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式及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确诊后立即施行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则是在药物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4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效果良好,37例患者痊愈;所有患者都无脏器或胆道损伤;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除死亡患者4例外,其余56例患者皆治愈。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有效率,而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110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仁勇 《中外医疗》2010,29(6):63-63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发生24例并发症,3例患者因术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死亡率为2.73%,其余10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继续随访3~12个月,无类似腹痛病史发作。结论对于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要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合理采用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及提高手术技巧,都是保证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38例患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入院距手术时间≤3 d内行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入院距手术时间3 d后行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在腹腔引流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79%)低于对照组患者(63.16%),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4.74%)高于对照组(73.6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该及早进行,能够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正确的时机下进行手术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都是安全可靠的,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将72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牟涛  谢开盈 《吉林医学》2014,(2):256-25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时机。方法:选取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6例,根据手术时间将其分为≤48 h(A组)和>48 h(B组)两组。对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情况进行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胆囊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胆囊化脓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胆囊坏疽者、胆囊穿孔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临床工作中应掌握手术时机,尽早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年5月至2008年5月3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8例中345例成功完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23例中转开腹,其中11例是因为胆囊三角解剖不清,5例因为无法控制出血,2例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术中发现电凝钩损伤肠管,4例为手术器械故障。结论:经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安全可行,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掌握好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红波  蔡建荔  李永洲 《吉林医学》2012,33(23):5048-504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和分析8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选择、手术经过和体会。结果:79例成功施行LC,2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加胆囊黏膜电灼术,3例因出血和胆囊三角致密粘连,解剖困难,无法辨认三管关系中转开腹,1例因胆囊胃漏中转开腹,1例胆漏,无死亡、胃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病例发生。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只要合理选择适应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术中仔细认真操作,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指征,均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正友  李立祥 《安徽医学》2010,31(4):372-373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67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行手术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其中肝硬化5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12例,坏疽性急性胆囊炎11例,胆囊穿孔6例,并发腹膜炎4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和使用正确的方法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总结转开腹手术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7月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照手术时机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转开腹手术发生率以及发生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转开腹手术发生率10.00%,并发症发病率15.00%,对照组转开腹手术发生率为25.00%,并发症发病率30.00%,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如患者的手术时机不恰当,在手术前胆囊渗出严重,则容易导致患者腹腔镜转开腹手术发生,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合理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683例行急诊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施行LC的时机分为A、B、C三组,A组301例,急性起病3d内行LC;B组239例,起病3~7d内行LC;C组143例,起病7d以上施行LC手术。比较三组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0.01),A组较B、C两组为短;三组胆囊切除方式、中转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显著性(>0.05)。结论尽管随着病程延长手术难度增加,但只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存在手术指征,起病3d后或7d后选择行LC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8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首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入院后即行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缓解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上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用合理的治疗方式,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依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将据手术时间短于72 h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发病据手术时间长于72 h患者为观察组38例,对比不同时机治疗时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等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18.42%(7/38)显著少于对照组2.6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P 0.05)。结论症状发作时间72 h内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为手术最佳时间,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治疗的22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11例)与观察组(n=111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9%(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创伤面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任开文  康忠 《西部医学》2009,21(9):1527-1528,1530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距手术时间≤72h的患者56例设为观察组,发病距手术时问:〉72h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宜及早施行,最好在发病72h以内,只要掌握正确时机,适时中转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王志兵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76-17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6月收治90例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与合并症的处理。结果择期手术58例全部治愈出院;急诊手术治愈28例,死亡4例(12.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病多,手术风险大,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选用对患者最合适、最有利于患者恢复的手术方式,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6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操作方法,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体会.结果:69例患者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只要无手术禁忌症,不管病程长短,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其中结石性胆囊炎6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0例;保守治疗后好转7例(并发膈下脓肿1例)胆囊切除6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和)取石、T管引流7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伴结石嵌顿患者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LC)的时机、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腹腔镜手术治疗175例急性胆囊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6例,主动中转4例,被动中转2例,ELC成功率为96.58%,术后早期3例发生胆总管残留结石,行EST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具有丰富腹腔镜经验的外科医生,急性胆囊炎伴结石嵌顿患者施行ELC是安全可行的,但须严格把握其中转开腹的指征并注重术前检查判断胆总管结石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120例老年结石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运用于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