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源于颞叶的简单部分发作或复杂部分发作或继发性全身发作特征的癫痫称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目前认为颞叶切除术后效果好,也是治疗颞叶癫痫的首选方法Ⅲ。笔者收治1例海马萎缩与头皮脑电相互矛盾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录像脑电图(VEEG)对部分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VEEG监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等确诊的120例各类部分性癫痫的脑电图(EEG)及发作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中额叶癫痫39例,颞叶38例,枕叶23例,顶叶20例。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48例,分别为额叶发作18例,颞叶发作17例,枕叶发作7例,顶叶发作6例。VEEG监测到痫样放电98例(81.7%),常规EEG检测到痫样放电32例(26.7%),两者差异显著(P〈0.01)。22例在监测前诊断为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在监测后确定为部分性癫痫并明确了起源部位。[结论]V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能确诊癫痫的分类及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上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F-FDG PET显像准确定位42例癫痫患者病灶位置,头皮EEG准确定位致痫灶30例,准确率分别为67.7%及48.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 PET显像结果表现较多样,影像分析应细致、审慎。结论: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定位颞叶癫痫致痫灶优于长程/视频EEG检查,但因其价格较昂贵,临床可首选EEG定位癫痫,EEG定位困难时选择PET显像可明显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颞叶癫痫是指起源于颞叶的有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身性发作特征的癫痫,又称精神运动性癫痫。我国约有癫痫患者600万人,其中70%~80%的癫痫患者通过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仍有20%~30%的患者呈现药物难治性。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至少使60%~80%的患者可从中获益,达到消除或减少癫痫发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薛愉洁  姜雪  陈素兰  李静 《护理研究》2011,25(12):1092-1093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它是一种致残率高、临床反复发作、病程漫长的疾病。其中,颞叶癫痫分为颞叶内侧癫痫、病灶性颞叶癫痫和颞叶外侧新皮质癫痫。颞叶内侧癫痫主要起源于内侧结构杏仁核、海马、钩回、海马旁回,占颞叶癫痫90%以上的病例。普遍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难治性颞叶内  相似文献   

6.
颞叶癫痫是指以颞叶前内基底部痫灶为主引起的沟回发作,它占所有癫痫病人的半数,是局限性癫痫的代表。颞叶癫痫主要发生于青年人(10~20岁)且62%的病人首次发作在15岁以前。临床症状以精神运动发作和大发作最为常见,但小发作和混合性发作也可见到。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如经长期药物治疗,癫痫发作频繁,仍不能控制其发作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后不仅癫痫发作可以停止或减少,而且脑功能也可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epilepticus,CSE)是一种以持续的癫痫发作为特征的病理状况,既往国内沿用的定义为出现两次以上的癫痫发作,而在发作间期意识未完全恢复;或者1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目前,基于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控制和对脑的保护,中华医学会[1]于2007年提出临床上更为实用的定义为:一次发作没有停止,持续时间大大超过了具有该型癫痫的大多数患者发作的时间;或反复的发作,在发作间期患者的意识状态不能恢复到基线期水平。新近,2012年英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ICU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在显微镜下经前颞叶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150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过,总结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03例,癫痫发作减少75%以上35例,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7例,无改善5例。10例术后出现心理障碍,其中8例表现为抑郁,2例呈烦躁状态,经心理护理后恢复良好;13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及时得到控制;4例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出院时恢复正常;2例不全性失语患者改善明显。结论:注重术后心理护理,对术后较特异并发症(癫痫发作、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进行相应护理及强调抗癫痫药的专项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长期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38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3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癫痫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16~38岁,平均24岁;病程3~17年;均为原发性癫痫,其中颞叶癫痫23例,非颞叶癫痫15例.癫痫发作类型:单纯部分发作7例,部分发作致全身发作1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FAIR技术评价难治性及非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rCBF异常的模式是否不同.方法 9例难治性颞叶癫痫、21例非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及13名正常志愿者,测量其双侧大脑半球及双侧内侧颞叶的rCBF,并计算不对称指数(AI).结果难治性及非难治性癫痫患者大脑半球AI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12和0.029);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内侧颞叶AI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02),而非难治性癫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9).结论难治性和非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rCBF异常的模式有所不同,虽然均可出现较广泛的rCBF异常,但难治性癫痫更倾向于出现双侧内侧颞叶低灌注,这可为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刘灵慧  陈善成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35-1136
对难治性癫痫病人进行合理与正规的抗癫痫治疗 ,但发作仍不能控制 ,时间长达 3年以上 ,被认为是顽固性癫痫。但目前无统一的标准 ,除发作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之外 ,还要考虑发作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特别是发作而致意外和难堪事情的危险性。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提供的数字表明 ,目前全世界约 5 0 0 0万 ,我国约 60 0万不同年龄的癫痫患者 ,约占人口总数的 4‰~ 6‰。其中约有 30 %符合顽固性癫痫的标准 ,对此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根据癫痫的类型和病因 ,采用不同的原理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已公认定型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1 颞叶切除…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癫痫的诊断,对治疗及预后作出正确判断,我中心2006-2010年采用24 h动态脑电图对182例癫痫及发作性疾病的受检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1 临床资科 1.1 一般资料 受检者182例均为神经内科医生,儿科医生诊断为癫痫、可疑癫痫、高热惊厥、夜惊症、梦行症等.其中男102例,女80例.年龄42日龄~3岁28例,4~13岁88例,14~60岁64例,60岁以上2例.以14岁为界分为两组,14岁以下为儿童组116例,14岁以上为成人组66例,病程1周~40a,临床发作次数最多为1d10余次,最少为4a1~2次.  相似文献   

