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碳酸利多卡因组(LC)18例,芬太尼组(LF)20例,氯胺酮组(LK)22例.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穿刺点(上腹部T_(8-9),中腹部T_(10-11),下腹部及盆腔L2_(2-3))穿刺,头侧置管4 cm,平卧位,3组均取2%利多卡因5 mL缓慢注入,观察5 min无腰麻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LC组酌情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8~12 mL,LF组注入2%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8~12 mL(利多卡因20 mL+芬太尼0.1 mg/2 mL).LK组注入2%利多卡因氯胺酮混合液8~12 mL(利多卡因20 mL+氯胺酮0.4 mg/kg,2 mL).术中各组每1小时追加5~8 mL,若有牵拉反应静脉注射丙泊酚消除.结果 3组麻醉起效时间均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K组、LF组镇痛肌松效果明显优于LC组(P<0.05),但LK组、LF组镇痛肌松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LK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需要镇痛药(伤口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LC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LF组多于LK组(P>0.05).术后随访精神症状、肌无力、肢体麻木3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肌松完善,能有效的消除内脏牵拉反应,且有完善的术后镇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进行腹部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麻醉组(KLS组),观察麻醉前、注药后2 min、注药后5 min HR、SpO2的变化,术后根据患儿出现肢体动作和应答程度判断苏醒情况。结果 KLS组患儿镇静镇痛满意,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LS组术后苏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加稳定,术后苏醒快,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利多卡因加芬太尼、曲马多以直腹部手术的麻醉效应。方法:按美国麻醉学会(ASA)五级分类法:67例Ⅰ ̄Ⅱ级胆道手术患者发类一组:芬太尼组(F组)、曲马多组(T组)及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1.6%利多卡因20ml,F组偏吩太尼0.1mg,T组含曲马多100mg。于首剂量麻醉期间对镇痛效应、肌松度、内脏牵拉反应予分级评定,同时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结果:三组麻  相似文献   

4.
龙丰云  陈弘  张磊  姜志 《海南医学》2005,16(12):3-4
目的观察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液超前镇痛对抑制腹部手术内脏牵拉痛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情况的观察.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胆囊手术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实验组):切皮前10min将氯胺酮30mg与芬太尼0.05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注入硬膜外腔,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药物为0.225%罗哌卡因+3mg/L芬太尼,共100ml.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术后镇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Ⅱ组用药对抑制术中牵拉痛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1);Ⅱ组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较Ⅰ组显著延长(P<0.01),48小时内有效触发次数显著减少(P<0.01),24小时PCEA泵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能明显抑制术中牵拉痛,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two-point CSEA)用于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上腹部手术126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two-point CSEA组(n=69)和硬膜外组(EA组,n=57).EA组于T8-9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导管给2%利多卡因,使阻滞平面达T4.two-point CSEA组于T7-8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管给2%利多卡因,于L2-3间隙行腰麻,注入复合布比卡因溶液3ml.使阻滞平面达T4,以计分法评价肌松、牵拉反应以及麻醉效果.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wo-point CSEA组阻滞范围显著大于EA组(P<0.01),镇痛效果、肌松程度以及牵拉反应抑制也显著好于EA组(P<0.01),而局麻药用量显著性少于EA组(P<0.01). 结论 two-point CSEA可有效安全地用于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胸部及上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适合的麻醉方案。方法:择期胸部及上腹部恶性肿瘤手术病人各48例,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胸部手术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1组)、单纯全麻组(A2组);上腹部手术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B1组)、单纯全麻组(B2组)。胸部手术硬膜外穿刺间隙为T7~8,上腹部手术硬膜外穿刺点为T9~10。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4 ml,待阻滞平面出现后行全麻诱导,诱导均采用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爱可松0.8 mg/kg。气管插管后,硬膜外穿刺组持续泵注2%利多卡因5~10 ml/h;各组全麻维持用药种类相同。分别监测麻醉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探查中(T3)、术毕(T4)、气管拔管时(T5)的MAP、HR;记录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术后镇痛效果,观察各组的全麻用药量。结果:全麻联合硬膜外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均较单纯全麻组小,循环稳定(P〈0.05或P〈0.01),全麻用药量也明显减少(P〈0.01),术毕清醒快,气管拔管时间缩短(P〈0.05或P〈0.01),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单纯全麻更适宜在胸部及上腹部大手术中应用,安全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芬太尼静脉复合溶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pic chole-Cystectomy,LC)麻醉价值。方法 芬太尼0.8mg,普鲁卡因5.0。琥珀胆碱0.5加在5%GS500ml中配成1%PFS复合液持续静脉内滴注;芬太尼剂量3-5μg/kg完成LC麻醉;另筛选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即组Ⅰ芬太尼组(1%PFS),组Ⅱ哌替啶组(1%PDS),组Ⅲ硬膜外组(EP),每组20人作参考对照。