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令瑜  伍桂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498-3499
目的:经过颈外静脉与贵要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比较,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首选颈外静脉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2例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组和33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从置管并发症、病人满意度、临床应用护理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颈外静脉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贵要静脉组(P<0.05);颈外静脉置管组病人满意度及临床应用护理也高于贵要静脉置管组。结论:对于长期化疗和中长期静脉输液病人应首选颈外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2.
上肢浅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上肢的浅静脉,为临床应用提供局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30具成人尸体上肢浅静脉进行了解剖和观测.结果 解剖观察了手背静脉网、弓的形成和属支的分布,可见形成手背静脉网左侧19例,占(63.3±18.8)%,右侧20例,占(66.6±8.6)%.形成手背静脉弓左侧11例,占(36.6±8.8)%,右侧10例,占(33.3±8.6)%.贵要静脉的深面是由肱二头肌腱发至深筋膜的肱二头肌腱膜,此肌膜把静脉同肱动脉、正中神经隔开,贵要静脉可跨过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也可跨过责要静脉.测量了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的外径,均在1.0 Hnn以上.结论 为在手背静脉网处作逆行穿刺、静脉置管、穿刺选择血管、预防穿刺引起的神经损伤等提供了局部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行贵要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8年2月-2010年2月46例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贵要静脉置管患者优势。结果:本组无1例出现静脉炎,减少导管脱落,无严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留置时间最短26d,最长88d,平均68d。结论: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贵要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易固定、护理方便、置管时间长、活动不受限制、减轻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作为静滴甘露醇及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人体上肢浅静脉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人体上肢浅静脉的组成形态和走行、管腔直径变化等方面探讨PICC置管的合理通道,避免导管重置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60例成年尸体的上肢进行常规浅静脉解剖观察。结果:头静脉肘横纹以下走行稳定,管腔相对较粗,肘横纹以上管腔相对细小。肘正中静脉变异较多,位置在肘窝。贵要静脉肘横纹以下属支多,管径相对细小,肘横纹以上走行稳定,管腔较粗。结论:临床上经上肢浅静脉置管时应充分考虑其属支组成及走行变化,注意其相应部位的操作细节,不宜用单一通道,应采取组合置管通道,可有效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PICC置管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有效、便于长期带管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1]。目前PICC常规采用上肢肘部静脉(主要是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禁止上肢静脉穿刺置管或置管失败,  相似文献   

6.
高清华 《甘肃医药》2012,(7):546-548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与PICC在外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需静脉置管患者39例,分为A组22例,B组17例,A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均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B组:PICC置管,采用右侧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左侧贵要静脉1例。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18例,反复穿刺成功3例,误入动脉1例,导管堵塞2例。B组:一次穿刺成功14例,反复穿刺成功2例,穿刺不成功1例,导管破裂1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移位2例,肘部静脉不充盈无法穿刺2例,进入A组。结论:手术且年老体弱者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穿刺径路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冯秀敏 《吉林医学》2012,33(12):2682-2683
目的:探讨和总结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外科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心得。方法:经肘部静脉穿刺(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根据置管后的并发症如感染、湿疹或静脉炎等做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经临床护理后得到有效的控制,出现的并发症治愈率极高。结论:置管后的各种临床护理措施极为有效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上经头静脉或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共36侧,对头静脉和贵要静脉进行观察并测量。结果:头静脉、贵要静脉长度和各部位外径数值,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头静脉外径以IEL处最为粗大,贵要静脉外径则是IEL以上尤其是注入点处最为粗大,且明显超过头静脉外径。相对于头静脉,贵要静脉走行较直,瓣膜少。结论:PICC置管穿刺选择在IEL以上的贵要静脉为宜。  相似文献   

9.
