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呕吐对脑功能的影响及脑电图(EEG)的改变。方法对250例呕吐患儿进行EEG观察。结果EEG广泛轻度异常119例(47.6%),广泛中度异常114例(45.6%),广泛重度异常17例(6.8%),治疗后EEG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EEG检查对脑功能的损害程度和治疗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癫癎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EEG)和脑CT变化。方法68例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癫癎大发作患者作EEG及脑CT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82.35%,CT异常率为32.35%。CT正常组和异常组中,EEG异常率无明显差异。CT异常率与病程关系不大,但有发病诱因的继发性癫癎CT异常率较无明显原因者显著增高。结论EEG为癫癎诊断的重要电生理检查方法,且有粗略定位意义,而CT能显示脑结构方面的病理改变,有利于查找病因及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3.
动态脑电图对32例晕厥患者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AEEG)对晕厥患者监测的阳性率,并与常规脑电图(EEG),CT进行对照观察,方法:应用AEEG,EEG和CT对晕厥患者进行检查。结果:32例晕厥患者AEEG监测结果。16例异常,阳性率为50%,EEG异常3例,阳性率为11.5%,头CT检查2例异常,阳性率为6.3%,结论:AEEG对晕厥监测阳性率明显高于EEG及CT,对晕厥患者中不典型及睡觉中亚临床癫痫发作提供了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CT检查为阴性的轻型颅脑损伤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轻型颅脑损伤(脑震荡)早期进行动态EEG和BEAM监测。结果无CT影像学改变的轻型脑损伤监测EEG、BEAM有异常改变达88.89%,其中79.17%为异常的0波和8波,伤后3d内测得的阳性显著高于3d后(P〈0.01)。并发现脑生物电异常变化沿受力轴线分布。结论早期反复测定EEG、BEAM变化是反映轻型脑损伤早期脑功能变化定位和伤情分析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判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脑电图(EEG)与临床及CT之间的关系,将临床确诊的62例病脑患者进行EEG与CT检查,对其EEG异常的阳性率、异常程度与病程、临床表现、CT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发病10天以内EEG中、重度异常39倒(78%),与10天以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EET可表现为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51.5%);弥漫性异常伴局灶慢波(32.3%);局灶性异常(16.2%)。EEG与C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提示:EEG检查对病脑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动态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CT不能取代EEG。  相似文献   

6.
分析21例门诊病人对冲性脑外伤患者临床与脑电图改变。临床症状一般较轻,且神经检查阴性,但脑电脑均显示大脑对冲区局灶性异常。7例作过CT 扫描者,5例正常。讨论了对冲性脑伤的产生机理并强调指出门诊头伤患者行 EEG 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和脑电图(EEG)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使用美国GE1800型CT机及ND-82B型EEG仪监测的28例颞叶癫痫。结果CT检查正常6例(21.4%),异常22例(78.6%)。EEG记录间歇期痫样发作19例,临床发作期9例。结论CT结合EEG对颞叶癫痫的诊断、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磁图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脑磁图(MEG)在癫痫外科中的定位价值。方法 本组26例癫痫患,男18例,女8例,术前均行脑电图(EEG)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同时做了脑磁图(MEG)检查。所有患手术均在MEG指导下进行,术中加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结果 26例患均能通过MEG进行术前致痫灶与功能定位,其阳性率明显高于EEG和影像学检查。术后复查EEG,22例患较好。短期随访1-3个月,25例患癫痫发作完全消失。结论 MEG是一项术前痫灶定位和功能保护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癲癇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EEG)和脑CT变化.方法 68例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癲癇大发作患者作EEG 及脑CT检查.结果 EEG异常率为82.35%,CT异常率为32.35%.CT正常组和异常组中,EEG异常率无明显差异.CT异常率与病程关系不大,但有发病诱因的继发性癲癇CT异常率较无明显原因者显著增高.结论 EEG为癲癇诊断的重要电生理检查方法,且有粗略定位意义,而CT能显示脑结构方面的病理改变,有利于查找病因及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10.