13.
癫痫刀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12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应用癫痫刀行病灶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手术前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配合医生做好术前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癫痫发作的观察与护理、烦躁患者的安全护理,做好出院宣教,指导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本组12例经癫痫刀治疗,10例癫痫波消失,2例少量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在颠叶癫痛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视频脑电图(VEEG)结合术前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定致痫灶,术中脑电监测下手术治疗颞叶癫痫60例,按术后评价分类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疗效满意者38例(63%);显著改善者17例(28%);良好者3例(5%);较差者2例(3%);总有效率91%。【结论】脑电图是颞叶癫痫术前定位的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前致痫灶的精确定位和术中脑电图监测对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对癫痫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有资料显示,钙通道阻断剂对难治性癫痫有某种程度的抗癫痫作用。在常规抗痫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脑损伤后继发性难治性癫痫,可加强其抗癫痫作用,本组在常规抗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加用尼莫地平后癫痫患脑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背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合并癫痫的误诊、漏诊不仅直接影响了癫痫的及时准确诊断、正确选择抗癫痫药、尽快控制发作,而且长期的发作也进一步加重了脑瘫患儿的脑损伤,影响了康复治疗的时机和效果,增加或加重了脑瘫患儿遗留残障的可能。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诊断脑瘫患儿合并癫痫中的价值及对治疗的影响。单位:一所市级儿童医院的神经康复科。设计:回顾性分析。对象:2000-01/2004-03经视频脑电图确诊的108例合并癫痫的脑瘫患儿,纳入标准:均符合1988年7月佳木斯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和分型标准,6个月以下婴儿参照Vojta姿势反射…  相似文献   

17.
对132例脑卒中致癫痫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脑电图资料和治疗方法。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8.5%,早期发作为68.5%,部分性发作为63.6%,脑叶病变为77.3%,常规抗癫痫治疗有效。脑卒中致癫痫发病率较高,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早期发作多见,常规抗癫痫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癫痫的患病率在7%,其中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癫痫类型.估计约20%~25%的癫痫患者属于顽固性癫痫,不能用药物控制发作,其中至少有50%的患者适宜手术治疗[1].随着视频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癫痫治病灶的定位更加准确,越来越多的药物难以控制的难治性的癫痫患者,通过手术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颞叶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安全有效.我院对8例颞叶癫痫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致脑电图痫样放电增加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多种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脑细胞群异常的超同步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的、突然的、短暂的脑功能紊乱.癫痫的诊断一经确定就应给予治疗.正规应用经典的一线抗癫痫药物,可使80%患者的发作得到控制.但癫痫治疗的疗程长,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多.国内沈廉娟等[1]报道,卡马西平可使临床发作控制,但却有20%的病例痫样放电明显增加.2000年11月至2004年11月我们观察了115例服用托吡酯、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其中7例服药后脑电图痫样放电数量增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电图(EEG)是癫痫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是发作时的EEG,对癫痫的准确分型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但发作时绝大多数EEG因大量的肌电干扰而无法判读,而发作前后伪差少,便于观察从发作间期到发作期及发作结束时脑电变化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资料。作者对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收集的21例临床发作前后的EEG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