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老年缺血性中风复发中经络急性期辨证分型与头颅CT的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老年缺血性中风复发中经络急性期病例20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观察各组CT改变。结果:1各组梗死部位比较基底节区分布最多,脑叶次之;2、各组梗死面积比较:肝阳暴亢组,痰热腑实组大面积梗塞出现率比其他组相对较高(P0.05,P0.01),中面积梗塞出现率以肝阳暴亢组与风痰滞络组较高;小面积梗塞出现率以气虚血瘀组、阴虚风动组最高(P0.05,P0.01),腔隙性梗塞出现率以气虚血瘀组为主。结论:CT变化指标与中风复发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为缺血性中风复发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vWF、TXB2与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9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证、痰证、血瘀证各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浆中vWF、TXB2、6-Keto-PGFl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vWF、TXB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3个不同的中医证型间,vWF水平血瘀证高于气虚证及痰证(P0.01),气虚证与痰证间无显著性意义;TXB2水平血瘀证痰证气虚证(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气虚证低于痰证(P0.01),气虚证低于血瘀证(P0.05),痰证与血瘀证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浆vWF、TXB2及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辨证分型与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21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观察各证型组病例的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91.95%为中经络,9.05%为中脏腑.风痰阻络、痰热腑实血脂较正常组升高(P<0.01),肝阳暴亢、痰热腑实的血压较气虚血瘀、风痰阻络高(P<0.05~0.01),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型的血液流变学较正常升高(P<0.05~0.01).结论: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指标可为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患者120例,按照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随机将其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肝阳暴亢及阴虚风动5个证型组,分别检测其血清Hcy水平,各两组间进行比较,运用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不同证型组的Hcy水平相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Hcy水平最高的是风痰瘀阻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结论:高Hcy水平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5个辨证分型中,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最具特异性,临床辨证施治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18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六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火热、痰证为主,而风、火热、痰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血瘀、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4周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痰、血瘀证为主,而风、痰、血瘀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火热、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与HCY水平一致,为中医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提供了依据,亦证明高HCY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rs2107595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及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284例、对照组605例,采用Sequenom基因分型技术对rs2107595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统计软件分析基因型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及其血脂水平间的遗传关联。[结果]rs2107595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均P0.05),而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加性模型:P=0.035)。[结论]GWAS识别的遗传变异rs2107595多态性可能影响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的关系,为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的资料,将其中医证型分为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观察并记录MRA资料里颅内动脉血管狭窄分布及狭窄程度的影像学信息,研究其MRA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352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中,肝阳暴亢证21例,风痰阻络证134例,痰热腑实证18例,气虚血瘀证119例,阴虚风动证60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各证型颅内动脉狭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证型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肝阳暴亢证和风痰阻络证颅内动脉中度狭窄所占比例最高,痰热腑实证颅内动脉闭塞所占比例最高,气虚血瘀证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所占比例最高,阴虚风动证颅内动脉轻度狭窄所占比例最高。结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MRA表现存在相关性,MR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7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另选取同时期正常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检测MCA、ACA、PCA、VA、B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探讨缺血性中风证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MCA、ACA、PCA、VA、BA)血流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快(P<0.01或P<0.05);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型按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风痰阻络证(44.9%)、肝阳暴亢证(23.2%)、痰热腑实证(12.7%)、气虚血瘀证(10.1%)、阴虚风动证(9.1%);其中肝阳暴亢证患者各脑血管的Vs、Vm最快,其次为痰热腑实证、风痰阻络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结论: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TCD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为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124例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杰  陈海燕 《河南中医》2005,25(10):42-43
