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与CT对不同类型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医院收治的胆囊腺肌症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分析不同类型胆囊腺肌症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发现80例患者中局限型胆囊腺肌症26例,节段型胆囊腺肌症25例,弥漫型胆囊腺肌症29例;MRI在该三种类型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96%、93.1%;CT诊断准确率为76.92%、76%、72.41%,MRI在各类型胆囊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MRI与CT在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RI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00例各种颅内肿瘤的病人,用MRI 和CT 两种方法进行检查。CT 扫描使用GE8800扫描机。常规检查层厚为10mm。疑为鞍旁或颞骨病变用层厚1.5mm。大多作增强扫描。MRI 检查使用Diasonics MT/S MRI 机,为超导型,磁场强度0.5Tesla(T)。操作时使用的磁场强度为0.35T,使用连续射频激活序列之间的较长的重复扫描时间(TR=1500或2000毫秒)的自旋——回波(SE)技术作为常规筛选病  相似文献   

3.
CT及MRI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腮腺腺淋巴瘤的CT和MRI 的表现.其中男32 例,女3例.年龄19~82岁,平均55岁,50岁以上28例(66.7%).有吸烟史30例(85.8%).平均病程17个月.结果 CT及MRI表现:共发现55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25 例,单侧多发5例,双侧多发5例),大部分(45/55,81.8%)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方.在CT/MRI上,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术前CT 和/或MRI检查,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B超,探讨胆囊腺肌瘤病(GBA)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可疑为GBA行MRI检查。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证实为胆囊腺肌瘤病与MRI检查诊断完全一致,MRI能够发现B超不能检知的病变,且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结论:MRI能清晰显示GBA的病灶,对术前明确诊断GBA优于CT和B超。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了11例组织学证实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男10例,女1例,年龄47~70岁。CT扫描用9800扫描机或相当的第三代扫描机。1cm层厚,静脉注射对比剂120ml。10例于增强前、后扫描,1例只增强扫描。CT扫描后两周内作MRI检查,使用2.0或0.5T扫描机,6例于T_1WI上作了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6.
下颌下腺为仅次于腮腺的第二大涎腺,邻近解剖结构复杂,病种多样。影像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CT及MRI不仅可以提供病灶详细的解剖学信息,还能有效评估病灶性质。CT及MR灌注成像、双能量CT、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衍生序列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等新技术可对肿瘤良恶性以及肿瘤性病变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提供更多信息。就涎腺病变的CT和MRI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探索CT及MRI新技术应用于下颌下腺成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CT和MRI平扫与增强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作者报告48例,共50个脑膜瘤,其中43个病理证实,7个依CT表现诊断。女5例,男43例,年龄27~81岁。全部病人均作平扫和增强CT检查,层厚8mm。而且还作平扫和增强MRI检查。增强MRI检查是经静脉给予0.1mmol Gd-DTPA后用T_1加权扫描。MRI检查中多数病人用横断层面成像,于颅底和顶部的肿瘤加作冠扫,中线的肿瘤还选用矢状扫描,层厚10mm,矩阵256×256。就四种检查术术对肿瘤显示、影像对比及轮廓进行了目测评定,并将其分为无、不佳、良、优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蝶鞍的放射学检查已由多轨迹断层,常规横断CT发展到冠状薄层高分辨力CT,后者能直接见到垂体腺,清楚显示垂体上缘并发现微小腺瘤。目前除MRI外,高分辨力CT是检查蝶鞍最合适的方法。为了达到早期诊断或除外鞍区病变的目的,有必要熟悉蝶鞍的正常CT表现和变异。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MRI检查面骨肿瘤25例,其中口腔肿瘤21,面骨肿瘤1,上颈部淋巴受累3例,23例疑为癌作MRI,21例此前已作CT,17例经作根治切除术,肿瘤扩展亦经组织学证实。4例仅作活检切除。MRI常规横轴面检查,矢状或额面补充。质子及T_2加权成象主要用长重复时间1.6,2及2.4秒。第一回波约35Ms,第二回波90Ms。颈部以T_1加权测量脉冲顺序检查,常规重复时间0.4秒,回波35Ms,层厚10mm。作者见到,MRI23例中15例正确,范  相似文献   

