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母胎界面炎症介质的表达量以及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情况,并探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住院的3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33例轻度PE孕妇(轻度PE组)及37例重度PE(重度PE组)。检测胎盘剥离面血清IL-1β、IL-18、TNF-α的表达量,分析母胎界面炎症形态学变化,观察胎盘滋养细胞线粒体发生情况,检测自噬相关分子BNIP3及DRAM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炎症介质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E孕妇胎盘剥离面血清IL-1β、IL-18、TNF-α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PE组表达量明显高于轻度PE组(P0.01)。HE染色显示PE孕妇胎盘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高于对照组。透射电镜可见重度PE组孕妇胎盘滋养细胞线粒体自噬阳性率为(2.61±1.07)%,轻度PE组为(7.65±3.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7±3.11)%,P0.01]。PE孕妇BNIP3及DRA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PE孕妇IL-1β、IL-18、TNF-α等炎症介质的表达量与线粒体自噬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PE孕妇滋养细胞线粒体自噬活性下降,受损线粒体积累可能导致母胎界面IL-1β、IL-18、TNF-α等炎症介质升高,从而参与PE发病。  相似文献   

2.
Guo YQ  Lu P  Duan ZF  Zhang Z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54-85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siltuximab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中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1)选取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近20年来确诊为卵巢癌的26例患者的癌组织标本,每例患者的标本均包含原发性、转移性和复发性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IL-6蛋白的表达;(2)蛋白印迹法检测IL-6、siltuximab联合IL-6处理后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中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以及siltuximab处理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SKOV3/TR和CAOV3/TR细胞中Stat3介导的抗凋亡蛋白--bcl-XL、MCL-1、survivin蛋白的表达;(3)实时细胞技术检测siltuximab联合IL-6处理后SKOV3-pEGFP-Stat3细胞中pEGFP-Stat3融合蛋白的核转移情况;(4)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siltuximab处理后SKOV3/TR和CAOV3/TR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以50%抑制浓度(IC50)表示.结果 (1)卵巢癌患者转移性和复发性癌组织中IL-6蛋白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原发性癌组织;且转移性和复发性癌组织中IL-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8/26)和77%(20/26)]明显高于原发性癌组织[23%(6/26),P<0.05].(2)IL-6处理的SKOV3细胞中pStat3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未经IL-6处理者;siltuximab(浓度分别为0.01、0.1、1和10μg/ml)联合IL-6处理后,SKOV3细胞中pStat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siltuximab浓度的增加明显减弱;经不同浓度(0.001、0.01、0.1、1、10μg/ml)的siltuximab处理后,SKOV3/TR和CAOV3/TR细胞中bcl-XL、MCL-1、survivin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未经siltuximab处理者.(3)IL-6处理后,pEGFP-Stat3融合蛋白迅速转移到SKOV3-pEGFP-Stat3细胞的细胞核中;siltuximab(浓度分别为0.001、0.01、0.1、1、10μg/ml)联合IL-6处理后,pEGFP-Stat3融合蛋白的核转移随siltuximab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少.(4)不同浓度的siltuximab(分别为1、10 μg/ml)处理后,SKOV3/TR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分别为0.49和0.19μg/ml)明显低于未经siltuximab处理者(0.71μg/ml;P<0.05);CAOV3/TR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分别为0.0010和0.0008μg/ml)明显低于未经siltuximab处理者(0.0021 μg/ml;P<0.01).结论 siltuximab能有效阻断卵巢癌中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卵巢癌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激活的凝血因子Ⅱ(Ⅱ因子)能否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卵巢上皮性癌(EOC)腹膜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方法 分离正常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MO/MA)以及EOC腹水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凝血因子Ⅱ刺激后,检测MO/MA和TAM表面Ⅱ因子受体PAR1、3、4表达,分析MO/MA在Ⅱ因子或(Ⅱ因子+水蛭素)刺激后CD14、CD68和CD163表达比例,ELISA检测Ⅱ因子刺激后巨噬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趋化因子mRNA表达.结果 MO/MA及TAM细胞表面上均有Ⅱ因子受体PARI、3、4表达;Ⅱ因子刺激后,MO/MA高表达CD14[(50.23±4.34)%]及CD163[(3.82±1.93)%],与Ⅱ因子+水蛭素刺激组[CD14(32.37±6.24)%,CD163(0.56±0.28)%]及培养液对照组[CD14(40.06±8.06)%,CD163(1.02±0.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示Ⅱ因子刺激后IL-8、IL-10及TGF-β分泌表现出时间依耐性特征,刺激后3h表达量达高峰;Real-time PCR显示IL-8、IL-10、IL-12、CXCR2、CCR2、CCL18mRNA表达上调,CXCR1和TGF-β表达下降.结论 激活的凝血因子Ⅱ能诱导外周血MO/MA分化为CD163highIL-10highIL-12highCCL18highIL-8high,具有类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特征的M2型巨噬细胞亚型;Ⅱ因子可能参与了EOC腹膜微环境浸润的TAM的分化和极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定位和表达及caspase-1的生物学活性,探讨其与ICP发病的关系。