结果 1%PFS全麻:1)诱导快、海省时,平均4min。2)肌松好,无内脏牵拉反应及疼痛反应,满意度达100%。3)术毕立刻清醒超过5min时用纳洛酮催醒总计20例。结论 芬太尼用于LC麻醉具有麻醉迅速、肌松、安全、无痛、清醒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消除手术牵拉反射术中遗忘效果。方法6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1组)芬太尼联用地西泮。试验组(2组)芬太尼联用咪唑安定。观察各组牵拉反射,术中遗忘效果以及呼吸循环、血糖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咪唑安全,不加深呼吸循环抑制,牵拉反射可使血糖升高。结论咪唑安定联用芬太尼可有效抑制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牵拉反射,血糖可做为效果的客观指标,咪唑安定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肌松和顺行性遗忘作用,消除术中知晓,且使用安全方便。病人对麻醉中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合并呼吸道烧伤病人术后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拟行切痂植皮烧伤手术病人50例,年龄20~4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5),I组芬太尼15μg.kg-1和Ⅱ组芬太尼15μg.kg-1+氯胺酮100mg,两组镇痛药物均加入恩丹西酮8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泵参数设置为背景输注速率2mL.h-1,按压单次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于术毕静脉连接镇痛泵。记录两组病人术后48 h内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镇痛评分,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幻觉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BP、HR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Ⅱ组镇痛评分降低(P〈0.05),Ⅱ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均无幻觉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合并呼吸道烧伤病人中镇痛效果较单纯芬太尼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海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61-62,68
目的分析观察小儿手术中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的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实施下肢和腹部手术的86例患儿中随机抽取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单一氯胺酮麻醉,另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区域麻醉中的芬太尼用量、氯胺酮用量、氯胺酮追加次数、唤醒时间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均比对照组患儿显著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也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肌松状况良好,对照组偶有不良反应,无肌松状况。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的区域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5例)和B组(44例)。其中A组在麻醉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B组在麻醉时给予芬太尼静脉注射,对比2组镇痛及肌松效果,注射5 min后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A组与B组镇痛及肌松效果等级分布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远低于B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镇痛及肌松效果较芬太尼更为显著,且前者能够有效稳定血压和心率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张旸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4):319-319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剖宫产手术中因平面不易控制应用尚受限.以往剖宫产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常出现镇痛及肌松不满意,有时出现牵拉反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及肌松满意、无牵拉反应及头痛等特点,便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LM)通气下浅全麻与单用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效果。方法40例ASAI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硬膜外穿刺显效后,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后置入IM,接麻醉机后持续吸入0.5%~1.5%异氟醚。对照组常规硬膜外麻醉,术中给予哌氟强化、面罩吸氧。比较两组镇痛、肌松效果,记录BP、SPO2、R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镇痛、肌松效果优于对照组,BP、SPO2、R等的变化观察组小于对照组。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LM通气下浅全麻是LC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将4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 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在切皮前1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或氯胺酮0.3 m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观察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意识、内脏牵拉反应等指标的变化,并且通过应用硬膜外止痛泵观察两组产妇术后6,12,18,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首次触发时间、吗啡消耗量、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等。 结果 胎儿娩出时,N组孕妇HR明显快于基础值(P<0.05),K组产妇的HR较N 组慢(P<0.05),K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率较N 组低(P<0.05);K组产妇术后12 h的VAS评分较N 组低(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术前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该药能减少术中不良刺激、抑制术中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子宫切除术52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对照组)和硬膜外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组(观察组)各26例。