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恶性肿瘤多药抗性(MDR)研究模式而发现的恶性疟原虫的pfmdr1基因不能完全解释其氯喹抗性,但通过氯喹敏感株HB3与氯喹抗性株Dd2杂交而发现的和氯喹抗性有关的cg2基因结合起来,或许能对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敏感株可被氯喹诱导发生细胞凋亡样改变而抗性株却不能,又为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抗氯喹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株,观察其对氯喹和喹哌的抗性变化. 方法按Trager等常规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方法和Reckmann等分别进行体外连续培养和药效测试.结果所解冻培养的3虫株,在培养初期疟原虫生长细弱,且能产生配子体,并以低配子体率维持一定时间,随着配子体消失,疟原虫无性体健壮,繁殖良好;对药敏测定,3株疟原虫对氯喹皆具高程度抗性(分别为32、64和32 pmol/#);对喹哌也具抗性(分别为64、64和32 pmol/#),但连续培养一定时间后,对氯喹抗性程度逐渐下降,最后皆转变为敏感(分别为第1 70、110和第80 d).而对喹哌抗性则无变化.结论3株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不稳定,可能与原抗性程度不高和易逆有关.  相似文献   

3.
抗氯喹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及其抗性程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抗氯喹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株,观察其对氯喹和喹哌的抗性变化。方法 按Trager等常规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方法和Reckmann等分别进行体外连续培养和药效测试。结果 所解冻培养的3虫株,在培养初期疟原虫生长细弱,且能产生配子体,并以低配子体率维持一定时间,随着配子体消失,疟原虫无性体健壮,繁殖良好;对药敏测定,3株疟原虫对氯喹皆具高程度抗性(分别为32、64和32pmol/#);对喹哌也具抗性(分别为64、64和32pmol/#),但连续培养一定时间后,对氯喹抗性程度逐渐下降,最后皆转变为敏感(分别为第170、110和第80d)。而对喹哌抗性则无变化。结论 3株抗氧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不稳定,可能与原抗性程度不高和易逆有关。  相似文献   

4.
参照恶性肿瘤多药抗性(MDR)研究模式而发现的恶性疟原虫的pfmdr1基因不能完全解释其氯喹抗性,但通过氯喹敏感株HB3与氯喹抗性株Dd2杂交而发现的和氯喹性有关的cg2基因结合起来,或许能对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敏感株可被氯喹诱导发生细胞凋亡样改变而抗性株却不能,又为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恶性疟原虫药物抗性的出现,使疟疾防治形势更趋严峻。目前已分离出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CQS)和氯喹抗性株(CQR),并且找到了2种复合药物抗性基因(Pfmdr1,Pfmdr2),一般认为Pfmdr1基因的突变位点与氯喹抗性的出现有关。为证实这一观点,本文作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者考察了已证实对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液泡ATP酶有特异性和强烈抑制作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bafilomycin A_1(简称A_1)对氯喹敏感或抗性株恶性疟原虫的作用,亚致死浓度A_1对原虫摄入氯喹的影响及其对原虫体外氯喹敏感性的影响。所用疟原虫株来自泰国,K_1为氯喹抗性株,T9-96为氯喹敏感株,均以改良的Jensen和Trager法连续培养。体外敏感性试验按Desjardins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基因K76T及Pf mdr1基因N86Y和D1246Y的点突变特征及发生率,并分析上述分子标志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从我国恶性疟流行区云南和海南省采集恶性疟现症患者血样,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和Pf mdr1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血样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RFLP分析,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测序验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体外微量法测定同一批血样中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结果云南、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的突变发生率分别为86.7%和64.3%;云南、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 mdr1 N86Y突变发生率分别为46.5%和3.4%。未发现云南、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存在Pf mdr1 D1246Y突变。体外微量测定法显示Pfcrt 76T突变发生率氯喹抗性株与敏感株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0,P〈0.01)。Pf mdr1 86Y突变发生率氯喹抗性株与敏感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65)。结论在云南省和海南省现场未发现恶性疟原虫Pf mdr1 D1246Y点突变,抗氯喹恶性疟原虫的Pf mdr1 N86Y突变发生率与敏感株间无显著差异。Pfcrt K76T作为分子标志在我国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监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产生机制 ,一直存在争论 ,主要有两种观点[1,2 ] ,一种认为疟原虫抗药虫株天然存在。氯喹长期大量的应用起着选择 (筛选 )作用 ,将敏感个体或群体杀灭 ,遗留先天性抗药虫株。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疟原虫获得氯喹抗药性是对后天环境变化的适应。长期维持氯喹刺激 ,会诱导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呢 ?本文提出探讨。疟原虫对氯喹抗药性的基本特征疟原虫在长期接触氯喹后会逐渐产生耐药性[1~ 3] ,不同种 (甚至不同株 )的疟原虫对氯喹的反应性并不完全相同。归纳现有的资料 ,人疟原虫(主要是恶性疟原虫 )的抗药性特…  相似文献   

9.
西咪替丁抗疟作用的研究:Ⅱ.西咪替丁对鼠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咪替丁4d抑制法抗鼠疟作用结果显示:在剂量为50mg/kg.d,100mg/kg.d和200mg/kg.d时,该药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抗性株及约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感染小鼠的红内期疟原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64.95%,77.97%和58.16%。CMD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析和约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方法 运用体外微量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等3种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氯喹抗性株的体外敏感性,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IC50值. 结果 体外微量法测定的3种药物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的IC50值依次为3.12 nmol/L、4.30 nmol/L、2.18 nmol/L,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的IC50值依次为4.31nmol/L、3.90 nmol/L、3.17 nmol/L;同时,将体外微量法与ELISA法所获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r2=0.93,P<0.001). 结论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无明显的交叉抗性;ELISA法可用于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