方法 2011年3月至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择ICP孕妇4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ICP轻度组(20例),ICP重度组(20例),以同期行择期剖宫产术的2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IL-18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 ICP重度组孕妇血清中IL-18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IL-18和caspase-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和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损伤可能参与了ICP孕妇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能否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MO)分化为卵巢癌(EOC)腹膜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方法:分离正常女性外周血MO,在体外经Ⅻ因子刺激,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检测刺激后CD14、CD68和CD163表达的比例;ELISA检测TNF-α、IL-4、IL-8、TGF-β、IL-10、MMP2等因子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IL-10、IL-8、CCL18、CCR2、TGF-β、CXCR1及CXCR2等细胞因子及相关受体mRNA的表达,添加Ⅻ因子抑制物-C1酯酶抑制剂(C1-INH)后检测相应mRNA转录变化。结果:经Ⅻ因子刺激后,MO表面CD14,CD163表达比例上调[CD14:(57.025±11.135)%,CD163:(1.09±0.21)%],与阴性对照组[CD14:(45.2±5.24)%,CD163:(0.7±0.08)%]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Ⅻ因子刺激后MO分泌IL-8,IL-10及TGF-β分泌表现出时间依赖性,IL-8及TGF-β于刺激后12h分泌达到高峰,IL-10分泌高峰为刺激后3h;刺激后IL-8,IL-10,CXCR2,CCR2以及CCL18mRNA的表达上调,添加C1-INH后,相应mRNA的转录水平下调。结论:凝血因子Ⅻ能诱导外周血MO分化成表型为CD14highCD163highIL-10highCCL18highIL-8high的单核巨噬细胞,类似TAM特征的巨噬细胞亚型,Ⅻ因子可能参与EOC腹膜微环境中浸润的MO分化,从而调控EOC的腹膜转移。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肝炎是由感染、肝内胆管发育障碍和遗传性代谢缺陷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清胆红素增高、肝脏肿大及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在我国,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引起者较多见[1].CMV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因子有关[2-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参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可以调节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某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并参与细胞的凋亡.本研究检测CMV肝炎新生儿血清sICAM-1和IL-18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氧对滋养细胞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ims-lik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1,sFl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CoCl2诱导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系TEV-1化学缺氧,分别于0h、24h、48h、72h、96h、120h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滋养细胞中sFlt-1及VEGF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Flt-1及VEGF蛋白表达。结果:滋养细胞缺氧72h后,胞质内可见明显空泡。滋养细胞sFlt-1mRNA及蛋白表达随缺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与缺氧72h、96h、120h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滋养细胞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于缺氧48h升高达到峰值(P<0.05)。结论:不同的缺氧时间对滋养细胞VEGF及sFlt-1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慢性缺氧可能导致滋养细胞sFlt-1及VEGF表达平衡失调,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Wang Y  Li LZ  Ye L  Niu XL  Liu X  Zhu YQ  Sun WJ  Liang Y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9):691-69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应用外源性重组IL-6短期处理或将正义IL-6基因(ssIL-6)稳定转染至A2780细胞(不表达IL-6但表达其受体、对顺铂和紫杉醇敏感),同时将反义IL-6基因(asIL-6)稳定转染至SKOV3细胞(高表达IL-6及其受体、对顺铂和紫杉醇耐药),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逆转录PCR(RT-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IL-6是否影响卵巢癌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并对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行研究.结果 (1)外源性重组IL-6处理A2780细胞后,对顺铂和紫杉醇的耐药倍数分别为6.25和7.31倍;ssIL-6转染A2780细胞后(内源性过表达IL-6),IL-6低、中、高表达细胞对顺铂的耐药倍数分别为7.13、7.47和8.34倍,对紫杉醇的耐药倍数分别为7.61、8.27和10.70倍;而asIL-6转染SKOV3细胞后(抑制内源性IL-6表达),IL-6中、高抑制表达细胞对顺铂的耐药倍数分别为0.15和0.10倍,对紫杉醇的耐药倍数分别为0.10和0.08倍,可恢复SKOV3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2)外源性IL-6作用后,上调了A2780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GST-π以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bcl-xL和XI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此相一致,ssIL-6转染的A2780细胞中MDR1、GST-π及bcl-2、bcl-xL、XI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而asIL-6转染的SKOV3细胞则明显降低.