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初探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人β-防御素(human β-defensin,hBD )-1、hBD-2、hBD-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0例OSCC组织中hBD-1、hBD-2和hBD-3的表达,评价其染色分级及表达水平,统计分析hBD-1、hBD-2和hBD-3免疫组化染色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OSCC组织中hBD-1、hBD-2和hBD-3染色分级与临床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SCC组织中hBD-1与hBD-3 的染色分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1),hBD-3的染色分级与临床TNM分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结论    OSCC组织中hBDs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互为影响;hBD-3表达水平与OSCC临床TNM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TNM分期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含不同浓度碘(I-)的乳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硫氰化物系统(LPO-H2O2-SCN-)对变异链球菌生长、黏附、产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以及葡萄糖基转移酶(GTF)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S.mutans ATCC 25175为实验菌株。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进行生长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细菌的黏附抑制率;用蒽酮法测定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用蒽酮法测定还原糖量,计算 GTF活性。结果 随着 I-浓度的增高,含I-的 LPO-H2O2-SCN-抗菌系统对 S.mutans致龋力的抑制作用增强。当I-≥100 μmol•L-1时,对 S.mutans的生长抑制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当I-≥1 000 μmol•L-1时,对S.mutans的生长抑制显著高于以硫氰酸盐(SCN-)为单底物的实验组(P<0.05);当I-≥100 μmol•L-1时,对S.mutans的黏附抑制率达到50%以上,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量明显减少( P<0.05), GTF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增加 I-的浓度,可以抵消生理浓度的 SCN-的抑制作用,使含I-的LPO-H2O2-SCN-系统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黏附、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和GTF活性。  相似文献   

3.
眼-耳-脊柱综合征大部分是散发病例,家族性遗传病例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趋势明显;此疾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外显率不全和表现度不一致的特点,遗传病因的研究以分子遗传学和实验动物模型为基本手段寻找相关的致病基因和染色体.进一步确立和修正关于此疾病的最低的诊断标准并对患者合理的分类可以探究此疾病正确的遗传模式.本文将就眼-耳-脊柱综合征的遗传模式和遗传病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单侧唇腭裂鼻-牙槽骨塑形后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唇腭裂婴幼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后的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的方法与技术,并进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对31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幼儿进行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及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术前鼻-牙槽骨塑形主要包括关闭牙槽骨间隙、唇牵张及鼻矫形;早期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即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整形术和改良Mohler法单侧唇裂唇鼻畸形同期整复术。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31例唇腭裂婴幼儿经2~3个月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唇裂隙宽度显著变窄(P<0.01),裂隙两侧唇组织适度牵张;鼻小柱延长及鼻塌陷畸形显著改善(P<0.05);牙槽裂隙显著变窄(P<0.01)。术后2例失访,29例患者随访6~30个月,结果显示:上唇和鼻形态俱佳,鼻小柱端正,鼻尖形态改善,双鼻孔、鼻底堤状隆起对称;口腔前庭-鼻腔瘘封闭;27例患者牙槽突裂隙关闭,牙槽骨连续性及稳定性增强并在原牙槽裂隙处有牙萌出,其中13例牙槽嵴高度、宽度及厚度不足;2例仍有1~2mm的牙槽裂隙。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为了获得理想的唇鼻形态及完整稳定的牙槽骨,术前进行鼻-牙槽骨塑形和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是值得采用的序列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改良唇-牙-牙槽嵴上颌全口种植义齿分类法是根据牙槽嵴宽度和高度将上颌无牙颌分为3类。Ⅰ类,牙槽嵴宽度高度均适宜,适合种植固定义齿修复;Ⅱ类,牙槽嵴宽度对于种植体足够但是对唇颊支撑不足,适合于固定活动联合修复;Ⅲ类,牙槽嵴高度或宽度不足以支撑种植体植入,需要植骨,或采用穿颧种植体等特殊方式种植,或者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第Ⅰ类根据牙槽嵴高度不同又分为2个亚类:第Ⅰ类1亚类,牙槽嵴高度完全没有丧失,适合冠桥式义齿修复;第Ⅰ类2亚类,牙槽嵴高度有部分丧失,适合复合式义齿修复。