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苦蛇黄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苦参、蛇床子、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TLC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在0.308 ~3.080 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 0.5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苦蛇黄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3种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山西金晶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抗癌纯中药制剂,是由苦参、白土苓经加工提取浓缩而制成,其成分主要为苦参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部颁标准[1] 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中的生物碱总含量;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文献报道的有薄层色谱扫描法[2 ] 、高效液相色谱法[3 ,4] 等,但未见有报道同时分离测定复方制剂中的这3种生物碱。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3种主要成分苦参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的高....  相似文献   

3.
苦参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苦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D)进行苦参药材指纹图谱的确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结果:槐定碱呈现地区性差异,以山海关为分界线,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北部)苦参药材不合槐定碱,黄河流域苦参药材含槐定碱.结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为共性成份,相对含量一致,且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较高;确立了苦参药材指纹图谱;建立了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三白草洗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三白草、苦参和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三白草、苦参和黄柏,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在0.109~1.09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0.8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三白草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苦参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苦参中提取出苦参生物碱的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超声法提取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超声法提取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效果的四个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频率、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结果:苦参药材粗粉在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2min、超声频率35KHz、提取1次即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结论:本实验为优化苦参中苦参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复方石韦颗粒中苦参的质量控制方法,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苦参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苦参碱在0.514~10.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8%,RSD=2.3%。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且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石韦颗粒中苦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苦参洗剂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苦参洗剂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ODS C18柱(5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5∶94.5),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 m l.m in-1,柱温:室温。结果苦参碱在0.39~2.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方法的回收率为96.32%,RSD为1.16%(n=5)。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能够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蕾  陈晓辉  王玺  毕开顺 《中成药》2004,26(11):876-87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白土茯苓)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RPHPLC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磷酸(10:30:65:0.05,含33mmol·L-1的SDS),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室温.结果: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分别在17.44~174.4μg·mL-1(r=0.9996,n=6)和1.96~39.20μg·mL-1(r=0.9997,n=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RSD=2.1%,n=9)和99.7%(RSD=1.4%,n=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ALLTIMA AM INO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3%磷酸溶液-无水乙醇(80∶10∶10);流速1.0 mL.m 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该方法回收率苦参碱为99.5%(RSD 1.58%),槐定碱为99.2%(RSD1.44%),氧化苦参碱为100.2%(RSD 1.8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天然冰片对复方中药湿疹乳膏的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的影响,探讨该复方组成改良的可行性。方法以离体BALB/c裸小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改良Franz垂直扩散池,比较含有冰片的复方中药湿疹乳膏和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不含冰片的的透皮吸收效果,初步评价冰片的作用。采用HPLC测定透皮接收液中苦参有效成分苦参碱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0.05%三乙胺,磷酸调pH3.5)(2:98),检测波长220nm。结果含冰片乳膏中的苦参碱累积渗透量在给药后的各时间点均高于无冰片乳膏,在12 h体外经皮渗透达到稳态。含冰片12 h累积渗透率为3.25%,不含冰片为3.10%。结论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中苦参碱能够透过皮肤,冰片对苦参碱透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在原复方处方中改良加入冰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森登-9汤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森登-9汤中的黄柏、苦参、栀子进行鉴别.结果:TCL鉴别方法分离良好、斑点清晰.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森登-9汤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自制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化学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样品经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破坏后所产生的杂质峰均能与主峰有效分离,奥美拉唑在12.3~28.7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C=48 146A+4243.8,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0.42%。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复方酮康唑乳膏的应用提供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依据。方法:将复方酮康唑乳膏涂敷于豚鼠背部皮肤,3次致敏接触。隔14天后,再涂药激发接触,观察过敏反应;用复方酮康唑乳膏多次重复涂敷于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涂药期间每日观察局部皮肤红斑及水肿情况。结果:复方酮康唑乳膏与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接触均未发现皮肤出现明显的红斑和水肿反应,刺激指数均小于0.4;复方酮康唑乳膏和基质均未引起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复方酮康唑乳膏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未出现过敏症状,属安全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苦豆子种子质量研究,为苦豆子规范化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检测种子质量常规方法对苦豆子种子进行研究,测定种子大小、净度、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等项目,进行品质评价研究。结果:苦豆子种子经过测定后,得出如下结果,苦豆子种子净率为84.5%,千粒重为23.49%,种子的发芽方式是80%H2SO4处理1.5h,发芽率为90.0%,生活力最佳条件为Trc浓度o.1%~0.5%之间,pH在6~8之间。结论:通过对苦豆子种子质量研究,为苦豆子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复方茵栀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茵陈、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0125~0.40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9%,RSD为4.44%。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维AE薄荷乳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理化鉴别法对制剂中的维生素E、维A酸进行鉴别,用UV法测定制剂中维A酸的含量。结果:理化鉴别方法专属性较强,维A酸在1.658~5.80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0.57%(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靠、重复性好,能够控制维AE薄荷乳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芦荟乳剂治疗老年患者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因输入刺激性药物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使用自制复方芦荟乳剂涂擦,观察5d后局部疼痛改善和局部皮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局部疼痛得到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O.01)。结论复方芦荟乳剂能有效治疗老年患者的药物性静脉炎,操作简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莫匹罗星乳膏处方,进行含量测定的条件研究,测定乳膏的流变学性质,对制剂稳定性进行部分项目考察。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乳膏,以乳膏外观、分散相粒径、稳定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旋转粘度计测定流变学性质。结果最佳处方为硬脂酸-单甘酯-十六醇-液状石蜡-凡士林.卖泽-乳化剂OP-莫匹罗星-丙二醇-复合防腐抗氧剂-蒸馏水(7.5g:2.8g:3.0g:13MI:4.0g:6.0g:7mL:2.0g:10.0g:2mL:40mL),莫匹罗星回归方程为A=0.0877712+0.00855,r=-0.99995,线性范围为(1.5~12)u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2.656),下行线方程为D=0.137T-38.45,r=0.9909,上行线方程为D=211.811gT-559.50,r=0.8860。结论莫匹罗星乳膏属塑性流体兼触变性,符合乳膏剂的制备要求,质量可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1月~2009年12月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上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对病例所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查阅文献45篇,不良反应病例数共计116例,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共64例,占55.18%.结论:应加强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应用监测,生产企业要完善各项质量标准,国家应尽快制订统一的工艺标准,规范和完善复方丹参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以促进药品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银蒲解毒片中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4%冰醋酸水溶液(47:53),检测波长334nm。结果蒙花苷线性范围为2.24—44.8μg(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52%。结论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银蒲解毒片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