(3)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能分别阻断IL-6诱导的卵巢癌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的活化作用,且两者均能阻断IL-6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产生的耐药,细胞生长明显减少.结论 IL-6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化疗耐药很可能与其上调卵巢癌细胞耐药相关基因MDR1、GST-π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bcl-xL、XIAP的表达以及活化MEK/ERK和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对细胞滋养细胞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氧感受器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1、2(HPH/PHD1、2)和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FIH-1)的调控,以及缺氧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调节。方法: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在常氧、缺氧再复氧及持续缺氧等条件下,细胞滋养细胞中HIF-1α、HPH/PHD1、2和FIH-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缺氧再复氧、持续低氧对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结果:(1)持续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细胞滋养细胞HIF-1α和HPH/PHD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常氧组(P<0.01);HPH/PHD1和FIH-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常氧组(P<0.01)。缺氧再复氧后培养的细胞滋养细胞HIF-1α和HPH/PHD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但显著低于持续缺氧组(P<0.05);HPH/PHD1和FIH-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但显著高于持续缺氧组(P<0.05)。(2)持续缺氧显著抑制细胞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与常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缺氧后再复氧细胞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居中,与常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持续缺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滋养细胞可感受氧分压变化,HIF-1α、HPH/PHD1、HPH/PHD2和FIH-1相互作用与滋养细胞浸润能力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系胎儿在官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 surfactant,PS)失活以及肺组织化学性炎症,临床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特征,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国内报道活产儿中MAS发生率为1.2%~2.2%,病死率为7%~15.2%[1];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报道MAS的病死率为3%~12%[2].MAS患儿内源性PS受到严重损害,胎粪吸入引起的缺氧、酸中毒损害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导致肺水肿、肺出血发生,使肺弥散功能降低,缺氧加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之一,能刺激各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等增殖.本研究旨在观察MAS患儿应用PS前后血清中PDGF的水平,了解PS的应用对MAS患儿氧合功能及PDGF表达的影响,从而为重症MAS应用PS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TEV-1)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VC-304)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差异表达的特点。方法:CoCl2诱导TEV-1及EVC-304化学缺氧,并于0,6,12,24,48,72,96,120h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上清中sFlt-1蛋白表达,RealtimeRT-PCR法检测各组sFlt-1mRNA表达。结果:缺氧72h后滋养细胞sFlt-1mRNA及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P<0.05),而内皮细胞sFlt-1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情况下滋养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均有sFlt-1表达;缺氧诱导滋养细胞sFlt-1表达明显增加,而内皮细胞sFlt-1表达对缺氧刺激无明显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胎儿生儿受限(FGR)孕妇产后胎盘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IL)家族差异基因,并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FG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GEO数据库中获得的芯片GSE147776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收集FGR患者胎盘组织(FGR组)和正常胎盘组织(NP组)各18例,检测两组胎盘组织IL-1β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β表达量与孕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身长的相关性。对HTR-8/Svneo细胞给予IL-1β或IL-1β+IL-1受体抑制剂(IL-1RA)处理后与对照组(NC组)比较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B细胞淋巴瘤(Bcl-2)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NP组相比,FGR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出生身长、1分钟Apgar评分和5分钟Apgar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NP组比较,FGR组胎盘组织IL-1β表达量显著升高,且胎盘组织中IL-1β的表达量与孕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身长呈负相关关系((印)r(正)<0,(印)P(正)<0.05)。(3)IL-1β处理HTR-8/Svneo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与NC组、IL-1β+IL-1RA组比较,细胞中的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印)P(正)<0.05),而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印)P(正)<0.05)。