本设计分类旨在帮助术者在术前明确患者是否适合种植,以及适合采用种植固定义齿还是种植活动义齿修复,有利于更好地选择适应证,减少并发症,获得更好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 cells,HGFs)在壳聚糖-明胶、壳聚糖-明胶-卡拉胶两种支架材料上生长增殖及某些细胞外基质分泌的情况,为研究组织工程化牙龈支架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组织块法培养HGFs,将第4代的HGFs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材料上,以壳聚糖-明胶-卡拉胶为实验组,壳聚糖-明胶作为对照组。扫描电镜(SEM)观察两种支架材料的结构;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检测HGFs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增殖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支架复合培养液中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 I)和糖胺多糖(Glycosamlnoglycans,GAG)的含量。结果:扫描电镜显示两种支架材料均呈多孔结构,孔径50~200μm,孔隙率达90%。MTT法检测显示:培养1 d实验组与对照组吸光值(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7天时实验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培养1 d实验组Col I和GA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7天各时间点,实验组Col I和GAG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GFs与壳聚糖-明胶-卡拉胶支架复合后,其生物学行为更为活跃,壳聚糖-明胶-卡拉胶支架比壳聚糖-明胶支架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化牙龈的生物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带血管的髂骨及其复合移植受到了临床普遍的重视。我们自1981年5月以来施行带血管髂骨-肌-皮游离复合瓣整复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及畸形共13例,现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脂多糖(LPS)刺激下,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脱乙酰壳多糖(HTC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在50mg&#183;L-1的LPS刺激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观察质量浓度为1g&#183;L-1的HTCC和100μg&#183;L-1的bFGF对50mg&#183;L-1的LPS刺激hPDLF分别于24、48和72h分泌IL-1β和TNF-α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1g&#183;L-1的HTCC具有促进LPS刺激hPDLF分泌IL-1β和TNF-α的作用,分泌量48h达高峰。在100μg&#183;L-1的bFGF的作用下,LPS介导的hPDLF分泌IL-1β和TNF-α的质量浓度明显下降。HTCC与bFGF联合较单独应用时,IL-1β和TNF-α的质量浓度下降显著(P≤0.001)。结论HTCC对LPS介导hPDLF分泌IL-1β和TNF-α具有促进作用,HTCC与bFGF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抑制IL-1β和TNF-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替硝唑-碘仿-樟脑酚糊剂控制急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比较替硝唑 碘仿 樟脑酚糊剂和甲醛甲酚液用于控制急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恒牙 80颗 ,随机分为 2组 ,替硝唑 碘仿 樟脑酚糊剂组 (T组 )和甲醛甲酚组 (C组 )。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 ,拍摄X线片 ,测量根尖阴影面积。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后 ,T组牙齿根管消毒药物采用替硝唑 碘仿 樟脑酚糊剂 ,C组用甲醛甲酚液纸尖 ,7d复诊根充。初、复诊病例均用标准纸尖法收集根管渗出液 ,计算渗出液体积 ;并用临床根尖周指数 (CPI)进行疗效评定。所得数据用Sigmasta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初诊时T、C组间CPI指数和渗出液体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根管渗出液体积与叩痛密切相关 (P =0 0 0 3 1) ,X线根尖阴影面积的大小与叩痛、根尖区肿胀程度之间关系密切 (P =0 0 0 4 8和 <0 0 0 0 1) ;两组病例经治疗后的渗出液体积、CPI指数均明显下降 (P <0 .0 0 0 1) ,但组间的渗出液体积、CP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替硝唑、碘仿、樟脑酚糊剂对急性根尖周炎的控制效果与甲醛甲酚液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物质(SP)纳米缓释微球生物活性保存情况及其对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分别将P物质和P物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缓释微球加入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液中,采用细胞计数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培养1d后,对照组、P物质组和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组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数量和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d、3d时,P物质组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数量和A值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d后,各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数量和A值依次为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组〉P物质组〉空白对照组,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组和P物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尸〉o.05):培养6d、8d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数量和A值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组明显多于P物质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P-PLGA纳米微球通过持续释放活性SP,可在较长时间内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毛钊  