周江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95-895
中心静脉置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保障患者的输液治疗、静脉高营养、急救、血液透析,纠正脱水、失血、血容量不足等,具有明显的优势。面对临床需要长期保留导管或需多次穿刺置管的患者,如何提高中心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保留导管期限,减少感染、并发症,现将我院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中心静脉置管的基本途径①颈内静脉;②颈外静脉;③锁骨下静脉;④股静脉;⑤贵要静脉。2临床需要多次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穿刺选择途径临床有不少癌症化疗及糖尿病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因外周静脉受损、萎缩、曲张而致无法创建外周静脉通道者,中心静脉置管是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的优越性.方法 53例需要行PICC置管患者,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46~78岁,均为浅静脉直视不明显或触摸不到、不适合盲穿患者.所有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肘上贵要静脉穿刺和改良Seldinger技术,经贵要静脉置管至上腔静脉.结果 53例患者穿刺一次成功,40例导丝直接进入贵要静脉,13例调节穿刺针角度后导丝进入静脉;2例在第一次置管时导管头进入颈内静脉,再次偏头法加指压法后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B超下定位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贵要静脉其准确率较高,B超实时观察导管位置能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贵要静脉不同部位行PICC置管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贵要静脉在肘上部与肘窝部静脉置管(PICC)的差别,探讨最佳PICC穿刺置管部位。方法将220例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肘上组为A组(100例)与肘窝组为B组(120例),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按需换贴膜间隔时间。结果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别,A组较B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按需换贴膜间隔时间长。结论肘上部贵要静脉穿刺PICC导管置入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换贴膜间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其顶端到达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不受年龄、疾病种类的限制,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异位的复位处理方法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共176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及复位处理方法。结果17例中19例发生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0.8%。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间比较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头静脉置管发生异位的几率最高。根据异位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位方法,如拔出部分导管、退管后在送管复位等。19例导管异位患者18例正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5%。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应选择异位发生率低的粗、直、静脉瓣少的贵要静脉,尽量避免头静脉或走向头静脉的正中静脉置管,必须在头静脉置管且发生异位时需采取科学的复位方法,避免盲目的退管或送管。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不同静脉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从肘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保证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从而避免了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最后选择头静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两种不同静脉途径行PICC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并使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作为一种静脉化疗途径与传统的静脉给药和锁骨深静脉置管术相比,因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2月,随机抽取行中心静脉穿刺患者480例。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引起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6.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8.4%和不动杆菌占10.5%;中心静脉置管5、6、7 d的感染率分别为25.0%、40.9%和71.4%;正常皮肤及经创面置管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和14.8%;锁骨下静脉穿刺、贵要静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刺感染率分别为9.6%和10.9%,低于股静脉穿刺感染率18.7%(P<0.01)。【结论】引起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病原菌;中心静脉置管时间越长,导管感染率越高;经创面置管患者导管感梁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穿刺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贵要静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以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602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者行留置导管细菌学监测。结果:602例患者中,76例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微生物学培养阳性(76/602,12.6%)。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股静脉、锁骨上静脉和颈内静脉(P≤0.05),置管时间≤13 d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14d(P≤0.05),复杂外伤和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胃肠道良性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P≤0.05)。结论: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规范穿刺技术、严格置管护理、缩短留置时间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75例PICC置管肓穿后产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方法 将75例行PICC置管盲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以选择贵要静脉穿刺的患者为实验组,共38例,其余行头静脉穿刺,为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置管时体位摆放、导管型号选择、置管时机选择、置管后护理方式均相同,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两组机械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26%;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为2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头静脉穿刺相比较,贵要静脉穿刺能大大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99-201
目的:比较两种外周静脉穿刺方法在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效果及探讨在超声心动图辅助导管头端定位下行儿童PICC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行PICC置管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采用超声血管定位下血管穿刺方法,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外周静脉穿刺采用盲穿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外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贵要静脉选择率、外周静脉穿刺时间、置管时间、置管中、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外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93.3%),贵要静脉穿刺选择率高(90.0%),外周静脉穿刺时间及总的PICC置管时间短,穿刺点渗血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超声血管定位联合超声心动图辅助导管头端定位行儿童PICC置管术操作方便,能够提高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护士长对PICC置管后维护的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华  曲小丽  于晓昀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2):172-172,175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导管沿血管走行到达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穿刺技术。由于PICC置管避免了药物对外周血管壁的刺激,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化疗病人,极大地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一般来说,PICC置管由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护士长或护理骨干进行操作,而在置管后的维护方面,大都靠临床护士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