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以锥体束损害为主征的肝豆状核变性二例报告万慧,廖杰芳典型肝豆状核变性(HLD)大多以锥体外系损害为首发和主要表现。而早期表现为锥体束损害者尚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28岁。因左侧上、下肢活动无力20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天行走时不慎拌倒,... 相似文献
2.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精神障碍5例报告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730050)李超解放军常州第102医院庄晋瑛,汪广剑浙江省丽水地区第二医院杜钦成,张雪芳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氏病,临床上并不罕见,因常伴发育精神症状,而易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本文报告5... 相似文献
3.
肝豆状核变性的骨关节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eular Degeneration,HLD)骨关节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测定26例HLD患者的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合文献分析临床表现及X变化。结果HLD患者BM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结论BMD测定是HLD患者骨关节损害较为敏感、方便、精确、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患者女性,17岁.主因渐进性言语不清、手颤抖、动作笨拙6年余,于2009年5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涎、言语不清、手颤抖及动作笨拙等症状与体征,情绪紧张时明显加重,安静状态时减轻,睡眠时完全消失,影响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为Wilson病( Wilson' s disease,WD) ,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编码铜跨膜转运蛋白的基因ATP7B发生突变,以致铜在肝脏、大脑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过度沉积.多数HLD患者以肝病和神经...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编码铜跨膜转运蛋白的基因ATP7B发生突变,以致铜在肝脏、大脑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过度沉积.多数HLD患者以肝病和神经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1.
肝豆状核变性1例长期误诊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素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3):361-361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少见但可治疗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现报告1例长期误诊病例供同行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肝豆状核变性 (HLD)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而求治于精神病专科医院者较少见 ,因而容易被误疹。现将本院1984~ 1998年共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 8例HLD进行临床分析。一般资料 本组共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7~ 36岁 ,平均 2 7 5岁 ;病程 1个月至 8年。 8例患者均为首次入院 ,HLD遗传史 6例阳性 ,其中 1例的叔叔患HLD ,5例的兄弟姐妹患HLD ;5例中有 1例的兄弟姐妹 5人均患HLD。临床表现 (1)精神症状 :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不稳、兴奋躁动、吵闹不宁 ,表现为欣快、行为幼稚 1例 ,外跑不归、冲动、毁物、打人 …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男性,18岁,主因行为异常伴不自主运动二年加重二个月于1995年6月7日入院。 患者二年前始出现行为异常,大小便不避人,同时伴有左上肢不自主运动,精细动作受限,尚能坚持学习,之后症状呈缓慢进行性加重,半年前因左上肢不自主运动不能写字而停止学业,同时出现构音不清,说话呈鼻音并伴有不自主傻笑,二个月前又出现右手不自主运动,不能持物,行走不稳,语言基本不能被听清,生活不能自理,并出现伤人及自伤现象,曾在院外行头部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异常信号,T_1加权像呈低信号,T_2加权像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14.
1病例 患者,男,15岁,学生。患者于2003年下半年始渐出现孤僻,懒散,发呆,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尤其厌恶学习英语,称“英语是英国、美国的语言,美国侵略伊拉克是坏的,所以不要学英语”。按自己意愿画世界地图。逃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于2004年11月以精神分裂症收入院。体检:四肢肌张力高,双侧戈登征阳性,右侧奥本汉姆征阳性。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15.
张永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6):359-359
1病例
患者男性,26岁,未婚,初中文化。病程11d。表现为兴奋、话多,说大话,发脾气,摔东西,花钱大方,热情,在家闲不住,不睡觉,未曾治疗。于7d前与人打架,收住我院。家族史、个人史、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主动,思维联想迅速,有夸大观念,自我感觉良好,情感高涨,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活动增强,无自知力。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脑电图、心电图均正常。人院诊断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颅脑MRI:脑表面沟裂无明显增宽,双侧豆状核区呈长T1、T2异常信号影,Falir像上述病灶呈高信号影,脑室池系大小形态可,中线结构居中。 相似文献
16.
32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此病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2004年本院收治的3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4.8年,临床表现以肝损害为主13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11例,二者兼有8例,角膜K-F环阳性28例,血铜蓝蛋白降低30例,头颅CT阳性发现11例。结论 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长,临床表现可以肝损害为主或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或二者兼有,血铜蓝蛋白测定、K—F环检查和头颅CT检查对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4岁。因情绪不稳、言行紊乱、失眠20d来院就诊。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情绪不稳,经常无故哭泣,烦躁易怒,有时打人,乱摔东西。行为怪异,双手不自主抖动,经常发呆、自言自语,有时无故发笑。夜问睡眠差。生活懒散,个人卫生需人提醒。有时感心慌不适。 相似文献
18.
1病例
患儿男,13岁.因缓起夜间睡眠差、心情烦躁6个月,言语欠清晰、偶流口水4个月入院.患儿自6个月前起难以入睡,心情紧张,无故发脾气.诊断儿童情绪障碍,给予帕罗西汀及小剂量舒必利治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19岁。因缓起心情差,动作怪异,疑人害己伴自杀9个月入院。9个月前因腿被打伤,患者情绪低落,独处少语,偶有自语自哭,表情呆板,走路干活有时后倒,动作不灵活。称警察害她,命令她跳河,曾两次自杀未遂。当地精神病院按精神分裂症予氯丙嗪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2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特殊表现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豆状核变性特殊表现误诊分析李国前,吴建平,杨小霞,林进肝豆状核变性(HL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各脏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蓄积,临床上可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我院1990~1993年发现6例临床表现特殊而致误诊的HLD患者,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