杨俭  毛曦  苏寒 《口腔医学》2006,26(5):323-32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甲壳胺(chitosan,Chi)联合作用对老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原代培养的老年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酶动力学方法检测Chi 0.1 g/L、TGF-β1 1μg/L和Chi(0.1 g/L)加TGF-β1(1μg/L)对老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ALP的作用。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3 d和5 d时Chi加TGF-β1组和TGF-β1组及7d时Chi加TGF-β1组和Chi组均能明显增强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P<0.01),Chi加TGF-β1组的促增殖能力明显强于Chi组和TGF-β1组;②3个实验组的细胞裂解液和Chi加TGF-β1组和TGF-β1组细胞培养液中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以Chi加TGF-β1组最高(P<0.01)。结论Chi和TGF-β1单独都能增加老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能力和ALP活性,Chi和TGF-β1联合使用增强老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ALP活性的能力强于单独使用Chi和TGF-β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釉基质蛋白(EMP)对人牙囊细胞(hDFC)和人牙周膜细胞(hPDLC)在钛片表面黏附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hDFC和hPDLC,双喷砂加酸蚀处理钛片表面。实验分为4组:hDFC+EMP诱导组、hDFC组、hPDLC+EMP诱导组、hPDLC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定量分析细胞在钛片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钛片表面1~7 d的生长情况。结果 1~7 d各组间MT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有EMP诱导的2组细胞较2组单纯细胞培养组的形状系数(Sf)值更高(P〈0.05),hDFC组和hPDLC两组间S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C+EMP诱导组较hPDLC+EMP诱导组Sf值高(P〈0.05)。结论 EMP能促进hPDLC和hDFC在钛片表面的黏附,且对hDFC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接种在钛片表面的hPDLC和hDFC短期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PDLCs,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hBMP-2和bFGF单独或联合作用,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进行观察。结果:rhBMP-2和bFGF单独作用后PDLCs的增殖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而rhBMP-2与bFGF联合作用后PDLCs的增殖较各自单独作用有更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rhBMP-2与bFGF联合应用对于促进人PDLCs的增殖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牙周膜混合细胞群成骨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培养牙周膜混合细胞群,通过RT-PCR、real-time PCR证实经典Wnt信号通路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并运用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检测了β-catenin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通过不同浓度的Licl激活牙周膜细胞中经典Wnt信号通路,并进行相应的诱导培养。培养14 d后,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ALP活性;通过CCK-8检测Licl刺激24 h、48 h、72 h后经典Wnt信号通路对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结果: 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牙周膜混合细胞群中明显表达,可以通过Licl激活该信号通路,使β-catenin在细胞中累积引起下游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引起牙周膜细胞矿化过程中矿化结节的减少,显著降低了ALP活性(P<0.01);经典Wnt通路对牙周膜混合细胞群增殖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了牙周膜混合细胞群的矿化成骨过程,并抑制该细胞群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索热刺激状态下,正常及炎症人牙周膜细胞(PDLCs)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信号通路的调控表达变化。方法    使用三磷酸腺苷(ATP)和脂多糖(LPS)制备炎症PDLCs模型,分别以45℃、5%CO2条件和37℃、5%CO2条件培养正常和炎症PDLCs,CCK8法检测细胞光密度(OD450)值。