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存美 《口腔医学》2005,25(6):355-356
目的观察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应用直丝弓带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组各18例患者分别使用直丝弓带环和方丝弓带环,均使用方丝弓托槽进行临床矫正。在矫治第2期末即精细调整前和固定矫治结束时测量第一磨牙中央窝与前磨牙颊尖延长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矫治第2期末时方丝弓带环组测量值大于直丝弓带环组,磨牙偏于舌腭侧;固定矫治结束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将带环替换为直丝弓带环,可以改善磨牙颊舌向位置增加磨牙支抗,关闭间隙时弓丝滑动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2.
多曲方丝弓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完成阶段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6例直丝弓矫治完成阶段Ⅱ类磨牙关系的病人.运用多曲方丝弓进行矫治,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八十年代末问世的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原理,临床操作程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技术对支抗控制较好,更符合生理的轻力矫治原理,简化临床操作,缩短了矫治疗程,但却可达到高质量的矫治效果。很值得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J形钩在方丝弓、直丝弓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系统介绍J hook的制作、临床不同使用目标的口内矫治器及口外牵引力设计 ,并就其优缺点、适应症进行了讨论。方法 对 16例临床病例J形钩应用进行总结。结果  1.J形钩用于加强支抗时 ,磨牙前移量被控制在拔牙间隙的 1/3内 ;2 .J形钩能有效压低上前牙。结论 认为J形钩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多用途口外后方牵引装置  相似文献   

5.
将尖牙向后结扎法应用于直丝弓矫正器及方丝弓矫正器的平整、排齐牙列阶段,对其应用于两种矫正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方丝弓矫正器上应用尖牙向后结扎法,同样获得良好的效果,且排齐上牙列的速度快于直丝弓矫正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滑动直丝弓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Ⅰ类或安氏Ⅱ1类的矫治患者60例,随机分成直丝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直丝组采用滑动直丝技术,对照组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对两组病理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直丝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节省支抗上无显著性差异;直丝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平均伸长0.5mm,对照组平均伸长1.4mm,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直丝组治疗后上中切牙转矩平均减少5.2°,对照组转矩平均减少8.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平均疗程前者比后者短5个月,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滑动直丝弓技术拔牙病例磨牙支抗需求与标准方丝弓技术无明显差异,但更有利于维持覆和切牙的位置。同时疗程较短,操作较简便。  相似文献   

8.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BT技术是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最新发展,是由DrMclaughlin、DrBennett和DrTrerisi3位医师在AndrewsRoth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临床研究与改进,于1997年介绍出的一种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近年来,DrMclaughlin等每年在世界各地讲授MBT继续教育课程,介绍MBT矫治技术,主要内容包括:①正畸技术的新概念;②牙弓间治疗技术;③牙列的处理;④正畸治疗中的与颞下颌关节;⑤诊断、治疗计划与治疗技术等。介绍有关MBT内容的专著有两本:1993年出版的《直丝弓矫治器与正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研究两种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技术对咬合关系及后牙支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氏Ⅰ类错(牙合)40人,平均13.8岁。牙列轻度及中度拥挤,需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中度支抗设计。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使用Roth矫治器、治疗程序和MBT矫治器、治疗程序进行治疗。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模型测量。结果 滑动直丝组上磨牙较Roth直丝组多前移1.0mm,但差异无显著性。滑动直丝组下磨牙伸长量大于Roth直丝组,此差异呈显著性。滑动直丝技术及MBT托槽在关闭拔牙间隙时,对下后牙舌倾度有较好的控制能力,两组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中度支抗病例,滑动直丝技术上磨牙支抗丢失程度与传统直丝技术相差不大。滑动直丝MBT矫正器的后牙转矩适用于东方人的治疗,Roth矫正器的上下前牙转矩增大2-3°后,更适合东方人的拔牙矫治。  相似文献   

10.