目的:对比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缺血性中风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48例,每日静脉滴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肾虚血瘀组35例,静滴刺五加注射液,痰热瘀阻组41例,静滴清开灵注射液,共28天.结果:益气活血组有效率为93.75%,补肾活血组有效率为85.71%,化痰开窍组有效率为85.37%,益气活血组效果显著优于后两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超  陈亮  潘平康  李嫚  马岱朝 《陕西中医》2013,(10):1302-130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狭窄程度、血脂、HCY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2例缺血性中风病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内盛、肝阳上亢、气虚血瘀、痰湿内盛、痰瘀互结、阴虚风动6大证型。结果:各证型之间不同血管狭窄程度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各证型HCY经方差检验表明气虚血瘀组与痰瘀互结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同风痰内盛组,肝阳上亢组及阴虚风动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痰瘀互结及痰湿内盛型患者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同其他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颈部血管狭窄程度、血脂及HCY水平有所不同,颈部血管狭窄程度,血脂及HCY水平可作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选取缺血性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病例106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三参通络合剂;15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仅为8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气虚血瘀证积分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中风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及治疗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缺血性中风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18例 ,分为气虚血瘀证组、风阳上扰证组、风痰阻络证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 ,均采取西医常规治疗 ,同时中医分型各组按中医辨证加用中药治疗 ,疗程20天 ;于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胰岛素 (Ins)、血糖 (FBS) ,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反映。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但以气虚血瘀证型患者胰岛素抵抗较严重 ,与各组比较P<0.01或P<0.05,各证型胰岛素抵抗程度排列次序为 :气虚血瘀证>风阳上扰证>风痰阻络证 ;经治疗后 ,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各组胰岛素抵抗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同时 ,空腹血糖及胰岛素释放亦降低 ,与西药组比较P<0.01或P<0.05;且治疗前、后比较气虚血瘀证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气虚血瘀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最为密切 ,加用中医辨证施治有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中医辨证(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分为5组,选择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水平,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缺血性脑卒中各中医证型中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的血浆Hcy水平较其它3型显著增高(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与中医病机中痰浊、淤血、气虚密切相关,血浆Hcy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证侯分型与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亏(25例)、气虚血瘀(60例)、阳虚水泛(15例)3组。另取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比较慢性心衰各组及健康者NT-proBNP有无差异。结果:NT-proBNP数值在慢性心衰各组中按照阳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亏证递减,慢性心衰各组间NT-proBNP较健康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proBNP与慢性心衰各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结合临床参考辨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2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和验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56.7%(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贾满仓 《中医研究》2012,25(1):29-3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及其他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88.5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有效率占67.65%.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中风后复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影响中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明确复中的好发体质以及通过干预患者体质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门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患者300例,根据体质量表进行体质分型,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类型,每组随机分成另个亚组,干预组给予体质调整措施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在干预2年后统计患者累积中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患者中风复发率在施行干预措施后中风复发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施行干预措施后阳虚证患者中风复发率变化尚不明显(P0.05)。复中患者体质分数变化情况与复中发生率之间关系经典型性相关分析后发现气虚质体质分数变化与复中发生率之间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8,其次为血瘀质和痰湿质分别为0.682和0.657。结论:通过体质调节措施可以明显改变复中患者体质偏颇状态进而降低该病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崇明地区急性脑梗死(ACI)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证型与血黏度的关系.方法:314例ACI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计算各组所占的比例,人院第2天进行血黏度水平测定.结果:ACI患者中风痰瘀阻证117例、气虚血瘀证76例,分别占总人数的37.3%,24.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证型中血黏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其中风痰瘀阻、气虚血瘀为主的证型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尤为明显(P<0.05).结论:崇明地区ACI中医分型以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为主,血黏度可作为ACI风痰瘀阻、气虚血瘀分型研究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影像学征象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16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检查,采集病变部位、病灶大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等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病灶部位与中医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灶部位在脑叶以气虚血瘀证多见,病灶部位在基底节、丘脑、小脑以风痰阻络证多见。缺血性梗死灶的大小亦与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P0.05),腔隙性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以风痰阻络证多见,而中小面积脑梗死以气虚血瘀证多见。而病灶ADC值与中医证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脑MR-DWI存在相关性,MR-DWI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不同中医证型的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脂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