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来自我院2009年1月箒2009年12月心内科住院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心悸”者560例,其中男性382例,女性178例,年龄45蒂82岁。  相似文献   

18.
张洁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7):448-448
心悸为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 ,临床上可见于各年龄段。多由于禀赋不足 ,或年老体衰 ,或久病伤正 ,致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 ;思虑过度 ,耗伤心血 ,或脾胃失职 ,运化无能 ,生血之源不足 ,致心血、心阴亏虚而致病 ,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针对病情进行治疗的同时 ,加强心悸的护理亦非常重要。1 外因调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为病人创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生活、工作环境。病人来院就诊时 ,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 ,有利于治疗和休息的环境。特别要避免突然而来的噪音 ,高音。医护人员工作时要做到走路…  相似文献   

19.
心悸患者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会娈  王爱珍  毛文婷 《光明中医》2010,25(9):1738-1739
<正>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血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西医所述的各种心脏病、心肌炎(病)、心律失常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以心悸为主症时,可属本证范畴。[1]我  相似文献   

20.
痛风病人的饮食调理及辨证施护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15007)张安蓉何瑞娟关键词痛风饮食调理辨证施护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患,其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除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及辨证施护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饮食调理饮食调理的原则,是限制饮食中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