方丝弓矫治技术第一阶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丝弓矫治技术引入国内已有七年。随着粘合材料、专用钳、托槽、弓丝(牙合)架模拟矫治训练系统等逐步国产化,该矫治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方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程序,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对于拔牙病例,治疗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排齐牙列,②关闭间隙及矫正(牙合)关系,③牙位及(牙合)关系的进一步调整。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互相依赖又相对独立。其中第一阶段的治疗虽然相对简单,但却为后两阶段的治疗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关闭拔牙间隙时二种正畸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滑动直丝弓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对比研究传统方丝弓的关闭间隙技术,探讨适合的矫治程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或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滑动直丝弓技术,对照组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对两组关闭间隙前后的X线头颅片分别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节省支抗上略有差别,研究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平均伸长0.5mm,对照组平均伸长1.4mm,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治疗后上中切牙转矩平均减少5.0°,对照组转矩平均减少8.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每次复诊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平均少6.5分钟,平均疗程前者比后者短15周,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滑动直丝弓技术拔牙病例的磨牙支抗需求略多于标准方丝弓技术,但有利于维持前牙覆和切牙位置。同时临床治疗时间较短,操作较简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滑动法与关闭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对支抗磨牙位置及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或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1或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33例,使用0.46mm(0.018英寸)直丝弓矫治装置充分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采用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将上颌第二磨牙纳入矫治序列,且均未采用特殊加强支抗方法。拉尖牙向远中完成后,随机分为滑动法组(17例)和关闭曲法组(16例),分别使用滑动法或关闭曲法关闭剩余间隙,对关闭间隙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滑动法组和关闭曲法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分别近中移动(3.4±1.4)mm和(3.0±1.8)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收4颗前牙,滑动法组疗程为(6.0±2.4)个月,关闭曲法组疗程为(6.4±2.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0.46mm(0.018英寸)直丝弓矫治装置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并在矫治初期即将上颌第二磨牙纳入矫治序列的拔牙病例,正畸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使用滑动法或关闭曲法回收前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传动矫治器分为适于安氏Ⅰ、Ⅱ类牙颌畸形的标准型和适于安氏Ⅲ类牙颌畸形的Ⅲ型.每套传动矫治器包括低摩擦力、移动范围大的尖牙托槽及其他牙托槽.传动矫治技术原理: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矫治程序:不拔牙病例矫治分为二期,拔牙病例为三期.结果 矫治完成了50余例牙颌畸形,均取得了满意或良好的效果.介绍2例典型病例.结论 传动矫治器及技术是高效而便捷的新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完成病例牙 模型牙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采用国产Roth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完成后的病人是否具有理想的关系及准确的牙齿位置。方法测量分析30付牙模型右侧磨牙关系距离、磨牙补偿角(offsetofmolar)、各个牙齿唇舌向及颊舌向倾斜度(Torque)、牙齿近远中倾斜度(Tip)、旋转度、牙间间隙、Spee氏曲线和牙冠凸度。结果(1)30付牙模型中未有一付完全达到Andrews的六项标准、其中第一恒磨牙关系、牙间隙、Spee氏曲线三项符合率较高、而转矩角、轴倾角旋转度三项则符合率较低。(2)上下前牙轴倾角均大于中国人正常正常值、上下尖牙尤其明显。(3)第一恒磨牙的冠凸度及补偿角明显小于中国人正常值。结论为了更适合中国人,应对国产Roth直丝弓矫治器设计数据进行一些改进。此外,在矫治完成阶段,正畸医生应对弓丝进行必要的艺术及技巧上的处理以达到理想的牙齿位置,但其调整量则远远少于方丝弓矫治器。  相似文献   

15.