两组均行2%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于术前12~16 h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25μg/h),观察术前睡眠情况、术中局麻药用量和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前夜睡眠情况、术中麻醉止痛和肌松效果以及术后24 h 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利多卡因用量、哌氟合剂使用人次以及术后肌注哌替啶镇痛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术前有镇静作用,术中可增强子宫切除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减少利多卡因用量,术后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或芬太尼对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行前臂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Ⅱ组:地塞米松250μg/mL+1%*1多卡因+0.3%罗哌卡因;Ⅲ组:芬太尼2μg/mL+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Ⅳ组:地塞米松250μg/mL+芬太尼2μg/mL+1%+1多卡因+0.3%罗哌卡因。各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mL。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24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麻醉期间MA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Ⅱ组、Ⅲ组及Ⅳ组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Ⅰ组(P〈0.05),尤以Ⅳ组为甚(P〈0.01),Ⅱ组和Ⅲ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Ⅰ组、Ⅱ组与麻醉前相比,MAP在麻醉后10min显著升高(P〈0.01),而HR则在麻醉后5min显著增快(P〈0.01)。Ⅲ组、Ⅳ组在麻醉前后MAP、HR无显著性变化(P〉0.05),四组的SpO2在麻醉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芬太尼合用于臂丛阻滞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明显改善麻醉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氯胺酮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儿下腹部和会阴部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是骶管阻滞麻醉,其与全麻复合使用能提供完善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减少对镇痛药的需求。对于腹股沟斜疝手术,我科应用氯胺酮肌注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肯定,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年龄1~3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均分为2组,第1组肌注氯胺酮全身麻醉后再行单次骶管阻滞;第2组单纯肌注氯胺酮麻醉,根据麻醉效果追加剂量,安定静脉输注。年龄、性别等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2组术前均禁食8h,禁水4h,阿托品0.02mg/kg肌注。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6mg/kg,常规监测ECG、BP、SPO2、HR。面罩吸氧。第1组患儿左侧卧位,确定尾骨尖,在骶骨角连线的中点穿刺,头向30°~45°进针0.5~1cm,回抽无血或脑脊液,注入空气1~2mL,无阻力,也不出现皮下气肿,即可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观察5min,无腰麻征象,全量按0.7%~1%利多卡因8~10mg/kg计算给入,阻滞平面可达T8~L1。第2组术中根据情况静脉追加氯胺酮1~2mg/kg,辅以安定0.05~0.1mg/kg。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及患儿麻醉苏醒时间,观察肌松和镇痛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组(Ⅰ组)25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25例。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5~2mg/kg、阿曲库铵0.5~1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10mg/kg.h-1,芬太尼0.5μg/kg.min,30~45min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5~0.5mg/kg维持麻醉。Ⅱ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记录血压、脉搏、SpO2以及术中牵拉反射、肌松效应及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及麻黄素的使用量。结果Ⅱ组手术时间比Ⅰ组延长(P<0.01)。Ⅱ组术中液体入量明显多于Ⅰ组(P<0.01)。Ⅱ组使用麻黄素也显著多于Ⅰ组(P<0.01)。Ⅰ组肌松及镇痛效应明显优于Ⅱ组(P均<0.05),牵拉反应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异丙酚与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麻醉效果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优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9.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刚  肖维 《重庆医学》2008,37(7):761-76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5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EA)组和CSEAⅠ组、Ⅱ组,共3组:EA组单纯硬膜外注2%利多卡因;CSEAⅠ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左布比卡因2.5mL;CSEAⅡ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2.5mL。观察麻醉效果、起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运动阻滞效果好,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具有良好的镇痛和肌松作用,是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剂量芬太尼-罗哌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芬太尼-罗哌卡因鞍麻组(观察组)和罗哌卡因局部麻醉组(对照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应激指标等,同时用改良的Bromage分级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指诊肛门括约肌阻滞程度.结果 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术后运动阻滞程度、术中镇痛效果均无统计学差义;观察组术中血压(BR)、心率(HR)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肌松情况及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血浆皮质醇、血糖和C反应蛋白浓度术后2 h时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而观察组又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罗哌卡因鞍麻可减弱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中肌松满意、术后镇痛时间长的特点,是适用于肛肠手术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