闭合性颅脑外伤在临床上较常见,对目前无其它特殊检查的基层单位来说,EEG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报告85例闭合性脑外伤的脑电图结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85例中,男63例,女22例。14岁以下15例,15-65岁70例,脑震荡25例,脑挫裂伤5例,外伤性头痛对例,脑外伤综合征24例。采用上海产ND-82B/\道脑电图机,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进行常现描记,部分病人做深呼吸诱发试验。2结果正常者54例,占63.5%。异常者对例,占36.5%,其中界限性12例(38.7%);轻度异常14例(巧.2%);中度异常3例(9.7%);局灶性异常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41例脑外伤患儿脑电图分析,探讨脑电图对脑外伤患儿的诊断价值及判断预后。方法采用日本光电4418型脑电图仪行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头皮电极,采用网帽固定,时间常数为0.3 s,高频滤波为50 Hz,走纸速度3 cm/s。结果 41例脑外伤后EEG:正常为7例,异常为34例。其中轻度异常6例,中度异常8例,重度异常20例。结论头部外伤所致的脑电图改变,对评价患儿脑功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客观反映脑皮质功能的实质情况。尤其对脑外伤患儿,随访追踪脑电图可帮助其诊断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间窗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窗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电图(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50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A组各25例;60例发病12-18h,随机分为治疗B组和对照B3组各30例,以上各组均予以丹参注射液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 drip,qd。治疗组加用你分子量肝素4100U皮下注射,q12h,4组疗程均10d,治疗前后无测定患EEG和BAEP等。结果:治疗前,治疗A组,对照A组,治疗B组和对照B组EEG异常率分别为60%,56%,57%,和53%,BAEP异常率分别为72%,68%,77%和73%,各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异常EEG改善率分别为87%,36%,和31%,BAEP异常率分别为32%,60%,53%和63%,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脑功能,尽早应用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44例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动态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脑电图与腮腺炎脑炎的临床关系及对腮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腮脑病人进行3次脑电图动态观察,第1次与发病后2-10天,第2次与临床治疗后2周左右,第3次与治疗后1个月左右,比较脑电图异常轻重与临床之间的关系及脑电图恢复情况与临床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44例患正常2例,异常42例,异常率95.5%,广泛轻度异常15例,其中轻型脑炎12例,中型脑炎3例,广泛中度异常18例,其中轻型1例,中型14例,重型3例。广泛重度异常9例,其中中型2例,中型7例。第1次脑电图异常42例,异常率95.5%,第2次异常17例,有25例恢复正常。第3次异常5例,在此5例中,重型4例,中型1例。结论:脑电图检查对腮脑具有诊断性意义,脑电图改变出现较早,对于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有一定的价值,并且脑电图的改变与临床改变平行,可以评估腮腺脑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脑功能变化和影像学改变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脑电图(EEG)变化和影像CT改变,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TCD、EEG在急性脑梗死中异常率较高,且EEG异常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急性脑梗死存在不同程度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化,脑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TCD和EEG检查,结合颅脑CT,以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病毒性脑炎提供的诊断依据、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及评判药物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对84例病毒性脑炎的EEG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照CT及脑脊液检查。结果:84例中68例EEG异常,早期敏感性为81%。结论:病毒性脑炎的EEG早期敏感性高,对诊断有指导作用,可作为判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癫痫的不同临床类型与其EEG和脑CT的检查结果。方法:本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EEG(n=556)与脑CT或MRI(n=427/556)检查结果而确认为癫痫者,共556例。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及混合性癫痫三种临床类型,并对其EEG异常率、异常程度、脑波特征以及与脑CT(或MRI)扫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继发性癫痫的EEG异常率、轻度异常者及出现了广泛性、 弥散性慢波者所占百分比均居于其它两类型之首;原发性癫痫的EEG异常率则低于或接近其它两类型,而中、重度异常及痫样放电两者又高于其它两类型;混合性癫痫的异常率、异常程度及脑波特征均介于其它两类型之间。本文还表明,EEG检查对继发性癫痫有近90%的患者是符合脑CT扫描结果的;对混合性癫痫(427例)其异常率(81.76%)却高于脑CT(40.05%)。本文还评价了EEG检查在定侧、定位方面的重要性。结论:EEG与脑CT(或MRI)两种检查手段各有优劣,宜两者兼用,若再结合本文结果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病毒性脑炎(病脑)前后的EEG变化。方法:观察HBO治疗病脑32例前后EE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O治疗前EEG异常率为87.5%(28/32例),HBO治疗后14例EEG恢复正常,10例EEG异常显著改善,4例EEG异常无变化。EEG好转率为85.71%(24/28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O是一种治疗病脑的有效方法,EEG检查对病脑的疗效判断及预后分析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癫癇临床发作症状控制后,常规脑电图(REEG)和动态脑电图(AEEG)随访意义及脑电图(EEG)的异常情况。方法:采用SOLAR ROVER-8型AEEG仪,对2000至2005年随访的癫癇大发作临床发作控制后的86例患者,进行REEG和AEEG的监测。结果:REEG正常69例(80.%),异常17例(19.8%)。癇样波1例(5.9%),非特异性异常16例(94.1%)。AEEG正常36例(41.9%),异常50例(58.1%)。癇样波11例(22.0%),非特异性异常39例(78.0%)。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6.63,P〈0.001。结论:AEEG用于研究癫癇控制后的脑电监测均优于REEG。控制后的脑电图异常以非特异:性高幅阵发性0、6波为主。控制的年限越长脑电图异常率和癇样波发放率愈低。有和于抗癫癇药物疗效的观察和指导癫癇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头颅CT作对比研究。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72h)脑电图异常率为88.3%,功率谱分析显示患侧α频段功率值降低,慢波频段功率值增高,CT异常率为59.4%。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定侧与CT基本相符。结论 脑电图反映脑功能活动,对皮质缺血非常敏感,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5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探讨脑电图在临床脑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日本光电4418型脑电图仪,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检查。结果:正常32例,异常18例,异常率为36%,结论:TS患儿有部分存在脑功能障碍,脑电图对评价其引起脑功能损害及估计预后,有较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