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 3 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11— 14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 ,结合上颌小平导打开咬合。矫治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待咬合打开 ,后牙有接触时拍阶段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头影测量指标 2 2项 ,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MP -SN、PP -MP、S -Ar -Go三项指标在戴小平导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下颌平面角增大 ,并且主要是下颌骨后旋的结果。S -Go、N -Me、ANS -Me在戴用后也有显著增大。这均有利于改善低角病例的面形。L1-MP(mm)、Overbite(mm )戴小平导后显著减小 ,而U 6-PP(mm)、L6-MP(mm)显著增大 ,说明下前牙明显压低 ,上下后牙明显升高。结论 :直丝弓矫治器结合上颌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快速有效解除前牙深覆牙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支抗控制在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国产直丝弓托槽,滑动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30例,使用口外唇弓和不使用口外唇弓者各15例,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均采用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将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量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 矫治后戴口外唇弓组争不戴口外唇弓组上颌磨牙分别前移3.21mm和4.67mm;下颌磨牙分别前移3.32mm和5.21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牙内收量戴口外弓组上颌为5.19mm,下颌为4.43mm;不戴口外弓组上颌为3.43mm。下颌为2.62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结论 口外唇弓在使用国产直丝弓托槽,运用滑动机制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较有效地保护了后牙支抗,从而减少面部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成年Ⅱ类高角骨面型错(牙合)的机制与疗效.方法 对11例成年Ⅱ类高角骨面型错(牙合)患者采用固定矫治技术配合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根据上前牙压低和内收方式的小同选用牵引钩的长度及牵引方向.矫治后期用多曲方丝弓技术调整(牙合)关系,并将传统Ⅱ类颌间牵引改良为颌内牵引.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项目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 矫治后SNA角减少(2.86±1.05)°,ANB角减少(2.82±0.96)°,眼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角)减少(2.95±1.35)°.上前牙牙根得到较好的控制,未见上前牙舌倾与伸长;下前牙未见唇倾;磨牙未见伸长,上颌磨牙远中移动(3.00±2.19)mm.结论 用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成年Ⅱ类高角骨面型错(牙合),上齿槽座点(A点)可不同程度后退,正侧貌改善明显,并可有效免Ⅱ类颌间牵引在Ⅱ类高角骨面型错(牙合)矫治中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量并比较多曲方丝弓与镍钛方丝分别在各牙位间的局部载荷挠曲率,分析多曲方丝弓的力学特性。方法用0.016×0.022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按Kim标准弯制MEAW弓丝中独立的“L”形曲。用Instron 2343型电子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及Series Ⅸ软件在室温下对“L”形曲及0.016×0.022英寸NiTi平直方丝分别在上下颌各牙位间进行加载和卸载实验,测得各自的局部载荷挠曲率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形曲与NiTi方丝在各牙位间加载和卸载时,在牙位1—2和2—3,各“L”形曲的局部载荷挠曲率比NiTi方丝的大,而在后牙区各牙位间的各“L”形曲的局部载荷挠曲率比NiTi方丝的小,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EAW的局部载荷挠曲率较之NiTi方丝,在前牙区更大,在后牙区更小,在牙位3—4和4—5下降得更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直丝弓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到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I类双颌前突患者共2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牙弓的4个区左右配对随机分组,单数患者牙弓的左上区和左下区为试验组,右上区和右下区为对照组;双数患者分组与之相反。试验组采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间隙,对照组采用颊侧镍钛丝拉簧牵引关闭间隙。测量间隙关闭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间隙关闭速度为每月(0.98±0.03)mm,对照组为每月(0.79±0.03)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尖牙牙根和牙槽骨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直丝弓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速度快,费用少、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改良滑动直丝弓托槽的竖沟设计对支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滑动直丝弓托槽背板上的竖沟设计在拉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的作用,检验此设计在减小摩擦力节省支抗方面是否有效。方法选用Ⅱ°~Ⅲ°拥挤的AngleⅠ类错患者28例,年龄14~25岁,均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使用杭州西湖巴尔公司生产的改良滑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在拉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对尖牙采用竖结扎,在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挂弹性橡皮圈,力值为90~100g。在拉尖牙之前及尖牙与第二双尖牙并拢之后,分别进行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与上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之比为11.161;下颌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与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之比为5.941。上下颌切牙均有明显内收。结论改良滑动直丝弓托槽的竖沟设计及尖牙的竖结扎,在拉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减小了尖牙托槽与主弓丝之间的摩擦力,节省了支抗,并符合差动力的原理。改良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可为错畸形的矫治提供强支抗,从而省去了使用口外弓等其它增强支抗的方法,使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