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FGR患者胎盘组织IL家族差异表达基因IL-1β,并证明FGR患者胎盘组织中IL-1β表达显著升高,且IL-1β参与了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对滋养细胞的生长、MMP-9/TIMP-1基因表达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滋养细胞在正常及二氯化钴(CoCl2)所致化学缺氧条件下的培养。MTT法检测正常及缺氧条件下滋养细胞的生长状况。细胞爬片确定MMP-9/TIMP-1在滋养细胞中的定位及缺氧前后的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滋养细胞中MMP-9和TIMP-1基因表达。Transwell侵袭模型检测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结果:(1)MMP-9和TIMP-1均表达于滋养细胞的包膜和胞浆。在缺氧条件下,MMP-9和TIMP-1蛋白表达均呈上调趋势,且在缺氧48h时最明显(P0.01);(2)150、300μmol/L CoCl2均可显著抑制滋养细胞的增殖,其中300μmol/L抑制作用更明显,与15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缺氧条件下,MMP-9和TIMP-1的基因表达均增加,以48h最为显著;但MMP-9/TIMP-1比值降低,以72h最显著(P0.01);(4)缺氧后滋养细胞侵袭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缺氧能抑制滋养细胞增殖、促进滋养细胞分泌MMP-9和TIMP-1,但MMP-9/TIMP-1比值降低,使滋养细胞的侵袭力减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HIF-1α在卵巢癌细胞系A2780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常氧及缺氧微环境培养卵巢癌A2780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及蛋白的表达;siRNA干扰HIF-1α表达,检测干扰效率及MMP13表达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siRNA干扰前后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结果:缺氧诱导卵巢癌A2780细胞HIF-1α及MMP13表达上调,细胞侵袭数明显增多;siRNA能有效抑制HIF-1α表达及缺氧引起的MMP13增多,降低细胞侵袭能力。结论:HIF-1α通过调控MMP13表达增强缺氧环境下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质网质膜上钙通道蛋白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兰尼碱受体(RyR)介导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子宫肌瘤细胞缺氧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术中取子宫肌瘤及邻近平滑肌组织标本各20例,运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种组织中IP3R/RyR的表达情况;原代培养子宫肌瘤与平滑肌细胞,取缺氧培养6小时后细胞分别分成4组:加入IP3R阻滞剂肝素(A组)、加入RyR阻滞剂钌红(B组)、加入肝素及钌红(C组)和空白组(D组),检测两种组织4组细胞中IP3R、RyR及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钙离子(Ca 2+)浓度.结果:①子宫动脉阻断前平滑肌组织中IP3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肌瘤组织(P =0.000);RyR mRNA及蛋白表达在两种组织中无差异(P>0.05).②缺氧模型下,在D组肌瘤细胞中IP3R、RyR及Cyt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平滑肌细胞(P=0.000;P=0.007;P=0.011);而在A组和C组两种细胞中IP3R、RyR及Cyt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缺氧模型下,4组肌瘤细胞中Ca2+浓度普遍高于平滑肌细胞,但仅B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43).结论:缺氧刺激下,肌瘤细胞内Ca2+浓度较平滑肌细胞明显升高,Ca2+释放主要受胞内肌质网IP3R钙通道调控,Ca2+浓度升高激活了内源性(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诱导大量肌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reg/Th17平衡失调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参与CIN及宫颈癌免疫逃避的具体机制。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宫颈癌组(34例),CIN组(47组),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N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0、IL-17、IL-6、TGF-β)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在CIN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且宫颈癌组的表达亦明显高于CIN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IL-6)在CIN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宫颈癌组的表达亦明显低于CIN组(P<0.05)。结论:随着CIN向宫颈癌的进展,Treg/Th17平衡向Treg细胞偏离,这一失衡参与了CIN的进展及宫颈癌的免疫逃避,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二者在肿瘤免疫内环境相关的细胞因子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剂量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调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P27kip1表达的有关信号通路.方法 新生1 d的SD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出大脑皮层制成混合胶质单细胞悬液,用完全培养基培养7~10 d,采用振荡结合差速贴壁方法并用无血清化学条件培养基培养获取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培养同时向各组培养细胞中分别添加IFN-γ、AG490、Fludarabine,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27ki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1)IFN-γ组较对照组细胞P27kip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减少(t=85.535,P<0.05;t=12.481,P<0.05),IFN-γ+AG490组和IFN-γ+Fludarabine组较IFN-γ组细胞P27kip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2)IFN-γ组的JAK2/STAT1磷酸化程度高于其他3组(P<0.05).(3)IFN-γ组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68.42±2.53)%,相对于对照组[(88.21±1.97)%]明显减少(t=10.682,P<0.05),IFN-γ+AG490组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7.63±2.75)%,相对IFN-γ组进一步下降(t=5.002,P<0.05),而IFN-γ+Fludarabine组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79.53±4.15)%]相对IFN-γ组却有所增加(t=3.957,P<0.05).