10.
用CT、MRI和SPECT检查了30例顽固性颞叶癫痫,共检出侧位异常21例,其中CT检出1例、MRI 7例、SPECT19例.三种方法检出侧位异常比较:CT发现颞叶小面积钙化,MRI未发现,MRI测得符合水肿,胶质增生或肿瘤、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的信号6例,CT则全部漏掉;SPECT发现的19例异常,主要为颞叶或额叶(2例)血流低灌流区,2例癫痫发作后还发现颞部高灌流区,其中14例经CT和MRI检查却为正常或仅示解剖上的不对称;SPECT异常的定位,与CT和MRI一致.脑电图发现侧位异常17例,其中10例CT、MRI或SPECT发现了相应侧的异常.脑电图定位与SPECT低灌流区一致.作者认为,发现颞区钙化和结构的不对称,CT较有效,但对颞叶结构的微细病灶,MRI比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18例颈部肿块CT、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这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颈部肿块的CT、MRI资料,并与临床病理作对比分析.18例颈部肿块13例仅行CT检查,4例仅行MRI检查,1例行CT和MRI检查,全部CT检查病例均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8例颈部肿块包括: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恶性蝾螈瘤、甲状旁腺腺瘤出血坏死、鼻咽癌并颏下淋巴结转移各1例,神经源性肿瘤3例,淋巴瘤5例,囊性淋巴管瘤3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CT、MRI表现为实性、囊实性或囊性肿块分布在颈部诸间隙内.结论:颈部肿块CT、MRI表现易混淆,只有对影像资料作全面仔细分析并结合临床病史才能对此类病变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偏身挥舞症是一种少见的运动异常性疾病,表现为一侧肢体无意以地出现大幅度的投掷动作,好发于中年或中老年人,病变部位主要在患肢对侧的丘脑底核(STN)。作者回顾性分析了6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年龄49~80岁。所有病人均在发病一周内行CT和/或MRI检查(2例只作C T,3例只作MR,1例两者均作)。CT检查采用层厚为5mm(2例)或10mm(1例)连续层面的横断面扫描。其中1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选择8例肝叶切除和移植病人,就 CT 和MRI 发现肝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作前瞻性研究。检查方法包括三代 CT 的常规 CT、延迟 CT(DCT)、动脉法门脉造影 CT(CTAP)和0.5T 的超导型MRI。常规 CT 进行静脉团注法增强(注射76%泛影葡胺50ml),DCT 系团注法或 CTAP 后4~6小间进行,CTAP 系将导管置于肠系膜上动脉后以0.5ml/秒速度注入90~100ml 60%泛影葡胺,层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较详细阐述了主动脉夹层的MRI检查方法、MRI(包括电影MRI)表现、诊断准确性和检查优缺点以及MRI对主动脉夹层术后的评价,并与其它影象学方法进行比较。MRI不需造影剂即能显示内膜片和真假腔,诊断准确性高,且无创伤性,能多方位成象。有作者认为仅MRI或结合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或CT即能为临床处理提供足够的资料,大多数病例可避免创伤性的主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3例胰岛细胞瘤作了MRI检查。3例术前还作过US和CT。使用1.5T超导型MRI装置、SE序列,10mm薄层和10mm间隔,T_1(TR=500ms或600ms、TE=20ms)及T_2(TR=1500~2000ms、TE=80ms)加权成象。US检查1例表现为等~低回声、1例为等~高回声。1例CT上于胰体部肿瘤境界不清,但周围有增强;1例于胰尾部显示为凹凸不平等~低密度区,其周围有不规则增强。1例MRI显示胰头部直径1.5cm的肿瘤,在CT、US检查中均未能肯定,T_2加权  相似文献   

16.
<正>摘要目的前瞻性评估CT或MRI(CT/MRI)和PET在外阴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所有病人行腹部和盆腔的CT或MRI检查及全身的18F-FDG PET或PET/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脑AVM伽玛刀治疗剂量设计精度,作者对如何正确选择和组合影像学检查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收集1993年10月至1994年11月在本院作伽玛刀治疗的40例脑AVM患者。治疗前,33例采用血管造影 CT定位,7例采用血管造影 MRI定位。观察各例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形态、大小、影像学表现以及它与引流静脉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不同影像学检查作剂量设计在覆盖形态、覆盖体积和确定周边剂量方面的差别.结果:单独采用血管造影定位有21个不规则形病灶和9个长轴方向与X轴或Y轴平面倾斜的卵圆形病灶的覆盖体积过大,18个毗邻重要结构和头皮的病灶无法确定合适的周边剂量;而单独采用CT或MRI定位分别有26个和5个病灶因受引流静脉和正常脑组织部分容积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覆盖体积小于采用血管造影 CT或MRI定位者,但各例均能确定合适的周边剂量.结论:对在血管造影和CT或MRI上显示畸形血管团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且与引藏静脉相互混杂在一起者应选择血管造影 CT或MRI定位.而对呈圆形、大小基本一致者则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定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复习了92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胆管癌病人肝实质变化的CT表现。男38例,女54例,平均年龄55.1岁。周围型胆管癌41例,肝门型51例。检查方法为平扫后作团注增强动态及延迟CT,由三位放射科医师阅片,观察肝实质在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及肝形态和体积的改变。20例还作了经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借以确定门静脉血供的异常。另有14例作了MRI检查。作者发现,团注增强CT上,58.8%的肝门型及39%的周围型其癌肿周围肝实质表现为肝叶或段明显强化,而平扫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周围型胆管癌均可见肿块,而肝门型仅58.8%显示癌灶。肝内胆管扩张至肝门、伴有或不伴有周围肝实质明显强化和/或肝  相似文献   

19.
胡敏霞  赵心明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2011,26(4):430-433
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C)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腺泡细胞癌4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胰腺腺泡细胞癌均为单发肿瘤,肿瘤平均最大径为4.9 cm,2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腺体尾部。3例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1例呈卵圆形,见完整包膜。4例肿瘤均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可见出血,CT或MRI增强扫描各期实性成分轻度强化,其强化程度均低于周围胰腺组织,包膜强化。2例伴胰管扩张,其中1例伴低位胆管梗阻,1例伴肝转移。镜下见肿瘤细胞被细薄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呈腺泡状或条索状排列。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该病的影像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涎腺肿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8例涎腺肿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或信号、与下颌后静脉或软硬腭的关系.结果 涎腺良性肿瘤51例,恶性肿瘤27例.其中腮腺肿瘤58例(良性40例,恶性18例);小涎腺肿瘤16例(良性11例,恶性5例);2例颌下腺恶性肿瘤及2例舌下腺恶性肿瘤.40例腮腺良性肿瘤中29例(72.5%)位于浅叶,小涎腺良性肿瘤全部位于硬腭.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CT平扫密度均匀或MR平扫信号均匀,强化明显,腮腺良性肿瘤与下颌后静脉有间隔,小涎腺良性肿瘤硬腭有受压缺损.18例腮腺恶性肿瘤中12例(66.7%)位于深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CT平扫密度不均匀或MR平扫信号不均匀,不均匀强化,常包绕下颌后静脉,小涎腺恶性肿瘤破坏软硬腭.结论 CT及MRI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