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药炮制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家发 《河南中医》2002,22(2):68-69
炮制是指根据中医中药理论 ,按照临床用药和制剂、调配的不同要求 ,以及药物自身性质 ,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或特殊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方法主要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五大类。近年来 ,随着中医学和中药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在中药炮制领域里 ,以传统炮制原理和方法为基础 ,结合中医处方用药的特点和中药炮制技术的经验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方法 ,阐明中药炮制原理 ,探索中药炮制方法 ,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就笔者所接触的一些文献资料 ,对中药炮制原理与方法作一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以求教于同道。1 中药炮制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药炮制学专家王孝涛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7章,分别介绍了中药净选、切制、酒制、醋制、盐制、姜制、蜜制、药汁制、油制、炒制、烫制、煨制、煅制和制炭14种方法,每一种方法均介绍了炮制作用及制作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存保管知识。书后有中药材采收与加工,毒性中药品种及中医配伍用药禁忌附录,便于读者查阅。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基层从事中药炮制生产、中药调剂、中药经营管理人员及药农阅读,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简明中药饮片炮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书简介     
《简明中药饮片炮制与应用》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著名中药炮制学专家王孝涛研究员编著。全书共分 17章 ,分别介绍了中药净选、切制、酒制、醋制、盐制、姜制、蜜制、药汁制、油制、炒制、烫制、煨制、煅制和制炭 14种方法 ,每一种方法均介绍了炮制作用及制作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存保管知识。书后有中药材采收与加工 ,毒性中药品种及中医配伍用药禁忌附录 ,便于读者查阅。内容丰富 ,科学实用 ,可操作性强 ,适合基层从事中药炮制生产、中药调剂、中药经营管理人员及药农阅读 ,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新书简介…  相似文献   

4.
反佐法刍议     
文章论述了反佐法的渊源与本义,应用的原则与适用的范围.具体讨论了反佐法应用的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反佐法的概念及与佐制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宗祥 《国医论坛》2003,18(1):48-49
中医一向重视中药炮制 ,并对中药炮制如何更好地结合临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传统的制药原则是 :相反为制 ,相资为制 ,相恶为制 ,相畏为制。其具体炮制方法为 :或制其形 ,或制其性 ,或制其质 ,或制其味。正如明代陈嘉谟在其《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指出 :“凡药制造 ,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酒制升提 ,姜制发散 ,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 ,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乳制滋润回枯 ,助生阴血 ,蜜制甘缓难化 ,增益元阳 ,陈壁土制窃真气 ,骤补中焦……有剜去瓤免胀 ,有抽去心除烦……”关于中药炮制与临床的关系 ,大致有以下…  相似文献   

6.
附子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了理清历代中药附子炮制加工方法,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回溯核查西汉至清朝时间本草原著59部,并查阅建国后各版《中国药典》8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和地方炮制规范14部,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与附子炮制有关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附子传统的炮制方法较多、历史悠久,始见于汉代,其方法多为炮、煨、炒、烧等;唐代以后,增加了黑豆制、蜜制、姜制、醋制、甘草制、童便制及多种辅料浸制、煮制、蒸制的炮制方法,其主要目的均在于解毒。古人认为附子不宜用黄连、童便炮制,现早已废除。自明代起,附子用胆巴腌制防腐,再采用水火共制的加工方法来实现减毒增效,经历了"火制-单一辅料炮制-多种辅料水火共制"的变迁。通过系统概况中药附子炮制历史沿革,可为附子炮制、商品规格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7.
略谈部分种子及果实类药物清炒改砂烫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对药物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 ,使之符合治疗需要。由于中药的品种繁多 ,不同性质的药材或不同的用药目的 ,需要有相应的炮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以保障炮制品的质量。正所谓制药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药效。总之 ,炮制是保障药物发挥医疗作用的重要措施。1 药物清炒的目的药物炮制的制作方法可分为净选、切制、炮炙和其他方法等。炮炙是指用火制和水火合制处理药物的一种炮制方法。炒和烫是火制的一种处理方法。药物的炒法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即…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中药制剂的要求,对中药进行的一种加工处理方法。是提高中药质量与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药炮制受到忽视,质量有所下降。因此,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各种炮制方法和原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中药炮制理论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对炮制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明代陈嘉谟所著《本草蒙筌》中记载:“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造法虽多,不离于此,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  相似文献   

9.
单镇 《山西中医》2013,29(3):35-36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解毒去毒方法包括净制、炒制、加辅料制、煮蒸制、烊制、复制、去油制霜、水飞、提净等,通过对上述中药炮制解毒去毒机理的科学分析,有助于中药炮制技术的继承与发扬,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服务.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中药炮制的净制、切制、炮制及炮制辅料等各工序的质量对中药药效的影响分析,探讨提高中药炮制质量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中药炮制的质量,保证中药的临床药效。  相似文献   