结论小剂量INF-γ通过JAK2/STAT1信号通路调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P27kip1的表达.Fludarabine能有效减弱小剂量INF-γ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化学缺氧对大鼠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AEC)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凋亡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talpha,HIF-1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AEC进行体外培养,分4组,每组6个样本.缺氧4 h组:选用化学缺氧物质CoCl2 500/μmol/L为作用浓度,诱导AEC缺氧,共培养4 h;缺氧24 h组:与CoCl2共培养24 h;缺氧48 h组:与CoCl2共培养48 h;常氧对照组: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利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Western印记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荧光显微镜的结果 显示缺氧4、24、48 h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3±0.76)%、(15.00±3.28)%和(51.50±3.00)%,均高于常氧对照组[(1.50±0.50)%](P<0.05);(2)流式细胞仪的结果 与荧光显微镜的结果一致;(3)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AEC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缺氧24 h显著;(4)缺氧4、24、48 h组HIF-1α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69±0.035、1.02±0.044和0.71±0.046,均高于常氧对照组(0.21±0.026)(P<0.01);(5)各组HIF-1α蛋白变化与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凋亡率变化均呈正相关(r=0.484,P=0.016;r=0.713,P=0.009).结论 缺氧对大鼠AEC的生存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缺氧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HIF-1α可能参与了缺氧诱导AEC凋亡的发生,而AEC凋亡可能又参与了缺氧肺损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存在的氧化应激对胎盘滋养细胞Wiskott-Aldrich综合征关联蛋白2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related protein 2,WAVE 2)表达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8月15日至2012年2月23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20例及正常足月产妇23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取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组织WAVE2的定位及分布.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WAVE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胎盘中WAVE2 mRNA的表达,采用组织匀浆法检测2组产妇胎盘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并对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WAVE2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2)通过构建体外滋养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人妊娠早期绒毛外滋养细胞株HTR 8/SVneo细胞贴壁完全后分别置于常氧(常氧组)和缺氧复氧条件(缺氧复氧组)下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ROS水平.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侵袭状况.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TR-8/SVneo细胞内WAVE2的定位及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子痫前期组24 h尿蛋白、母体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盘重量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1.96±0.24)g与(0.08±0.05)g,t=19.436;母体收缩压:(154±13) mm Hg与(98±11) mm Hg,t=11.324;母体舒张压:(105±14)mm Hg与(69±8)mm Hg,t=9.612;新生儿出生体重:(2446±187)g与(3207±233)g,t=16.307;胎盘重量:(432±53)g与(536±67)g,t=14.562;均P<0.05].子痫前期组WAVE2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0.28±0.07)与(1.01±0.02),t=12.747],WAVE2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63±0.08)与(1.34±0.19),t=11.648],ROS水平高于对照组[(144.22±12.32) nmol/(mg·prot)与(75.17±8.71)nmol/(mg·prot),t=20.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WAVE2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26,P=0.000).(2)在常氧组中,HTR-8/SVneo细胞内的ROS水平为(82.9±5.8)%,而缺氧复氧组为(155.6±8.1)%,高于常氧组(t=12.747,P<0.05).缺氧复氧48 h后的HTR-8/SVneo细胞与常氧组相比,迁移和侵袭力明显降低[缺氧复氧组分别为(58.4±4.2)%和(51.9±3.3)%,常氧组为100%,t值分别为11.034和13.839,P均<0.0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WAVE2定位于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缺氧复氧48 h后,HTR-8/SVneo细胞中WAVE2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常氧组(0.37±0.05与0.76±0.06,t=8.631,P<0.05). 结论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存在过度氧化应激,与胎盘组织中WAVE2表达下调密切相关.缺氧复氧致氧化应激损伤可下调滋养细胞WAVE2的表达;WAVE2表达下调可能损伤滋养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形式,常导致早产儿发生脑性瘫痪、认知以及视听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缺血缺氧时,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受损,晚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对缺血缺氧具有易感性,是早产儿发生脑白质损伤的重要原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