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新透析器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保证患者的透析安全和治疗效果。方法:观察418例透析患者使用FX60型透析器的情况,总结3例患者在首次使用该透析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例患者症状缓解继续血液透析,1例回血中断透析,更换NIPRO150G型透析器后症状消除。结论:对有首次使用综合症并发症的患者需增加预冲量并闭合循环透析器,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透析。  相似文献   

2.
首次使用综合征(FUS),是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器首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综合性的临床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但也可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轻者表现为胸痛和背痛,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随着透析患者的日益增多以及使用一次性透析器的透析单位日渐增多,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我科采用激素预处理新透析器法可以有效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首次使用综合征(FUS),是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器首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综合性的临床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但也可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轻者表现为胸痛和背痛,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随着透析患者的日益增多以及使用一次性透析器的透析单位日渐增多,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我科采用自体血循环透析器法可以有效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36例透析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监测使用前和使用后3个月在饮食、精神、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使用后比使用前在饮食、精神、活动能力等方面,有极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高通量透析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执行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将"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种理论体系,运用到血液透析的不同阶段。结果:通过"治未病"理论在血液透析中的运用,减少了并发症,保证了透析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治未病"理论经过两千多年的医学实践,不断得到总结和完善,仍然可以指导和运用于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血液透析中,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各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提高慢性肾衰长期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进行观察。透析频率每周2—3次,灌流每周一次。结果:病人皮肤瘙痒明显改善,结论:临床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清除各种分子量的毒物和代谢废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抗凝剂防止透析器和血管通路凝血,但遇到有出血倾向者,肝素必须减量或行无肝素透析,否则易引起凝血或透析器阻塞通过对血液透析中的抗凝剂进行观察比较,探讨透析中护理工作的侧重点.方法:对20例患者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进行抗凝,观察两种肝素能否顺利完成每次血液透析,透析器和血路管道凝血情况,透析中及透析后出血情况和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在透析器和血路管道凝血情况低于普通肝素组,穿刺点压迫时间低分子肝素分子肝素,对患者使用不同抗凝剂在透析中及透析后的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舒静  徐逸霖 《中医药信息》2010,27(5):121-123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为普遍的替代治疗方法,但各种透析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中医药治疗在替代治疗过程中的合理地应用,可以提高透析效果,降低医疗费用,缓解透析相关症状,对于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通量透析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透析器治疗;实验组给予高通量透析器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碳酸氢盐透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后肌酐(SCr)、尿素氨(BUN)、尿酸(UA)、血磷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的清除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评定透析效果。结果:透析后,两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氨、尿酸的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和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方面,用高通量透析器的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器能够有效清除血磷和β2-微球蛋白,且透析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波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抗凝剂防止透析器和血管通路凝血,但遇到有出血倾向者,肝素必须减量或行无肝素透析,否则易引起凝血或透析器阻塞通过对血液透析中的抗凝剂进行观察比较,探讨透析中护理工作的侧重点.方法:对20例患者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进行抗凝,观察两种肝素能否顺利完成每次血液透析,透析器和血路管道凝血情况,透析中及透析后出血情况和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在透析器和血路管道凝血情况低于普通肝素组,穿刺点压迫时间低分子肝素分子肝素,对患者使用不同抗凝剂在透析中及透析后的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的方法,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容量负荷增加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正常透析组(对照组)和中药干预组(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量、透析前后血肌酐、血压变化及低血压、心衰发生率情况。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平稳、透析更为充分、血压控制平稳、低血压、心衰发生率降低。结论:通过中药控制患者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能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平稳控制血压、减少低血压、心衰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郑雅  张开贵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77-177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150例19~80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四组,每组由一名医生及两名护士参与管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0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结论:分组管理提高了患者血液透析质量,体现了动态、系统护理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赵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74-175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并观察健康教育效应。结果:加强健康教育后,3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对透析患者及家属加强控制体重增长的健康教育,可增进其对透析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患者能积极配合透析治疗,提高透析充分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透析间期健康指导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88例透析患者实施心理、饮食、疾病自我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指导,采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中文版)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患者保健知识、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以及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在健康指导后明显提高。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住院及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共1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护理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分层比较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护理4周和8周,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结果:实施中医护理的观察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层比较观察组中医护理8周的透析患者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较中医护理4周的低,(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积极采取中医护理方式,可减少患者血液透析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中医护理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尿毒症患者生存的重要治疗手段 ,其见效快、应用广泛 ,但应防治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 ,以保证透析顺利进行。笔者在透析治疗中曾遇罕见的短暂性失明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并浅谈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6岁 ,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期 )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10个月。透析方案 :每周2次 ,每次 4小时 ,采用 F6 0透析器 ,碳酸氢盐透析。血透机为美国伟洛克傲大 10 0 0型。患者于 2 0 0 0年 9月 2 2日透析 ,查体 :T36 .7℃ ,P92次 /分 ,R18次 /分 ,BP2 0 / 12 k Pa。透析前 2天患者曾呕吐数次 ,呕吐物…  相似文献   

17.
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病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伴或不伴症状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超滤量,提高透析的充分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将27例维持性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所有患者均使用15UC或18UC高通量透析器3个月,分别检测高通量透析前后相关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干体重变化。结果:转换为高通量透析后患者血清白蛋白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超敏C反应蛋白较前明显下降(P<0.05);有14例干体重增加,占51.85%。结论:高通量透析不会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的丢失,且可能通过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而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方法:对83例血液透析患者从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全程的护理管理。结果: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5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8例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结果:2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透析性骨营养不良、贫血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症状。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面临许多并发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