11.
周颖丽    罗茜    尹紫薇    郑惠珍    王子焱  刘承鑫  郭志华 《陕西中医》2023,(6):781-784
文章介绍郭志华老师对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郭志华老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并列举一则验案加以佐证。郭志华老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不能运化,肾虚气化不利,水谷精微失输,膏脂生化失常,痰浊凝积经脉。故结合病名及病机认识,郭志华老师以健脾益气,补肾祛湿为高脂血症治疗原则,以补肾健脾为主,兼以降脂化浊之法,并自拟化浊方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血管疾病。郭志华老师结合临床上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联系紧密的特点,注重兼病论治,对兼有胸痹、心悸、眩晕等病的患者,随病化裁,精准用药,在临床上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对27例实证和61例虚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睾酮(Tes)、醛固酮(ALD)、皮质醇、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R)、胃泌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激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医辨证分型和内分泌激素有明显的相关性。虚证组患者 Tes、T_3、T_4、TSH、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和对照组及实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实证组 T_4胃泌索升高,和虚证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虚证组和实证组 ALD、皮质醇、INS、GR 等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可以把 Tes、T_3、T_4、ALD、皮质醇、INS、GR、胃泌素等内分泌激素作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的网站及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文献质量,对文献的结果进行定性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3篇HTA报告、9篇SR/Meta、11篇经济学研究(其中1篇文献同时包含Meta分析和经济学研究)。唑来膦酸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标志物浓度,显著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唑来膦酸对骨密度的改善作用不弱于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别。相较于基础治疗,唑来膦酸具有成本效果优势;与其他类型的双膦酸类药物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唑来膦酸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冯钰  陈仲林  卢芳  李榕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5):1297-1301
目的 对医院临床试验投保与理赔现状进行调研,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挖掘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筛选我院自2019年1月1日启动,至2021年10月30日仍在研的注册类临床试验,分析临床试验保险的覆盖率、实际理赔率、被保人和险种等内容。结果 共计126项在研注册类临床试验的整体投保率在90%以上,且国内企业投保率高于国外企业;83.7%的申办者为唯一被保险人; 发生与研究药物/器械相关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平均赔付率0.14%,发生与研究药物/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平均赔付率6.62%;保险险种主要是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责任保险。结论 目前临床试验保险投保率有所提高,但赔付率总体较低,且保险险种缺乏针对性,侧重于分担申办者风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受试者权益保障,但对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保护价值较为薄弱。因此,建议进一步明确临床试验保险赔付原则,开辟理赔绿色通道,推行临床试验专用保险政策,注重对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权益保护。通过控制临床试验全过程存在的风险,保障受试者-研究者-申办者整体环节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从医疗经验的积累,升华为医学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引进墨家的"类"、"故"、"理"等逻辑理论和方法,解释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的医疗经验事实,预测未知的经验事实,使中医学从医疗经验知识的积累,转变为医学理论的建构。但《黄帝内经》并没有照搬《墨辩》的三物逻辑,而是根据自己学科的需要,改良了三物逻辑,广蓄博采,吸收了荀子的"举统类";韩非子"理"即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将"阴阳"贯穿于故、理、类中,矛盾是类的本质,故的根据,理的法则。使中医学的逻辑形态,根基于墨学的形式逻辑,发展成为由"阴阳"对立统一思维规律控制着的故、类、理的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研究张素芳教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选穴特点.方法:收集整理张教授2014年至2016年门诊治疗的小儿泄泻病案,运用Excel软件建立病案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应用Liquorice软件制作复杂网络图,分别对该病的症状、治疗处方以及五个证型的核心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分析病案61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芍药汤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菌群紊乱角度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生素组、芍药汤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5%TNBS+50%乙醇联合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第8日开始每日对应给予生理盐水、抗生素、芍药汤、美沙拉嗪灌胃7 ...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实践中,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及把握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体系中有关科学与哲学、医学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引进了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词汇,但通过将其与五脏名称聚合,使其成为中医学术语的后缀性构成要件,实现了哲学术语的医学化改造;中医学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并参与了中华文化的创立和发展,但文化要素并没有改变中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本属性,在学科分类中依然是医学而不是文化;中医学在百余年前发生重大转折,现行理论主要是汇通学派的学术见解和主张,技术传承也具有自发性、粗放性特点,实现核心理论回归经典本原,对接当代生命科学前沿,是中医学持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延年  伍振峰  尚悦  王芳  万娜  李远辉  李慧婷  杨明 《中草药》2018,49(10):2372-2377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丹参浸膏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物为模型药物,通过减压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喷雾干燥得到3种浸膏粉,以粒径、粒径分布宽度、粒径范围、松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率、休止角、压缩度、黏性、比表面积、孔体积、含水量和吸湿性13个物理指标综合评价粉体学性质,并将粉体物理属性归纳为均一性、堆积性、流动性、可压性和稳定性5个方面,建立相应的物理指纹谱。通过物理属性数值评价粉体学性质;运用相似度评价法比较3种粉体的相似度;构建参数指数、参数轮廓指数以及良好可压指数,用于分析粉末的可压性。结果 3种干燥方式所得粉体均具有较差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其中减压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粉体具有良好的堆积性,喷雾干燥粉体具有优越的均一性和可压性;由相似度可知,喷雾干燥与减压干燥浸膏粉体学性质相似度为79%,与真空微波干燥的相似度为81.3%。结论中药物理指纹谱可用于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中药提取物粉体学性质的影响,以及物理性质对药物成型性的影响,为中药浸膏粉体提供了新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肥料追施对川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优质川贝母生产的适宜施肥用量,为川贝母高产和高品质药材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5年生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为实验材料,在初花期分别追施高、中、低剂量氮肥、磷肥和钾肥,分析肥料种类及不同剂量对川贝母叶片光合生理、荧光参数、主要农艺指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分别追施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川贝母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影响趋势,磷肥和钾肥的追施显著影响叶宽。以单果重、单果种子总粒数、种子结实率、种子千粒重、鳞茎鲜重和总生物碱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小区实验结果显示川贝母花期最佳追肥量分别为:氮肥20 g/m2、磷肥250 g/m2、钾肥75 g/m2。在最优的施肥用量下,3种肥料的综合品质评分为钾肥>磷肥>氮肥。结论:在花期科学追肥有助于川贝母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本研究可为人工种植川贝母施肥技术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