根据细胞刺激条件,分为3个实验组(ATP+LPS组、热刺激组、ATP+LPS+热刺激组)和1个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热休克RNA-1(HSR1)、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NLRP3、Caspase-1、白介素(IL)-1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正常PDLC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7℃培养条件下细胞OD450值逐渐增加,45℃培养条件下细胞OD450值逐渐降低(F = 36.309,P < 0.05);炎症PDLC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2种温度培养条件下细胞OD450值均逐渐降低(F = 23.353,P < 0.05);且不同培养时间的2种温度培养条件下细胞OD450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此差异越明显(均P < 0.05)。②各组测量指标mRNA相对表达量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个实验组各测量指标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与ATP+LPS组比较,热刺激组和ATP+LPS+热刺激组的HSR1和HSF-1 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HSR1可能负反馈调节着NLRP3/Caspase-1炎症小体通路,正常和炎症PDLCs抵抗热刺激时的免疫防御反应能力均减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犬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为种子细胞,壳聚糖-丝素蛋白-磷酸三钙复合物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进行。选择1~2岁的健康雄性杂种犬6只,以每只犬下颌双侧第2、3、4前磨牙为实验牙,建立雄性杂种犬的牙周缺损模型;模型建立后,应用随机化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壳聚糖组、壳聚糖-丝素蛋白-磷酸三钙复合物组,每组2只犬。体外培养犬PDLCs,取第4代细胞接种到支架材料上,并于2h内分别植入犬下颌双侧第2、3、4前磨牙的牙周缺损处;术后8周处死动物,取实验处牙槽骨;经常规固定、脱钙、包埋后,HE染色,光镜下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支架材料对犬PDLCs增殖的影响。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壳聚糖-丝素蛋白-磷酸三钙复合物支架材料用于牙周组织工程,其牙周间隙减小、成骨细胞数量增多较壳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更为明显。MTT法显示,壳聚糖-丝素蛋白-磷酸三钙复合物支架对犬PDLCs的生长、增殖影响与单纯壳聚糖作为支架材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犬PDLCs为种子细胞,壳聚糖-丝素蛋白-磷酸三钙复合物支架材料较单纯壳聚糖支架材料具有更强的组织相容性和再生能力,更适合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FGF2基因转染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基因转染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 cells,PDLCs)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将FGF2基因转入PDLCs,通过免疫组化SABC及免疫印记法检测其稳定表达,并检测转基因细胞增殖活力及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均在胞浆内表达FGF2,但转染FGF2细胞较未转染组染色深,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转染前后均表达17KD FGF2,但转染后表达量增高.FGF2基因转染可增强细胞增殖能力,但碱性磷酸酶活性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FGF2基因能被转入PDLCs并得到稳定表达,转基因细胞增殖与合成明显增强,但转染FGF2基因不能促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动态观察bFGF和rhBMP对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分别及联合作用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s)增殖的影响;优选其最佳显效浓度。方法 选取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第一前磨牙,刮取根中1/3牙周膜组织作为标本,采用牙周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用四唑盐比色法(MTT)和酶动力学方法,动态观察bFGF、rhBMP梯度含量分别及联合作用对人PDLCs增殖的影响。结果 bFGF、rhBMP分别作用均能促进PDLCs的增殖;bFGF(10) rhBMP(200)(最佳浓度之和)促PDLCs增殖作用均较其分别作用更加显著;动态观察bFGF(10) rhBMP(200)作用于PDLCs 1~7d,显示出连续递增的促增殖趋势。结论 bFGF、rhBMP分别作用均能促进人PDLCs的增殖,联合应用则更具有协同作用;其中bFGF(10) rhBMP(200)为最佳显效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水溶液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分化及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检测在黄芪多糖质量浓度为0.08、0.1、0.2、0.4 mg·mL-1的培养基中细胞增殖与结构。结果当黄芪多糖质量浓度为0.2 mg·mL-1时,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所测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这一质量浓度下,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细胞能保持良好的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结论适宜质量浓度黄芪多糖水溶液在短期内对体外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